屠龙少年终成恶龙?“操”行评定能得几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出处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操”行评定能得几分?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操”行评定能得几分?

2023-08-10 06: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B. 杀孔融

C. 割发代首,哀民生之多艰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曹操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他既可以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使“所过之地,寸草不生”,怀疑自己的部下并找理由杀掉他们,也可以为了自己的军队踩坏了农民的庄稼而割掉自己的头发以警示众人,同时还能表明自己爱护民生。要知道在古代,割发是有羞辱人的含义的,可不是今天这样,想剪短发就剪,甚至是一种时尚。古代专门有“髡(kūn)刑”,就指的是割掉一个人全部或部分的头发,用以惩罚他。

曹操:“我何曾负天下人”

在东汉末年的舞台上,曹操曾纵横捭阖、大放异彩。有人说他是奸雄,有人说他是英雄。在政治上,后人很难给他下定论;但在文学上,曹操却得到一致的肯定。钟嵘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鲁迅先生则评价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他的诗歌,也往往体现出他的多面性。

公元155年,在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曹操诞生了。因为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力空前巨大,曹操也成为历代文艺舞台上的头号反派,落得个“一代奸雄”的名头。戏曲舞台上的曹操都是一张白脸,于是这个白脸奸臣的形象就深入人心。“白脸曹操”由此成了一个集奸诈多疑、凶暴残忍、假仁假义于一身的统治者符号。其实,曹操在三国群雄中是比较重视民生的一个。

自公元190年关东各郡将领起兵讨伐董卓,到公元197年袁术在淮南(今安徽寿县)称帝,这几年间各路军阀拥兵自重,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他亲身经历了军阀混战,看到了民不聊生的景象,因此表现出对人民的无限同情和对国事的关注与担忧。

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有一段诸侯讨伐董卓的历史记载非常精彩。所有讨伐董卓的诸侯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与他们相比,曹操只是个愣头青。但等到真正要攻打董卓时,袁绍等一干“前辈”,堪称最佳投机者,每天只顾着喝酒,都不敢去打,只有曹操慷慨激昂。

诸侯们没人搭理他,包括后来指责他是汉贼的人。曹操便自己带着人去攻打董卓,结果大败而逃,坐骑都丢了。如果不是老弟曹洪舍命献马,估计曹操连命都保不住。败逃的路上,士兵又哗变,“太祖手剑杀数十人,余皆披靡,乃得出营”。

所以你看,“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终究是演义。曹操虽擅长帝王之术,对臣下阴晴不定,甚至有点冷酷无情,但对天下百姓,始终怀有深切的关怀。他历经三十多年,耗尽大半生的苦苦征战,为的恰恰就是这“天下人”。

公元196年,曹操击败黄巾军,夺取了一批耕牛、农具和劳动力,用这批农具在许昌一带招募流民屯田,缓解了农民的穷苦。在实行屯田制的第一年就“得谷百万斛”。接着,曹操将屯田制推广到各郡县,“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屯田制使得逃避战乱而四散奔走的农民重新回到土地中,被闲置的土地有人开垦,农民得到了实惠,军粮的筹集也不再困难。

“钱停置,农收积场。逆旅整设,以通贾商。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冬十月》

这首诗就反映出战后有部分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此时的曹操,依然怀有国家统一、政治安定和经济繁荣的抱负与理想。在《对酒》一诗中,他这样描绘自己的政治理想蓝图:“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班白不负戴。”

公元204年,为向袁氏的重要根据地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进军,曹操组织修建了白沟(今卫河)运渠工程,由此开辟了白沟漕运的历史。在取得邺城之后,曹操在前人的基础上修建了天井堰,惠泽后世,部分功能至今仍在使用。四通八达的漕运交通网,不仅改善了邺城的交通,也让邺城的经济得以发展。

在战乱中,长久的军旅生活是苦闷的,他在苍凉悲壮的诗句中已经流露出了厌战情绪。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苦寒行》

鞍马间为文,横槊赋诗

公元207年,52岁的曹操毅然决定北征乌桓。征途之中,曹操写下《观沧海》。

古人云:“诗言志,歌永言。”东临碣石的曹操必定是心怀家国,志存天下,方有此作。即便到了今天,我们依然能够通过诗句感受到1800多年前的那份笃定和从容。

在古代,中国的诗人歌颂高山湖泊,大江大河,而海洋总是被遗忘的那一个。有人评价说,这是中国缺乏海洋文明的又一个例证。但在这首诗里,曹操以一个英雄的口吻,给大海作了一首颂歌。

于是,我们的脑海里,有了两个大海:一个是恐怖、危险的大海,它充满种种骇人听闻的传闻,带给人死亡的风暴;还有一个,则是曹操描述的那个英雄般的大海,充满生命的律动,万物从那里诞生,又回到那里去,像游子回到母亲的怀抱。

而彼时随军出征,年仅十六岁的曹植则写下豪气万丈的《白马篇》。曹家父子的文采风流相映成趣,使这次北征成为中国历史上颇具浪漫色彩的一次征战。

同年,曹孟德还写下了一篇不服老的《龟虽寿》流传后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句话如洪钟大吕,至今仍激荡着后来者,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以少胜多是曹操的拿手好戏,这一次北征,使曹操威震塞北。

公元208年,53岁的曹操基本平定北方。于是,他废除三公,自领大汉丞相,将兵锋指向了南边的荆州牧刘表。刘表已经66岁高龄了,去世后其继承人向曹操投降。荆州来得太容易,曹操简直都不敢相信。处在一生事业的顶点,他把盏临风,横槊赋诗,诵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千古绝唱,尽显其作为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个诗人的风采。

功过是非,被时代裹挟

曹操年少时一腔热血,想着报效国家和朝廷,对于那些奸臣军阀嗤之以鼻,结果步入官场后,才发觉现实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只好一步步走了那些军阀的老路。

“冬十月,屠彭城,获其相侯谐。”公元198年,曹操东征吕布,攻下彭城后,捉拿彭城相侯谐,屠杀人民。

“十二年,太祖征三郡乌丸,屠柳城。”公元207年,曹操攻打乌桓地区,攻破柳城,大举屠戮。

为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前人那些批判曹操残暴不仁、视人民如草芥的言论了——

裴松之:“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

陆机:“曹氏虽功济诸华,虐亦深矣,其民怨矣。”

这个暴虐无常,征伐无已的,是曹操。

于乱世中横空而出,对内消灭了诸多割据势力,对外降服了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又以“鞍马间为文”“横槊赋诗”而天下闻名。

这也是曹操。

当厌倦了“好得不像人”的好人和“坏得不是人”的坏人后,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会发现,那个脸谱化的曹操不见了,这个“红白两面”的曹操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用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评价曹操的话来说:“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曹操曾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当然是曹操功成名就后的自我表扬,但他对时局的分析,也是恰如其分的。如果不是他自领大丞相,以杀伐果断的作风东征西战,割据的局面将进一步发展,直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不过,从魏公到魏王,曹操终于止步于登上权利之巅的最后一步。赤壁战败,一向反应敏锐的曹操开始认识到,自己征服南方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这一年,曹操54岁。等到他58岁时南征孙权,只留下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评价后便无功而返。

权力成就了曹操一生的丰功伟绩,也让曹操在晚年时无限纠结,无限惆怅。早年他因讨伐董卓而起兵,可最后,从某种意义上讲,曹操活成了又一个董卓。

所有人的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不过是沧海一粟。无论是名垂青史的英雄,还是默默无闻的凡人,每一个人的命运都被时代裹挟,无一例外。

诸如曹操之类的人物,会有更多一层的无奈——这或许是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悲凉。这悲凉是权力对人的成就,也是权力对人的反噬。

素材分享来自必刷题的新书,《高考议论文 提分速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