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第一少将、第一中将、第一上将、第一大将、第一元帅,是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少将徐德立 开国第一少将、第一中将、第一上将、第一大将、第一元帅,是谁?

开国第一少将、第一中将、第一上将、第一大将、第一元帅,是谁?

2024-04-21 03: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第一”向来都是惹人注目的,一些硬实力的第一就更是如此了,尤其是关于军事实力方面卖弄。新中国建立之后,并没有忘记过往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姐妹们,在1955年举行了盛大的授勋仪式。那么开国的第一少将、第一中将、第一上将、第一大将第一元帅,分别是谁?

一、首先介绍第一少将、第一中将、第一上将

这个授勋仪式一点都不好办,主要是需要评出第一。如果说大家一起来共同评个奖,那倒好说,每个人都有,并且还没有名次的划分。关于少将、中将、上将、大将、元帅的名额,那是选了又选,来来回回总共有三次。

主要来说一下,第一少将——解方,解方和其他高级军官不一样,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队伍相较来说,是比较晚的,于1936年加入。解方是出生在吉林的一个富裕家庭,原来的名字并不叫解方,而是叫解如川。

解如川从小上的就是贵族学校,长大之后去日本士官学校留学(蒋介石也曾经在此留学)。在此期间,还认识了张学良的弟弟张学铭。张学铭人很好,又是老乡,所以解方总是跟他有很多话说,并且从张学铭的口中了解到当时中国面临的险峻局势问题。

通过自己在日本的学习以及张学铭的影响,想要马上回国,报效祖国。但这个时候被张学铭挡下来了。

张学铭说“现在国内的局势很乱,各派势力都是虎视眈眈,国民党和共产党两个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如果你贸然回去,可能会被卷进去,不说报不报效祖国,就连自己活命都很困难。还不如暂时先待在日本看看局势,先多学点东西也是好的。”

解如川觉得张学铭说得很有道理,到时候别事情没有办成,反而还把自己折腾进去了,就不划算。所以又继续在日本待了3年时间。

这3年的时间里面,解如川并没有闲着,而是积极参加日本学校举办的各个陆军培训,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以及指挥能力。

之后跟随张学铭回国,在东北军任职。本来解方想着,九一八事变,自己就早点回来,为国出力。之后也是因为与张学铭的友情,故加入了东北军。没有想到的是,东北军居然奉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盲目纵容日本人占据中国的领土。

解方坐不住了。在一次意外情况之下,解方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于是在1936年正式加入。

之后一年,由于国共第二次合作,所以在东北军里面,解方还是共产党身份,一直到1941年,跟随大部队来到了延安,担任八路军的参谋长。之后,一直担任东北地区的军区司令,以及参与后续的朝鲜战争。1984年在北京去世。

至于第一中将,也不是个平凡的人物,徐立清。相较于其他的高级军官来说,徐立清并没有显赫的家世,自己出生在安徽一个贫穷的家庭,甚至因为家庭困难,还没有读过几天书,更不要说像其他高级军官那样还可以出国留学了。

但是好在徐立清本人吃得了苦,并且从小有颗爱国、为国奋斗的心。年仅19岁就参加了农民自卫队,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因为年纪小,总是受到队里面哥哥姐姐的照顾,有时候还表扬,“年纪小就有这种志向,长大之后一定前途无量”。

刚开始的徐立清仅仅是个普通士兵,经常还要负责医疗以及伙食方面的事情。徐立清本人没有抱怨,觉得只要是为国家做事,做什么都是做,不必挑剔。这样的人最后被赏识,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之后徐立清就一直负责西北野战军的具体事宜。新中国建立之后,他也没有待在北京,而是去了新疆,认为祖国的边疆需要有人守着,于是自己就领了中央的命令前去。在他的带领之下,新疆的很多民族问题得到了解决,也解放了当时的新疆地区。

在选第一中将的时候,他本人是表示拒绝的,认为国家的人才有很多,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不应该被纳进去。如果非要找人的话,那死去的同志更应该得到嘉奖,而不是自己。相关负责人解释,英勇牺牲的同志会有另外的嘉奖,这个嘉奖是单独的。

最开始选的时候,认为徐立清应该是上将,但是徐立清本人一直拒绝,来来回回了三次。各种各样的“借口”都有。

有“身体不好,这种位置应该交给年轻人,年轻人可以干更多的事情,我的身体已经不行了”;“还有这么高的职位给我很惶恐,害怕不能够做好事,自己会飘,给低点,我好安心办事”等。最后确实拿徐立清没有办法,只能给他中将的称号,但是作为弥补,他是中将中的领头人物。

接下来要说的这个第一上将了不得了,不仅仅军事实力很强,就连在历史领域也是一把好手,他就是萧克。萧克算是高级军官中较为长寿的人物了,活了102岁,在2008年才去世。

萧克出生在湖南的书香世家,从小就在书塾里读书,四书五经不在话下。之后考入了当地的师范学校。受到当时国际形势以及“五四运动”的影响,萧克认为自己读书并不能够救国家,只能在战场上实打实地拼性命才可以。

所以从师范学校毕业之后,萧克不顾家人的阻拦,身上仅仅只有七块大洋,前往广州,就读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的四期生。在北伐战争之后,萧克见识到了国民党内部的严重矛盾,萧克意识到国民党的内部矛盾无法调和。

萧克不久就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萧克并不是什么大官,跟随叶挺进行南昌起义,仅仅是一个连长。

按道理来说,黄埔军校的四期生,怎么一开始都是个团长的位置,怎么会是连长?萧克认为自己读书以及学习军事理论是比较空的,不会深入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去,并没有申请较高的官职。

1930年左右,已经凭借自己的实力当上了12师的师长和司令员,之后又担任苏区的军长。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时期,萧克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军事训练部部长,负责全军的训练以及培养。

1955年,被任命为上将,并且还是领头人物。另外,萧克还有很多文艺作品以及历史作品,比如《秋收起义》《南昌起义》《中华文化通志》。尤其是《浴血罗霄》获得了1988年茅盾文学奖荣誉奖。新中国建立之后,很多党史的编纂以及修改,也是萧克将军协助完成的。

二、重量级人物——第一大将、第一元帅

接下来介绍的人物,分量逐渐越来越重,第一大将究竟是谁?他就是粟裕。粟裕也是出生在湖南,从小在叔父创办的学校读书,之后在湖南第二师范读大学。由于校长被害,年轻的粟裕见识到当时政治的黑暗,也感受到共产党是真心为人民的。

因为当时转接学生是由叶挺负责的,不然不仅只有校长被害,可能学生也会被害。之后粟裕感叹,如果要为国家出份力,加入共产党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首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团,之后再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粟裕的带领之下,八路军由原来只会打游击战,后续逐渐向运动战转变,也就是逐渐变成所谓的正规军。并且建立了高邮战役等多场战役的胜利,最著名的就是创建杀日军最多人的纪录。因此,粟裕经常被称为“战神”。

1955年本来想要给粟裕颁发元帅军衔的,但是粟裕拒绝了,认为可以当元帅的人有很多,但是不应该是自己,自己的贡献相比于其他人的贡献来说,不足以担任这个称号。

在担任大将之后,粟裕并没有颓废,而是更加用心办好自己的事情和人民的事情,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的军队建设中。这份精神财富是值得永远流传下去的。

接下来就是最后一个第一元帅了,这个可谓是重量级别的人物,他就是朱德。朱德从小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之后考到了云南讲武学堂,毕业之后担任教官。期间,还参与了孙中山同盟会的运动,支持反清运动以及辛亥革命。

在四川保路运动期间,跟随云南军政府的军队援川。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之下,朱德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那个时候的朱德还在反段祺瑞的军阀政治以及地方军阀主义,一直焦虑这些问题。

所以顺着这条路找到了当时的陈独秀,但是陈独秀顾忌朱德原来是云南军政府的人,不愿意他加入,认为会影响共产党的纯洁性。

但是朱德并没有放弃,先是去德国留学,学习哲学相关的内容,在柏林联系到当时搞工人运动的周恩来(当时的柏林还是属于德国的),周恩来觉得朱德是个人才,并且有心加入,就帮助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之后,一直在西南地区搞革命运动,一直到井冈山根据地建成之后,才和毛泽东的大部队会合。

参与了多场战役,包括反“围剿”战役,并且多次与刘伯承打配合。抗日战争之后,又屡次渗入敌后方,开辟根据地,对于日军进行全方位的围攻。

新中国建立之后,朱德不仅仅继续在军事领域工作,还利用自己的个人影响力活跃于国际的外交,比如朝鲜、波兰、苏联等(当时的一些国家,对于反法西斯有过重大贡献的将领会给予一定的尊敬,方便外交任务的圆满达成)。

这位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巨大贡献的元帅,最终在1976年去世。虽然朱德元帅已经去世了,但是他的精神永留人间。

三、结语

正是因为有这些开国将领的存在,才会有新中国的建立,社会才能平稳发展,这些都是开国将领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对于他们进行深刻铭记,不应该忘却历史,忘却他们对于历史所做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朱德选集》《南昌起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