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白名单竞赛有哪些变化?要参加哪些竞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少儿编程考试白名单 教育部白名单竞赛有哪些变化?要参加哪些竞赛?

教育部白名单竞赛有哪些变化?要参加哪些竞赛?

2024-06-29 22: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浏览量: 323

教育部发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白名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如今各地中小学也陆续开学,每到新学年,白名单赛事就成为了大家关心的焦点。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讲2022-2025学年的白名单有哪些重大更新?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咱们家长又应该如何应对?

01.什么是白名单赛事?

白名单赛事指的是由教育部公布的面向6-18岁学生的竞赛活动。

作为教育部认证的赛事,它具有成熟的评价体系,更好地规范了6-18岁学生赛事,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比赛的含金量。

虽然它不和小升初中考升学直接挂钩,但给爸爸妈妈们带来的信息量,还是非常大的。

比如:哪些得到了教育部认可的比赛,会成为学校和社团在组织参赛时的首要考虑对象。因为它够权威,其次它还是免费的,非常贴合学校组织比赛的原则。又比如:哪些比赛落选了、哪些比赛被加进去了,哪类比赛的占比增加了,都能反映出国家对青少年培养的趋势。如果选择了发展迅速的赛道,也就意味着孩子未来会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02.新的白名单赛事有哪些变化?

变化1:白名单改为三年一次审批公示

这意味着,从2022年9月到2025年8月,白名单上的赛事基本就是稳定举办了,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也不会新增了。从侧面说明,科技特长生的规划之路也更明确。

所以这篇文章,爸爸妈妈们一定要仔细阅读,并且收藏好!因为这份名单会陪孩子三年~

变化2:竞赛年龄扩展

其中,面向小、初、高学生的项目共有27项,且多为自然科学素养类和艺术体育类。

包括机器人、编程等科技创新的自然科学素养类竞赛基本涵盖了全部高中学生,大部分初中生,小学生可以参加的科技类赛事多达10项。

变化3:赛事整体数量从37增加到了44

  删除4项比赛

“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自然科学素养类)

环丁青少年环保创意大赛(自然科学素养类)

新概念作文大赛(人文综合素养类)

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大赛(艺术体育类)

增加11项比赛

“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

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

中国“芯”助力中国梦——全国青少年通信科技创新大赛

全国版图知识竞赛(中小学组)

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

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

“致敬英雄”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创作主题教育竞赛

“希望颂”——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大展

全国青少年音乐素养大赛

白名单各类竞赛占比白名单各类竞赛占比

可以看到各类赛事的优先级是:

自然科学素养类>人文综合素养类>艺术体育类

科创类赛事占据了白名单的半壁江山,再次引领主流。

03.科技特长生可选择哪些赛事?

其实无论是《强基计划》还是《全面科学素质纲要》,早就在给我们传递了一个信号:

青少年的未来,一定离不开“科技强国”这条道路;而教育的趋势,也一定是培养创新意识。

就拿新增的1个重要科学赛事和大家讲讲。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简称“蓝桥杯”)

蓝桥杯蓝桥杯

别看它是今年新增的科创赛事,但截至目前,它其实已经连续举办了13年,

全国已经有超过 1600 所高校,65 万名的学生报名参赛,是实打实的高校热门赛事。

如今蓝桥杯又入选教育部白名单赛事,意味着蓝桥杯大赛的权威性、含金量进一步提高。

支持院校支持院校

此外,蓝桥杯在大学里也相当热门。

能和大学里的综测分、奖学金评定、升学考研挂上钩,如果打出成绩了,还可以给保研加分。

蓝桥杯蓝桥杯

而现在蓝桥杯加入中小学生竞赛白名单后,在中小学的含金量也是大大上升。

这就给很多学编程的孩子提供了一个新选择,觉得信奥的难度太大,但又想接触算法的学习,就可以选择蓝桥杯作为比赛的平台,还能作为科技特长的参考依据。

像这样门槛低的赛事,多体验也不为过。

次公布的名单中,科技类竞赛多达20项,基本涵盖了全部中小学生,由此可见国家对科技教育的重视。

这也是在暗示,国家如今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今后的教育改革方向会走向哪边。

实际上,芯片、无人机、机器人都是未来的大热,软件、发明、创造也是国家长期以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除了语数外这些主科,孩子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结语】

建议放平心态,不要因为是白名单中的竞赛就盲目参与,还是要结合孩子自身发展与喜好来好好规划~在如此良好的教育环境下,喜欢学编程的孩子们可以积极大胆地尝试与开拓,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