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课标全国2卷语文试题解析之文学类文本阅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说战争迈尔尼原文 2016新课标全国2卷语文试题解析之文学类文本阅读

2016新课标全国2卷语文试题解析之文学类文本阅读

#2016新课标全国2卷语文试题解析之文学类文本阅读|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看法,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可是她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一阵嘶哑的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8829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她说,“你好像很焦急。是吗?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

(沈东子译,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小说以“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

B. “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话中有话,既委婉地表达了“我”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又为两人进一步交往作了铺垫。

C. 得知事情真相时“我”只说了句“别说了,请你别说了”,就放下了话筒,这看似不合常情的表现,背后传达的却是难以言说的悲哀。

D. 接线生的失误让两人相识,心灵的需要让他们相恋,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小说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自然而精巧。

E.小说不仅描写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

(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甄丽鹤老师解析】

看完试题,你会发现,高中会侧重于现代小说的考察,基本不太会涉及古代小说,比如考一个西游记的选段或者红楼梦的选段,这样的可能性不大,是因为表现形式不太一样,因为它侧重于现代小说考察。

如果你只是关系三要素不可能得全分,你还要看四要点,除了人物环节等等还有一个叫主题,把真实人物写到作品中一定是为了表现某个主题。

我们来简单浏览一下题,我们把1分的选项当成错误的选项,我希望你做到的是3分选项和2分选项的选择,其他都是错误的,而且都是在情节上的错误。

第二题,女主人公有哪些特点。这是一道常规考题,等你高考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这句话,如果有一道题不变的一定会有小说主人公特点是什么。第二题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很多同学还是对整体文本非常支离破碎化的理解,我看到这个人说了一句话,我就知道他什么样的性格,我看到他做了什么事就知道他什么性格。

我们从小说的要素第一个讲起:情节。你需要把文章切成四个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是什么,再来有联系性看这个人的性格,必然对文本支离破碎的理解。第二题考的是小说主人公的性格,第三是小说以电话枢纽连接人物,第四题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理吗?

注意小说有四个要点,人物、情节、环境、主题。人物性格要放在整体大的情节里去理解,与此同时还要注意环境背景,环境背景一种是社会环境一种是自然环境,它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说,高考大半个中国都在下雨,下雨跟高考有什么关系呢?比如渲染背景,衬托了你不太美好的心情,为接下来考很好的成绩做了一个渲染。小说的部分说到这里。

关于新课标全国2卷语文试题的更多解析请参考《2016新课标全国2卷语文试题解析之实用类文本阅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