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课文《青山不老》鲜为人知的创作背景, 90%的老师都不知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学课文背影图片 经典课文《青山不老》鲜为人知的创作背景, 90%的老师都不知道

经典课文《青山不老》鲜为人知的创作背景, 90%的老师都不知道

2023-12-20 21: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很激动,但是苦于没有写稿的由头。这样普通的劳动者在晋西北太多了。于是就给县委出了一个主意,你们应该给老人立一块碑,为他这个集体立一块碑。16年的事,已不是新闻,但立碑就是新闻,就能带出16年来的事迹。我在基层当记者多年,经常苦于那些可爱的普通劳动者、无名英雄不能见报,而地方领导又不善于宣传鼓动工作,我就常给他们找切入点,“拔苗助长”,打通走向版面的最后一公里。

有一年在吕梁山区,一位教书几十年的山区教师默默无闻,我让县委授与他“山区办学英雄”,然后见报。我当时对自已的职业要求是:“为无名者立传,为隐身者传名”。这一次神池县委也接受了我的建议为高富立了碑。常委会一通过决定,我即发了这篇新闻稿 《(肩题)神池县将立造林功臣碑;(主题)表彰高富育林十六载,一心为村里乡亲造福》。《光明日报》1983年7月24日见报。大家注意这个“将”字,这是一条预见性新闻,可知记者的良苦用心。本来高富栽树和记者写稿,这都是各自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干我们这一行的都知道,新闻是易碎品。

1987年我调离新闻采访一线,到新闻出版署工作。回首九年的基层记者工作,整理了一本研究性小册子,书名 《没有新闻的角落》,讲怎样采访、写稿。其中收了这篇高富造林的消息,并配了一篇写作体会 《无尽的敬仰》。我敬仰他朴实、敬业、牺牲的精神。尤其是他手持旱烟袋,谈笑说棺材的镜头,我永不能忘。

1990年7月山西书海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其时距当年消息见报已经过去了七年。这本谈新闻业务的书发行量很大,后来人民出版社、新华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都有再版,成了新闻入门的必读书。共印了多少,已无法统计。令人不解的是,这样一本新闻业务书怎么会传到教育部门,引起教材编写人员的注意。而且用的并不是那篇新闻稿,是文学稿,那篇谈写稿的体会。

那篇体会虽是解读写作,但确实有文学性。新闻与文学的最大区别是:新闻说事,文学说人;新闻是事学,文学是人学;新闻里也说人,但是以事带出来的人;文学里也说事,但是以人带出来的事。我的这篇体会已甩开新闻事件重点谈高富的人格美了,而且按照我的“文章五诀”写作理论,形、事、情、理、典,一样不少,是一篇标准的散文。如炕头上的谈话、他转拄杖返回小院的背影,特别是最后那一段关于生命价值的理性的总结,都是很感人的。

隔行如隔山,我真不知道是哪一位编辑高手竟能“隔山打牛”从一本新闻理论书里淘出了这篇文章,用文章结尾时的一句话做了题目《青山不老》,选入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的小学六年级课本。这时离新闻稿见报已过去23年,离《没有新闻的角落》的出版也已过去16年。常说十年磨一剑,20年岁月磨成一篇小文章啊!

但是有一点小小的遗憾。文学稿变成课文稿时砍掉了文章开头最感人的一段:

《三国演义》上有一个故事,写庞德与关羽决战,身后抬着一具棺材,以示此行你死我活。就是我死了也没什么了不起,埋了就是,真一副堂堂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这种气概大约只有战争中才能表现出来,只有在书本上才能见到。但是当我在一个小山沟里遇到一位无名老者时,我却比读这段《三国演义》还要激动。

还有下面的段落:

他觉得自己生命的价值就是种树,那边的棺材就是这价值结束时的归宿。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荡的小院。我不知怎么一下又想到那具棺材,不觉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就再不出来。作为政治家的周恩来在病床上还批阅文件,作为科学家的华罗庚在讲台上与世人告别,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大概编者认为学生年纪太小不必说到“死”,所以植树老人、周恩来、华罗庚一直工作到死的镜头都统统删掉了。其实大可不必,我们不是照样宣传黄继光、邱少云等烈士吗?对学生进行一点人生观、生死观的教育,正是这篇文章的意义所在。从行文上说,这么一删,后面的结论:“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样东西,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青山是不会老的。”倒显得有点突兀。建议教师讲课时还是阐明这个本意。

这篇文章经过从新闻到文学再到课文的嬗变,已经走过了38年,现在还在使用。它已经超过了我的另一篇课文,服务了36年而退役的《晋祠》。虽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但还是有深层原因的,这与记者长期对生态的关注,对无名的普通劳动者的关注有关。我近年来仍然关注生态与自然,又开辟了人文森林学的写作,出版了 《树梢上的中国》,里面有更多的人与树的故事,可作为这篇课文的教学参考。比如《左公柳》一篇,里面就有左宗棠抬着棺材进新疆,“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那可是真人真事,比《三国演义》还感人。

2021年元旦之日

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9课,是当代著名作家梁衡创作的散文《青山不老》。

课文《青山不老》是一篇新闻稿,叙述了一位老人从六十五岁起,十五年如一日在晋西北的山沟里创造出一片绿洲的故事。

从书中的讲述我们知道,这十五年,老人 “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

最初共同植树的七位老人已经故世五位,这位老人为自己准备了一口棺材,他要坚持到生命的最后,长眠在这片他亲手栽种、悉心呵护的山林之中。

每个人都是他所处时代的一个缩影。老人在荒芜之地栽植森林,又默默守候了十五载,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时代之声?恐怕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知道。

不妨先欣赏下面这段视频吧。

看过短片,您是不是也为“三北”防护林工程感到震撼,也更体会到老人身上这种静默的伟大?

四十多年来,在这片土地上,人与沙的抗争从未停止过。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无数的造林人、守林人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北方人往年常见的沙尘暴,近些年也渐渐变得陌生了。

“三北”工程自1978年启动,地跨中国西北、华北和东北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堪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植树工程,预计到2050年完工时,防护林将延伸4500千米,直到中国北方沙漠边缘。英国《卫报》指出,在2050年,三北防护林将成为地球上最大的“人造吸碳海绵”。

到今天,“三北”工程建设已经走过了42个年头。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绿色长城”在中国北疆筑起。这项工程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取得了巨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也是全球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

宏大工程的背后,是无数个《青山不老》中的老人这样的守林人、护林人的不懈付出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无私守候。

青山不老,生命亦长青。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如果将生命倾注于某种永恒的事业当中,那么生与死的界限就不再分明,作为个体的人也能达到化有限为无限的哲学高度。这也是《青山不老》这篇课文蕴含的深远含义。

大多数同学对“三北”工程的时代背景不了解,也没有去过晋西北的乡镇,客观上不容易理解这篇散文的背景和老人所处的环境,从而也很难对老人一以贯之、不懈付出的崇高精神有深刻的体悟。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多引入一些背景材料。

例如,教师可以查找 与三北防护林相关的更多影像资料,还可以让学生阅读几篇这个时代背景下涌现出的 先进人物特稿。这样既能起到辅助学生自主阅读的作用,也能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避免只针对课文进行讲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 默读和分组讨论,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梁衡老师语言文字的魅力,同时体悟到文中的老人行为背后蕴含的伟大力量。

来 源|人民教育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编 辑|鹃 子

校 对|小 清

责 编|古 月

副主编|温 鹃 何 桦 常 璐

主 编|李大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