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策略的探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论文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策略的探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策略的探究

2024-07-17 10: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广西省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坛泽小学   陈燕甘   530201

摘要: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叶圣陶先生曾经对预习有过较深的见解。其认为,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课文内容有了自己的见解,当课上老师讲课时,如果某些理解与自己的观点相吻合不仅能够加深记忆,还能产生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还能反向刺激和鼓舞学生继续预习,激发阅读兴趣;如果某些观点和理解与自己的见解有出入,也会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和解决困惑的热情,更进一步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进阅读效果。基于此,对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         引言:课前预习的本质是自主学习,即学生在课余时间对即将学习的教学内容进行提前梳理,明确个人疑问,以个人疑问为教师授课提供参考。课前预习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很多教师对此的重视不足,未能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或导致预习存在一定的形式化,并不充分关心学生的预习效果等,都导致课前预习的作用受到了影响。         一、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人常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力保障,是学生持续学习的不竭动力。小学语文教学分为四个主要环节——预习、上课、练习、复习四个阶段。在这四个教学环节中上课、练习、复习往往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全员参与的一种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全程进行有效的监控,教学的目的和目标很容易实现。而课前预习往往在单独进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活动形式,教师常常难以进行监管学生预习的方法是否正确、学生预习的效果如何,教师很难及时掌控和把握,预习效果过差,严重影响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策略         (一)注重预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驱使学习的源动力,也是培养学习最好的导师,小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兴趣的激发。教师要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激发小学生预习兴趣,在布置预习作业时不能简单带过,应该明确预习目的,指导预习方法,捋顺预习要求。比如,在学习《开国大典》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观影作业。教师可以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学们!过去的预习作业基本都是围绕阅读课文、梳理课文主旨展开,此次布置观影的任务大家到底想不想知道是要看什么电影呢?”通过这一番话后,学生一定更加地期待,这时,老师说出这部电影的名字《我和我的祖国》,让学生观看其中第一部分关于开国大典的故事。学生回家后,带着激动的心情观看完后,一定会对明天的学习充满期待。第二天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激情澎湃,学生也一定听得十分认知,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影预习方式,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提前阅读课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制订预习激励制度         课前预习的自主性较强,但能坚持预习的学生往往有限,为调动更多学生的预习积极性,提高整体学生的预习效果,教师可制订一定的预习激励制度。在为学生制订明确预习目标及任务的前提下,利用量化考核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例如,教师可将预习任务以题号标注,完成一项任务则为学生记一积分,正确完成则加一积分,全部完成则所记积分以本次预习任务题号为主。例如,有5个预习任务则记5分。教师可在教学前利用5分钟时间组织学生解决预习问题,并要求学生自行或互相打分,当学生总积分达到特定数额时便可兑换文具、书籍等,不断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         (三)掌握课前预习方法,实现有效预习         语文教师在学生预习时应充分发挥自身主导、引导、指导作用,借助课前准备阶段指导学生合理收集教学资料,保证预习教学效率。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整理教学资料能了解所学知识内容、重难点知识和文化背景,之后让学生和其他学生分享资料,共同提高预习效果。以《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语文教师可安排学生课前预习课文,了解圆明园在我国的历史地位和圆明园被毁灭原因、过程、结果等,促使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涵的基础上树立正确是非和民族观念,增强学生文化素养。在课前预习活动中不可避免会存在资料来源复杂、难度大、预习工作量大等情况,导致学生难以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对此,教师可提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预习任务,正因预习任务不同,各个小组可以共享预习资料,由此实现共同提升。以《古诗三首》(凉州词、送元二使安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为例,教师可在预习阶段让学生找出相同题材的古诗词并在课堂中与其他学生分享,但此类古诗数量较多,语文教师就从不同朝代划分小组,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身负责的朝代查找相同类型的古诗词,提高预习效果。         (四)明确预习目的         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的开始,就要明确预习的目的,划定预习范围,学生从心理上来说对于预习是有厌倦情绪的,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课后时间都是以娱乐为主。为此,明确预习目的和范围对于提升预习效率来说至关重要,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文中的生僻字、文学常识、重难句、主旨等进行提前的学习;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布置一些预习题,帮助学生慢慢进入预习状态,提升预习效率;教师还能为学生编制预习大纲,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和文章脉络,等等。         结束语         总之,预习是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而学生预习能力强弱与教师指导有着紧密联系。尤其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学语言素养的同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二者相互补充和配合,提高预习效率的同时实现教学相长目标。 参考文献 [1]杨田文.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课前预习的价值思索[J].新课程(中),2019(09):20. [2]刘艳玲.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19(27):180. [3]陈清卿.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指导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9(57):38.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