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研究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究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究

2024-07-16 10: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 要: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小学语文作业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创新。本文从“双减”的背景下,结合我国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对当前小学语文作业存在问题分析,并提出了优化作业设计的具体策略,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一、“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双减”减负的是学生的课后作业以及课外辅导,而对于学生的课后作业而言,目前大多数语文教学还坚持着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之下进行相应的课后作业设计。而“双减”政策的出现,解决了小学语文作业存在的相关问题。在作业减负之下,不仅将作业量减少,作业的质量也要提升,成为学科教师需要研究的首要任务。因此教师开始注重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控制学生家庭作业书写时间,提高作业质量,让学生灵活掌握语文知识,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二、小学语文作业现状

(一)作业量过多

作业是为了辅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与复习,传统的观念认为,只要作业足够多,学生就能够在一遍遍的练习之中掌握知识。因此很多家长与教师只关注作业的“量”而不在乎“质”。由于学生处于成长的阶段,身体素质与心理承受能力未得到很好的磨练,作业过多会占用学生原本的休息时间,学生有限的精力不能够支持其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学习,会大大降低学习效率。同时,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在面对繁重的作业量难免会出现烦躁抵触的心理,积极性也会减少,甚至认为语文繁冗而产生严重偏科的情况。

(二)作业质量有待提升

虽然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虽减少了作业量,但没有从观念上转变而开展对作业设计研究来提高作业的质量。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目标理解片面,有些作业设计就偏向于字词的设计,过多的字词抄写让学生类似强制性地去理解记忆,会让学生感到无聊单调。而有的则会设计大量的阅读写作,长篇大论的文字极大影响了学生做作业的态度,敷衍成为了写作业的常态。此外,教师对作业内容的提取也较为笼统,大多只是根据当前上过的课程内容中基础的字词与阅读进行作业设计,没有针对性,内容大同小异且毫无新意,过于简单的题目在浪费学生的时间,过于困难的题目也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范围,没做到对知识的合理扩展与总结,没有发挥作业的作用。

(三)作业缺乏创新性,没有结合实际

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给教育带来了新的观念输入,教育不断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改进,小学语文教育也积极采取各种新颖有趣的课堂方式激发学生的潜力。因此作业也应需向丰富多样、有创新性发展。但目前的作业并没有达到标准,只是基于课本与教师的辅导教材进行设计,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丰富资源进行知识扩充,导致作业没有创新性和灵活性。作业形式的单一局限,使得学生接受了固定模式的作业形式,思维逐渐被作业束缚,长期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逐渐减少,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创造力的发挥。

三、在“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结构设计

小学语文正在为整个语文学习系统进行基础的铺垫,教师在进行作业的设计时应结合当前相关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色进行思考,而不是随意套用模板进行设计,更不是随便从课后字词进行挑选进行命题即可。因此将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四时景物皆成趣,进行具体的作业设计分析。首先无论是哪个单元的语文作业,都应该对整个单元进行详细的剖析,大致应为下面几个阶段: 一、围绕单元进行整体解读,不同单元中具体课时的主题与知识点的侧重点不同,因此要明确课时的内容,才能够确定教学的目标,进而围绕目标进行作业设计,这样作业的设计将更为明晰;二、根据单元理解进行作业目标的具体设定,若一单元侧重于字词,则可将重点放在重难字中,若单元偏向阅读理解,则可相应侧重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制订个性化分层作业的基础;三、作业具体结构的安排,根据单元的具体情况进行结构的设计,确保结构合理,作业量与作业时间能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忘进行一定的扩展,通过一些拓展题目活络学生的思维,助力学生更好地巩固和提升能力。

(二)小学语文作业具体设计

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四时景物皆成趣为语文作业的具体设计实例,首先应了解该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本单元围绕“自然之趣”这一主题编排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在本单元中,共有《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足迹》《 即景》以及单元后语文园地刘个模块进行作业的设计,以课时进行作业的设计,能够将每个课时的教学重点有效地让学生通过作业进行巩固。因此要先明确每个课时所要进行的教学知识点,因此便可确定下学习目标:1.想象画面,在朗读中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2.关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句子,品味、积累和运用;3.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本单元的作业设计便围绕这三个目标展开,把作业分为课前热身、课堂实践和课后提升三个环节,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使其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自主探究,提高作业的质量。

1.作业目标

在作业前明确作业目标,由浅入深为学生将课程学习结构剖析清楚,如进行《古诗词三首》时,作业目标可设置为:1.会写“愁、榆、畔”等6个字。2.有情感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3.品读与理解诗词,想象诗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词)人是如何借助景物表达思想感情的。这样明确将知识点再次传达给学生,真正发挥作业综合复习与巩固提升的作用。

2.课前热身作业设计

通过课前热身的作业引入,可以让学生大致对将要学习的课堂内容有大致的了解,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基础字词的预习积累,有利于学生抓住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通过热身发现自身的薄弱点,能够让学生在进入学习时着重注意自己的错误点,提高学习的效率,培养其学会独立地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巩固对知识的记忆。具体设计可为以下几点:

(1)多种形式助朗读。本单元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通过让学生进行对文章的品读与体会感悟,在自主阅读中读准字音,读懂内容,学会提取关键信息。具体可采用:在《古诗词三首》中安排“朗读古诗词,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环节;《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提示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阅读,以此尝试通过阅读去感受文章的情感。

(2)掌握有效的方法识字词。在进行阅读时,若遇到困难的字词,不能一味地告诉学生,而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自查能力,通过鼓励学生可以借助课本注释进行理解生字词,也可以与同学交流你是运用了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还可以借助字典等工具解决识字问题,这样字词带给学生的印象将会更加深刻。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理解词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具体设计可为:确定字词掌握目标为正确认读、书写要求掌握的生字、词语后,开展具体的形式,通过整理出本单元的易错字音、字形、多音字,并对其进行分类,让学生在进行初次学习后再次梳理,加深对字词的印象。

3.课堂实践作业设计

课堂实践作业是落实本单元教学目标的关键,因此实践模块作业将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深入学习进一步体会知识的魅力。

(1)思维导图知内容。通过建立思维导图、表格等作业形式,帮助学生能快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思维导图不仅能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支架,还能充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如在《鸟的天堂》课时中,可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通过作者“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时间不同进行具体的设计,分别陈列两次作者具体看到的景象,让学生结合课文将导图填写完整,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进行概括,直观地体现其的思考动态,让老师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2)典型片段得方法。通过具体赏析动态、静态描写的片段,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把景物写得如此生动的,在赏析中学习具体的写作技法。如在《古诗词三首》课时中,可将描写景物的诗词与画面结合,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朗读,感受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异同,进而写下自己的情感感受。通过课文的引子,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展开交流,让学生回顾整理自己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方面的感受和体会,突破“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重点。

(3)总结知识点进行写作。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点是教会学生进行静态与动态景物描写体会与写法,因此在写作实践作业中,可引导学生通过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观察顺序展开写作,并指导学生通过描写景物的特点,如形状、大小、数量、颜色、声音、气味等方面来描述景物的动态。学生进而借助学习单,完成思维导图,构思习作,并尝试用完成思维导图的评价标准进行自评。通过总结方法、运用方法,突破写作的难点。

4.课后提升作业设计

课后提升有利于巩固课堂学习的成果,拓展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本单元课后提升重在落实“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通过设置题目,对这一知识点再次进行巩固与提升。

(1)及时进行学以致用。通过课堂实践,学生已经掌握了理论知识点,课后应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实践,让学生的知识充分得到运用巩固提升。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所感悟理解的层面,更应该关注文本语言的表达形式,学习语言运用,以读促写。课后小练笔的设置,是该片课文核心素养乃至整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体现。因此,课后提升可将题型设置得更为宽泛,不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填空引导、段落仿写、情感叙述等具体题型,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方向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也让孩子们在习作中有所思考。作业通过重点运用该单元描写手法为核心在多道题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综合性阅读思维能力,题目难度由易到难,给学生更多的阅读思维空间,真正让学生掌握方法,落实语文要素。在《四季之美》中,设置了“仿照课文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作业,让学生抓住课文提供的支架进行练习;在《鸟的天堂》中设置了“ 的天堂”,意在引导学生仿照课文,进行静态的描写;《月迹》一课的“抓住一个自然景观,写出景物形状的变化或运动的变化”,旨在训练学生动态描写的方法,让学生在每一个课后提升的小练笔中各有所获,训练从课文中学习到的方法,为本单元习作“ 即景”打下坚实的基础。

(2)拓展阅读修素养。为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语言积累,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提高语文素养,本单元作业设计中还设置了一些与文本相关的拓展性阅读,使得作业的灵活性提高,又因为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拓展作业的设计中设计了选做题的内容,学生可通过自己的能力掌握情况,选择性地进行知识的额外学习,给孩子更多选择权。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有了量的改变,学生面对的作业量有在减少,但与此出现的作业质量参差不齐,结构设计不合理以及创新实践性等问题,使得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创新思考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本文以具体单元为事例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具体的剖析设计,从四部分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点进行巩固,同时加大作业的扩展与灵活性,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助力学生更好地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桥霞.突出目标导向,创新作业模式——“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实践[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年会论文集(下),2021:906-908.

[2]李娇娇.“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探究[C].2022教育教学与管理重庆论坛论文集,2022:823-826.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