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策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学数学单元设计的策略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策略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4-06-27 00: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中国小学数学教育正处于一次深刻的变革之中。其中,“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小学数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一背景下,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构建适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业成绩。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深度学习

引言

在“双减”的背景下,如何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改革,是目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知识点数丰富,逻辑性强,因此,在小学数学课上,老师们要注重对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探索,强化深度学习课堂的建构,从而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并在日常教学中应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立足学生实际,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在当前“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实施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具体而言,就是将一个数学单元中的所有知识点和技能进行整合,采用“整体-分析-整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该单元的各个知识点和技能[1]。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自主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自己的思路,增强其主动学习的能力。在分析环节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和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帮助学生弥补知识上的漏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整体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估,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运算律”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一起制作学习思维导图来加强学生对于各个基本的简便运算律的认识和运用。首先,在思维导图的正中心写出“运算律”,然后在其周围依次写出加法交换律以及其他运算律。接下来,在二级标题下面写出各个运算律的推导过程和典型的计算例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个运算律的特点和用法。当思维导图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以往的表现,让学生结合自身喜好,通过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呈现系统的单元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严谨性和发散性思维。此外,教师还可以让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学生负责讲解这个单元的知识点,并设计相应的练习题目,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深度思考。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讲解和练习情况,来分析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理清这个单元解题思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和单元整体教学质量。

二、聚焦数学素养,促进自主深度探究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素养的培养变得更加重要。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体制。其次,数学素养的提高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深度探究能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策略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他们自己发现数学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模型,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开展数学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除此之外,家长也可以积极参与孩子的数学学习。例如,鼓励孩子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给孩子提供数学游戏和练习,让他们在玩中学习[2]。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节课时,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多边形的定义和特性,让学生自己发现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接着,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趣的实例,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探讨,共同解决问题,自主探究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提问和引导,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认为如何计算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或者“你们觉得计算多边形的面积可以用什么方法?”这样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数学的认知结构。总之,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深度探究能力和数学素养,而不是仅仅传授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数学的认知结构。

三、注重个性提效,优化作业设计策略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数学作业,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并解决问题。在作业设计过程中还应该注重作业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例如,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最后,还应该注重作业的反馈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以便更好地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3]。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需要关注到一些学生的数学基础可能较为薄弱。因此,为了让这部分学生能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这一知识,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向他们提供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难点,并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进一步透彻理解和深刻理解平移与旋转。对于那些数学学习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他们在课上已经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可以让他们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找出更多“对称”“平移”图形的实例,切实感知生活与数学两者的紧密联系。同时,教师还可以让这些学生利用平移、旋转等相关知识制作一个美丽、好看的图形,通过动手去裁剪、动手去测量的过程,来加深学生们对所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样的深度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们形成更为深刻的概念和定义,从而推动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合理设计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灵活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陈文龙.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路径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21,No.959(02):49-50.

[2]吴延女.小学数学探索双线融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1,No.1066(19):165-166.

[3]郭芳.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J].学周刊,2022,No.500(08):52-53.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