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射击冠军张娟娟简介 人物

人物

2024-07-15 00: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为奥运冠军张娟娟进行脑电测试

山西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武永胜在介绍王霆时说,射箭项目对运动员的心理控制力要求很高,王霆作为科研教练与射箭队合作,就是帮助运动员在平时进行心理调节训练,这也是我们中心抓射击、射箭项目的总体思路和重点方法。众所周知,随着科技训练手段的介入,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运动员间的成绩差距日益缩小,竞争愈演愈烈。对于实力相当的对手来说,得失往往取决于心理能力的高低,因此,竞赛心理已成为运动员取胜的决定因素。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目前作为心理学分支的体育心理学和心理训练,在我国虽已取得不小的成就,但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处于探索期,仍存在差距,这就注定王霆的科研之路还需要艰巨的付出。而王霆恰恰于艰难挑战中,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成长,以及带给国家队和山西队的累累成果。

王霆的年龄不大,1980年生于榆次,200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体院后,工作于山西省体科所。2003年,省体科所接到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员选材的一个课题,将他推到了以脑电肌电为特色选拔优秀射箭人才的前台。2005年,在与体科所同行完成国家射箭运动管理中心下达的运动员技能测试课题任务后,他进入了国家射箭队科研教练的行列,并在之后三次担起了国家射箭队科研团队负责人的重任。

王霆一跟国家队就是13年,这也是他起步之后为事业拼搏的13年。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他的付出,用他的一句话和一件事就可以印证。他说:“科研工作很辛苦,需要工作者能够沉得下心,有时候一个课题可能需要10年甚至20年才能完成,有时候你千辛万苦做出来的东西可能还会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对此,没有兴趣和耐心是很难坚持下去的。”记得在伦敦奥运会备战的关键阶段,王霆基本上没有回家的时间。远在太原的孩子还不到两岁,家庭的所有事情,王霆都扔给了妻子。有一次到太原开会,王霆在“家门口”待了三天,但却只跟妻子见了两个小时。由于身体素质本就不算太好,加上带孩子、上班的劳累,王霆的妻子在当时患了面瘫,右半边脸病得很严重,连续扎了50天针灸也没见效。

俗话说,自古忠孝两难全。王霆一提起家就觉得愧疚,眼圈忍不住泛红。他说:“我最对不起的是妻子,我欠家里的太多了,只要有时间我一定想办法弥补。”然而,他对国家和山西,却交出了优秀的答卷:

作为科研教练服务国家射箭队共获得1枚奥运会金牌、1枚亚运会金牌、2枚奥运会银牌、2枚亚运会银牌、2枚奥运会铜牌;

服务山西省射击队、射箭队共获得7枚全运会金牌、4枚全运会银牌、1枚全运会铜牌。

他也因此在2008年获国家体育总局奥运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个人一等奖;

2012年主持的科研攻关项目获国家体育总局奥运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项目贡献二等奖,论文获山西省第十六届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2012年备战伦敦奥运会期间接受中国体育报头版专访;

2013年获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个人三等功一次。

比赛场上,从来看不到王霆的名字,但我们却感受到了他智慧的付出;金牌银牌铜牌,没有挂在王霆的胸前,但我们却看到了他多年不懈努力的奉献。

苦学致用,是一种责任

不了解王霆的人,恐怕没有人会想到,运用运动心理学为国家和山西创出优秀成果的他,当初在毕业后刚参加工作时,学的本科专业竟然是足球。从足球专业到“心理咨询师”,这样大的跨度是怎样实现的呢?王霆回答得很干脆:“学”。一个字很简单,却让人看到他极不寻常的成长过程。

王霆初到体科所时,还属于那种绿茵场上撒欢奔野的足球小子,整天除了为自己得到一份工作高兴外,还真没有什么其他想法,甚至都不知射箭为何物。初随大家执行科研任务时,也只是当了名小测试员。到2003年与同行接受了具体的科研课题时,他才发现自己在科研环境的熏陶下,已经逐渐喜欢上了射箭项目的研究,他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知识不够用,于是下定决心学习新的东西。

2005年,他考回山西大学,师从我省著名运动心理学专家石岩教授,带职攻读硕士学位。一边要工作,一边要学习,王霆骤然感觉到了双重攻坚的巨大压力,但求知的欲望让他忘记了一切。白天到学校听课,消化当天的课程,晚上加班加点进行课题研究。射箭是一项复杂精细的肌肉活动,对中枢神经系统处理信息的速度、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及灵敏程度要求非常高,如何对高水平射箭运动员的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外周运动系统的机能水平进行有效而且直观的评估是研究最大的难点。王霆就从脑电、肌电测试的研究开始,每天几乎都要忙到深夜里才休息。提起那段时间,王霆至今感慨不已:我感觉自己就像在攻山头,攻上去一个,看见前面还有,就又往上冲,冲的一点力气都没了,身体累瘫了,可第二天一看前面还有山包,就又来了劲儿,再接着冲……

从足球小子到射箭迷,如同泥淖中的跋涉,他以不惜心力与体力的巨大承受力,完成了这一过程的跨越,也因此获得了攻坚这一领域的独特感受。在谈及对科学化训练的理解时他认为:进行心理训练的核心问题是“大数据”,以大数据为基础,对训练情况作出评估才更有针对性,以往心理训练可能大部分靠教练员口授,但现在就可以导入一些科学手段来帮忙。

为了实践这些想法,在已有的软件基础上,他自己研发电脑程序,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目前他已基本完成了一套运动员数据库的程序。这一套程序可以为教练员提供训练和比赛中的数据分析,其中所有的代码都是王霆自己写出来的,而且开发这套新程序占用的都是业余时间。

王霆的成就得到了山西省和国家体育界的认可和高度重视,从2005年被吸收到国家射箭队进行科技服务,到2007年被正式聘为国家队科研教练,三次担任国家射箭队科研团体负责人……他只用了5年的时间,就成为了公认的体育心理学专家。在这期间,他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投入到了寻找最有效的科技训练方法上。

射击、射箭属技能型运动,与力量型的摔跤、柔道项目差别很大。摔柔通过生化指标就能看出运动员是否疲劳,而射击射箭运动员通过抽血和尿液基本看不出是否疲劳,他们的生化指标和普通人的比较接近。

为了寻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王霆应用多种系统数据进行印证:核磁检测对中枢机能监测虽然很准确,但是极不方便,一般要去大医院,并且在检测过程中辐射很大,会造成运动员身体方面的消耗;高速录像也能监测到运动员细小技术动作,但高水平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外在问题和内在问题往往不是特别吻合。经过从几方面技术对比分析,王霆认定,借助脑电监测运动员机能技术,显示出了对运动员无创伤的优势,因此,目前最为理想的训练手段应该是脑电监测技术的应用。这种技术在北京奥运会射箭赛场上得到了充分检验,而这种监测手段也正是当时山西省体科所在国内最先进的技术。

给运动员进行的脑血氧指标的测试

王霆的第二项成果是,针对运动员的比赛心率问题,在训练中应用生化反馈技术。比赛心率是运动员躲不开的问题,特别是比赛的关键时刻,控制与调整心率往往成为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据了解,射箭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率非常高,尤其在击发的瞬间,心率高达每分钟180次左右,控制不好就很难发挥出正常水平,而生化反馈技术,可以让运动员根据监测到的呼吸数据情况来调整自己的呼吸。王霆在介绍这一训练技术时,作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如何降低心率并且能使心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区间,这是比配钥匙想进门还难解决的问题,生化反馈训练就是通过呼吸来自主调节心率达到理想的目的,这个过程其实就像气功里闭目养神的调息法一样,在喧闹中用意念守住求静的心。据了解,张娟娟对这一训练技术非常认可,要知道,她登上北京奥运会最高领奖台,是连过了世界霸主韩国选手把守的三关才实现的,经受的心理考验可见一斑。据介绍,国家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在比赛后增添了一个电教室,专门配置了40多台生物反馈设备,在全体队员中推广运用。

此外,王霆还进行了心理干预、脑电波测试疲劳程度等方面的科研训练,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山西队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山西队在2017年的第13届全运会上,射箭项目获得了大面积的丰收,其中方玉婷获得了金牌,冒出来的青年新秀吕娜获得银牌,任沿舟在男子项目上取得了突破,获得了70米反曲弓的银牌。

王霆不到40岁便从门外汉奋斗出累累硕果,然而谈起这一颇富传奇色彩的过程,他却认为,科研训练得到的最大收获是沟通。王霆说,他初入队伍开展工作时,遇到的主要矛盾是:项目教练员不理解科研理论手段,采用的训练方法有时无意或有意对科研手段产生了抵触的情况;科研人员不懂项目,不知该怎样把科研手段融进具体训练之中……技能训练和科研训练成为“两张皮”,这是他曾经最痛苦的事。“不过,再难也不能放弃。”他的话让我们读出了科研教练在实际工作中的苦涩与忍辱负重。王霆采用的办法是先当学生向教练学习,深入了解项目;再与队员们交朋友,有什么心里话让他们说,很多队员在比赛或训练中产生压力或困惑,王霆就主动上门让他们尽情地倾诉。

王霆还风趣形象地将自己比喻成一只“垃圾桶”,运动员们的负面情绪可以全部倒进桶里。

“但我又不能是一个普通垃圾桶,而应该是一个智能垃圾桶。”在队员们倾诉了自己的情绪垃圾后,王霆就要思考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然后以什么样的合适方式反馈给教练,给教练提供一种怎样的参考。“其中的原则是不能把运动员告诉我的话直接引用给教练,也不能人为制造出教练和队员之间的矛盾,沟通的方式方法很重要。”王霆如是说。也就是在真诚的沟通中,王霆与教练和队员之间,建起了相互的信任关系,使科研训练工作在国家队和山西省队生根开花。可贵的是,在这种接触中,王霆始终把自己放在学习者的位置上,不但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也使他更摸准了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比赛时的心理脉搏,能够根据队员的具体情况,研发实施科研训练程序,更精确地指导训练比赛。

2011 年,他再次考入山西大学,师从我省著名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生导师李建英教授,攻读博士学位。2012年,在伦敦奥运会备战时期,他全力以赴实施心理训练的教程,他内心的目标是“女子团体夺冠,创造新的历史”。结果,以山西队员方玉婷为主力的中国女子射箭队,与韩国队战至最后一箭,还是以一环之差惜败,只获得银牌。只差一环,虽然这一成绩已实现了预期目标,但王霆还是深感遗憾,他又一次深深感到山外有山,艺无止境。他通过新学的训练学新理论认识到:训练学和心理学是交叉学问,只有把训练学理解得更深,心理学才能应用得更好。理论上的提升,带来了对心理训练认识上的升华,他的总结也具有了新的高度:这一环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差别,更是心理上的差距,中国女子团体几次与韩国打决赛,表面上差距不大,实际上并不是一两环的差距,而是整体实力上的差距,要完成超越,就必须加大力度继续全方位攻关。

如今,他已主持国家体育总局奥运科技服务项目、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项目、山西省体育局科技服务项目、山西省科技厅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等科研项目8项,在《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天津体育学院学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等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1篇,但他并没有坐享其成,而是在新目标的激励下,继续着理论上的研究,探索着更完美的训练方法。

作为教练参加波兰射箭世青赛

学问是成果的良田。王霆对学习的追求,是一种对事业的责任感。

推广礼射,是一种担当

初见王霆,是在山西省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的射击推广中心训练馆。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中等个儿,敦敦实实的体格,面露憨厚,一副黑框眼镜后,闪着一双睿智的眼睛。当时他带领着包括杨建平、祝姗姗、霍瑞萍等十几位运动员正在进行射箭动作训练,还不时地纠正着她们的动作。

刚刚上任为省射击队总教练、也是全国射击队最年轻的少帅王智伟表示:“这是管理中心正在举办礼射展示培训,目的是为普及射箭运动培训更多的人才。射击和射箭有相通之处,王霆的课启示性强,我非常喜欢听。”仔细瞧才发现,学员们用的是类似于古代竹制的传统弓,而王霆训练的口令也很特别:持弓、执弦、行礼、礼射……学员们在口令中认真整齐地做着动作,很有些古色古香、庄重质朴的韵味儿。一位现代科研教练操起了传统弓,必然会在运动舞台上演绎更多的故事。

原来,在山西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陈安平的大力支持下,王霆意在大学开设弓箭课的愿望得以实现。山西大学体育学院不但成为全省首家开设中国传统弓箭课的高校,而且还组建起了全省首支高校射箭队。

2017年10月,王霆以教练员身份带领山西大学射箭队参加首届中国大学生射箭锦标赛,结果获得两枚金牌、三枚银牌、三枚铜牌,力压清华、北大、复旦等51个大中专院校,位居奖牌榜第一位,创造了山西省高校参加全国大学生射箭比赛的最好成绩。

带领山大体院研究生团队服务国家射箭队奥运会选拔赛

意料之外的成绩令王霆感受到了射箭运动推广的价值。他从中国几千年历史的礼射中,看到了中国射箭文化的深厚基础,同时也看到了这一运动项目的广泛群众基础和普及前景。于是他静下心来,仔细研究了起源于商周时代的礼射,吸收其外修自身体魄、内修品格精神、讲究礼仪行为规范的精华,按照清华大学的教程进行授课。授课中突出了礼射的程序规范、礼仪严谨,每个步骤张弛有度,讲究谦和礼让庄重的特点,受到普遍好评,使学生们领略到了礼射传统文化的内涵,更对学生们产生吸引力的是,王霆于2017年重新回到山西大学。他已经研究了15年射箭,之所以选择回母校授教,“一方面是责任”,作为百年老校的学生,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把射箭这样优秀的体育项目引回山大来回报母校;“另一方面是情怀”,射箭培养了他,现在回到高校当然要推广此项目。

据了解,如今王霆授课已进行了两个学年,参加的人数分两批,已达到了50多人,为普及射箭运动储备了师资力量。

王霆向社会推广射箭活动的思路,得到了山西省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的鼓励与支持,与学校共建射箭队,也使得射箭项目的领域与互动得到了拓宽。近些年,射管中心接地气的群体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将“龙山论箭”的活动推向社会,在迎泽公园晋商博物馆开展的面向广大学校和学生的射箭游戏活动越来越火,王霆连续两年带领学校射箭队参加了管理中心在高平市精心打造的群体射箭表演活动,由于此次活动云集了方玉婷、杨建平、祝姗姗、霍瑞萍四位高手进行了传统的“定四方”表演和由20人组成的“箭阵”表演,在当地引起了巨大轰动。王霆对这次活动非常看重,他认为高平是开展射箭运动的文化宝地,这里是中国古战场,也是后羿射日等神话传说的主要发源地,在这里普及射箭运动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定四方”是古代射礼里的一部分,寓意祈求风调雨顺;射礼和箭阵是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中的重要形式,此次的表演庄重复杂,具有仪式感,让人们重新感受到中华千年礼仪文化的厚重。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普及射箭运动的新时尚。

在高平的活动,王霆除了指导表演和接受媒体的采访外,其余时间全部都用在了礼射的培训上,他精心地培训当地人,一次又一次地讲解教程,一遍又一遍地纠正动作。在两届活动期间,他全然忘记了劳累,共培训了几十人,为当地发展射箭文化储备了资源。有人劝他休息,他说,普及射箭需培养出合格的师资来带动群众,传统射箭普及率越高,竞技射箭运动才能发展得越快,才能涌现出更多优秀的射箭人才。推广礼射,王霆展示出文化传播的担当,因为他始终不忘初心、心中有国。

创新训练,是一种追求

对王霆科研训练的成果与价值,山西省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武永胜最了解,总结的也最到位:为国家奥运服务了四个周期,成绩优异,在全国和全省射箭项目上首开先河,这是我们山西人的骄傲,这样空前成就的取得,是因为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对创新的追求。

是的,王霆的成功正在于此。十几年的奋斗,使他深深理解了竞技体育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精髓。因此,每一次的成功,他都没有在荣誉的功劳簿上睡大觉。13届全运会结束后,他又开始尝试采用“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监测与靶面数据分析服务”的程序研究应用于队伍训练上。原来,他又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探索新的科研训练方法,培养更多的青年科研人员和选手,储备更雄厚的人才资源,为打好在我省举办的第二届青运会贡献新的力量。

据了解,这种新的科研训练方法更简单,也更容易获取运动员的训练负荷量与强度的有效数据,还能及时防止运动员提前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疲劳。目前这种方法正处于紧张的测试中,很快就将应用于队伍的训练中。

日前又传来好消息:王霆再一次被聘为中国射箭队科研复合团队的成员,开始了为国家奥运科研服务的第五个周期。

剑指东京奥运,任重道远,王霆以新的创新,又开始了他新的追求。

文字来源于:发展导报李春耕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本人

编辑:李俊楠 段彩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