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排线制造技术,软性排线属于传感专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导线加工工艺包括 软性排线制造技术,软性排线属于传感专利

软性排线制造技术,软性排线属于传感专利

2023-04-23 20: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软性排线,包括一第一绝缘层、一导线层、一第二绝缘层、一第一导电层与一第二导电层。其中第一导电层为一金属层;第二导电层是图案化设置,且图案化遮蔽率介于15%~4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软性排线的特征阻抗范围为90Ω至110Ω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不仅具有软性排线工艺简便、柔软、耐燃、耐冷热的特性更能够有较佳的EMI功效,以及满足低电压差动信号(LVDS)传输线的使用规格要求,因此可大量节省LVDS传输线的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全部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软性排线,特别是一种可满足低电压差动信号(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 LVDS)传输线的使用规格要求的软性排线。技术介绍以低电压差动信号(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LVDS)传输接口为例,此 接口能够应用于高速数据传输,举例来说,由于液晶显示器和系统主机之间的信号通讯量 非常的庞大且频率非常高,所以,必须利用具有超高速、低功耗及低电磁辐射特性的低电压 差动信号(LVDS)作为液晶显示器与系统主机之间的信号传输接口。依据ANSI/TIA/EIA-644定义的低电压差动信号(LVDS)传输接口标准,LVDS信号 传输系统所使用的信号传输线,必须使用特征阻抗(characteristicimpedance,Z0)约为 100 Ω的信号传输线,才能与液晶显示器和系统主机的电路阻抗相匹配,如此亦能降低电磁 干扰(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EMI)和减少噪声干扰,并正确地执行信号传输,避免 信号损失、失真。而传统具较佳特征阻抗(Ztl)的信号传输线结构,是在排线表面上依序贴设有一绝 缘夹层以及一铝箔夹层,以制成符合特征阻抗的信号传输线,然而,此构成无法经过多次挠 折,且因其导电性较差,无法符合现今高效能信号传输的要求。技术实现思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性排线,利用具金属层与图 案化遮蔽分布的导电层使软性排线整体的特征阻抗范围为90Ω至110Ω之间,以满足LVDS 信号传输线的使用规格要求。根据本技术一方面的一种软性排线,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绝缘层广导 线层,由多条金属导线间隔排列并设置于该第一绝缘层上;一第二绝缘层,设置于该导线层 上,其中该第二绝缘层的长度较该导线层短,使该导线层两端露出;一第一导电层,设置于 该第一绝缘层上且对应于该导线层的相对侧,该第一导电层覆盖该第一绝缘层;以及一第 二导电层,图案化设置于该第二绝缘层上并具有一遮蔽率介于15% 45 %,其中图案化设 置的该第二导电层具有多个镂空的几何图案。根据上述的软性排线,该第二导电层包含一第一图案化遮蔽部,具有多个镂空的 几何图案并设置于该第二绝缘层中段区域;以及一第二图案化遮蔽部,具有多个镂空的几 何图案并由该第一图案化遮蔽部的两端延伸设置于该第二绝缘层两端区域,其中该第二图 案化遮蔽部的该遮蔽率大于该第一图案化遮蔽部的该遮蔽率。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的一种软性排线,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绝缘层;一 导线层,由多条金属导线间隔排列并设置于该第一绝缘层上;一第二绝缘层,设置于该导线 层上,其中该第二绝缘层的长度较该导线层短,使该导线层两端露出;一第一导电层,设置 并覆盖于该第二绝缘层上;以及一第二导电层,于该第一绝缘层且对应于该导线层的相对侧,图案化设置于该第一绝缘层上并具有一遮蔽率介于15% 45%,其中图案化设置的该 第二导电层具有多个镂空的几何图案。根据上述的软性排线,该第二导电层包含一第一图案化遮蔽部,具有多个镂空的 几何图案并设置于该第一绝缘层中段区域;以及一第二图案化遮蔽部,具有多个镂空的几 何图案并由该第一图案化遮蔽部的两端延伸设置于该第一绝缘层两端区域,其中该第二图 案化遮蔽部的该遮蔽率大于该第一图案化遮蔽部的该遮蔽率。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不仅具有软性排线工艺简便、柔软、耐 燃、耐冷热的特性更能够有较佳的EMI功效,以及满足LVDS传输线的使用规格要求,因此可 大量节省LVDS传输线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以下通过配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当可更容易了解本实 用新型的目的、技术实现思路、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软性排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软性排线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另--实施例的软性排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实施例的软性排线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另--实施例的软性排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另--实施例的软性排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另--实施例的软性排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软性排线的俯视图。图9是本技术的另--实施例的软性排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软性排线的仰视图。图11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软性排线的俯视图。图12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软性排线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软性排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详细说明如下,所述较佳实施例仅做一说明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请参考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软性排线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一 第一绝缘层11、一导线层12、一第二绝缘层13、一第一导电层17与一第二导电层14。其中, 第一绝缘层11与第二绝缘层13的组成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导线层12由 多条金属导线间隔排列并设置于第一绝缘层11上;第二绝缘层13,设置于导线层12之上, 于一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层13的长度较导线层12短,使导线层12的两端露出;第一导电层 17是由金属构成,设置于第一绝缘层11且对应于导线层12的相对侧,覆盖第一绝缘层11 ; 第二导电层14,设置于第二绝缘层13上,其中第二导电层14是选自银浆、银碳浆、碳浆、铝 浆所组成的群组。接着请参考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软性排线1俯视图。软性排线1的第二导电层14是图案化设置于第二绝缘层13(图1),其中图案化设置的第二导电层14 具有多个镂空的几何图案包括圆形、椭圆形、方形、三角形、多边形等。而第二导电层14的 图案化遮蔽率介于15% 45%。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软性排线1’的结构示意图,与软性排线1不同 之处在于金属构成的一第一导电层17’覆盖第二绝缘层13 ;—第二导电层14’图案化设置 于第一绝缘层11且对应于导线层12的相对侧,且图案化遮蔽率介于15% 45%,且材料 是选自银浆、银碳浆、碳浆、铝浆所组成的群组。图4为软性排线1’的俯视图。本技术是利用第一导电层17、17’与第二导电层14、14’的设置,不仅能够有 较佳的EMI功效,亦使软性排线1、1,整体的特征阻抗范围为90Ω至110Ω之间,以满足 LVDS信号传输线的使用规格要求。接着请参考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还包含一油墨层15 与一补强板16。油墨层15覆盖于第二绝缘层13上的第二导电层14,用以标示相关生产信 息。补强板16设置于覆盖第一绝缘层11的第一导电层17的至少一端,在遭受撞击时,补 强板16得以缓冲撞击力道,以降低此端发生断裂的机率,举例来说,补强板16的材料可为 聚酯树脂。另外,还可包含一绝缘层(未图标)设置于第一导电层17且对应于第一绝缘层 11的相对侧,使第一导电层17与外界绝缘。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还包含一油墨层15与一补强板 16。补强板16设置于第一绝缘层11的至少一端,在遭受撞击时,补强板16得以缓冲撞击 力道,以降低此端发生断裂的机率,举例来说,补强板16的材料可为聚酯树脂,油墨层15覆 盖第一绝缘层11设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性排线,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绝缘层;一导线层,由多条金属导线间隔排列并设置于该第一绝缘层上;一第二绝缘层,设置于该导线层上,其中该第二绝缘层的长度较该导线层短,使该导线层两端露出;一第一导电层,设置于该第一绝缘层上且对应于该导线层的相对侧,该第一导电层覆盖该第一绝缘层;以及一第二导电层,图案化设置于该第二绝缘层上并具有一遮蔽率介于15%~45%,其中图案化设置的该第二导电层具有多个镂空的几何图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时堃, 申请(专利权)人:天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全部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我是这个专利的主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