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田园的行为 你对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做法是怎样看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对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看法 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田园的行为 你对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做法是怎样看的?

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田园的行为 你对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做法是怎样看的?

2023-09-06 11: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网友提问:

你对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做法是怎样看的?

优质回答:

陶渊明归隐田园,是对东晋政治腐败和官场黑暗无奈的抗争,他即不能在政治上实现自己为国为民的抱负,又无力改变东晋官场的腐败黑暗形势,因此在心灰意冷之下,深受魏晋之风影响的陶渊明,逐渐远离俗世,向往饮酒和纵情山水的自由生活,从而归隐田园。简要要析如下:

一、面对东晋末期腐败黑暗的政治环境,陶渊明立下了济世救国的宏愿。

陶渊明,名潜,自号“五柳先生”,是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后世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如果论出身,陶渊明虽然比上不足,但比下还是绰绰有余的。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初名将,被封长沙郡公,他的祖父陶茂当过武昌太守,父亲陶敏当过征西大将军桓温的掾属,母亲孟氏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祖上都当过官,陶渊明身为东晋元勋之后,地位虽不如南下名族高贵,也是浔阳的大族,在东晋九品中正制取士的制度下,还是占些便宜的。只可惜陶渊明八岁时父亲去世,少了顶梁柱,家境逐渐没落,日子也渐渐变得清贫起来,自然就享受不到好出身带来的政治福利。

即使面对这种局面,陶渊明也没有间断过学习,不断提高文学的修养,他有悲天悯人的性格,也有心存报国的伟大志向。除此之外,陶渊明还受到道家思想的熏陶,喜爱大自然,坚守着自己内心的一片净土。

《陶渊明集笺注》: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

二、陶渊明五仕五隐,对政局彻底的绝望。

少年时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君主昏聩,国运衰弱,陶渊明心中充满了为国为民的报负。在他二十岁时,便离开家乡,开阔眼界,结交士族,以谋生路,开始了游宦生涯。陶渊明从20岁离家,到41岁归隐田园,共经历了五仕五隐。

第一次出仕,陶渊明已经29岁,在王献之任下当江州祭酒,这是主管一州教育的行政官职,按说是很清贵的,只可惜陶渊明看不惯江州官场的龌龊,又忍受不了官场的繁文缛节,虽然王献之很看重他,愿以主薄之位相待,可他还是辞官而去。

第二次出仕,是公元398年,陶渊明34岁,他加入了大将桓玄的帐下,做了一名幕僚。桓玄是大司马恒温的儿子,权倾朝野,陶渊明只在他手下干了一年,便因为母亲去世回家丁忧,因此也避开了桓玄篡位被杀之危。此时的陶渊明对权臣、军阀霍乱朝政非常的痛恨,已经萌生了归隐田园的念头。

第三次出仕,是公元404年,陶渊明40岁,由于身处乱世,丁忧期满的陶渊明仍对仕途报有幻想,还满怀昂扬的进取之心和功业之志。这一年,他出任了镇军将刘裕的参军,说实话,陶渊明这一步棋走的是非常对的,刘裕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打败了谋权篡位的桓玄,又平内服外,代晋自立,建立“刘宋”,被史学家誉为“定乱代兴之君”和“南朝第一帝”。

如果陶渊明一直跟着刘裕,说不定就会实现自己的报国志向,可惜他看不到大将刘裕后来竟然成了开国之君,开创了“元嘉之治”。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陶渊明身为晋室子民,看出了刘裕有推翻晋室的谋划,不愿意为虎作伥,所以才辞职归隐。

第四次出仕,是公元405年,陶渊明出任镇军将军刘敬宣的参军。这时的陶渊明心情是十分复杂和矛盾的,他即想在仕途中一展抱负,又对山水田园无限眷念,左右矛盾的陶渊明没干多久,又辞职回乡了。

第五次出仕,是在公元405年8月,任彭泽县令。这一次陶渊明不矛盾了,他有明确的目标,就是为了挣县令这份俸禄,因为家里已经穷的揭不开锅了,老婆孩子吃了上顿没下顿,作为一家之主的陶渊明实在是没了办法,不得不出仕。可这一次,陶渊明干的时间更短,到任八十一天的时候,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这位督邮粗俗而傲慢,要陶渊明去拜见,陶渊明不肯趋炎附势,又忍受不了这种假号施令之人,于是长叹一声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于是脱去官服,封好官印,辞官回乡去了。

这一次辞官,陶渊明就彻底死了出仕之心,从此开始了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

三、此去田园遂心愿,一别两宽意不烦。

被出仕之心压抑了四十年,一路跌跌撞撞,陶渊明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他明白向往田园的自己不是做官这块料,他也清楚官场不是自己的久留之地。这下好了,彻底放下了出仕的心,顺遂了自己归隐山水国园的愿,陶渊明心里觉得无比的舒畅。正应了陈继儒在《幽窗小记》中的那句话: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陶渊明归隐田园以后,他过着农民式的传统生活,“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他必须要干的工作,而“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结果则是对他自己稀松的务农技术的自嘲,虽然生活上十分艰辛,可陶渊明的内心是平静的,对生活的现状是能适应的。生活上的疾苦对他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再也不受红尘俗事的纷扰,可以随心所欲,读书写文,喝酒弹琴,从此寄情山水田园之间,放飞自我,与世无争。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处在这个时期的陶渊明,已经真正的回归了自己的本心,可虽然他已远在江湖,可国家政事还是传到他的耳朵里。公元420年,在陶渊明归隐田园十五年以后,自已曾经效力的将军刘裕替代东晋,建立了刘宋。陶渊明无法改变时局,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他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创造了一个心中理想的世界,一个与现实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世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美好愿望,于是他写下了著名的《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在那里生活着的一群普普通通的人,他们的生活宁静、和平、幸福,这是陶渊明历经辛劳困苦之后,想像出的广大人民的出路和幸福,这是陶渊明理想中的最美好的社会。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综上:拥有“大济苍生”之志的陶渊明,面对极端腐败的东晋王朝和连年的军阀混战,加上繁重赋税徭役和门阀高族对普通士子的压制,性情耿直的他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他用酗酒压抑自己心中的苦闷,用诗词文章对抗黑暗的社会现实,用幻想营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家园,归隐田园的陶渊明是无奈的,虽然他没有享受富裕的物质生活,但在精神上,陶渊明得到了简单的幸福。

其他网友回答

对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做法,除了佩服,就是羡慕!

选择怎样的活法?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有几人能如陶渊明,有勇气用行动去实践自己想要的生活?

佩服他的率性和洒脱!

据记载,陶渊明至少有两次炒政府、炒上司的“鱿鱼”。要知道,在东晋末年的动荡时代,能在当时的政府部门谋个铁饭碗,不容易!他倒好,留下一句“不为五斗米折腰!”,甩手就走,至少有一次还是在担任县令才不到三个月的任上。何等率性和洒脱!

要知道有多少人为进入政府部门,买官、捐官!有道是“一字入公门,九牛拉不回。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陶渊明对此却不屑一顾!真正的超然物外,叫人不佩服都不行。

羡慕他的家世背景和才华!

陶渊明乃东晋名臣陶侃之孙,应属于上流社会阶层。由此可推测,他的家里还是有些积蓄的。至少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或许这也是他敢甩手不干的底气所在吧?

羡慕!我等无产阶级,又有多少人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陶渊明是归隐后,写下了许多著名的田园诗,流传千古,为后人津津乐道。被尊称为“田园诗派”的鼻祖。

羡慕!正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其他网友回答

陶渊明的田园归隐,其实和后世的归隐有着很大的不同。

他并不是因为官场的失意而心灰意冷,而是因为自身的名士习气受不了官场的桎梏。

陶渊明出身官宦,不是寒族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确切来讲,是东晋末期,南朝中宋朝前期,正好是“九品中正制”成熟的阶段。

因为对人才评定的标准掌握在氏族门阀的手中,所以像鲍照等有识之士往往得不到晋升的空间,反映在诗歌中就会出现“厌世”的情绪。

陶渊明的诗歌也流露出这种情绪,但如果仔细对比就会发现,他的归隐并不是因为没有晋升空间,而是因为他不堪忍受官场的习气。

陶渊明,也称陶潜,他的出身并不低,在当时也算贵族。

据说曾祖父是陶侃,东晋名将,但即使不是曾祖,陶渊明也和他有着很近的亲属关系。其外祖父是孟嘉,是陶侃的女婿,自然不是寒族;他的祖父做过太守,出身都是贵族。

所以,对于陶渊明来说,困扰了很多寒士的出身问题,在他这里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他有着做高官的资格,并且也有在很大的可能性。

所以,陶渊明的遁世不是因为官场上的失意,这是非常明显的事情。

陶渊明的名士思想,与前代有着很大的不同

魏晋南北朝是盛产名士的时代,陶渊明的祖上多名士,在其身上自然也有着很深的名士风流。

这一时期的名士,比汉末、两晋时期有着很大的变化。

之前的名士,比如“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祢衡、边让、诸葛亮等人,他们是有着很鲜明的政治理想的。

这个时期的名士,不论能力如何,但总归是有着济世安民的理想存在,很少有隐遁之人。像诸葛亮隐居隆中,同样自比“管乐”,就是在向整个社会宣告自己“出将入相”的抱负,以求待价而沽。

但是,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末年,天下分裂严重,朝代更迭频繁,这背后其实就是短暂的和平和短暂的战争交替的过程,自永嘉南渡之后,中原王朝第一次被少数民族赶到了南方,不得不接受偏安一隅的现实。

在初期还有这收复失地,重回中原的雄心,但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已经是东晋末期了,北伐的战略早已宣告破产,东晋王朝也处于风雨飘摇,时代动荡严重,人民生活流离。

所以,陶渊明等名士思想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他们不再强调自身的政治理想,而是更为深入地耕耘自身的精神园地,以此来逃避现实。

从陶渊明的作品来看,他歌咏的往往是古代英雄的气节、侠义,抒发的是对官场黑暗的厌恶,但鲜有表示对这一现状进行改革的想法。

所以,陶渊明的隐逸是对官场的厌恶,而他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也同样来自于对官场的厌恶。

陶渊明的隐逸行为,对后世造成了两个重大影响

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主观上是为了躲避官场的黑暗,客观上成为了高洁的象征。所以后世的文人用陶渊明的事例来激励自己。

这时候就出现了两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第一,表达对官场的厌恶,往往会连带着表达对田园的喜爱,反之亦然。

前者如王维,常年混迹官场,但歌咏山水的佳作极多,他通过表露对山水的向往,以此来反衬对官场的批判。

后者如宋方壶,元末明初的一位隐士,来看他的一首小令《山坡羊·道情》: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他写自己对于山水的喜爱,不纯粹地写山水,一定要写“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定要写“贫达”的对比。

这就说明,他们对山水的喜爱并不纯粹,更多的侧重其实还是在对官场的不屑或不满。

第二,文人官场不得志,就学习陶渊明隐逸。

陶渊明的隐逸和官场失意无关,只是因为自身的名士性格不喜欢官场的作风,但是后世文人往往自动忽略了这一点,只通过他的事迹来表露不在官场同流合污的气节。

所以,官场上不得志,就一定是官场上小人当道,自己因为品行高洁所以遭受排挤,并不会去反思自身能力的问题,这就成为了古代很多“诗人”的通病。

陶渊明的隐逸,其实只是自身性格使然罢了,在富足生活与心意顺畅之间,他选择了后者。而因为官场失意而“隐逸”的说法,只不过是后人给自己找到的一个理由而已,目的还是为了表示自己的不满。

如此一来,陶渊明只需要有隐逸的行为即可,具体的原因并不重要。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其他网友回答

陶渊明归隐田园,以我个人的观点有二,一是厌倦了世俗的纷争;二是内心深处对自由的向往生活。

其他网友回答

陶渊明因官场黑暗、腐败而辞官归田,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成了山水田园诗的一座高峰。陶渊明和魏晋竹林七贤有着同样的遭遇,不过山涛和王戎最后还是出去做官,我更欣赏和佩服他们。每个热爱这片土地的高人志士都隐居,国家和社会也就少了改变的机会和进程。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你对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做法是怎样看的.jpg”/>

与你对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做法是怎样看的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