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上杭客家木偶雕刻制作技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客家米酒制作论文 闽西上杭客家木偶雕刻制作技艺

闽西上杭客家木偶雕刻制作技艺

2024-04-17 09: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闽西上杭客家木偶雕刻制作技艺产地上杭县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据有关资料记载,闽西上杭傀儡戏于明朝初年从浙江杭州传入客家祖地上杭白砂,木偶雕刻制作技艺也随着流入,因此,闽西上杭客家木偶雕刻制作技艺也始于明朝初年,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木偶戏偶头,行话称“头仔”。雕刻偶头叫“割头仔”或“雕头仔”。偶头惯用木质细腻的香樟木。其制作工序是先选木料,锯出坯料劈去边角,划中线定眼界三角连线,再进一步修成圆形连柄的粗坯。次道是修坯工序,即按程式面相精雕细刻,雕出所需的头型素坯。再经镂空颅腔、配置封口木,方可进入细致的磨光、绘粉、开像工序。

闽西上杭客家木偶雕刻制作技艺历经数百年,随着上杭客家人的迁徙而流传于闽西的连城、长汀、武平、永定,湖南省的平江和广东的大埔、五华、梅县以及台湾等地。1955年前后,“闽西木偶戏代表队”到怀仁堂为中央领导演出《大名府》一剧,受到朱德、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上杭木偶雕刻艺术及表演得到充分肯定,享誉海内外。

曹尔焱:男,1943年生于上杭县南阳镇射山村樟坑里一个木偶雕刻世家。父亲曹朝福20多岁时前往白砂塘丰与李龙瑞结为同庚,并随其学乱弹戏和雕刻木偶。曹尔焱耳闻目染,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曹家雕刻的木偶形象逼真,流行于汀属八县,闻名于汀江流域,至今许多戏班还有曹朝福遗作。曹尔焱16岁被县木偶剧团招为随团带班学员,精于前台提线技艺和木偶雕刻。

李艳玉:女,1968年生于上杭县白砂镇梧田村,初中学历。14岁随父亲在上杭白砂木偶戏班学习提线木偶技艺,1984年16岁,被上杭木偶剧团招为随团带班学员,师从曹尔焱师傅学习木偶雕刻技艺,能够熟练掌握木偶雕刻技术和各种技法。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