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项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实时以太网协议标准 国家标准项目

国家标准项目

2024-07-16 16: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信息技术 时间明晰网络协议 第1部分:总体要求 Information technology—Time aware network protocol—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s 国家标准项目 制定 推荐性

国家标准计划《信息技术 时间明晰网络协议 第1部分:总体要求》由 TC28(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 北京恩易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21809-T-469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22个月 下达日期 2022-12-30 申报日期 2021-11-16 公示开始日期 2022-06-09 公示截止日期 2022-06-23 标准类别 基础 国际标准分类号 35.110 35 信息技术、办公机械 35.110 网络 归口单位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 北京恩易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与国家标准同步制定外文版 编号 语种 翻译承担单位 国内外需求情况 1 EN 北京恩易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四川大学 清华海峡研究院 通信类标准涉及设备的互联互通,标准的外文版可以使相关从业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标准与其所继承标准之间的关系,使国内外基于本标准开发出的设备可以实现互联互通。 目的意义

目前,“实时以太网”技术因具有“实时性”和“可靠性”的通信优势,在电气工程、航天航空和自动化等领域的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常用的实时以太网通信协议有几十种,未形成统一的协议标准,多种协议类型下的设备无法互联互通。

为了支持互联互通,单个设备需要支持多种通信协议,造成设备的设计、生产和使用极为复杂,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我国现有以太网技术标准GB/T 15629.3依据ISO/IEC 8802-3制定,其“以太网”技术因“尽力而为”的特点,不适用于在实时控制系统中使用,为满足工业通信的实时性、确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需对“以太网”技术进行演进增强。

时间明晰网络(Time Aware Network,简称TAN)协议在依据ISO/IEC 8802-3的基础,继承和兼容“以太网”技术的同时,对“以太网”技术进行增强演进,具有“实时以太网”技术的特点,更适用于工业通信,有助于工业控制系统中产品开发和升级,进而促进形成统一“工业级”应用的以太网通信协议标准。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信息技术 时间明晰网络协议》拟由以下5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总体要求。目的在于规定时间明晰网络的整体架构以及各部分的基本要求。通过对网络架构、数据帧格式、数据交换、时间同步、数据时间标签、可定义时延、抢占式传输以及路径学习及选择等方面内容的定义,使阅读者了解时间明晰网络的主要内容和能力; 第2部分:基于时间明晰网络协议的路径学习及选择。目的在于定义时间明晰网络中路径学习和选择的基本方法和协议,明确路径学习及选择的工作流程、基本算法及结果; 第3部分:基于时间明晰网络协议的软件定义网络时延。目的在于规定时间明晰网络中对数据添加时间标识的要求和规则,并基于数据的时间提出对传输时延的控制算法; 第4部分:时间明晰网络协议测试方法。目的在于规定时间明晰网络中相关协议测试架构以及各个功能模块的测试方法,提供设备是否满足时间明晰网络协议的评估方法; 第5部分:基于时间明晰网络协议的应用要求。目的在于规定时间明晰网络中相关应用架构、应用接口、应用场景,规定时间明晰网络与应用对接的接口规范,举例说明时间明晰网络协议适用的应用场景和应用范围。 第1部分是对时间明晰网络协议的总体要求,其中涵盖完成第2部分基于时间明晰网络协议的路径学习及选择和第3部分基于时间明晰网络协议的软件定义网络时延所必须的基础要求。第2部分和第3部分是时间明晰网络协议的核心能力,其中对应的详细规则和方法在标准的第2部分和第3部分分别定义。标准第4部分是对时间明晰网络协议的测试要求,用于对使用时间明晰网络协议的设备或模块进行评估和验证。第5部分用于明确时间明晰网络协议的应用架构和应用接口的相关要求,并提出适合使用时间明晰网络协议的典型应用场景。 本文件是该标准的第1部分,提出了时间明晰网络协议的网络架构,并规定了时间明晰网络协议中各功能模块的基础要求,明确各功能模块的数据格式要求、工作流程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对时间要求比较严格的网络交换设备的设计、生产和应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