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射门姿势有哪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定点射门技巧 足球射门姿势有哪些?

足球射门姿势有哪些?

2023-03-29 13: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脚背咯,我高中开始踢球时候也是拿脚尖捅,被老师骂惨了,然后大一因为膝盖坏了,躺了一个学期,大一下上足球课时候才开始学传球,长传短传抽射什么的都是那个时候学的,但是因为接触足球太晚,身体成型了,脚背压不开,腿部肌肉、膝盖踝关节力量都跟不上,所以上限很低。

脚背又分为 正脚背抽射,脚背内侧抽射或者搓射(搓射也能加上力量,这时候球的弧线会很变态,具体可以去看看贝克汉姆或者米哈伊洛维奇的任意球集锦。),脚背外侧抽射,大概靠近脚踝的凌空抽射

我的上限低到什么程度呢?练过的人,发力完全,球速上100kmph那是很轻松的,我大概最高也就80多90的球速。而且我的足球鞋前钉磨得很厉害,比正常踢球的要厉害得多,因为人家射门,鞋钉是不磨地面的,我这种射门,又特别像长传,前钉磨得当然厉害……球速又不快。

I. 正脚背射门,就这个够讲老长时间了

呐,言归正传,首先,足球无论射门还是传球,脚背绷直很关键,要诀就是锁紧踝关节,不能松,不然可能你的踝关节会扭伤。

关于踝关节锁紧的教学,emmmm,网上有视频,一般来说,射门时候脚尖要向下,也就是说,大拇指-脚面-脚踝-胫骨要尽可能保持直线,不要一开始就绷太紧,会抽筋哈~

足球基础:如何绷紧脚踝【传球射门无力的真相】

如果你绷紧脚踝没什么问题了,说明你可以开始射门了。

无一例外,任何教程都告诉你脚背是射门最好的选择,为什么?因为接触面积大,便于你控制出球方向。接触面积大,发力一定的情况下,单位面积承受的力也小啊,不会那么伤的~

所以你们能看到的射门教程视频里面,尤其是抽射、电梯球、大力射门这一块,都是脚背正面直接接触球的中下部的,如图所示

那么具体用脚背哪一块去接触球面呢?讲道理脚背不同位置对应不同类型的射门,包括凌空抽射,电梯球,大力射门等……之前nike推出的最具力量特点的足球鞋Total 90 laser给出了答案

我们以total 90 laser iii 为例进行说明。

这双鞋,很多人认为它其丑无比,但是在我看来,它是旁人无法企及的暴力美学的巅峰。

理想的射门区域,就是里面凸起的一块又一块红色的能量盾,对射门绝对有加成的。

从下到上,第一块到第三块(从下到上一共五块红色能量盾)是基础射门的理想区域。第四块第五块是凌空抽射和电梯球的“甜蜜区域”

你可以找到你穿的足球鞋的相应区域,每次就用那块区域去触球,踢球的中下部,不要偏,否则会带弧线~

那么接下来就是逐步练习射门动作了,这建立在你可以在射门时候锁紧脚踝以及可以正确的找到触球点的基础之上。

动作要领:

1.支撑脚在球侧后方,脚弓不要离球太远,大概20-35公分,不然你会踢到地面或者踢到脚尖

2。脚背绷直,大腿带动小腿向前摆动,脚背区域击打球的正中下部

3。球出去后,脚背继续绷直向上摆动

网上有太多大力射门的教学了,这里你先不要学发力,你可以先去看慢动作,动作分解,看看他们怎么摆腿,支撑脚在哪里,触球后腿怎么摆。

ok 现在你可以慢慢地去踢球了,一开始别发力,踢准为主,而且动作要正确。

这时候有人会问,啊,为什么我踢出来的球都是贴地的,而其他人是一条抛物线?

两个原因:1. 你触球点太靠上。2.你摆腿不对。

我的理解:摆腿时候一定要大腿带动小腿去射门!

然后触球点一定是球的正中下部,如图所示

这是个长期的过程,一口吞不下个胖子,我瞎踢踢了两年才大概能控制好射门时候球的走向和高度了……

这里推荐STR skill school 和Freekickerz的教学视频,就是大力射门的 这些都是有字幕的,上面给的锁紧踝关节的那个 足球之路的 也很不错,翻译过来的

足球教学:大力射门

造成球速不快,软绵绵的几个原因:1. 动作不够舒展,身体僵硬 2. 动作不连贯,踢球一瞬间你会停住发力 3.你的肌肉力量跟不上

1和2好说 多看看视频多领悟 多踢 就有了 3的话你就得多练深蹲了。

另外一开始别太追求发力,先追求准确度,这是所有射门教学视频都重点强调

然后等你定点射门(类似于任意球)掌握的差不多了,可以开始练习运动中射门了,这里给出它的教学视频

足球教学丨如何改正并提高运动中的射门能力

那你可能会问,怎么踢出各种花里胡哨的任意球,或者实用的比如贝克汉姆的任意球?

他们都是脚背其他区域的杰作了,在讲这个之前你得掌握长传。

反正各种射门任意球什么的,无一例外不会摆脱脚背和脚踝的花活。还有击球时摆腿的方向。

下次有空我会逐步从长传开始讲到带弧线的任意球……今天要给Frau Leber 交一篇 Grafik Beschreibung,没精力写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