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王铮:为《繁城之下》困坐愁城,在江南园林里突然开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官法如炉真如炉的上一句 导演王铮:为《繁城之下》困坐愁城,在江南园林里突然开窍…

导演王铮:为《繁城之下》困坐愁城,在江南园林里突然开窍…

2023-12-17 08: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繁城之下》是王铮编剧的第二部作品。第一部作品是《了不起的咔嚓》(简称《咔嚓》),2016年播出。很少有人两部作品能隔七年,尤其是对年轻的创作者来说。

《繁城之下》也是他当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前几天收官了,豆瓣8.6分。

王铮说,他不在意开分高低,也不纠结流量和热度表现。但对于“老伙计”们来说,导演处女作能开到豆瓣8.6分,他们很是开心。

2016年天纳娱乐为宣传《咔嚓》曾推出过一系列影视二创节目:《瞎看什么》(下文简称《瞎看》)《阅后即瞎》《嘻咦啊看》,王铮是《瞎看》的第一位创意撰稿人,并始终在创作一线,也是首席编剧、制作人。节目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培养了一批忠实的粉丝——“老伙计”。

王铮的另一个身份,是天纳娱乐的CEO。

《繁城之下》收官前夕,影视独舌对话了这部剧的导演、编剧王铮。

下文,是他的自述。

01

考虑一桩生意,首先要考量的是它的成长性。我最初做《瞎看》时,觉得它是可持续的。但版权问题一直存在。本来我们觉得这不是个事儿,大家都在做,也没出过类似的纠纷。我们很少解构国产片,也不吐槽,更多是推荐向。

然而,这毕竟是个野蛮生长的灰色地带,我很不希望这样,我和一般的影视解说、二创自媒体不同,我是广告学专业出身,对版权的理解和大家不太一样。这家公司也是我的,我的职业习惯已经形成了,更遑论还有点创作者的渴望。

做广告的时候,我也把广告当成创作,希望每一个作品都是有创意的,而不是只出行活儿。包括做《瞎看》,也是把每一期节目都当成作品来做。

虽然解构的是别人的电影,但还是想要一些更带劲的、创意含量更高的,不完全是解构或者解构再建构的东西。于是2019年,就把《瞎看》休更了。

02

我们同时启动了很多项目,《繁城之下》是比较靠后面的。剧本2020年才写,当时正赶上疫情,困在家里只能自己做饭。做饭时,想到了这个创意,就开始做功课、找资料。一开始,大家并没有很着急把它商业化,只是在想怎么能让这个故事更有意思。包括后面我写剧本,也不是依循商业化流程来的。

写剧本时,我希望得到一些反馈,就以剧本说书的形式,给网友讲了讲里面的事,想看看大家对这个题材和类型的判断。一共做了四期,大概是第一集的内容,讲完心里就有数了。

初稿剧本六七月写完的,12集。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素人编剧,《繁城之下》和我之前写的《了不起的咔嚓》还不太一样,后者是游戏性质的单元剧。前者呢,国内找不到什么对标的东西,只能“土法炼钢”,自己琢磨怎么弄。

2021年8月在腾讯立项,平台提的都是些具体的意见,几乎没有结构性调整,当然这里面肯定有讨论的空间和余地。

剧本是我一个人写,所以修改也是我自己来做,剧本从9月改到年底,最后一次与平台剧本会在12月31日开的——正好赶上跨年。

03

虽然《瞎看》是纯喜剧向的,但我没想把《繁城之下》做成一部喜剧。

我对纯粹的喜剧,是有一点点抗拒的。喜剧需要保证笑点的密集,笑点是会破坏叙事、破坏人物塑造的。因为人物要频繁跳入跳出,要夸张地表演。

《繁城之下》,我想充分展现一种荒诞性。死者的死状看似恐怖,其实突出的是一种荒诞美学。这部剧最难的地方,是你既要有生活的质感,让观众相信是真的;同时它的荒诞性也要让人感受到,比如说程神医偷梨那个情节。

《繁城之下》里,聊了很多沉重的东西。有些东西即使你解构了,它的严肃性也消解不了。如果你试着去消解的话,它主题的厚度一定会受到损害。

我们对《繁城之下》的定位,是古装的社会派推理。第一主题,是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只不过,就像冷捕头强调的,“公道是一条绕远的道”。我不需要告诉观众什么是正义的,观众有自己的判断。甚至他们会拿自己的标准来审判创作者,你的三观正不正。我想表达的是,正义不是天然的,是需要有人为它付出代价、有人为它付出牺牲,这样得来的正义,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正义。

我们希望让观众纠结,哪怕是思考一秒钟,什么是正义?就像曲三更(白宇帆 饰)一直在纠结,什么是公道?我做的是不是公道,我师父做没做过不公道的事?

04

《繁城之下》的故事为什么非要放到明朝,放到万历朝的江南?

首先还是创意本身,这里面会出现一些典籍、古文,放到古代不违和。其次,我很喜欢万历中后期江南的氛围。一方面它非常富庶。全世界范围来看,大航海时代已完成,南美发现大量银矿,欧洲也开始有钱了,但当时的江南仍然是全世界最富庶的地方。另一方面,这种富庶会带来一种高度的商业化,每个人都会去做点小生意。当时的江南,哪怕是穷人,一家都会有一个识字的,因为你要能看得懂契约。

商业繁荣,娱乐业就繁荣。朱元璋定的那些严苛的规矩,宵禁、保甲制,已经名存实亡,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礼崩乐坏的时代。与此同时,彼时江南的文化和经济也高度发达。越是这样,社会就越灰色、越复杂、越鱼龙混杂。

确定了时代之后,我查了很多市井民生的资料,包括经济。它跟通常的宏观历史、庙堂之高有所区别,它是真的告诉我那个时代的人是怎么生活的。

我们有太多写帝王将相,写大人物、大事件的剧,我还挺难和大人物共情的。我就想写点小人物的事,主角都不是官,是一群吏,最大的官就是个知县。

至于为什么选万历三十七年,因为我要避开所有大的历史节点,万历三十七年风平浪静,啥事儿也没有。没有战争,没有海盗,也没有倭寇。

05

我想情节是很快的,但我会克制自己不要那么快进入情节推演。

我会先找人物,人物间设置原初的冲突势能。比如说曲三更,他应该和谁是朋友,和谁是敌人。首先得有一个同事,用来反映彼时江南职场的生态。同事的性格和曲三更得反差互补,才能有化学反应。高士聪(刘怡潼 饰)就出现了。他有赤子之心,能凭借直觉做出判断,而这种判断能在曲三更迷失的时候,真正拯救他。

第二个角色是秀才凤可追(张昊唯 饰)。首先这是个功能性人物,他博览群书,能对剧中出现的古文做解释;其次他还是个狂生,有点惹人发笑的小聪明。

冷桂儿(向涵之 饰)是第三个角色。虽然《繁城之下》是部男人戏,但还是需要女性视角,一个世界不能只有男人。男人是讲心眼的,带有一种权力欲望,怼着劲。女性的发力方式和男人不一样。冷桂儿解决问题,都是从侧面切进来的。

冷桂儿的身份也需要找合法性。她不能是捕快,古代就没有女捕快,让一个女性到处抛头露面查案,根本不现实,会把整个世界观破坏。只有俩人是师兄妹,父亲被害之后,她加入破案小分队,频繁出现在曲三更家才是合理的。

林四娘和冷桂儿的对手戏,我很喜欢。包括冷桂儿去林四娘墓前祭奠她,可能观众会觉得,这事儿有那么重要吗?林四娘的死只是一个案件而已。

这恰恰践行了我的一个创作理念,就是这个世界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命运有自己的安排。剧中的很多配角,我们都应该给一个机会,去讲他的故事,讲他的核心冲突。如果只是围绕着一个人打转,我直接写个电影剧本不好吗?剧集可以给你提供更鲜活的人物,更多的视角,展现一个更复杂的世界。

06

好多人说,宋辰是这个剧最出彩的角色。宋辰本身的冲突感就强,再加上宁理老师的演绎,绝了。他的一个眼神、一个镜头,可以非常直观地震撼观众。宋辰是正义的酷吏。他会采用非常残酷的刑讯方式,但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变态的快感,也不是彰显权力,更不是以权谋私,只是为了追求真相。

其实在古代,抓到人先打一顿板子是非常正常的事。这就是一种威慑,当时有句俗话,“人心似铁非似铁,官法如炉真如炉”。但是“杀威棒”在如今的观众看来,是很难接受的。所以我想要一个正义的酷吏,就必须给这个酷吏赋予更加残酷的前史。让一个人变得残酷,最好的办法是给他一段破碎的过去。

我一想到这个点,脑子里就出来两个人物,一个是唐伯虎,一个是徐文长。

徐文长更复杂、更疯癫一点,可能太刺激了,观众接受不了。所以我们就借用了唐伯虎的背景,只是把历史上他的朋友屈打成招后诬陷他,改成了宋辰被屈打成招后供出了自己的朋友。朋友不堪其辱,上吊自尽。宋辰受到了来自内和外的双重打击。像宋辰这样有傲气的人物,光外在的打击是不足以摧毁他的,一定是内在的亏欠,让他摧毁了自己的尊严。

07

演员由Casting钱多多团队选的,也有平台推荐的。演员方面最大的挑战有两个,一是我们的角色太多,每个配角都是有戏的,都有一个高光情节,所以演员必须要把那场戏撑起来。比如吕三儿(姜健 饰),抓猴妖那场就是浓墨重彩的重头戏。

另一个就是陆直(于垚 饰),要选小演员来演。Casting也提过建议,问可不可以换成一个成年演员来演,我觉得不行。你必须让观众相信,陆直是个孩子。一旦出现个成年人,那么观众必然会以一种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不是对表演的要求,而是对角色本身的判断。

比如他做了一件事,大家就会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还不能明辨是非吗?有些事儿,孩子做是可爱的,大人做就油腻了。

于垚给了我很大惊喜。选角的时候正处疫情,他用视频的方式演了其中一场戏。一下子震慑到我了。十几岁的一个孩子,可以演到这种程度,我心里的一块石头就落地了。他甚至能给成年演员很大的压力。小孩子是很抢戏的。

08

我有一套自己的“美学系统”。当我看到某个景的时候,会先去和美术指导陈明远商量,商量好之后他会按照这个系统给一些修改的方案。我也会根据这个系统去提一些我的想法或要求,包括服化道。

我和摄影指导王均铭说,现在的网剧太锐太亮,一看就是4K,我想要稍微有一点点晕染的感觉。

我们拍摄时,疫情期间,横店只有七个剧组。剧组少,就意味着抢景的少,经常一个景区就我们一个组。你就可以敞开了用,随便改景。美术指导很开心,压力也很大。后来转场到无锡惠山古镇,都是实景,创作上就舒服了。

我平时不太看古装剧。倒不是说人家拍得不好,主要我不是目标受众。

可我的任务就是做一部古装剧怎么办?就得找到一个最大公约数——我们都是中国人。

这意味着好多事,一些中式的审美符号、审美体系是我们文化基因里的东西。不管你喜不喜欢唐诗宋词,熟不熟悉国画,到了江南或是到了诗里吟咏的那些地方,你都会有同样一种情怀。但这种情怀很抽象,得把它落实下来形成系统。我就去看了很多古装片,比如侯孝贤的,胡金铨的。

看完后,觉得帮助不大。人家的系统很完整,你抄一下或者致敬一下没什么意义。后来我说既然找不到外在的东西,不如找找更内核的东西。我就看了很多国画,气韵生动嘛,就从北宋一直翻到近现代,个人审美修养的确增加了。可是新问题又出现了,我没有把国画的散点透视翻译成影视的单一视点的能力。

真正让我开窍的是什么呢?园林。研究明朝建筑的形制,免不了研究园林。突然发现,原来古人早就把文人画给你翻译好了,就是江南园林的造景。

中国文人画里审美气韵最核心的物理空间的展现,都在园林里。看多了园林,我突然得到了拍内景的一个方法。我们以往的古装都喜欢在水平面上去找构图,但江南的园林是纵深的,它永远都是去寻找一种穿透的关系。

09

我是靠好奇心驱动的,做《繁城之下》肯定有商业诉求,但更多的是想做一个作品。对我来说,导演和编剧不是两个职业,而是两个程序。就像做饭,我得先切菜才能下锅炒。我还挺担心,这部剧播出之后,找不回素人的状态。

我从来不会说,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导演或编剧。

我的驱动力只有一个,对于创作的渴望。拍广告是这样,做《瞎看》是这样,拍《繁城之下》也是一样。这些年我的动机就没变过,只不过它最终以编剧和导演的形式表现出来。什么是素人的状态?这就是素人的状态。

目前我还不确定下一个作品什么方向,手里有几个自己写好的剧本,也有正在创作的,看缘分吧。

【文/马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