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笔记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2024-07-12 02: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课程编号】 C10020000002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数】48

【周学时数】3

【学分数】3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

【课程负责人】张然

【适用专业】经济学、管理学

一、课程简介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问题。主要研究的问题包括:经济波动及与此相联系的就业和失业问题;价格水平及与此相联系的通胀问题;经济增长问题。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宏观经济学核心内容、基本思想、分析方法与框架体系,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逻辑推理过程,掌握常用经济分析方法和主要模型。旨在培养并提高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观察和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具有经济学的意识与思维方式。同时,作为专业必修课,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要求和学时分配

(一)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学时:8

教学内容: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名义GDP和实际GDP;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对GDP、价格水平及失业等指标的评析。

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与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及其相关概念;国民收入基本公式等;GDP折算指数;失业和通货膨胀衡量方法;对相关指标的评析。

重点、难点:国民收入的一些重要核算指标、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三大指标的评析。

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等教学形式:案例讨论:理性看待GDP数据;课下做习题。

(二)第十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    学时:8

教学内容:均衡国民收入;短期国民收入决定因素: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乘数论;对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以及乘数机制相关评析。

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凯恩斯消费理论,投资和资本边际效率,投资乘数和乘数原理,对均衡国民收入、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及乘数的评析。

重点、难点:均衡国民收入;消费理论;资本边际效率;乘数理论。

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等教学形式:案例讨论: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课下做习题。

(三)第十一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    学时:6

教学内容: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IS-LM模型;对IS-LM模型以及货币需求理论的评析

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IS和LM曲线,IS—LM模型,对IS-LM模型的评析。

重点、难点:IS曲线;LM曲线;IS-LM模型分析。

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等教学形式:案例讨论:中国2010年以来的财政政策;课下做习题。

(四)第十二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学时:6

教学内容:总需求曲线及其变动;总供给曲线及其变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外来冲击的反应;对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评析。

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总需求曲线推导;常规总供给曲线和特殊总供给曲线推导及其经济含义;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类型及其对外来冲击的反应;对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评析。

重点、难点:需求曲线的推导;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不同形状及原因;用AD—AS模型分析各方面扰动及其外来冲击的反应。

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等教学形式:案例讨论:中国近年来的民工荒;两种极端总供给曲线的差别及经济解释;课下做习题。

(五)第十三章  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学时:6

教学内容:失业的经济学解释;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通货膨胀的类型、原因及影响;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经济周期;对失业、通胀及经济周期理论的评析。

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失业的基本知识,通货膨胀的基本知识,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经济周期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等。

重点、难点:通货膨胀的原因;菲利浦斯曲线;经济周期理论。

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等教学形式:案例讨论:通货膨胀和农产品价格上涨谁因谁果;课下做习题。

(六)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学时:6

教学内容: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增长核算;新古典增长模型;内生增长理论;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经济发展指标及要素;经济发展战略;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评析。

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增长核算方程,新古典增长模型,内生增长理论,经济发展战略。

重点、难点:新古典增长模型;经济增长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

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等教学形式:案例讨论:未来的经济增长会不会一帆风顺;课下做习题。

(七)第十五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学时:4  (选学)

教学内容:国际收支与汇率;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收支调整;凯恩斯开放宏观经济理论的局限性。

教学要求:掌握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及其在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之下的应用。

重点、难点:不同汇率制度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政策效应。

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等教学形式:课下做习题和课下讨论

(八)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    学时:6

教学内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大政策的局限性和协调;供给管理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局限性评析和借鉴。

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两大政策的协调;供给管理。

重点、难点:财政政策效应和货币政策效应;宏观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等教学形式:案例讨论:中国的结构性减税政策;课下做习题。

四、教材与学习资源

指定教材:《西方经济学(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2012年。

参考书目: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第六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学术刊物与网络资源:

经济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科学、经济管理等经济学领域的核心期刊,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等政府部门网站,搜狐、新浪等大型门户网站的财经板块等等。

五、考核方式

    在学完每章内容后,用20分钟进行课堂讨论,对于劳动经济热点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制作一次PPT作为课堂讨论的一部分;同时定期布置作业,以巩固讲授内容;最后期末考试一次。各部分占总分的比例         

平时作业(含讨论)          20%          期末考试        80%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目的,建议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展开教学。(1)案例教学法。教师设计出案例框架和要点,让学生们组织材料,在课堂上配合理论教学展开讨论、深化,形成一个简约的课程案例。(2)兴趣式与启发式教学法。为避免拘泥于教科书的理论讲授等带来的枯燥感,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通过高频度提问等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3)批判与创新式教学法。将容易混淆的概念、存在争论的内容(如围绕宏观经济政策、政策工具及其效果等存在的不同观点、学派)交予学生(如课堂提问、回答,课后作业、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辨析、讨论、批判,引导学生形成创新式思维。(4)比较研究教学法。将教科书中的概念、理论在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和研究,加深学生对概念、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有利于学生形成宏观经济学的中国视角和国际视角的比较。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