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第五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经济学基础(第五版)

经济学基础(第五版)

2023-07-07 09: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2节 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在理解微观经济学的上述含义时,要注意这样几点:

第一,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单个经济单位是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家庭与企业。家庭是经济中的消费者和生产要素的提供者。企业是经济中的生产者和生产要素的需求者。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假设家庭与企业经济行为的目标是实现最大化,即家庭要实现满足程度(即效用)最大化,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与企业的经济行为就是研究家庭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消费,以实现满足程度最大化,以及企业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第二,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即前面所说的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就是要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即在这种资源配置下能给社会带来最大的经济福利。微观经济学从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最大化行为入手,来解决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这是因为如果每个经济单位都实现了最大化,那么,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也就实现了最优化。

第三,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在市场经济中,家庭和企业的行为要受价格的支配,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都由价格决定。价格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通过价格的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实现了最优化。微观经济学正是要说明价格如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因此,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其他内容是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展开的。也正因为这样,微观经济学也称为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实际上是解释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这一原理的。斯密认为,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但在这样做时,由于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结果是增进了社会利益,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价格机制。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就是要解释价格如何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第四,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例如,微观经济学中研究的价格是某种商品的价格,即价格这种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微观经济学所涉及的变量,例如,某种产品的产量、价格等都属于这一类。微观经济学分析这类个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

(1)均衡价格理论,也称价格理论。研究某种商品的价格如何决定,以及价格如何调节整个经济的运行。如上所述,这一部分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其他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中心展开的。

(2)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到各种物品的消费上,以实现效用最大化。这一部分是对决定价格的因素之一——需求的进一步解释。

(3)生产理论,即生产者行为理论。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一部分包括研究企业内部组织与效率的企业理论、研究生产要素投入与产量之间关系的生产理论,以及研究成本与收益之间关系的成本与收益理论。这一部分是对决定价格的另一个因素——供给的进一步解释。

(4)厂商均衡理论,或称市场结构理论。研究企业在不同市场结构下的行为与市场均衡。如果说均衡价格理论是研究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价格决定问题,这一部分就是研究不同市场上的价格决定问题。

(5)生产要素价格理论。研究产品按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各集团与个人,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如何决定。这一部分是运用价格理论来说明为谁生产的问题。

(6)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研究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的实现,以及社会经济福利的实现等问题。

(7)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传统微观经济学理论以完全竞争、完全理性与完全信息为前提。但在现实中,由于公共物品、外部性、垄断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价格调节并不总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这就称为市场失灵。解决市场失灵就需要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

在本书中,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主要介绍如下七个部分:供给与需求、消费者选择、生产与成本、产品市场分析、生产要素的价格、利用供求工具考察政府政策和政府制约市场力量的经济政策。

二、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在理解宏观经济学的上述含义时,要注意这样几点:

第一,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也就是说,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经济中的各个单位,而是由这些单位组成的整体;不是树木,而是由这些树木组成的森林。这样,宏观经济学就要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体上分析经济问题。

第二,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现有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因、达到充分利用的途径,以及如何增长等问题。微观经济学把资源的充分利用作为既定的前提,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打破了这个神话。这样,资源利用就被作为经济学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宏观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把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最基本的总量,以国民收入的决定为中心来研究资源利用问题,分析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其他理论都运用这一理论来解释整体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宏观经济政策则是这种理论的运用。

第四,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总量是指能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这种变量有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例如,国民收入是组成整个经济的各个单位的收入的总和,总投资是各个企业投资的总和,总消费是各个家庭消费的总和,等等。另一类是平均量,例如,价格水平是各种物品与劳务的平均价格。宏观经济学涉及的总量很多,其中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总投资、总消费、价格水平、增长率、利率、国际收支、汇率、货币供给量、货币需求量等。总量分析就是分析这些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这种分析说明经济的运行状况,决定经济政策。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其中主要有:

(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或称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国经济资源利用情况和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基本指标。宏观经济学要研究长期与短期中宏观经济的决定。在长期中说明潜在GDP、物价水平和自然失业率的变动。在短期中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即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角度出发,分析GDP和物价水平的决定及其变动的规律。这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

(2)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各国经济中最主要的问题。宏观经济学把失业与通货膨胀和GDP联系起来,分析其原因及其相互关系,以便找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途径。

(3)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指国民收入的短期波动,经济增长指国民收入的长期增长趋势。这一理论要分析国民收入短期波动的原因、长期增长的源泉等问题,以期实现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4)开放经济理论。现实的经济都是开放型经济。开放经济理论是分析一国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如何影响别国,以及如何受到别国的影响,同时也要分析开放经济下一国经济的调节问题。

(5)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服务的,宏观经济理论要为这种干预提供理论依据,而宏观经济政策则要为这种干预提供具体的措施。政策问题包括政策目标,即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要达到什么目的;政策工具,即用什么具体办法来达到这些目的;政策效应,即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的作用。

应该指出的是,不同的经济学家对经济运行进行了不同的分析,对各种宏观经济问题作出了不同的解释,提出了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这就形成了不同的宏观经济学流派。当前最有影响的宏观经济学流派是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在本书中,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主要介绍如下六个部分:宏观经济主要变量及其衡量、短期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失业与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长期经济增长和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