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安阳城:安阳古城溯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安阳封城多长时间了啊 历史上的安阳城:安阳古城溯源

历史上的安阳城:安阳古城溯源

2023-11-02 23: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主持人: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七朝古都阅尽历史沧桑。今天,在老城仓巷街文化街区这片家乡的沃土上,我们共同见证了“安阳论坛•彰德城事历史文化研学驿站”揭牌成立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回溯历史长河,品读安阳文化古都的神韵和风采,安民老师,首先请您谈谈安阳作为“名城”、“古都”的由来。

安民: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中,安阳,无疑是一部厚重的经典巨著。她地处晋、冀、豫三省交会之地,西依巍巍太行与山西省接壤,北临滔滔漳河与河北省相望,东连濮阳,南邻鹤壁。位居中原腹地,枕山带河,腰膂天下,地势西高东低,市域中东部是广袤无垠的华北平原。漳河、洹河、汤河、卫河、淇河润泽这片土地。在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先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得自然青睐,先民肇创,生生不息。

安阳有人类聚居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两万五千年至一万三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洹河上游的小南海原始人洞穴,记录着早期人类活动的遗迹,被定名为“小南海文化”。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人们从山地走向平原,沿河泽而居。磁山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在安阳境内均有遗存。在距今约4400年前,中国古代五帝中的颛顼、帝喾都帝丘,在这里建都立业,今内黄三杨庄有二帝陵遗址。远古时,安阳为《禹贡》冀州之地。夏代,帝胤甲建都于西河,今汤阴东北的西河村或为其地。

商代中晚期,第十三位国王河亶甲居相,所筑都邑在今内黄县南郊。3300多年前,原本聚居于黄河下游一带的商部族在盘庚带领下,公元前1300年西渡黄河迁都于此,从此政局稳定,日渐强盛。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字、青铜文化、周易文化享誉世界,将中国信史年代上溯近千年。近年来考古发现,殷墟以北的洹北商城在公元前1600年至1300年之间,面积近4个安阳老城,为中商时期安阳建城的起始。 即使从盘庚迁殷算起,安阳建城的历史距今已有3300多年。

战国时期,古代河水(黄河)流经安阳以东,漳河、洹河带来充沛的水源,号称“天下之脊”的太行成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天然屏障。太行以东与华北平原结合部,自古为贯通南北的交通要道。安阳正处于太行山前平原南北交通要道,西逾太行关隘可入山西高原,东连齐鲁大地,显要的战略地位,使安阳自古以来为华北平原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得中原者得天下”, 历史上的安阳,自殷商以降,先后称殷、邺、魏郡、相州、彰德,向为国都大邑,河朔重镇,悠久的历史蕴育了灿烂的文化,三千多年殷邺古都的历史一脉相承,生生不息。

历史的长河千年流淌,繁盛的殷邺古都早已荡然无存。 商代中晚期,自盘庚迁殷起,安阳做过历时254年的殷都。东晋十六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里又是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国都南郊,是为邺都之地,共建都94年。殷都和邺都合称为安阳大古都,安阳有着“七朝古都”之称谓,古都的历史长达348年。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在《中国七大古都》序言中写道:“ 殷和邺都是安阳的前身,安阳继承殷和邺成为河北平原南部、太行山东麓的都邑”。

作为甲骨文的最早发现地,《周易》文化的发源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大运河永济渠滑县段所在地,安阳是中原华夏文明早期的发祥地之一。1952年,开国领袖毛泽东视察安阳时说“安阳是个好地方”。1959年,郭沫若先生留下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的赞誉。

主持人:溯游历史长河,承传文明,分享荣光。作为名城、古都的安阳城,经历了怎样的沿革和变迁?

安民:从久远的洹北商城到灿烂的晚商都城,一条洹河,维系着中原华夏文明的血脉。周武王灭商之后,北方政治中心迁移至关中渭河平原。东周战国时期,依然是在太行洹水高山大河之滨,又出现了安阳这座古老的城邑。历经千年风雨洗礼,历代徙移增缩,演变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明清彰德府古城。

安阳城址于“大山之下,广川之上”,自古为南北交通要道,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气候温润,适宜农耕。金代以前,安阳地处古代黄河两侧。夏代属西河之地。商代先有河亶甲都于相,后有盘庚自奄迁都于北蒙,称殷。 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历254年,在城区西北洹河两岸建都,殷墟遗址面积约36平方公里。周灭商后,殷都为墟。

安阳在西周初为邶国之地,今汤阴县东南的邶城村或为其都。《诗经》十五国风中的《邶风》,就是吟咏这一带的民风故事。后属卫国,卫都朝歌在今天的淇水之滨。春秋时期,安阳一带先后属卫国、晋国,为东阳之地。“东阳”,乃太行以东宽广朝阳的地域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在今安阳东北漳河之滨初筑邺城。战国时期,安阳先后属魏国、赵国,稍后于邺兴起的另一个城邑就是安阳,其前身为魏安阳邑。

安阳一名,初现于战国时期的魏国。周灭商后,“安阳”作为城邑名称的起始,传统说法均据《史记·秦本纪》载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秦将王龁攻拔魏宁新中,改名安阳。认为这就是安阳城名出现的起始。上世纪80年代,有安阳学人研究指出,《史记·廉颇列传》所载赵惠文王二十四年(前275年),“廉颇攻魏之房陵、安阳,拔之”,这才是今天安阳名称的起始,而王龁改宁新中的安阳,在今新乡、焦作之间,较前场战争晚了19年。新乡之名,源于“新中乡”。 战国后期,安阳这个地名已经出现是毫无疑问的。雄心勃勃的强秦攻城略地,欲独霸中原,战略地位显要的东阳演变为安阳,冀望天下太平,祥和安定。 安阳一名,与古代“山南水北曰阳”的地名命名没有关联,蕴涵安宁、祥和、兴旺之意,是一个寓意美好的地名。自战国后期安阳城邑的初现,其城址位于太行山前洹水之南未有大的改变。

秦灭六国,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安阳一带分属邯郸郡、河内郡。秦朝时,安阳城始置安阳县。西汉初废安阳县入荡阴,东汉末,韩馥、袁绍相继为冀州牧,漳河之滨的邺城日渐崛起,成为这一地区的统治中心。

主持人:众所周知,“七朝古都六在邺”,为什么殷邺文化如此密不可分?恢弘的邺文化与今天的安阳城又有着怎样的承续渊源呢?

安民: 殷都废而邺城兴,邺城毁而安阳继。汉献帝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击败袁绍雄踞邺城,自领冀州牧,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雄才大略的曹操封魏公、晋魏王,在邺城建社稷宗庙,邺城成为汉末实际的政治中心和曹魏王都。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废汉称帝,迁都洛阳,邺城成为陪都。这一时期的安阳一带为京畿之地,属冀州魏郡。 近年来考古发现,东汉年间所筑的安阳城邑,城墙基址与今安阳城的东城墙有重叠之处。2014年,在文峰塔西北隅发现了隋唐时期的城墙基址,还发现汉代新莽时期的铸币遗址。

西晋和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安阳,分属魏郡、汲郡、顿丘郡。 北魏天兴四年(401年),以邺所辖六郡之地置相州,取“河亶甲居相”为名,治邺城,这是相州之名的起始。“相州”最初建置于古邺城,秦晋安阳县城位于洹水南今安阳城,它们仍为中原河朔地区,漳洹流域的两座重要城邑。

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北齐定都古邺城,营建了邺南城,废安阳县并入邺,于是殷邺合一。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年),隋王朝建立的前夜,安阳古都的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件,时相州总管尉迟迥举兵讨伐杨坚兵败,愤怒的杨坚命令部将韦孝宽将邺城彻底焚毁,大火一月不灭。邺中自古帝王州,邺城这座繁盛一时的六朝,故都顷刻间灰飞烟灭,湮埋于漫漫黄土。 于是相州、魏郡、邺县三级政权和民众一并南迁40里于安阳城。安阳从此取代邺城,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此后一千多年从未改变。

主持人:邺城遭焚,就像秦末阿房宫被烧一样,都是历史上的憾事。唐代诗人王建在《铜雀台》一诗里写道“君不见邺中万事非昔时,古人不在今人悲”,千百年来,邺城的败落和曾经的辉煌一直被后世所慨叹。那么,从相州到彰德府,称谓的改变又是源自何时呢?这也是许多人心中的疑惑。

安民:隋唐相州城即今洹水南安阳城,隋代重筑相州城,始有内、外城之分。 新近发现的隋唐古城墙基址比明代城墙早700年,佐证安阳城址1500多年来未有大的位移。五代后晋时,置彰德军节度使于相州城。

金明昌三年(1192年),升相州为彰德府。元代改彰德路,属中书省。 彰德一名,源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的彰德军。北宋景德年间增筑相州城,将相州城、安阳内外城合二为一,城围扩展至19里,隶属河北西路。

明洪武初改筑唐宋相州城,护城河以内的城池轮廓和范围保存古制,成为现今的明清彰德府古城。这是一座典型的北方方正城池,古城内街衢纵横,市井繁华。从高大的礼制建筑到民居四合院落、井片字街巷,都按统一的规划营建。明初彰德府领一州六县,属河南布政使司。这是安阳沿革史上的一大变迁,因为自汉代以降,漳洹流域一直是河北大政区的一部分。

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大将徐达率师25万大败元军,北取中原,攻取黄河以北的彰德、卫辉诸路。从此彰德府及其属县改属河南省,至清沿袭不变。 清代安阳城仍为彰德府治所,领安阳、汤阴、林县、临漳、内黄、武安、涉县七县。民国初废府制,1913年设安阳县直属河南省,曾先后隶属豫北道、河北道。民国21年(1932年)10月,民国政府在省下设区,安阳城成为河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领周围11县。民国22年(1933年)1月,浙江黄岩人方策履任行政督察专员兼任安阳县县长。日军侵占安阳时期,曾改为彰德县,后复名安阳县。

1949年5月6日安阳城解放,以城区及四关设置安阳市,原太行五专区改称安阳专区,同属平原省。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安阳市改属河南省。

主持人:仓巷街民俗展馆有一块“古相州”石匾额,请您讲讲它的前世今生。

安民:“相”是个古老的地名,起源于遥远的殷商时代。 历史文献记载,商代中期国王河亶甲居“相”。到了北魏天兴四年(401年),始置相州于邺城。北周大象二年(580年)邺城毁废,移相州于安阳。公元581年隋王朝建立,自隋、唐、五代至宋代,安阳一直称“相州”;直到公元1192年,金代改相州为彰德府。“相州”在安阳建置时间长达612年。

唐宋相州城就是今天的安阳城,雄踞华北平原南部,为太行余脉北岭、南岭所环抱,濒临洹河,平原坦荡。宋景德元年(1004年),北宋与辽国订立了澶渊之盟,以“岁币”换取罢战言和,北方逐渐趋于安定,人口增加,城市经济得以恢复。 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相州城得到增筑与修葺,这时相州城的规模和范围比唐代相州城扩大了许多。

唐代相州城自然条件优越,农业比较发达。唐咸亨三年(672年),刺史李景于安阳城西40里引洹水筑高平渠,后称万金渠。位于今安阳桥南的隋唐相州瓷窑,瓷器烧造技艺精良,冶铁、桑蚕业也得到发展。隋朝所修的大运河提高了卫河的航运能力,安阳一带水运便利。 唐玄宗开元年间,建开元寺于相州城,规模宏大,香火繁盛。这一时期,漳洹冲积扇平原的经济、政治中心已移至安阳。

唐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白居易《长恨歌》:“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战乱波及的范围很广,发生在安阳的相州大战尤为惨烈。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篇《邺中赠王大》,“邺中”亦谓相州安阳城。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在庆历年间任滑州通判,为相州安阳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篇。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三朝贤相安阳人韩琦世居城内昼锦坊。

隋唐相州城城围19里。唐代安阳设相州总管府和相州都督府,治辖8个属县,为“河朔第一要地”。 五代时在相州设昭德军和彰德军,这是“彰德”一名之肇始。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说,相州城门为砖所垒砌,说明当时相州城之城墙城门开始有了“外砖内土”的建筑规制。

(彭存希提供)

(赵洪军提供)

主持人:生活在都市里人们喜欢说“我家门前有条河”,可见河流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洹河是安阳的母亲河。安民老师,您如何解读一条河与一座城市的关系?

安民:洹河是安阳的母亲河,洹河文化是安阳文化的缩影。1950年安阳解放之初,拟定安阳市第一份建设计划建议书的城市规划专家张又新先生这样写道: “地理上若无洹河,历史上决不会有安阳城”。

洹河,古称洹水,又名安阳河。从人类出现以后,她便和我们的先民朝夕相伴,生生不息,哺育了辉煌灿烂的殷邺文明。 “洹水”一名,最早见于殷商时期,甲骨文字中曾发现有“洹”字记载。洹河发源于风光秀美的林州林虑山东麓清泉村,其中下游横贯安阳全境,在内黄县范阳口注入卫河,入海河汇流渤海。洹河全长164公里,流域面积1953平方公里,从西部山地到东部平原,洹河上游有一段奇特的“伏流”景观。地下河流到安阳县善应镇的小南海,无数泉眼从地下涌出,宛若串串珍珠,汇流成河,河水清澈见底,清凉甘冽,络丝绦绦。水冶镇依山傍水,历史悠久,因东魏高隆之引珍珠泉水在这里鼓风冶铁而得名。

上古时期,洹河沿岸是大片的森林湿地,土壤肥沃,气候温润,为先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早在距今两万五千年至一万三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小南海原始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被郭沫若先生定名为“小南海文化”。从那时起,古老的文明在洹河岸边吟唱。盘庚迁殷,齐桓公筑邺城,苏秦拜相,章邯项羽结盟洹水南殷墟上,曹操踞邺开凿洹水新河,北魏韩陵之战尔朱兆夹洹水而军,后赵石虎筑凉马台于洹畔,唐九节度使陈兵安阳河北,直到清末袁世凯隐居洹上邨。可谓“千年古都百回演义,一掬洹水半部春秋”。

古代安阳八大景中,“善应松涛,柏门珠沼,漫水长虹,鲸背观澜”四处景致均源自洹河上游和安阳城区;其余四景“鹿苑春晖,龙山积雪,漳河晚渡,韩陵片石”,也源自于这片洹河、漳河浸润滋养的乡土。一部洹河史就是古都安阳的历史。

漳河,发源于山西省平顺县,流经林州市、安阳县北部和临漳古邺地。浊漳、清漳二源头交汇于磁县观台镇,漳河流域面积1万8千平方公里。春秋时期,齐桓公在漳河之滨初筑邺城。战国初期,魏文侯以西门豹为邺令,西门豹破除了“河伯娶妇”的恶俗,发民力治理“害河”,开凿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型渠系灌溉工程“引漳十二渠”,殷邺故地得以灌溉,农业发达带来富庶和强盛。到20世纪中叶,英雄的林县人民引浊漳水,在太行崇山峻岭间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悠悠洹河、漳河水,哺育了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文明。灿烂的邺城文化以曹魏建安文学、都城营造、佛教传播、民族融合著称于世,殷都、邺都合为安阳大古都。

昔日安阳桥

今日洹河

讲座最后,市政协副主席李志弘提出关于“鼓楼广场历史遗迹”的问题,张洪波老师提出“仓巷街和甜水井为什么叫龙风街”以及李永军先生提出“为什么东大街和西大街没有正对”等问题,安民老师也都一一给予了解答。

(文中老照片均由安民老师提供)

(来源:彰德城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