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级特色小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安徽合肥文化博物园区有哪些 安徽省级特色小镇

安徽省级特色小镇

2023-08-11 01: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世界风云变幻,跨越地理疆域。金融主导全球产业升级新版图。迈入新时代的安徽合肥,正以全球“创新之都”的姿态,代表国家参与世界科技竞合。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标志。超前设计,匠心擘画——“长三角金融新坐标,国际化生态未来地”,合肥滨湖金融小镇应时而生。

8月29日,安徽省级特色小镇——合肥滨湖金融小镇启动园区迎来盛大的开园仪式,此举标志着“小镇都心”华丽绽放。

《滨湖金融小镇促进产业发展专项扶持政策(试行)》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立足“六稳”“六保”等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十八岁的兴泰控股再一次以城市发展为“令”,交出郑重答卷。

擘画金融新坐标

这是新时代特色小镇与金融产业平台的有机结合。

合肥滨湖金融小镇,将集中承载安徽乃至长三角高端金融、科技资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提供安徽方案。

蓝绿交织,水城共融,金融锦地。小镇地处滨湖科学城“综合服务核”,与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构筑“双翼”呼应之势,将依托省级政务中心,集聚科创、金融、商务、会展、文旅等要素。小镇规划总面积3.5平方公里,核心区1.5平方公里,总投资规模约100亿元,将在规划范围内将形成“一廊一轴两核六区”空间格局。

小镇实景图

小镇实景图

面朝八百里巢湖,背倚安徽省行政中心,坐拥黄金区位,环境优美,生态领先,小镇将以得天独厚的资源,闪耀安徽。

苦干实干,开拓进取。为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以更实的举措推进合肥高质量发展,兴泰控股深知,只有起点高、站位高,慎之又慎,细之又细,才能立足滨湖金融小镇这块“黄金地”绘就一幅靓丽的产融新画卷。

超前理念,精准规划,以国际视野,力邀普华永道、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小镇谋篇布局。合肥滨湖金融小镇整体策划定位、概念规划,启动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前后进行了大大小小数百轮修改和完善。目的只有一个,真正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构筑承接主平台

这是新时代长三角金融创新未来地。

金融体系,舒筋强骨;金融版图,优化升级。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契机,合肥滨湖金融小镇将发挥科创和地域优势,全力推进面向未来的高科技产业链布局,承接优质金融资源溢出效应。

城市设计

首创“金融+科技”特色产业定位,小镇将重点布局金融科技研发中心、投资基金集聚中心、金融资本集聚中心、资本市场服务中心、金融人才服务中心五大中心,将实现投资融资、综合交易、人才集聚、技术服务四大功能,以此推动传统金融向高端金融科技产业延伸,绿色金融、产业金融等各类新型金融业态并举,构筑长三角金融一体化产业承接主平台。

2018年3月,普华永道服务团队正式“驻场”滨湖金融小镇管理有限公司,围绕策划定位全面展开工作。历经十余轮的讨论和汇报,最终确认将以“长三角金融新坐标,国际化生态未来地”作为滨湖金融小镇的愿景定位。

“滨湖金融小镇被安徽省赋予了明确的发展期望,并给予了得天独厚的政策支持,未来将成为支撑长三角打造新兴金融创新中心的重要板块。”历经半年的实地踏勘、深度访谈、调研分析、汇报论证,普华永道在《合肥滨湖金融小镇策划定位战略报告》中郑重写道。

时隔两个月,2018年11月,从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传出重磅消息:长三角一体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正可谓,主动作为,深度融入。

2019年8月,合肥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了《合肥市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推进方案》,其中明确要求,将依托滨湖金融小镇等一批金融产业项目,积极引进长三角银行、保险、基金、期货、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合肥设立区域分中心,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升级、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发力金融+科技示范区

这是新时代安徽省率先落子金融科技产业的示范区。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金融业最为发达的区域;而长三角区域恰恰是金融类特色小镇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滨湖金融小镇如何在区域竞争中发展?在长三角金融产业一体化进程中,找准自身的定位,抓住难能可贵的高质量发展机遇?

“聚焦合肥科创优势和人才优势,金融小镇将升级发展‘金融+科技’特色产业。”兴泰控股党委副书记、总裁郑晓静指出,未来,滨湖金融小镇将是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载体,这样的定位不仅符合产业发展的潮流,也是区别于全国其他同类金融小镇的一张特色名片。

为前瞻布局“金融+科技”特色产业,早在2019年3月,合肥滨湖金融小镇便首开全省之先河,为集聚金融科技(Fintech)产业出台了专项扶持政策。这份由包河区政府正式印发的《滨湖金融小镇促进产业发展专项扶持政策(试行)》,将从“落户奖励”“发展奖励”“人才奖励”“创新奖励”“政务服务”等五个维度配套覆盖企业发展全周期的奖补政策。不仅如此,包河区每年还将拿出300万的财政资金在金融小镇设立“金融科技创新奖”,以金融科技场景应用为导向,每年重点支持不超过10个具有较大影响范围和典型意义的金融科技业态创新及应用案例,同时遴选不超过10家具有一定规模、增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金融科技“瞪羚企业”,实行“一企一策”,为企业在企业融资、财政奖补、发展空间等方面开设绿色通道。

金融后台基地(王岩摄)

全面优化区域营商环境,率先落地全程代办制。筑巢引凤,以最多跑一次的效能,聚拢一批龙头、领军企业。截至目前,已有安徽省首支政府引导基金——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46家企业在小镇落户,资本管理总规模逾150亿元。

2020年8月,合肥市政府印发了《安徽合肥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2020-2025年)》,在发展数字金融产业方面,《方案》“领衔点名”合肥滨湖金融小镇:“依托滨湖金融小镇、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合肥金融广场等集聚区,打造区域性智能金融科技中心,鼓励金融机构提升线上服务能力和数字风控技术,推动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该方案的出炉也标志这合肥市将以滨湖金融小镇等聚集区为载体,宣告正式发力金融科技产业!

描摹水绿新画卷

这是新时代长三角生态宜居绿色城。

合肥滨湖金融小镇镶嵌在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之中,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51%。将成长为比肩“加州尔湾”的金融科技生态新城。

以水为“脉”。随着环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向纵深推进,小镇将构筑连通巢湖的“五纵”亲水活力岸线。

湖城共生(李飞摄)

以林为“底”。立足10平方公里滨湖国家森林公园、20平方公里东大圩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设城市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为主体的小镇“绿链”,大树成荫、林湖环绕,勾勒一派城绿交融的怡人画卷。

以“人”为本。小镇贴近自然,打破水泥森林格局,让人们尽享高品质的城市生活和田园风光;与国际水准的优质教育,医疗、康养比邻而居;与超前的立体交通网络,相伴而行。

置身小镇,坐拥由密林、湿地编织而成的“天然氧吧”,白鹭、红嘴鸥、喜鹊与落霞齐飞,雁鹅、松鼠、刺猬与林湖共栖,冬季更有数万只候鸟在此处蹁跹越冬……

不可多得,更难以复制的生态底板,将为小镇集聚高端产业和高端人才奠定坚实后盾。

先行数字智慧镇

这是新时代先行先试数字生长的“智慧镇”。

借鉴雄安新区建设理念,依托物联网和BIM技术,实体城市和数字虚拟城市,将在合肥滨湖金融小镇相互映射。

小镇项目基于BIM技术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利用三维数字模型表达项目构建的几何、物理及功能信息,用于支持全生命周期管理决策,并结合信息化协同管理平台技术,实现项目的进度管控,文档统一管理,沟通全程跟踪等应用。同时,依托物联网技术,将实时信息发送至数据采集装置、传感器,经云端服务器处理后,管理人员便可通过访问云数据,快速实时查询、发现设备存在中的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处理效率,降低了管理难度和维护成本。

滨湖新区(王岩摄)

后期,以数字虚拟城市为依托,在即将全面交付的合肥滨湖金融小镇启动园区,将实现办公区访客智能进入、智能停车管理等多项智慧园区功能。

从进入小镇园区的第一刻起,智慧城市系统便将支持有效二代身份证和车牌号码共同识别,检验通过后,立即自动启动摄像头抓拍访客车辆图像,为预约用户直接发卡。而所有的访客数据均按照统一格式加密存储于服务数据库中,物业管理人员随时能查找到相关数据。

打造城市会客厅

这是新时代独具金融文化氛围的城市会客厅。

8月29日,正式盛大开园的安徽省级金融类特色小镇——合肥滨湖金融小镇启动园区,定位小镇“联结之核”,将打造小镇客厅,重点建设展览展示中心、金融文化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及机构集聚中心,建成后将成为金融产业“集聚地”、金融文化“活动区”、合肥城市“新客厅”。

为彰显金融产业特色,营造浓厚的金融文化氛围,自4月2日起,合肥滨湖金融小镇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金融牛”雕塑创意,共收到自中国、英国、西班牙、土耳其等四国艺术家共计70份雕塑设计方案,公众投票总人数逾12万人次。历经为期四个多月的征集、评审、公布、制作等环节,由著名雕塑大师黄震为合肥滨湖金融小镇量身设计打造的“金融牛”,已正式安放在园区广场。

“‘金融牛’雕塑创意征集活动,只是我们营造金融文化氛围,构筑园区文化软实力的第一步。”金融小镇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各类产业集聚区重视硬件等基础建设,却往往忽视文化软实力支撑。这尊“金融牛”不仅象征着中国经济砥砺前行,更具有浓厚的文化自信,预示着汇聚在小镇内的金融机构将脚踏实力走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

智慧园区

随着小镇启动园区的正式开园,由原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等作为主创团队,策展完成的“革命金融与金融科技”金融文化主题展也将正式开展。展览从历史的维度,以全球的视角,运用声、光、电、影、物等多元化手段,呈现了以井冈山为发源地的中国革命金融发展,以及完整的中国革命发展历程,尤其是首次系统性梳理了安徽革命金融的发展足迹。

在建设金融类特色小镇的道路上,产、城、人、景、文,环环相扣。对此,兴泰控股党委副书记、总裁郑晓静认为,在滨湖金融小镇的发展建设中,要围绕金融产业、金融文化深耕细作,重点打出“产业牌”+“文化牌”,不仅要通过落地金融博物馆,还要紧密联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科大国际金融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等各类高端智库资源,深度挖掘安徽本土金融创新文化,持续举办金融业论坛、峰会及培训,持续“刷”出小镇的行业存在感。

驱动安徽“兴”动能

这是新时代驱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当前,合肥正面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重大机遇,兴泰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程儒林指出,以金融之力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和腾飞,是兴泰控股成立十八年来的初心;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培育合肥发展新动能,更是兴泰控股的使命。启动建设安徽省级金融类特色小镇,对于合肥市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对丰富区域金融供给,对完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意义重大。随着启动园区的盛大开园,小镇也将进入“从建到管”的关键阶段,要进一步发挥“兴泰力量”,矢志将小镇建成一座生态丰富、环境优美、资源集聚的城市新坐标。

兴泰大楼

身为地方金控平台,兴泰控股在扎实做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坚持做大做优市属金融产业的过程中,稳步发力具有重资产特色的产业园区开发运营。迄今,兴泰控股的业务范围涉及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公募基金、融资租赁、融资担保、典当、资产管理、小额贷款、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海外投融资、互联网金融、商业保理、金融服务外包、股权交易、金融科技、特色小镇建设运营等18个领域,控股、参股29家公司,公司成立以来累计为地方中小微企业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逾6000亿元。

八月的巢湖之滨,绿意满眼,河湖碧透。全面竣工的合肥滨湖金融小镇启动园区,已将它靓丽曼妙的轮廓呈现在世人面前。悠悠碧空,片片云帆,倒映在园区深蓝色的幕墙上,就如同一扇扇面向新世界的穿越之门。

聚世界眼光,合安徽之力,踞滨湖之利,筑未来之镇。今天,开放、创新的合肥滨湖金融小镇,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理念,贯彻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要求,构筑长三角金融一体化产业承接主平台,成为撬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支点,引领安徽特色小镇培育发展的新标杆,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合肥新名片。

启汇产业,继往开来;共筑新城,其兴可待。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