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信“3万亿俱乐部”扩容:继广东浙江江苏后,山东入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安卓去哪下载山东农信 全国农信“3万亿俱乐部”扩容:继广东浙江江苏后,山东入列

全国农信“3万亿俱乐部”扩容:继广东浙江江苏后,山东入列

2024-06-29 20: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截至2021年11月末,山东农信资产总额扩大到3.04万亿元,成为继广东农信、浙江农信、江苏农信之后,全国第四个资产规模突破3万亿元的省农信系统。

《中国农村金融》记者了解到,截至2021年11月末,山东农信资产总额达到3.04万亿元,成为继广东农信、浙江农信、江苏农信之后,全国第四个资产规模突破3万亿元的省农信系统。

在这份靓丽的成绩单上,除了资产规模稳居全国农信第四外,山东农信存款增量、增速位居全国农信系统前三位。截至2021年11月末,资产总额由2017年的2.12万亿元扩大到3.04万亿元,增长43%;存款余额由1.66万亿元增加到2.43万亿元,增长46%。

佳绩不止如此,截至2021年11月末,山东农信贷款余额由2017年的1.04万亿元增加到1.64万亿元,增长58%;2018年以来累计纯新增贷款2.54万亿元,不良率仅为0.24%。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自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组建,至今已经走过70年的风雨历程。特别是2018年以来,在省联社新一届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农商银行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工作成效明显进步,已经迈入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今年9月25日,山东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孙开连在全省农商银行第二期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上如是说。

近年来,山东省联社着眼全省农商银行改革发展大局,研究提出以党的建设为统领的“123456”总体工作思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深化改革攻坚,推动系统党建发生整体性、根本性变化,各级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不断彰显,广大干部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显著增强,全系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攻坚合力、精神动力持续积聚,党建“红色引擎”动力强劲,引领业务发展成效明显,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党建统领引航,凝聚全系统思想共识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用好“第一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廉政文化和农信“大挎包”精神五项专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期间,挖掘农信“大挎包”精神,总结提炼“对党忠诚,服务群众,勤俭敬业,公私分明”的精神实质,选树表彰创始形成、践行发展及新时代传承弘扬3个历史时期先进代表128名,党委书记带头讲“大挎包”精神专题党课,并发表署名文章。通过开展主题演讲、文艺汇演、专题座谈、出版《“大挎包”里的故事》、拍摄“大挎包”精神视频片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员工向先进典型看齐,传承农商银行红色基因,会聚团结奋进力量。

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实施“自下而上层层推荐、自上而下充分调研、主动征求地方党委和监管部门意见、面对面沟通交流、组织参加德廉考试”等“五步工作法”,累计补充农商银行缺职领导班子237人,调整省联社管理干部893人,现有109家农商银行董事长、监事长、行长全部进行了调整交流,同时,遴选储备83后、87后和90后优秀年轻干部619名。

夯实基层基础。以基层党建“四大行动”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战斗力,持续推进以标准化、过硬、品牌党支部和支部评星定级为主要内涵的支部建设“系列工程”,圆满完成标准化创建三年规划,选树系统层面过硬党支部示范点538家,13家获评省属企业示范点,过硬党支部占比达59.93%,选树示范品牌支部30家;深入推进党建共建,通过干部挂职、组织共建、产业对接等,与1.8万家党组织开展共建2.7万次,有效破解与业务经营融合不够的难题;探索抓实党支部日常监督和党员民主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推动监督关口前移、力量下沉,确保全体员工守住廉洁从业底线;从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廉洁上严抓、生活上关怀入手,落实落细员工关心关爱,让基层党建工作严起来、实起来、活起来。

从严正风肃纪。从严抓作风和纪律建设,履行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党委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三大责任”,发挥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三大作用”,落实纪委专责监督、巡察综合监督、支部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四大监督”,倡树“忍”的胸怀、“韧”的意志、“严”的作风、“实”的作风。加大对违规违纪违法行为惩处力度。

坚守主业定位 推动工作质效提升

健全重点工作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省农信联社和110家农商银行全部实现“党建入章”,制定党委研究决定、前置研究讨论和前置研究讨论事项负面清单“三张清单”,健全重点工作调度督办制度,按季向省委省政府报告工作,第一时间报告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指示落实情况,修订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每年制定印发经营管理考核办法、条线指导意见和工作要点,完善年度考核、月度调度、日常督办、检查辅导工作机制,做到“领着大家干、带着大家干、教着大家干、督导着大家干”,确保各项任务要求不折不扣落实落地。

坚守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经营宗旨。坚持回归本源、聚焦主业,坚守“面向‘三农’、面向小微企业、面向城乡居民家庭”的市场定位,不断创新产品服务,进一步解决好群众融资难、融资慢和融资贵等问题,先后创新推出70余款信贷产品和方便快捷的“信e贷”“信e快贷”服务模式;建立“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城镇社区”四张清单,整村授信、驻村办公、移动服务成为常态;推广4个版面手机银行,开通365部信贷服务热线。涉农贷款余额8571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340亿元,省内占比分别达27.1%、26.5%。党史学习教育期间,认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立“为客户”“为基层”“为员工”办实事“三张清单”,公开承诺为客户办实事3类14项措施。截至11月末,“为基层”办实事11项,“为员工”办实事1025项全部完成,“为客户”办实事项目中,累计贷款投放1.49万亿元,客户增长30万户,减息让利43.1亿元,分别完成承诺计划的106%、100%和143.7%。

突出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绿色金融和资金组织等四项重点工作。建立完善信贷贷前调查、贷中审查、放贷监督、贷后管理“四个中心”,以及资金业务“前中后台”、财务管理“分级决策、公开透明”等管理制度,开发信贷、资金业务、财务等“机控”系统15个,及时有效识别、预警和拦截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遏制新增风险。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放乡村振兴类贷款7371亿元,主动减息让利63亿元。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建立“优先、鼓励、支持、维持、限制、退出”等6类客户分类管理机制,创新碳排放权质押等绿色信贷产品,绿色贷款占比逐年提升。扎实做好资金组织,通过巩固存量客户、扩大基础客户、开发行业客户、拓展财政公益代收代付类等重点客户,各项存款增长额创历史新高。

改革激发活力 汇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深入推进“省联社、派出机构和农商银行”三级改革。深化省联社改革,建立健全“业务、风险合规、审计、巡察、纪检监察”等五道防线,推行定部门职责、定内设机构、定人员编制“三定”工作,2019年以来内设部室由20个减为16个,压缩编制169个,竞争分流80人;完善全员绩效考核机制,规范督察督办机制,实行首问负责制和内部流程再造,全面提升省联社全面履职、科学履职、精准履职能力和水平。积极深化派出机构改革,突出“党的建设、风险防范化解、审计监督、协调服务、信访维稳”五大职能,将13家办事处改制为审计中心。积极深化农商银行改革,不断完善法人治理,优化股东结构,加强董事会建设,做实监事会职能,规范高管层分工。全面推行人事、用工、薪酬“三项机制”改革,压缩总部人员2608名,淘汰中层管理人员2762名,一线员工平均薪酬高出总部同职级人员25个百分点。

深入实施干部人才素质提升、信贷结构调整、经营网点结构调整、资金业务规范、财务管理规范五大工程。农商银行主要负责人全日制本科以上占比提高15.75个百分点,新招聘大学生5638名,引进各类专业人才281名;全面推广带教辅导和职业导师制度,建立带教辅导基地308个,为4097名员工配备了职业导师;零售贷款占比提高16.3个百分点,大额贷款占比下降11.3个百分点;线上客户总量达2024.5万户,增加1321.3万户;“撤并迁建”网点1829个,改造老旧网点1926个,完成内部布局调整网点4874个,智慧柜员机业务替代率达到84.6%;资金业务标准化资产占比由78.1%提高到94.4%。

着力推进产品研发创新、信息科技、资金清算、教育培训、法律服务和电子商务等事关农商银行经营关键环节的“六大平台”建设,创新研发推广70余款信贷产品;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顺利上线,开发面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29套前台系统、风险控制的22套中台系统、支撑运营管理的114套后台系统,系统内调剂资金1431亿元;累计培训393.8万人次;建立199人的内部律师队伍,为法人机构提供1983次法律服务;电子商务平台三年累计交易226万笔,金额5.29亿元。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原文标题:全国农信“3万亿俱乐部”扩容,山东农信入列!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TNc5KBHeZOOaA9RUPsJ1A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