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孙子兵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孙子兵法中经典战术的见解是什么 一文读懂《孙子兵法》

一文读懂《孙子兵法》

2024-07-01 08: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说起《孙子兵法》,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一句话——“兵者,诡道也!”并由此认为,《孙子兵法》讲的就是如何通过各种阴谋诡计,来谋取战争的胜利。这种认知可以说完全偏离了《孙子兵法》的主旨思想。虽然《孙子兵法》确实讲了一些“诡道”层面的东西,但这显然不是孙武(《孙子兵法》的作者)重点想要表达的内容。

事实上,孙武更多的是主张“阳谋”而非“阴谋”,《孙子兵法》是一本重点讲“竞争战略”的著作,孙武更加主张通过长远的战略谋划,寻求一个好的基本面,最好能以绝对的实力优势碾压竞争对手,而不是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通过作战技巧来寻求胜利。

为了让大家对《孙子兵法》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在这里我想对其核心思想做一个总结和分享。在我看来,“慎战”、“谋攻”、“全胜”、“先胜”、“击虚”等概念构成了《孙子兵法》的精髓,是孙武想要传达的几个最重要的思想理念。

1、慎战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孙子兵法》以深邃的洞察力开篇,强调了军事和战争对于国家命运的深远影响。紧接着,孙武提出了著名的“五事七计”——一个国家在考虑与他国开战之前,必须基于双方的国情,从五个关键维度和七个关键方面进行深入、全面的比较分析。只有在经过周密的分析论证,确保有充分的胜算之后,方可发起战争。

而后,《孙子兵法》还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危害,指出战争对国力的消耗极大。因此,绝不能轻率地、不计后果地发动战争。“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孙武指出:只有深刻明了战争对一个国家可能造成的严重危害,才会真正懂得战争可能带给一个国家的潜在利益。这些观点共同构成了孙武“慎战”思想的核心,强调了在战争决策中必须谨慎行事,权衡利弊,以确保国家的安全与长远发展。

2、谋攻

在《孙子兵法》中,“谋攻”是战略层面的精妙体现,即通过智慧和策略而非单纯的武力来取得胜利。

孙武将国家间的对抗分为四个层次——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最高明的军事手段在于运用智谋和策略来战胜对手;次优的选择是通过外交途径,利用谈判、联盟和政治影响力来达到战略目的;当前面两种手段均无法奏效时,才考虑直接的武力对抗;最不推崇的做法是攻城战,因为守方在防御时拥有地理和心理优势,攻方在攻城过程中往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所谓“结构效率大于运营效率”,“谋攻”的核心在于创造对我方有利的战略格局,如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规划了三足鼎立的战略布局,这种格局一旦确立,敌方就很难通过武力轻易改变。此外,“谋攻”还涉及通过长远的战略性谋划,提升自身实力或制约敌方发展,确保己方能够在实力对比中占据绝对优势。

在我看来,美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所采取的一些策略,就是对“谋攻”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运用。例如在中美博弈中,美国通过关闭人工智能基础平台、部署空天一体化信息网络封锁等手段,限制中国军事科技的发展,保持其在军事领域的技术优势;通过布局“印太经济框架”、组建“半导体联盟”等手段,限制中国在区域经济中的影响力,减少区域内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依赖;通过切断全球价值链和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削弱中国的经济增长动力和科技发展潜力……这些都是“伐谋”的具体体现。

另一方面,“伐交”也是美国针对“敌国”惯常采用的重要手段。例如通过联合印度、菲律宾,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等,对中国进行压制;在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冲突中,美国纠合欧洲诸国,大力支持乌克兰,使俄罗斯这个强大对手深陷泥潭,而美国自身则避免了直接军事介入,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战略利益。

3、全胜

关于全胜,《孙子兵法》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论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率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打仗就是这样:你让对方的国家完整地降服,为你所用,这是最高的境界;你攻破了对方的国家才取得胜利,这是次一等的境界。你让对方的军队完整地降服,为你所用,这是最高的境界;你打败了对方的军队才取得胜利,这是次一等的境界。依此类推,一直到卒、伍,都是如此。

战争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战争是一种暴力的对抗,而暴力的对抗往往会让对抗的双方都付出惨重的代价。西方有一个“皮洛士的胜利”的典故:皮洛士是古希腊伊庇鲁斯国王,曾经率军入侵意大利,与罗马人作战。在赫那克里亚会战和阿斯库伦会战中,皮洛士两次打败了罗马军队,自己也遭受了重大伤亡,尤其是损失了大量的军官与骨干。所以在会战结束后,当有人向他祝贺胜利时,皮洛士却心情沉重,叹息着说了一句话:“要是再来一次这样的胜利,就没有人可以和我一起回国了。” 其言下之意是:如果再来一次这样的胜利,恐怕他的士兵都会战死在沙场上。

惨胜如败,“皮洛士的胜利”就是那种付出巨大代价才获得的胜利。如果你打败了对手,但是自己也损失惨重;如果你取得了天下,但是天下已经残破不全,那么这样的胜利、这样的天下,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孙武主张“全胜”,就是——即便是要跟敌方进行军事上的对抗,也要尽可能的保全敌我双方的整体利益,要尽量避免两败俱伤,做到“兵不顿而利可全”——既不使国力兵力受挫,又最大程度保证最终所能获取的利益。

4、先胜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先胜后战”是《孙子兵法》又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这一理念深刻地指出,胜利的军队总是先确保了胜利的可能,然后才寻求战斗;而失败的军队则常常在战斗中寻求胜利的机会。这不仅是军事上的策略,也是所有竞争和对抗中的智慧体现。

真正的大师级人物,他们并不依赖于冒险来取得成功。他们对自己的行动有着清晰的认识,他们的成功往往是经过精心策划和计算的大概率事件。他们遵循的原则是:不轻易出手,一旦出手,则确保有胜利的把握。战争的法则告诉我们,战前的错误很难在战后得到修正,因此,我们必须避免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轻率行动。

晚清杰出的军事家曾国藩,他用兵时最忌讳的就是“浪战”,即在没有胜利把握的情况下轻率地投入战斗。曾国藩曾说:“未经战阵之勇,每好言战。带兵者亦然。若稍有阅历,便知我军处处有瑕,无一可恃,便不会轻易言战。”他强调,没有实战经验的士兵往往急于求战,而有经验的将领则会看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从而不会轻易做出战斗的决定。 曾国藩的军事哲学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稳慎徐图,谋定后动”。他认为,作为将领,必须深思熟虑,制定周密的计划。如果要进攻,就必须确保能够取得胜利,否则宁可不进攻;如果要防守,就必须确保能够坚守,否则宁可不防守。因为即使军队没有损失一兵一卒,但如果战略失误导致失败,那么损失也是巨大的。

曾国藩的这种军事思想在他的实际行动中得到了体现。1853年冬,湘军刚刚组建,咸丰皇帝多次下令要求曾国藩迅速率军东下支援安徽。然而,曾国藩认为湘军尚未准备充分,因此拒绝出征。面对皇帝的愤怒和指责,曾国藩坚持自己的立场,他宁愿选择承受皇帝的怪罪,也不愿意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出战。直到第二年初,湘军水师训练有成,曾国藩才率领17000余名水陆军出征。在湘潭的首次战斗中,他们大败南路太平军。随后的岳州之战中,尽管太平军英勇抵抗,多次给湘军造成重创,但最终还是败给了准备充分的湘军,被迫撤出湖南。湘军因此成为了太平天国起义以来遇到的最强大的对手。

5、击虚

“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用兵的规律,好像水的流动,水流的规律是避开高处流向低处,用兵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击其虚弱的地方。在《孙子兵法》中,孙武进一步阐释了实现“避实击虚”的具体方法:“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隐蔽自己的意图和行动,我们就可以集中力量,而使敌人暴露其弱点,从而实现以集中优势兵力对分散劣势兵力的战术优势。

在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将这一原则运用到了极致。面对实力远超自己的国民党军队,共产党采取了“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策略。毛泽东强调,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应避免正面硬碰硬的战斗,而是要在确保兵力优势的前提下,精心策划每一场战斗。

孟良崮战役是共产党运用“避实击虚”原则的一个经典例证。1947年,国民党集结重兵,意图消灭华东野战军。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华东野战军采取了隐忍策略,隐蔽主力,避免正面交锋。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民党军队因找不到共军主力而变得焦躁,开始改变策略,特别是其王牌师74师因过于自信而孤军深入。华东野战军抓住战机,集中优势兵力,成功在孟良崮地区围歼了74师,这一战役最终以共产党的胜利告终。 通过这一历史战例,我们可以看到《孙子兵法》中“避实击虚”原则的实战价值,以及在现代战争中依然具有的指导意义。它提醒我们,在任何对抗中,智慧和策略的运用往往比单纯的力量更为关键。

回望《孙子兵法》的智慧,孙武的军事思想,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战争与和平的深邃角落,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决策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在全球化的今天,无论是国家间的博弈,还是企业间的竞争,甚至是个人在职场的角逐,都充满了复杂与变数。《孙子兵法》所倡导的“慎战”、“谋攻”、“全胜”、“先胜”、“击虚”等原则,不仅是军事战略的精髓,更是智慧生活的体现。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