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书”10年评选,各家出版社成绩如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字体大的书籍出版社有哪些好 “中国好书”10年评选,各家出版社成绩如何?

“中国好书”10年评选,各家出版社成绩如何?

2024-06-15 11: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回望这10年,“中国好书”将文学艺术、人文社科、科普生活、主题出版及少儿等不同领域的精品图书纳入评选视野。从中可以发现,每年度的“中国好书”极大多数都是“叫好又叫座”,很多入选图书不仅只获得这一荣誉,往往还入选多个专业权威榜单或奖项。这些图书选题切口精准,内容兼具专业性和可读性,贴近社会现实,学术积淀深厚,有较好的读者基础和市场热度,双效俱佳。

01

10年评出328种“中国好书”

从10届“中国好书”的评选情况来看,共有127家出版机构出版的328种图书入选(见表1),入选图书具有广泛的涵盖面和较高的代表性。

从历届“中国好书”评选中,可以发现以下特点。

一是作品较为关注社会现实、关注文化自信,很多入选图书都聚焦于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历史节点。例如,2015年度“中国好书”《“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讲述古今丝路故事,深刻解读“一带一路”精义和传播命运共同体理念;2016年度“中国好书”《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按照时间顺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生死攸关的重大历史关头的艰难抉择历程;2019年度“中国好书”《新中国70年》,记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间波澜壮阔的历史等。

二是作品呈现多元化趋势,很多入选图书在文学风格、叙事方式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可以为读者带来新颖的阅读体验。例如,站在60万米高空,俯瞰祖国壮美山川和秀美家乡,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2020年度“中国好书”《60万米高空看中国》以新华社大规模运用卫星资源捕捉到的卫星图片为基础,用图像和文字串联起一幅气势磅礴、美不胜收的时代画卷,让读者感受一场大美中国的发现和探索之旅。

02

少儿类入选图书首次与文艺类持平

从10届“中国好书”入选图书的类别情况来看,2013年度入选图书未分类,2014年至今评选图书主要包括年度荣誉、主题出版、文学艺术、人文社科、科普生活和少儿类。其中,每年度的荣誉图书均为2种;文学艺术类和人文社科类的入选图书以“半壁江山”的数量占据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在往届“中国好书”评选中,少儿类入选图书一直维持在3~5种,而2022年度“中国好书”少儿类与文学艺术类入选数量首次持平,均为10种。(见图1)

图1 2014~2022年度“中国好书”入选图书类别变化(单位:年、种)

03

人民文学出版社入选品种位居榜首

2022年度“中国好书”42种入选图书中,文学艺术类图书10种,其中人民文学出版社3种入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种入选,这两家出版社就占据该类别一半份额。而从10届“中国好书”出版机构入选情况来看,作为我国文学出版重镇,人民文学出版社凭借2021年度4种入选图书、2022年度3种入选图书的优势,在所有出版机构排行中位居榜首。商务印书馆与中信出版社并列第2位,人民出版社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紧随其后并列第3位。(见表2)

同时从表2可以看到,10届“中国好书”入选图书所属出版机构TOP5中,中国出版集团旗下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以45种入选图书占据4席,分列第1、第2、第4和第5位。在“中国好书”评选中,出版“国家队”中国出版集团遥遥领先。

表2 10届“中国好书”入选图书所属出版机构排行榜(单位:种)

注:表中多社合出一书的各按1种计,故与前文提及的328种有差异。

04

出版社创新发力图书营销

“中国好书”每年度评选的图书,往往能够在市场上取得不错的销量成绩。如2021年9月出版的《树孩》销售近20万册;2022年2月出版上市的《望江南》,至今发行量达35万册,年销量突破30万册。对于这些重点图书,出版社均探索实施了不同形式的新媒体营销推广模式。

如浙江文艺出版社创新营销思维,以《望江南》在小红书平台精准营销为突破口,向100多家媒体、300多位达人精准投放宣传物料,同时通过豆瓣、微博等新媒体渠道持续发力,加强抖音达人短视频带货营销,从而让《望江南》实现单条视频带货4000册,间接带货2万册。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则是首次尝试众筹营销方式,成立项目小组精心设计《敦煌岁时节令》众筹项目,上线1分钟即完成3万元众筹目标,当天众筹金额突破20万元,项目目标完成度高达695%。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图书营销方面做得十分出色。刚刚过去的4月份,人文社与微信视频号、抖音、央视频等平台深度合作共推出27场线上读书活动,如邀请《回响》作者东西与导演冯小刚畅聊“文学与影视的互动”,这场直播活动在视频号观看量达到85万,助力文学出版“破圈传播”。

在国家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的当下,尽管“中国好书”只是我国众多图书评选活动中的一个,但其代表性、重要性和影响力已不容忽视。“中国好书”历经10年,其评选结果不仅在业界能为出版机构带来激励和引导作用,也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参考和选择,帮助他们找到真正值得阅读的优质图书,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有利于助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和全民阅读落到实处。

社长总编辑谈

如何打造“中国好书”

发挥文学出版优势

造一座“经典之城”

臧永清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

历届年度“中国好书”:《乌江引》《燕食记》《漂洋过海来送你》《北地》《回响》《靠山》《太阳转身》《烟火漫卷》《夜谭续记》《北鸢》《抗日战争》《曲终人在》《洗澡之后》《带灯》

相比于其他一年甚至两三年评一次的出版行业奖项,“中国好书”的评选包含年度榜单和月度榜单,频次较高,可以看作是对出版机构出版业绩的一个阶段性检验。“中国好书”的评选客观公正,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其影响力已经得到业界广泛重视。

人民文学出版社有3种图书入选2022年度“中国好书”,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果,离不开人文社在中国当代原创文学出版领域的持续深耕。2022年,人文社推出了很多原创文学作品,如《秦岭记》《五湖四海》《未婚妻》《家山》《烟霞里》《金枝(全本)》《神圣婚姻》等等。今年入选的《燕食记》《乌江引》《漂洋过海来送你》这3种,是人文社原创文学出版成果中的一部分。其中,《燕食记》是葛亮继《北鸢》之后创作的一部全新长篇小说,从酝酿到写作长达7年,做了大量的调研准备工作,他以非常细腻的笔触深入描写岭南的饮食文化,描摹出中国近百年来的风云变幻。这本书一经出版就好评如潮,读者反响非常热烈,我认为这本书充分体现了70后作家的崛起。而作为《漂洋过海来送你》的第一波读者,看完书稿我就觉得这个故事非常巧妙,作者把人性之美写得特别好。这些作品能入选年度“中国好书”,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经过多年发展,人文社在品牌建设和编辑团队建设等方面做得还不错,已经形成优质资源的聚拢效应。同时,我们始终坚持“重实效”的营销形式,近几年集结名家开展的线上营销、视频营销等活动,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也进一步扩大了人文社的品牌影响力。今年4月份,人文社共举办了72场线上线下阅读活动,比如联合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日报社、河南省文联共同主办的“寻文明之根 攀文学之峰——2023当代文学论坛暨颁奖盛典”,得到学习强国、央视频等37家全媒体平台的直播支持,当晚全网观看量450万,在抖音、微博话题阅读量8000万,线上产品阅读曝光量近5亿,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人文社之所以在文学出版领域一直保持优势地位,就是因为从成立之初至今,一代代编辑固本求新,不断发掘一批批有生命力的原创作品,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人文社的编辑具有非常强的文学专业水平和鉴赏能力,编辑可以和作家平等地进行交流。人文社在编辑队伍方面建立了传帮带机制,对于拥有深厚作家资源和专业经验的老编辑,要用制度、热情和诚意来挽留他们,多为人文社服务一段时间。现在社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几代编辑同时在工作。60多岁、近70岁的老编辑,退休后还在人文社接着工作,很像我们的“合伙人”。他们和刚毕业的年轻编辑一起在社里工作,对年轻人来说,这种“在场”的学习和合作是非常难得的。

一家出版机构在做强主业的基础上,也要积极开拓新的产品线。近年来,人文社组建成立社科出版中心、少儿出版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等,发力内容的多元化经营拓展。在文学出版领域,我们是“大哥”的身份,但是在社科、少儿等领域作为“新人”,我强调要克服“小弟”心态,必须以高标准在这些领域逐渐建立品牌影响力。另外,不能急,要给出充足的时间慢慢培育,让它们扎实地成长起来。

70多年来,人文社一直秉持着“古今中外 提高为主”的出版理念。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出版始终是重中之重,这些年来我们还在做一件事——造一座经典之城,这座城由无数的经典作品构成。比如“红色长篇小说经典”系列,精选红色主题的名家长篇小说;又如“中国古典小说藏本”丛书,汇集了25种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品。还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系列,目前已经出版60多种,后续还会出。我们要尽可能收录非常好的校注版本,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作家作品呈献给读者,为他们提供一个了解、品鉴古典文学的可靠版本。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2019年参与出版了“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丛书收录了70部描写人民生活图景、展现社会变革的原创长篇小说。70部作品里,人文社出版的就占了56部。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除了经典作品的出版,人文社还在筹划做新版“巴金全集”、“鲁迅全集”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名家的文集,为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服务。我们做这些书,就是在造一座“经典之城”,并且要不断增加这座城的厚度。今年,人文社还将陆续推出陈彦、毕飞宇、陆天明、李修文等名家的新作,这些名家新作都是作家积累多年的创作成果,将为我们的“经典之城”提供新鲜血液。

为中外读者奉献更多“中国好书”

胡开敏

外文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

历届年度“中国好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

相比于中国出版政府奖是反映整个出版行业发展水平的“行业最高奖”,“中国好书”的评选,我认为它是代表中国图书编辑出版水平和经受广大读者、媒体认可肯定的“内容最高奖”。10年来,它伴随着新时代中国图书出版的大繁荣大发展而深入人心,以自身不断扩大的影响力,有力推动和引导着全民阅读良好风尚的形成,深刻反映着当代中国的图书质量、阅读品位,甚至从一个侧面代表着中华民族今天的文明程度、文化水准和人文进步的方向。

“中国好书”评选活动创办10年来,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图书第一、二、三、四卷分别于2014年、2017年、2020年和2022年4次获得“年度荣誉图书奖”。这些荣誉,首先属于这部深刻影响了当代世界的经典著作。这部伟大著作,全面系统权威地反映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全貌和丰富科学内涵,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创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和壮阔进程,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截至今年4月,这部著作已经在全球翻译出版了37个语种,在30多个国家举办首发式、读者会、推介会、研讨会等国际重大推广活动,在40多个国际书展、500多家海外主流书店、20多家全球线上营销平台持续展示和销售,进入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图书馆,发行覆盖世界180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翻译出版语种最多、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中国领导人著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国际社会读懂新时代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打开了一扇重要的思想之窗,对世界各国读者了解中国、认知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新时代10年代表中国图书最为亮眼的时代坐标,它的编辑、翻译、出版、印制、发行、宣介和国际合作出版,是一项涉及到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名副其实的国家工程。外文出版社有幸作为著作出版单位,收获了包括“中国好书”在内的多项重要荣誉,我们始终心怀感恩时代、感恩使命、感恩事业的真挚情感,始终铭记各级领导、各地区各方面和行业内外给予的关怀指导和支持帮助。

这些年来最令人难忘的,是在中宣部、中国外文局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参与著作编辑审校、组织多语种翻译、完成重要节点任务的一个个彻夜不眠的火热工作场景,是全社出动奔赴各地下厂监印、确保印制质量最高最严的尽职把关担当、极端负责精神,是与全国图书发行行业共同全力以赴第一时间组织上架展陈销售、全力保证全国市场巨大需求的细致服务、大局为先,是在筹备举办一场场对外宣介推广活动、推进实施一个个国际合作出版项目过程中,数年如一日,甘做“空中飞人”的风尘仆仆、日夜兼程……可以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图书的出版,铸就了新时代对外出版工作者的忠诚与担当,锤炼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敢打硬仗的外宣出版队伍,这些都是我们事业的宝贵财富。

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百忙之中给我社5位外国专家亲切回信,提出“用融通中外的语言、优秀的翻译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引导更多外国读者读懂中国,为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交流沟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现在,我们正在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不负中央的殷切期望,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国际出版机构。

在品牌建设上,我们致力于用图书打造“国家文化名片”,继续开展扎实广泛的国际合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球传播,继续实施“大中华文库”“读懂中国”“丝路百城传“等国家对外文化出版工程和重大外宣出版项目,构建一流影响力传播力;在内容建设上,我们聚焦发力党政文献、国情解读和文化传播三大内容板块,继续做大做强做精主题出版;在队伍建设上,我们按照“融通中外”的要求,努力培养建设一支专业化、国际化、复合型的对外编辑、多语种翻译、出版、发行营销、国际合作和外国专家人才队伍,全力打造翻译出版人才高地、大师摇篮,培养成就“新时代爱泼斯坦”“新时代沙博理”;在数字化建设上,我们将加快推进传统对外出版的数字转型、技术赋能、深度融合,在人工智能翻译、智慧出版、数据服务等新领域持续投入和发力,催生新业态、布局新产业、领跑新赛道。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一个数字化、国际化、产业化的2.0版外文出版社的向新而生、再上新征程,我们将为中外读者奉献更多的“中国好书”,以书为媒讲好中国故事,帮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

用匠心打造每一本书

尹志勇

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

历届年度“中国好书”:《天露湾》《树孩》《焰火》《致成长中的你——十五封青春书简》

10年打造,“中国好书”已成为中国阅读的重要品牌,入选图书类型更趋丰富,品质更趋精良,这一切,是在家国意识指引下作者、出版人和读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一本好书,都经历了幕后难以估量的心智磨砺,是出版人高度自觉、高度责任感驱使下的文化理想的结晶。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把这一品牌维护好、经营好、推广好,方能不负出版人的初心,把更多更好的书籍奉献给社会。

历届“中国好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焰火》。这本书是我社畅销、常销的精品图书,也是一本双效俱佳的儿童文学佳作。它首先是一部动人心弦、与众不同的成长小说,“全面解读成长,关爱少年心灵”;其次,它是一部难得一见的心理小说,文中对青少年丰富的心理把握精准深刻;同时,它也是一部充满诗意与真情的纯美之书,语言的诗意与张力让文字充满节奏感,真切自然、细腻生动的笔触让一个纯真的青春故事开出了绚烂的艺术之花。

2016年年底,作者按时交付稿件,我们对书稿非常重视,迅速组织选题小组对书稿内容进行讨论。书稿围绕一群14岁左右的少年展开叙事,写出了成绩出众却相貌平平的女孩在美丽、多才多艺的女孩面前,心里所产生的自卑和要强,刻画了少年成长中的内心世界。同时,又通过美与善的书写和引领,生动地实现了青少年心灵的“自成长”,描绘出他们心灵与人格的逐渐完善,及对善与美的执着坚守。而且,作者李东华本身是儿童文学作家兼评论家,其笔触流畅、简洁,作品对少年心理的精准把握、对青春的温情注视,具有极大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毫无疑问,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2017年,该作品还未出版,选题就入选国家新闻广电出版总局2017年“中国文艺原创精品出版工程(二期)”,实实在在地证明了这一点。

虽然认定书稿整体具有很高的质量,但是距离最终成书还是有差距。于是,我们与作者拉开了该书漫长的编校序幕。一是针对稿件的回忆与现实叙事节奏跳跃部分,建议作者调整部分章节,使故事更集中;二是针对人物情感表达略显直白的问题,建议作者修改部分情节,使人物对话与情感表达更符合年龄和身份;三是约请外审专家对稿件作更加专业、细致的审读。除了基本的文本打磨之外,还从准确性、创新性方面,与作者沟通商定了书名、创作心语等,力求守正出新。《焰火》的编辑过程,经历了几次“肯定——否定——肯定”,颇费周折,最终破茧而出,以最好的面貌呈现、在最佳的时机出版。

《焰火》不仅是李东华“致成长”系列奉献给青少年的新作,也是我社作为老牌的文艺社,调整产品布局、延伸产业链的代表性成果。事实证明,我社当初请作家李东华全新创作少年心灵成长小说,这个选题策划精准独到。而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用匠心打造每一本书,让好书发出自己的声音。

对于另一本获奖图书《树孩》,我们开启了全新的营销模式。在品牌资源的支持下,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效结合的同时,围绕着为作者寻找最合适匹配的渠道而努力探索。线上的有效展示和线下的内容传播形成了良好的融媒体互动机制,从学生、家长、教师三个维度策划不同侧重点的推广活动,也将这本书的核心内容精准地传递给终端读者。在线下活动方面,开展了济南新书发布会、北京研讨会、江苏进校园活动、各地新华渠道推荐阅读活动,重点突破,直接促进销售。在媒体报道方面,2021年《树孩》正式出版后累计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点主流媒体发稿宣传40余次。在多平台营销方面,编辑营销反复精心打磨短视频文案,确定视频风格,自主拍摄剪辑《树孩》营销视频在电商平台全面发布;邀请俞敏洪录制视频在抖音推荐,引爆全网;策划“小小朗读者”的活动,在视频号上展示《树孩》的朗读视频;参加2021上海书展短视频荐书活动等,全方位展现图书亮点。在直播带货方面,利用作者赵丽宏的影响力和图书前期营销的基础,通过东方甄选图书号、小小鹰萱妈等抖音大号,进行“赵丽宏儿童成长系列”作品直播带货。提高《树孩》在新媒体短视频平台的曝光率,以此为契机拓展我社儿童文学品牌营销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营销,特别是新媒体营销,使《树孩》销售近20万册。

今年入选图书《天露湾》是我社坚守出版初心 、紧跟时代精神,精心策划的主题出版物。该书初稿成于2021年7月,经初步评审,将其定为我社2022年度重点图书,制定详细的出版规划并一一督促落实。小说讲述的时间跨度近40年,以金满仓家、洪家胜家、肖丙子家两代人的际遇为主要描画对象,并以此辐射到县、市和省会城市武汉等地多个人群,有长河巨制的用心,具备史诗的品格。其初稿涉及当地葡萄种植业的零零总总,生动而详实,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正如陈应松一向的创作观——“写近不等于写窄”,《天露湾》的故事发生地在湖北荆州长江南岸,但其精神核心却是一个村庄、一个地区,及至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与创新精神。其主题、风格与之后启动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不谋而合,是作者历时两年进行田野调查后谱写的时代新华章。为凸显文本的主题,我社在出版过程中,主要从三方面对文稿进行了提升。一是请作者在常规的叙事节奏中,将整个荆州葡萄产业园的兴起与发展,与影响了我国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的大时代背景相结合,比如加入邓小平南方谈话、香港回归、1998年长江洪水、新农村建设、取消农业税等情节。二是在原汁原味地展现“荆楚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增加小说语言的艺术性,使小说洋溢出“人民的素朴与人情的变化”。三是梳理小说的时间线,打磨细节,追求至臻,并处理好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的尺度。

《天露湾》于2022年1月上市,入选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2022年度“中国好书”,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提名奖等。

取得这些成绩始终离不开“四个坚持”。第一,坚持“原创立社,内容为王”,加大原创出版力度,做强主题出版和做优精品出版。第二,坚持“导向正确、双效结合”的原则。树立精品意识,力求打造高质量的文学精品,以不变的定力,应对万变的市场。第三,坚持培养专业化与类型化人才。不断培养具备优秀专业能力和强大精神定力的高素质编辑人才,锻炼谙熟新媒体传播规律、行动力强的营销和发行人才,吸纳综合素质高、思路开阔、熟悉融合出版的复合型人才。第四,坚持营销前置,编发营工作深度融合。加强对传统电商渠道的维护,对新型电商渠道的拓展力度,稳住重点实体渠道市场规模。完善自媒体矩阵建设,将自播变为常规动作,把握自媒体传播规律。持续搭建达人资源库,提高营销创意力。

专业布局 深耕精品

肖风华

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

历届年度“中国好书”:《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

“中国好书”不仅是全民阅读领域的重要品牌,其入选作品更是成为中国出版业的好书“风向标”。最近,我社策划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获得2022年度“中国好书”这一殊荣,是对我社出版工作的肯定和鼓励,大家备受鼓舞。

“中国好书”评选10年来,我社多部佳作入选月度“中国好书”,包括《法治中国——中国法治进程》《什么是科学》《账本里的中国》《文明的力量》《双循环论纲》。《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是我社首次获得年度“中国好书”。该书讲述了一段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初,香港遭逢大旱,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在周恩来总理的批示下,1964年春,东深供水工程启动,50多年来历经数次扩建、改造,满足了香港80%的用水需求,成为香港名副其实的“生命线”。但由于这项工程的特殊性,这条“深藏功与名”的供水工程的历史却知者寥寥。

《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揭开了东深供水工程60多年来“深藏功与名”的原因,展示了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时代楷模”的不朽功勋,出版过程可谓艰辛。此次入选“中国好书”,充分说明该书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更多人了解东深供水工程这一伟大的“生命线”,更加深刻领悟建设者群体忠于祖国、心系同胞的家国情怀。

2021年4月21日,中宣部授予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时代楷模”称号,并号召全社会向他们学习。作为华南出版重镇,广东人民出版社积极响应这一号召,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创作指导,在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的领导与支持下,联合国家一级作家陈启文先生,策划出版《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时隔近60年,部分当年的工程亲历者已然故去,部分文献材料也因年代久远而无从寻觅,因而有必要展开抢救性采访和收集。作者、责编等相关人员不辞辛劳,开展田野调查,走访当年的施工现场,并逐一拜访当年参与工程建设以及工程经营管理的人员,获得第一手资料。我社还联系了广东省水利厅等部门,由后者提供在地引导和航拍工程等方面的帮助。

功夫不负有心人,《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出版后吸引数十家主流媒体关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大公报、文汇报等发布专题报道;市场表现优异,上市1个多月发行逾3万册;获得众多荣誉,如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宣部出版局“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好书荐读活动5月书单、广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

为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我社与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签订了版权输出合约,以繁体中文版的形式在境外(包括但不限于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发行,推动《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版权“走出去”,该书繁体中文版已于 2022 年 10 月出版。

广东人民出版社始终把握好出版工作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属性和服务属性,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精品先行。首先是做好顶层设计,为精品出版指明了方向。3年来,我社全面启动“三化”改革,将出版主业划分为主题出版、学术出版、地方出版、大众出版、数字融合出版几大板块,各自形成了战略明确、专业突出的生产布局,此次《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入选2022年度“中国好书”,正是我社专业布局和深耕精品的成果体现。其次,在坚持正确出版导向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探索全流程改革,激发生产活力,持续输出优质内容。实施“三化”(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战略以来,我社在选题策划、编辑校对、宣传营销等出版全流程进行了一系列市场化改革,贯通了创作、生产和传播。比如在2022年,成立了专职部门建设新媒体矩阵,培育私域流量,让看起来“高大上”的主题出版、学术书籍以小切口触达市场,吸引了很多新生代读者。此次《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的营销宣传,就是由社领导牵头,编、发、营销组成项目团队共同发力,精心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方案,根据不同媒体平台调性和受众喜好,以多元化的宣传方式吸引更多读者关注。

未来,我社将继续坚持精品出版理念,依托数字技术转型升级,促进传统出版产业链形成价值链,实现出版的现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优秀出版物必须具备独特性与思想性

刘凯军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社长

历届年度“中国好书”:《不一样的卡梅拉·我爱平底锅》《森林里的小火车》《建座瓷窑送给你》《三江源的扎西德勒》

10年来,我社共有15种图书获“中国好书”奖,其中有4种入选年度“中国好书”,《逐光的孩子》《你看见喜鹊了吗?》2种入围年度“中国好书”。另外入选月度“中国好书”的作品有《噔噔噔》《宝桃的村庄》《小菊的茶山》《三江源的扎西德勒》《飞机楼》《碗灯》《逐光的孩子》《荆棘丛中的微笑》《野娃子》《并世双星——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伟大的约克先生》《森林里的小火车》等。

每部获奖作品背后都有令人难忘的故事。《三江源的扎西德勒》是作家杨志军在为三江源野生动物保护者深情立传,《建座瓷窑送给你》凝结着作家彭学军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礼赞与致敬,《小菊的茶山》是作家徐鲁在忆往昔……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逐光的孩子》的出版。这是作家与出版社的一次双向奔赴。《逐光的孩子》策划缘起在2018年,全国正坚定不移打好脱贫攻坚之战时。教育扶贫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发现舒辉波老师有着14年的媒体人经验,舒老师工作的高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着大学生支教的优良传统,关键是舒老师自己有着丰富的支教经验。面对我们的邀约,舒老师欣然接受。选题确定后,我们和舒辉波老师经过多次探讨,达成一致意见,即区别于那些着力于书写留守儿童的苦难生活的乡村题材小说,要采用陌生化的写作方式,写出特点和新鲜感,而不是停留在一种通识性写作的层面。

作为一位在现实主义题材中深耕多年的实力派作家,舒老师紧紧把握住“写人”“写情”“写成长”少儿成长文学的核心要素,通过支教老师的视角,在描摹贫困山区儿童生存境遇和心灵图景的同时,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坚守与困境、精神成长与生命价值,写出了支教题材作品的独特性与思想性。作品出版后果然从众多乡村题材中脱颖而出,收获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可见,作为主题出版物,同时也必须是优秀的文学出版物。

我社一直以来都注重精品出版物的策划与储备。2023年,我们同样准备了一批优质的主题精品图书以飨读者。

首先主打的是青年作家张忠诚的“东北抗联三部曲”,这是一套深入挖掘东北抗联精神时代价值的战争题材小说。作家张忠诚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他对书写和记录东北抗战历史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为了真实呈现这段历史,他阅读了超过500万字的史料,历时5年创作而成。这些资料绝大多数都是口述史,有沉重的苦难、鲜活的细节、真实的历史,还有一个民族的韧性和耐力。

这3部书全面呈现了东北14年抗日战争带给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孩子的苦难,以及苦难之下中华民族的挣扎与反抗,特别是中华民族宁死不屈、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目前该书入选了“假期读一本好书”活动推荐图书。吴洲星是我社重点合作作家,也是青年儿童文学作家中的佼佼者,在我社出版的《碗灯》《宝桃的村庄》都取得了较好的业绩,2023年6月,我们还将推出其全新现实主义作品《紫云英合唱团 》,这是一部发生在吴洲星家乡宁波的音乐题材少儿成长小说。

尝试众筹 创新打造图书出版项目

陈 敏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社长

历届年度“中国好书”:《说戏》《敦煌岁时节令》《大运河画传》

“中国好书”作为引领出版界、导航全民阅读的风向标,有力推动了全民阅读的普及与深入,也助推了精品出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统一。江苏凤凰美术社将努力出版更多好书,为出版业发展和全民阅读推广贡献绵薄之力。

对于出版社而言,“中国好书”评选具有引导和激励的重要作用,激发我们不断提高图书品质,坚持走精品出版路线,多为人民出好书。每一次 “中国好书”殊荣的获得,都是对我们努力付出的极大肯定与鼓励。同时,“中国好书”为出版业打造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门类的优秀图书,由此感知最新行业趋势、学习同行优秀范例,为我们打造下一本“好书”提升了视野、启发了灵感。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秉持长远发展理念,聚焦导向、质量、原创、精品,以调结构、强质量、提效益、育人才、建品牌为发展思路,坚持优化整体布局、提升结构效益、强化质量管理,推进垂直化、专业化精品内容体系建设。自“中国好书”评选开展以来,我社共有7种图书入选——《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传统节日篇:每个孩子都该知道的传统节日故事》《好物有匠心:影响世界文明的中华匠人》《木鉴:中国古代家具用材鉴赏》《脱贫故事绘》4种入选月度榜单,《说戏》《敦煌岁时节令》《大运河画传》3种入选年度“中国好书”。

进入2022年1~2月榜单的《木鉴》这本书,作者周默是一位沉潜古典家具材质研究数十年的学者,治学严谨、风骨铮铮,为业内所称道。周老师在大量艰苦的田野考察和实践学习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素材, 继而从材料学、植物分类学、木材学以及中国哲学等独特视角,系统阐述了中国古典家具用材,使《木鉴》成为填补相关领域空白的珍贵“教科书”。该书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性,且因作者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行文穿梭于先秦古籍、明清笔记与现代科学,富含的人文精神增加了文本可读性,让读者对中国古典家具的文化内涵有更直观的感受。《木鉴》出版不久,我社又推出其姊妹篇《木典》,进一步将中国古典家具用材的研究成果同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及历史经纬作细致比照,并对木材的利用和保护提出专业建议。这两本书以独特的专业和厚重备受瞩目,联袂获得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评选一等奖。

2018年度“中国好书”《说戏》则是凝聚了昆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柯军的多年心血。该书以一位交流障碍症戏迷少年陆诚的台前幕后交流为线索,串出柯军老师对11出经典昆剧的剧情赏析、角色揣摩、表演阐述等,既是柯军舞台生涯40年集大成之艺术档案,又是当前昆曲传习之珍贵文献。其后几年,在《说戏》成功的基础上,柯军又陆续创作了《素昆》《念白》,从昆曲的最传统到最先锋,再回归到最内心,真实呈现了昆曲以及昆曲艺术家们的曲折传承与时代创新。

今年获奖的《敦煌岁时节令》是一个创新性的图书出版项目。选题缘自敦煌研究院2018年起推出的“敦煌岁时节令”新媒体栏目,总计35期内容,累计获得超2000万次点击、100多万条留言。我社主动向敦煌研究院表达了出版意愿,经多次商讨,双方共同决定将其转换为纸质出版物。

在图书营销方面,我社倡导编辑部门与营销部门密切对接、深度互动,结合图书特点,制定精细化、多元化的营销策略,利用线上精准营销以及线下活动协同,推动图书以更广泛而有效的方式抵达读者。《敦煌岁时节令》的营销方式,我们首次尝试了众筹。一方面通过直面读者的互动交流,让更多人爱上这本书,另一方面尝试以图书打破边界,让读者不仅在传统书店或电商平台上看到它,还能在其他更有趣的平台上看到它,也籍此展现苏美社专业而有活力的面貌。为此,我社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小组,来自编辑、营销、印务及宣传部门的同事们在项目进程中积极探索,密切协作,不断优化改进方案。2022年2月19日项目正式上线,上线1分钟成功达成3万元众筹目标。项目结束当天,众筹金额突破20万元,项目目标完成度高达695%。

在社会效益方面,除年度“中国好书”外,《敦煌岁时节令》还入选了诸多榜单,如2022年6月《光明日报》“光明悦读”荐读,2022年度新浪微博年度人气新书NO.1,2022年度 “凤凰好书”特别奖,2022年度《央视读书精选》人文艺术类榜单,等等。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该书目前已加印3次,得到市场和读者的充分认可。

《敦煌岁时节令》的出版,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从选题立项、出版到后期的营销、宣传,凝聚了苏美社众多同事的齐心努力,最终在双效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可以说是图书出版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一次成功尝试,让我们不仅看到了图书出版抵达读者的多元方式,也更有信心去探索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立足专业优势资源

打造原创文学精品

虞文军

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

历届年度“中国好书”:《书法的故事》《燕云台》《望江南》

每年一度的“中国好书”评选,各出版集团和出版机构越来越重视,竞争愈发激烈,入选难度越来越大。这对出版机构而言是新的考验,必须立足自身专业,发挥长期积累的作者资源优势、编辑团队经验,加强前瞻性顶层设计,提前谋划,社领导亲自带队,采用重大项目编辑团队方式,精心编校、精编细作、精心打造。

2022年度“中国好书”《望江南》是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创作的最新长篇小说,2022年2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上市。这背后有着一段浙江文艺社与王旭烽长期合作的不解之缘。浙江文艺社分别于1995年、1998年、1999年出版了其历时10年创作的《茶人三部曲》,前两部《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荣获第5届茅盾文学奖,《南方有嘉木》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从《茶人三部曲》到《望江南》,这一份合作约定持续了数十年。

一部好作品的诞生需要作家经年累月的打磨,王旭烽执笔创作时间长达8年,框架、内容不断推翻、重构,这一孕育过程可谓艰难。《望江南》的策划组织、编辑出版、营销推广更是展现了出版团队的耐心守候、深度参与,体现了资深出版人的独特价值和专业的服务精神。2021年11月,在社领导班子成员的群策群力指导下,编辑团队和发行团队展开多次讨论和沟通,将《望江南》营销宣传作为2022年度重点工作,将其视为一场全力以赴的“硬仗”。上市前期,我们筹备了完整的宣传物料,多达数十组不同类型的稿件、视频、照片和其他物料,并逐步向100多家媒体、300多位达人、50多位专家精准投放、宣传,在豆瓣、微博、小红书等渠道持续发力,发行团队在当当、京东大力推新和导流,并进一步聚焦各平台的流量,新媒体营销团队运用自建的新媒体矩阵、达人库,加强以短视频为主的抖音达人带货营销,从而让《望江南》实现单条视频带货4000册,间接带货2万册。自2022年2月底上市后,以“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为宣传语,线上制造流量,线下开展活动,渠道定向传播,让该书短时间就进入热销状态。

《望江南》的成功,是我社创新营销思维,改革营销体系,以小红书平台精准营销为突破,以重点项目营销为突破,持续改进宣发与销售转化方法,深化实施市场重点图书分级制、营销编辑下沉编辑部制作等内部改革,探索畅销书运作机制,提升畅销书整体运作能力累积效应的结果,也是坚持“流量在哪里,营销就到哪里”原则,聚焦流量导向,加快新媒体矩阵建设,推动营销平台立体化,实现图书宣发和销售转化,拓展线上营销的成效体现。该书社会效益显著,入选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浙江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望江南》(德文)入选2022年“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望江南》(尼泊尔文)入选 2022年“丝路书香工程”。《望江南》出版后深受读者喜爱,至今已重印25次,发行量达35万册,年销量突破30万册,经济效益颇丰。

在打造精品方面,我社在策划、编辑、推广等环节,积极发挥自身的出版实践经验、专业优势和综合能力。

一是策划组织上,强化统筹规划,聚焦党和国家重点工作,提前谋篇布局,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物色邀约最佳作者。题材要精准对路,要做充分的市场调研,听取相关部门领导和权威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做好选题立项。选题方向上,既要立足浙江特色、浙江实践,又要挖掘中国价值、体现全国意义,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小切口彰显大题材、小故事反映大道理。根据选题方向,再来物色邀请合适的作者,最好是在该专业领域功底扎实、有一定创作经验的作者,对作品成功打造更为关键。

二是内容打造上,全程深度参与,为作者创作赋能,提供建议性意见,体现编辑专业服务水平。在选题策划阶段就要提前主动介入,选定主题、物色作者、构架提纲,全程参与书稿创作,对书名框架、内容篇幅、结构形式、主旨立意等提供建议性意见,促使作品达到双方理想中的创作目标。

三是编辑队伍上,采取重点项目社领导负责制,发挥团队协同作战精神,打造精品佳作。浙江文艺社建社40年来已形成“出名著,出精品,求创新,求质量”的出版特色和出版风格,对“中国好书”等重点项目,按精品出版要求,根据出版时间进度,倒排工期,挂牌督战,实行社领导挂帅负责制,采取项目编辑团队协同作战方式,优势互补、协同配合;按社重点项目流程,调动全社资源予以配置保障,实行编辑校对、美编设计、编务印制、营销宣传、市场发行等所有职能部门全流程、全环节协同配合。

四是质量把控上,精心打磨,精编细作,精益求精。按精品出版标准,要求图书责任编辑从政治导向、内容质量、文字表述、资料查核、引文核对、前言后记、推荐序言、书名封面、宣传用语、作者简介、内容简介、样书选送等等,做全方位的考量和把关,在图书出版的每个细节以工匠精神打造,体现编辑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对“中国好书”重点项目,实行特殊的图书质量把控和重点保障机制,除社里正常的三审三校外,根据情况会增加校次;并聘请社内外有丰富经验的审读专家协助审核,以高标准严要求对书稿编校质量做好把关;由总编办负责邀请专家审读图书质量,报送样书由印制部抽查印装质量。

五是营销推广上,采取线上与线下、传统纸媒与新兴平台结合的全媒体全覆盖营销策略。除传统渠道媒体外,利用小红书、抖音、B站、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做整体宣传推广;在新华书店、民营书店正常上架外,重点加大在当当、京东等电商平台和小红书、抖音、拼多多等社交电商以及天猫、有赞等自营旗舰店等线上平台上架铺货;通过书评介绍、权威书单推荐、新书发布会、专家研讨会、书展活动、作者签名演讲、专题讲课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图书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度。

不盲从不跟风

打造双效俱佳的童书精品

徐迪南

明天出版社总编辑

历届年度“中国好书”:《琴声飞过旷野》《寻找鱼王》

每年的“中国好书”评选,都是对中国图书出版工作一次极具专业眼光和价值引领意义的年度总结。年度“中国好书”的发布,不仅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份值得信赖的书目,也对创作界、出版界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带动作用,对促进全民阅读、优化阅读和出版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我们编辑来说,每年通过这个评选活动,我们不仅看到了数十本优秀图书,更看到图书背后的创作者和编辑者,感受他们的写作与编辑出版理念,发现好的出版案例与方法。无论我们社出版的图书是否获奖,每次参与这个读书人、出书人、爱书人的年度盛会,总能让我和同事们收获不断前行的动力。

“中国好书”评选开展10年来,明天社出版的《寻找鱼王》《琴声飞过旷野》入选年度“中国好书”,《墨童》入围年度好书榜。这三种书分别代表了我社在童书出版,尤其是儿童文学出版工作中,在书写领域的拓展、优秀作者队伍建设上的努力与收获。

入围2020年度“中国好书”的《墨童》,是优秀青年作家冯与蓝的作品。该书以饱含当代生活气息的故事,为小读者细致呈现一方方墨锭上所蕴藏的丰厚文化意蕴,带领孩子们走近非遗传统文化,从陌生犹疑的观望,到发自内心的认同与热爱,同时,也以一段孩子与父亲比肩而立、共同成长的故事回应着一个“五四式”的文学主题: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做父亲和怎样做孩子。

入选2015年度“中国好书”的《寻找鱼王》,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张炜为孩子们书写的一部极富寓言气质和生命哲思的少年成长小说,在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中,将“蕴藏在时间和自然中那些能指引人生的恒常之理”传递给孩子。正如评论家方卫平所言,这部作品“不是一个关于初出茅庐的少年如何征服世界的成长叙事,而是初涉世事的少年如何在成长中学习一种面对世界的恭敬之心”。

入选2022年度“中国好书”的《琴声飞过旷野》,是另一位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徐贵祥的首部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大别山区乡间戏班的孩子们在烽火岁月中成长蜕变的故事,从“教育”切口进入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文笔洒脱,语言爽利,是一部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所见不多的大情怀、大手笔之作,也是在徐贵祥创作旅程中具有尝试性、创新性和标志性的新作。评论家吴义勤认为这部作品“回荡着历史和信仰的力量,充满坚韧乐观的可敬的民族精神。它以可感可信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动人的中国故事,塑造了一个可亲可爱的中国形象。小说通过儿童成长史的形象叙述,寻索中国现代革命之源与流,以独特的视角和方法,写出了现代中国的生活史、心灵史和精神史”。

关注徐贵祥,缘起于他那部影响巨大的代表作《历史的天空》,因为喜欢他作品的那份沉雄与开阔,又陆续拜读了他的不少作品,也关注着媒体对他的报道。真正和徐老师接触是在2020年。为迎接建党100周年,我社计划出版一本革命历史题材的儿童小说,帮助孩子们对“中国革命”有更真切、可感的认知,希望近百年前那些改变中国命运走向的早期革命者的故事,有更鲜活的文学表达。于是,我下决心向徐老师约稿。一开始,他对为孩子写作颇为迟疑,认为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挑战,回复我:“给孩子写书是大事,我得想想。”这样的慎重让我心里反倒多了几分踏实,于是表示:“不急,我们可以慢慢等。”

此后,我们将徐老师写的抗战题材中篇小说《好一朵茉莉花》经编辑处理后,出了一个单行本,更名为《狗阵》,在孩子和老师中反响热烈,这也让徐老师了解到今天的小读者对好故事的领悟力与阅读热情。

2020年12月,徐老师发来《琴声飞过旷野》的故事大纲。2021年6月完成13万字的初稿,之后便是与我们编辑团队间反复的讨论与修改。直到2022年春,这部作品才正式定稿。徐老师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琴声飞过旷野》不仅不是信手拈来,而是多次放下多次捡起,从主要人物到核心故事,一遍一遍地设计、修正、取舍,推倒重来,另辟蹊径……”和徐老师的这次合作,不仅令我们感佩于一位大作家在作品中奔涌的天赋才情,以及对待“为孩子写作”的极度审慎与耐心,同时也促使我们更深入地思考评价儿童文学的尺度、思考儿童文学边界的拓展,以及儿童文学如何走向丰饶与广阔。

《琴声飞过旷野》出版后,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入选2022年度“中国好书”,荣获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出版专项规划、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等,目前累计销售5万余册。

高质量的精品图书始终是明天出版社的立社之本。尽管读者不断升级的阅读需求、销售场景和传媒手段的迅速迭代,都为童书出版持续带来新的挑战,但明天社始终铭记童书出版所应肩负的历史使命,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断提升编辑能力、整合营销能力,坚持不盲从、不跟风,守正创新,努力打造更多双效俱佳的品牌图书,继续强化畅销与常销兼而有之,经典与流行相得益彰的少儿图书出版格局。

校 对:马 葵

编 辑:陈 麟

复 审:张维特

终 审:宋 强

推 荐 阅 读

●图书破价盗版乱象几时休?!五大平台共同发声!

●出版业4月招聘汇总

●来场大辩论吧!编辑会被ChatGPT取代吗?

©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中国书业最忠实的观察者和记录者

新媒体矩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