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孔子出游图 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2023-12-24 08: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孔子酷爱大自然之美,喜欢自然山水之游,重视游览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作用。而“游必有方”,则是孔子对旅游休闲行为规范和思想准则的总结。他认为,观察自然要和人的精神之间相互感应,所说观水有术“之术”者,指人对山水的认识,对美的发现与合乎道的法则。以水“比德”和“观水有术”不是简单的比喻,而是理论上的提升。孔子的近游观和远游观并不是相互矛盾,远游与近游,实际上反映了儒家的“忠”与“孝”,君子的人格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矛盾统一。此外,孔子的“信而好古”“兴灭继绝”的文化意识对旅游史料的保存,以及孔子思想的义利观对中国探险旅游等,也有一定的影响。孔子的思想自成体系,从“父母在,不远游”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再到“游必有方”,最终形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比德的旅游思想。从具体的出行要求,到对远方来客的热情期待,再到旅游休闲审美的哲学理念,形成了一整套行为规范和思想准则,并以这些行为规范和思想准则为指针来指导实践,在各种矛盾中寻求“中庸”之平衡。

自从孔子创立“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旅游理论开始,中国的旅游理论就与儒家结下了不解之缘,乃至于今天的旅游理论,以及处理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关系时的既开发又保护,在保护下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等诸多观点的形成和具体措施的实施,无一不是儒家“中庸”思想的体现。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理论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与孔子的旅游理论内涵是一致的。可见,孔子的传统旅游理论至今仍焕发着勃勃的生机,不但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消亡,反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断地汲取新的营养,日趋丰富和完善,并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成为中国旅游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游览、游学、游仕”三道

从旅游学的角度来看,孔子不仅创立了旅游理论,而且是旅游活动的实践者。公元前497年,阳春三月,孔子为了保持自己清高的人格,也为了“克己复礼”,宣传他的治国理念,于是沂水清波濯吾缨,浩歌一曲伊人行,离开生他养他的父母之邦,在众弟子的簇拥下,疲马凋车,开始了为期14年周游列国的生涯,空间跨度几乎遍及当时大半个中国,并留下了许多遗迹。

流行于春秋战国士阶层的“游学”活动,就是以知识分子为主的士人主体。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为旅游活动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君王巡狩、贵族田猎、文化参观、学子游学、民间节日游乐等,都丰富了这一时期旅游活动的形式种类。以孔子为代表的士人集团借助游学这一桥梁,将传播知识与游行天下相结合,广纳弟子,与他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丰富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旅游活动。孔子周游列国的14年,实际是孔子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14年的跨国游历使他对旅游有了许多的感悟,为他创立旅游理论奠定了基础。孔子的旅游活动涉及登临、游学、考察观光等多个方面,内容也是极为丰富的。文化观光之游除了对大自然的游览观赏以外,孔子和儒家学者还“观礼”“观风”,对古代文化遗址、民风民俗等方面进行考察和游观。

孔子的“游”主要有三种形式:游览、游学、游仕。孔子在游中问学,游中入仕,在学问和仕途的曲折中诠释了旅游的境界。孔子问学京师,游历诸侯,从漫长的旅途中悟出精辟的人生哲理,成就了粲然的道德文章,从中可以看出旅游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正如《吕氏春秋》卷十四所载:“孔子周游海内,再干世主,如齐至卫,所见八十余君,委质为弟子者三千人,达徒七十人。七十人者,万乘之主得一人,用可为师,不为无人。”在他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中,无不体现着儒家以人为本、经世致用的旅游观念。

孔子的人生哲学中健全的人格标准有三要素:仁、智、勇。孔子认为,达到仁智勇的首要方法,第一途径是格物致知,而旅游正可格物致知。从孔子旅游实践看出,旅游是陶冶情操、培养良好品德的课堂,旅游是对美的追求,旅游是了解社会关怀人生的窗口。孔子本人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载本身就是对孔子旅游思想的最好诠释,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旅游的标志性人物。

标举旅游人文社会关怀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中国旅游史早期的兴盛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商周时期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教育突破了政府、贵族的垄断,高雅的文化逐步下移,私学之风兴盛于世。商贾之旅、游览之旅、外交聘旅、游说之旅、游学之旅、游猎之旅……蔚为成风。以孔子为代表的知识渊博之士,纷纷开始创办私学,传道授业解惑,聚徒讲学。于是,天下的莘莘学子怀着对知识的渴望,不辞辛苦,踏上了寻师问道的游学之路。

孔子主张修身治学要以立志为发端,将修身作为基础,把仁德作为目标,通过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来涵养德行。这六门知识“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之不可阙者也”,优游于六艺,不仅有助于德行,同时也使学生在闲暇时不致松懈。在官府学校森严的局面下,孔子高举“有教无类”的大旗,向“学在官府”挑战,杏坛设教,阙里办学,把官府之学变成“四夷之学”,乃有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的辉煌硕果。可以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对主人、接待地、旅游媒体的一种行为规范,也是一种文化气质方面的要求,是孔子对为他而纷至沓来的客人的欢迎词,也是对当时人际交往频繁、旅游之风兴盛的社会现象的一种良性指导。正因为君子有着智者仁者的高贵品德,所以在游山观水的时候,不仅能陶冶情操,升华境界,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获得美不可言的乐趣,还能获得“高山流水,觅得知音”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人生快感。

回归自然,宁静心志,已是如今众人出游的动机之一。

(陈晓霞,孔子研究院副院长,本文原载于《大众日报》2017年5月31日。)

编辑:孔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