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影响怀孕吗?孕前要剔除吗?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子宫肌瘤28mmx22m大吗 子宫肌瘤影响怀孕吗?孕前要剔除吗?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子宫肌瘤影响怀孕吗?孕前要剔除吗?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2023-12-31 12: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子宫肌瘤最爱添堵了,不光发病率高,还爱堵在「生娃」这个人生节点上。

想生娃了,照例做了个妇科检查,却被建议再做个手术。许多姑娘不愿面对,心想:“To do or not to do,肌瘤or生娃,都过阵子再question吧!”

如果你也是这么想的,那咱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盘盘它。

PART

01

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很高?

确实很高,子宫肌瘤在育龄期妇女中患病率高达25%,它可是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大家备孕时查出子宫肌瘤,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儿,想当妈的姐妹大可不必过度紧张。

虽然发病率高,但子宫肌瘤发生肉瘤变(可简单理解为“恶变”)的几率极小,仅为0.4~0.8%。

没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是不需要治疗的。若是引起了月经异常、疼痛、占位病变(如尿频)、不孕或反复妊娠丢失等症状,那就得做好面对手术治疗的准备了。

PART

02

子宫肌瘤对生育力有哪些影响?

估计打开这篇文章的朋友,多少做过一些“功课”,我们先快速对一遍“答案”。

1. 可能有哪些影响?

孕前,主要是影响受孕。肌瘤可阻挡输卵管开口、引起子宫异常收缩,导致不孕。

孕期,肌瘤可影响宫腔形态、内膜及胎盘血供,可能引起流产、早产、胎位异常、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并且,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发生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的几率也增加。

产时,肌瘤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程停滞,可阻挡产道导致梗阻性难产。

分娩后,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

但是!别急着“对号入座”。我们得先看看子宫肌瘤长在哪儿,有些“地段”上的肌瘤,并不会引发以上后果。

2. 肌瘤的位置很关键?

是的。我们把子宫比作一间房子,若肌瘤长在“外墙”上,且往外长,那对宝宝的影响很小。

若肌瘤往房间内长,日渐挤压房子,甚至就长在房内,占用空间,那自然会影响生育力。

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FIGO)关于子宫肌瘤位置的分类系统如下:

▌粘膜下肌瘤(FIGO 0、1、2型)

0型(有蒂粘膜下肌瘤);

1型(无蒂粘膜下肌瘤,向肌层扩展≤50%);

2型(无蒂粘膜下肌瘤,向肌层扩展>50%)。

▌肌壁间肌瘤(FIGO 3、4、5型)

3型(肌壁间肌瘤,位置靠近宫腔,瘤体外缘距子宫浆膜层≥5 mm);

4型(肌壁间肌瘤,位置靠近子宫浆膜层,瘤体外缘距子宫浆膜层

5型(肌瘤贯穿全部子宫肌层)。

▌浆膜下肌瘤(FIGO 6、7型)

6型(肌瘤突向浆膜);

7型(肌瘤完全位于浆膜下,有蒂);

▌宫颈肌瘤(FIGO 8型)

孕前可不处理:FIGO 6、7型肌瘤(浆膜下肌瘤)对妊娠率影响不大,孕前可不处理。

孕前考虑处理:FIGO 0、1、2型肌瘤(粘膜下肌瘤)以及FIGO3型肌瘤(部分肌壁间肌瘤)可导致宫腔形态改变,对生育力的影响大。如果存在严重的阴道出血,和至少一处粘膜下肌瘤,我们推荐孕前剔除,以提高妊娠率。

是否处理存在争议:FIGO 4、5型肌瘤(肌壁间肌瘤),剔除后是否能提高妊娠率,目前存在争议。

有研究发现>5cm的肌壁间肌瘤剔除后,能够显著提高妊娠率及试管婴儿的成功率。也有研究持反对意见,认为无症状妇女行肌瘤剔除后,对妊娠的获益不大。

2015年加拿大妇产科学会指南则认为,肌壁间肌瘤对妊娠的影响取决于肌瘤对宫腔及内膜的影响,<4cm对内膜影响不大的肌壁间肌瘤不影响生育。

2017年《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则指出子宫肌瘤患者准备妊娠时若肌瘤直径≥4 cm 建议剔除。

总之,子宫肌瘤的治疗决策是因人而异的,需结合年龄、既往生育情况、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肌瘤的大小、位置等若干因素,才能给出建议。

所以,不要盲目参考网友们的肌瘤尺寸数据,影响肌瘤治疗的因素太多了。

PART

03

剔除子宫肌瘤后,多久可以怀孕?

上回科普子宫肌瘤,有朋友留言:“做完肌瘤摘除手术,医生建议我尽快怀孕。”线上问诊有患者问道:“怎么我的医生让我至少等一年?”

妊娠时间间隔的长短,主要考虑手术对子宫肌壁造成「创伤」的程度,以此来评估发生妊娠并发症(如子宫破裂)的几率,这就需要考虑肌瘤位置、大小、手术方式(开腹手术或者腹腔镜手术,以及缝合方式)对子宫的影响。

若肌瘤长在子宫“外墙”上,且往外生长(如FIGO 7型),做手术剔除后对我们“墙壁”的损伤较小,临床上一般建议术后避孕半年即可。

而其他类型,则可能要避孕1~2年。但也有专家认为:

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距离内膜>5mm者可以不避孕;

肌瘤底部距离内膜3~5mm者避孕3~6个月;

肌瘤底部贴近内膜或者术中穿通宫腔,避孕1年。

不过,由于妊娠间隔时间缺乏大样本循证医学数据,也没有量化的指标,因此建议由「手术医生」给出个体化建议。

PART

04

怀孕后肌瘤可能会变大?

有些朋友怀孕后才查出肌瘤,还有些朋友被医生告知自己的肌瘤太大很难怀上,可还是怀上了。过阵子再检查,发现肌瘤还长大了……

怀孕后,妈妈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子宫肌瘤体积可在孕早期增大,带来子宫肌瘤变性(但概率极低)、妊娠期肌瘤性疼痛综合征,以及发生蒂扭转导致急腹症的风险。

但是,肌瘤会不会随着孕周增大而越来越大呢?

其实不会,近期大样本研究发现:

子宫肌瘤在孕早期增长迅速;

孕中晚期保持不变,甚至较孕早期缩小;

产褥期(产后6~8周)无明显变化。

孕妈妈若发现肌瘤增大了,最忌过度恐慌。听医生的,我们理性应对。

胆儿大的朋友,以及求知欲满满的朋友,可滑动查看下方图片,直观感受子宫肌瘤的影响。

子宫肌瘤影响受精(图源:参考资料[5])

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图源:参考资料[5])

浆膜下子宫肌瘤蒂扭转(图源:参考资料[5])

子宫肌瘤导致难产

PART

05

长了子宫肌瘤,还能顺产吗?

绝大多数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孕妈妈,都能够顺产。

但是,如果肌瘤长在子宫下段、子宫颈( 如上文图中的FIGO8型),若阻挡产道则可能需要「剖宫产」。

另外,如果肌瘤过大,导致子宫收缩不好,就有可能影响产力,导致产程进展不顺利。

既往做过子宫肌瘤剥除术的孕妈妈,再次妊娠是否能经阴道分娩,需查阅既往手术记录。一般来说:

长在子宫表面的肌瘤(FIGO 7型),手术对子宫肌层损伤小,可阴道试产。

其他类型肌瘤,剥除术后,尤其是腹腔镜肌瘤剥除术后,无论是ACOG指南还是文献报道,均推荐择期剖宫产。

PART

06

剖宫产能“顺便”把肌瘤剔除掉吗?

目前仍有争议。

第一种观点,不主张“顺便”剔除。认为孕期子宫血供丰富,剖宫产时剔除肌瘤出血较多,易造成产后出血。

第二种观点,主张“顺便”剔除。考虑子宫肌瘤影响产后子宫复旧,增加盆腔感染风险。认为孕期子宫肌瘤大多边界清晰,较易分离,不增加手术难度、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

目前主流还是建议不切除,但也有一些文献开始支持对于部分肌瘤可以剔除(如浆膜下肌瘤,即 FIGO 7型),建议术前和医生具体讨论。但对于肌瘤直径较大、多发性肌瘤、子宫下段肌瘤、宫颈肌瘤、靠近子宫动静脉和宫角部的肌瘤,都需要慎重对待。

这篇科普篇幅挺长,分析了多种肌瘤的对策。不过,如果想知道自己的肌瘤留or不留,到底有哪些影响、风险,还是建议面诊、线上问诊医生,咱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资料:

[1]子宫肌瘤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自然病程.Up to date.

[2]Munro MG, Critchley HO, Fraser IS, FIGO Menstrual Disorders Working Group. The FIGO classification of causes of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in the reproductive years. Fertil Steril 2011; 95:2204.

[3]Vitale S G , Padula F , Gulino F A . Management of uterine fibroids in pregnancy[J]. Current Opinion in Obstetrics & Gynecology, 2015, 27(6).

[4]Vitale S G , Tropea A , Rossetti D , et al. Management of uterine leiomyomas in pregnancy: review of literature.[J]. Updates in Surgery, 2013, 65(3):179-182.

[5]Tinelli A . Uterine Myoma, Myomectomy and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s[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4.

[6]洪燕语,贺晶.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再妊娠的产科管理[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0, 55(10):729-732.

[7]子宫纤维瘤:妊娠相关问题.Up to date.

[8]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妇产科杂志,2017,52(12):793-800.

线上问诊医生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