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万字 《浙江婺剧口述史》:140余位受访者串起一个古老剧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婺剧表演描写 300多万字 《浙江婺剧口述史》:140余位受访者串起一个古老剧种

300多万字 《浙江婺剧口述史》:140余位受访者串起一个古老剧种

2024-07-16 11: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嬉笑怒骂,演绎戏里人物;苦辣酸甜,讲述戏外人生。

近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项目《浙江婺剧口述史》面世。该作品分为“编导卷”“白面堂卷”“花面堂卷”“旦堂卷”“音乐卷”“舞美卷”“观众卷”“附录卷”,其中“白面堂卷”和“花面堂卷”分为上、下两册,共8卷、10册。

“我们采访了11个剧团、140余位婺剧老前辈。”《浙江婺剧口述史》作者之一方佳,1967年出生,衢州人,曾任衢州市婺剧团副团长。她与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聂付生,用了8年时间,记录一段段鲜活的记忆,见证婺剧百年沧桑演变,捡拾记忆碎片,串起岁月珍珠。

要为婺剧留下一笔宝贵财产

古老婺剧源于农村,500多年历史,其中400多年是农民演、农民看的农村草台史。跟一些大剧种相比,婺剧的“城市化”进程相对比较晚,有学者指出其具体表现为:一是文人参与晚,二是形成专业队伍晚,三是占领城市剧场晚,四是与兄弟剧种开展艺术交流晚,五是剧种起名晚。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婺剧才受到政府的支持和媒体的关注。

《西施泪 》全体演职人员合影 (1982 年 摄于长影摄影棚 ,倪建甫提供 )

婺剧前400多年的历史,几乎没有像样的文字记载,也没有音像资料留存,遂又导致婺剧历史梳理和理论研究的滞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戏曲理论家傅谨曾说:“其中最为薄弱的研究领域,不是过往,恰恰是对婺剧当代发展历程完整细致的叙述。”

“我是在婺剧的摇篮里成长的。”方佳14岁时就进入本地剧团,师从周越先、楼冬梅等婺剧艺人,主攻刀马旦、小生,“大半辈子都在唱婺剧。”即便后来离开衢州市婺剧团,婺剧依然是方佳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20世纪50年代,浙江各地专业婺剧团诞生时,首批进入专业婺剧团有文化的一代年轻人,与老戏班走过来的一代婺剧前辈们,共同完成了婺剧从草台艺术衍变为剧场艺术的进程,并将这一剧种推向鼎盛时代。如今,这一特定历史变革的亲历者们,有的已经故去,健在的也已步入耄耋之年。

“要把前辈们的东西记录下来,要为婺剧留下一笔宝贵财产。”方佳在2014年时,自费购置摄像机、录音笔等设备,走上记录婺剧的道路,这其实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她记录的第一位前辈,是曾在衢州市婺剧团从事舞美工作的周幼源老先生,“1992年,著名婺剧表演艺术家周越仙老师手把手教我折子戏《哑背疯》,后参加全省比赛获得‘优秀小百花奖’。其中的重要道具,就是周幼源老师为我量身定做的。”

方佳的记录一开始并无体系——她找到衢州本地婺剧老艺人,拍摄交流的内容,然后把一段段影像资料存进硬盘。“想到什么就聊什么,反正交流起来一点障碍都没有。”2016年,文学博士后聂付生辗转找到方佳。“你有婺剧专业知识,我有史学功底,我们一定能把《浙江婺剧口述史》做成。”聂付生对方佳说。

郑兰香(婺剧花旦,曾任浙江婺剧团 团长,郑兰香供图)

“那时候,我的心情就跟漫漫长路上与组织成功‘会师’一样。”觉得自己不再是“单打独斗”的方佳,一加入《浙江婺剧口述史》课题小组,就提出了建议:“我们不但要增加采访老艺人的数量,还要把采访剧团的范围扩大。只有这样,才能采集到更多、更全面的信息。”聂付生连连点头,当即着手调整方案。采访人数由原计划的60人扩展至140余人,采访的婺剧团由原计划的3个扩展至11个,采访内容也由原计划的剧目、表演、音乐扩展为涵盖婺剧各声腔的每个方面。

“我满肚子的曲,终于能交出来了”

锚定目标再出发,方佳全力以赴投入到做口述史的工作中。采访前,她与聂付生先查找资料,了解每位老艺人的基本情况,并做详细的采访提纲。这些提纲,少则数百字,多则数千字。然后,一个个深入采访,形成文字后再返还采访者核对,有的经多次往返后才定稿。

起初,方佳还会备注每位老艺人的采访时间,“后来,不记了。去过太多次,备注的时间都要写好几行。”作为圈内人,方佳深知许多老艺人的聪明才智大都体现在舞台上,受访叙谈并不是他们的强项,原始记录往往显得庞杂而缺乏条理。每次采访完,方佳和聂付生需要花费比采访更多的时间进行筛选梳理,“访谈1小时,整理5小时。”每逢周末、节假日,都是方佳与聂付生赶进度的时候。

《梨花狱》剧照,孔繁英饰武则天(孔繁英供图)

2019年元旦,方佳驱车赶往遂昌的山村,寻找老艺人舒爱花。山中天气多变,返程就遇上了下雪天。望着蜿蜒的山路,只穿了一件夹袄的方佳小心翼翼地把握方向盘——她把厚外套借给年纪更大且没带够衣服的聂付生。

“我也没想到,做口述史要耗费那么多时间和心力。”在采访过程中,方佳挨过饿、受过冻,甚至在夜行村道时被土狗追过。家人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百分百支持,到后面心疼又无奈地问她:“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方佳想了想,回答:“既然开始做《浙江婺剧口述史》了,我就要尽我所能,把它做全。”

方佳尊重每一位老艺人,在他们心目中,老艺人是以一生的艺术行为书写婺剧史的主人。对话老艺人的过程,如同历经百态冷暖世情:曾有老艺人因为“被记录”,受到关注而几度哽咽;也有老艺人希望能把一生的“行头”托付给方佳,因为“带不走了”;还有老艺人因为受访特意从外地赶回老家,只为再能够重现一场戏剧的装扮……

“你们终于来了。我满肚子的曲,终于能交出来了。”见到方佳一行人时,婺剧音乐家胡克英满是感慨。他曾全面、系统地从多位老艺人处收集记录了婺剧4种高腔,并将高腔300多个曲牌进行整理增补,编成《婺剧高腔音乐汇编》,为抢救文化遗产作出贡献。得知《浙江婺剧口述史》初稿完成后,胡克英和许多受访者一样,对成书翘首以盼。

今年上半年,《浙江婺剧口述史》历经5次校对后出版。拿到书的第一时间,方佳就将记录胡克英的《浙江婺剧口述史·音乐卷》寄往金华。躺在病床上的胡克英也给方佳发来回复:“我真的很高兴,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浙江婺剧口述史》。”一个月后,胡克英因病去世,享年93岁。

《浙江婺剧口述史》(全8卷10册) 受访者供图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浙江婺剧口述史》出版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这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第一次有人如此细致、完整地采访且记录老艺人的艺术与人生经历。有专家学者认为:“这有利于将婺剧重要艺术和文化价值发扬光大,逐步缩小婺剧的艺术价值与其社会影响之间存在的巨大落差。”婺剧是戏曲发展历程的一个极好标本,有利于厘清当地戏曲发展脉络,也只有认真梳理并理解这一重要的历史进程,人们才有可能真正听懂婺剧,尤其是听懂今天的婺剧。

“《浙江婺剧口述史》的面世,只是一个起点。”方佳和聂付生都知道,这部口述史并不能填补婺剧以及中国当代戏曲史的所有空白,但从这里开始,婺剧的当代发展足迹,将有可能逐渐清晰起来,进而有可能令人们对中国当代戏曲发展有更完整的认知。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不论还有多少工作需要深入和继续开展,这些口述资料都具有无法撼动的价值。”方佳掰着指头算,3年计划、5年规划,“就算到了65岁,我可能还是在做婺剧的记录者。”

《浙江婺剧口述史》作者介绍

聂付生1962年生,湖南洞口县人。文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师从朱眉叔、李时人、黄霖诸先生。主要从事明清文学和浙江地方戏研究。著有《冯梦龙研究》《晚明文人的文化传播研究》《浙江戏剧史》《20世纪浙江戏剧史》《新声代变:绍兴戏剧史》等。

方佳1967年生,浙江衢州市人。现任职于衢州市交通运输局服务中心,高级政工师,曾任衢州市婺剧团副团长。师从周越先、楼冬梅等,主攻刀马旦、小生。曾出演婺剧《雪里梅》《玉堂春》等,获得文化部第七届“群星奖”、浙江省第二届“优秀小百花奖”等。创作、导演婺剧《方书记和他的孩子们》《翠花鸡》等,作品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及浙江省、市各级电视台播出。

延伸阅读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

17年前,为繁荣发展浙江哲学社会科学,寻找到重大的创新载体——浙江拉开浩大的文化研究工程序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倡导设立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亲任工程指导委员会主任,还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作总序。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点研究“今、古、人、文”四个方面,即围绕浙江当代发展问题研究、浙江历史文化专题研究、浙江名人研究、浙江历史文献整理四大板块,开展系统研究,出版系列丛书。

《浙江婺剧口述史》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 (第二期) 第五批课题。

内容来源:衢州日报(新莓汇正能量稿池)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