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妇产科常见疾病名称 妇产科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妇产科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2024-07-18 00: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

生殖器疱疹

HSV在人群中感染极为普遍,主要通过直接密切接触和性接触感染,孕妇生殖道HSV感染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经产道垂直传播婴儿或胎儿。HSV1主要引起唇疱疹、咽炎、角膜结膜炎和散发性脑炎;HSV2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HSV感染分原发感染和潜伏感染或复发感染两种,原发感染多发生在无HSV特异抗体的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其中大多数为隐性感染。HSV1的原发感染常局限在口咽部,尤以龈口炎最为常见。HSV2的原发感染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女性为宫颈、外阴、阴道的水泡性溃疡损伤,并发症包括生殖器外损伤和无菌性脑膜炎,病程约3周。病毒潜伏在骶神经节。新生儿疱疹是临床上常见而又严重的感染, HSV1和HSV2在分娩时通过产道感染新生儿,以HSV2为多见,约占75%。感染类型有皮肤、眼和口腔的局部损伤,脑炎,病毒播散到内脏,发生脓毒血症常引起死亡。生殖器疱疹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宫颈癌患者在宫颈脱落细胞中HSV2抗原阳性率高,在宫颈癌病损组织中也发现HSV2抗原,且HSV2抗体阳性率高;组织培养中HSV2 DNA可使田鼠肾细胞转化为癌细胞;宫颈癌前病灶中可检出HSV2 mRNA,这些现象说明女性HSV感染与子宫颈癌有较密切的关系。

3

生殖道衣原体感染

3.1 CT的免疫原性:CT能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但这些免疫应答的保护性不强,常造成持续感染、隐性感染和反复感染。CT在生殖道慢性感染时,潜伏在细胞内的病原体可逃避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而长时间存在。CT可由宫颈上行到子宫和输卵管,引起无症状的上生殖道感染,导致异位妊娠和原发性不育。

3.2CT的致病性:CT的D~K型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和盆腔炎的重要病原体。孕早期CT感染,可致子宫内膜产生炎症反应并诱导产生细胞因子。抗C细胞因子干扰胚胎植入或干扰母体免疫系统保护胚胎的调节机制而引起不孕、不育。中晚孕期CT感染与早产、胎膜早破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相关。孕妇感染衣原体可在分娩时从母亲传递至胎儿引起眼结膜炎和肺炎等并发症。CT感染能够明显增加妇女发生宫颈癌的机会,通常与其血清型有关,CT-G血清型感染增加宫颈癌患病的风险最为显著,能提高风险6.6倍,血清型I 提高风险3.8倍,血清型D提高2.7倍,表明衣原体感染与宫颈癌发病具相关性。CT-L1、L2、L2a、L3血清型则是引起性病淋巴肉芽肿的重要病原体。

4

生殖道支原体感染

近年来,对脲原体及其致病性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目前已证实 Uu是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Uu 基因结构中的多带抗原(multiple-bandedantigen,MBA) 是重要的致病因子,在毒力方面起重要作用。孕期感染 Uu 可导致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产后发热等不良妊娠结局, 也可导致胎儿发育迟缓、低体重儿出生、新生儿肺炎和脑膜炎等并发症,对妇女和儿童健康危害极大。Uu感染的致病特点:首先黏附宿主细胞,Uu 有很强的黏附到呼吸道和泌尿道上皮细胞内层的能力,但是很少侵犯组织,Uu黏附宿主细胞是Uu感染定居的先决条件。然后,Uu代谢产生的毒素和脲素酶分解尿素释放氨等有毒因子,损害宿主细胞膜,产生致畸和致癌效应。失去细胞壁的支原体和宿主细胞膜密切接触,可在局部引起两个膜多半是暂时性的融合或膜成分交换,直接“注入”支原体细胞质内含物,在感染宿主细胞中既可诱发瘤样生长,亦可引起癌变。

5

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BV)是育龄妇女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在性活跃的妇女中发病率远远高于正常人群。BV 的病原十分复杂,主要是由于正常阴道菌群失调, 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明显减少,其他厌氧菌群大量增多,其中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 vaginalis, GV)是引起BV的重要病原之一。其他G 杆菌和厌氧菌群中消化链球菌(peptostreptococcus spp)、动弯杆菌(Mobiluncusspp)、普雷沃菌(Prevotella spp)、拟杆菌(Bacteroidesspp)、CT、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等数量显著增高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症候群, 但临床和病理特征无炎症改变。在正常生理情况下,阴道内有各种厌氧菌及需氧菌,其中以产生过氧化氢的乳酸杆菌占优势,各类微生物群之间维持动态平衡。细菌性阴道炎时,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而其他细菌大量繁殖,主要有加德纳菌、拟杆菌及其他厌氧菌,部分患者可合并支原体感染,其中以厌氧菌居多。厌氧菌繁殖的同时可产生胺类物质,碱化阴道环境,使阴道分泌物增多并有特殊臭味。BV常常是导致妇产科并发症和不良妊娠后果的高危因素。由于细菌上行传播,可引起输卵管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及异常分娩、早产,出生异常,低出生体重等后遗症。孕妇合并BV,可引起胎儿宫内感染,胎膜早破和早产。国内樊尚荣等研究显示,妊娠合并BV感染可引起母婴传播,引起胎儿宫内感染、胎儿窘迫、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黄疸、胎膜早破、早产等一系列不良妊娠后果。

6

GBS感染

GBS通常寄居在人类下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健康人群带菌率可达15%~35%。近年来,GBS所致的妇女生殖道感染,尤其是在围生期感染呈上升趋势,是围生期严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在发达国家GBS感染的主要血清型是毒力较强的Ⅲ型,但在发展中国家则以Ib、Ic和Ⅱ型感染为主。GBS是围生期感染的首要病原菌之一。GBS定植于泌尿生殖道,孕期GBS感染常可引起绒毛膜羊膜炎、产后子宫内膜炎、败血症、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胎儿宫内感染、早产、产褥感染及新生儿菌血症和脑膜炎等不良妊娠结局。GBS是围生期严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可引发胎膜早破、晚期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等一系列母婴不良后果。在发达国家, GBS感染为新生儿感染的首位,高达61%。由GBS引起的新生儿肺炎占25.71%。GBS在母婴间的传播途径是由于上行性传播,根据感染发生的时间分为早发疾病、晚发疾病及复发疾病,早期使用有效抗生素可预防其发病。近年来,我国GBS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死亡率仍居高不下,40%早发型患儿可因此死亡,这已成为我国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但引起的后果远不如西方国家严重,病死率低于国外报道,预后较好。

7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VVC) 以往称念珠菌性阴道炎,是由假丝酵母(candida)引起的外阴阴道炎症。国外约有75%女性一生中患过1次VVC,45%妇女经历过2次,5%的患者发展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即一年中VVC发作≥4次。VVC患者中由白色假丝酵母(C. albicans) 引起的约为60%,其他非白色假丝酵母,如光滑假丝酵母(C. glabrata)、热带假丝酵母(C. tropicalis)、克柔假丝酵母(C. krusei)等只占14.4%。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和皮质醇药物的广泛应用及人群中性行为的变化,VVC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妇女的工作及性生活,给妇女造成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根据中华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于2004年制定的VVC诊治规范(草案),将VVC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两种类型。单纯性VVC,是指发生在正常非孕宿主的、散发的、由白色假丝酵母引起的轻度VVC。复杂性VVC,除了妊娠期VVC、非白色假丝酵母所致VVC,还包括RVVC、重度VVC。RVVC是指妇女患VVC后,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真菌学检查阴性后又出现症状,且真菌学检查阳性,一年内发作4次或以上者。妊娠期VVC属RVVC,而且治疗有一定困难,可导致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母婴垂直感染、新生儿假丝酵母菌携带发生率增高等一系列不良妊娠结局以及围生期并发症。VVC主要是由假丝酵母引起的内源性感染。

总结

总之,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是我国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不仅危害妇女自身的健康,并且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害后代,以及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据WHO发布的数据表明,中国女性中有40%患有不同程度的生殖道感染型疾病,在发展中国家,感染性疾病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是女性多种疾病的源头,如果生殖道感染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将可能影响到两代人的健康。

本文整理自: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2016年11月第4卷第4期。

有偿征稿,需原创文章,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