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北大拍出一张朋友圈高赞照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如何欣赏一张照片鸟儿 如何在北大拍出一张朋友圈高赞照片?

如何在北大拍出一张朋友圈高赞照片?

2024-06-18 21: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热爱光影的 北京大学

你的朋友圈里

有没有善于记录生活的摄影大牛?

他们是否常有令你眼前一亮的分享

堪称“封神之作”?

北大师生摄影师的作品中

让人拍手称绝的也不在少数

那么就跟随小北

一起游走他们的朋友圈吧!

这里有技术,有观察

有故事,有温度

让日常生活在精妙的抓取中

回味无穷

(摄影:谢凌璐)

朋友圈高赞,过目不忘!

总有一些惊艳画面

在北大师生的朋友圈中引发热议

有情感和风景的共鸣

更有眼神与温度的交融

这些不可多得的瞬间

我们邀你共赏

黄喆

城市与环境学院19级本科生

黄喆获高赞的朋友圈分享

(左右滑动查看)

设备

索尼α7m3 + 85mm

心得

无论在何地,观何景,伴何人,数千年来,我们愿望的内核朴素而美好。

北京18:51,月出皎兮。在石舫上守得云开见月明,记录下一个多小时的月升序列。

小编

像见证了一场魔术一般。这一晚,如影随形的明月陪我们共诉衷肠。

靳戈

就职于党委宣传部

靳戈获高赞的朋友圈分享

(左右滑动查看)

设备

尼康D750 + 15-30mm

心得

博雅塔与未名湖的合影,想必许多人都存有一张。其实,它们还有另一种合影方式,就是以北京西面的群山为背景。在遥感西侧楼的窗外望去,北京是一片三面环山、一面开敞的平原,亮灯的博雅塔在这片平原的夜色里显得十分璀璨。

使用广角镜头竖拍7张接片并间隔拍摄一组照片,后期再使用Photoshop的堆栈功能生成流云效果,就有了这张照片的“气象”。

小编

鸟儿眼中的景色也无非如此了吧~原来背后还有如此缜密的技术作为支撑,涨知识了!

设备

尼康D750 + 15-30mm

心得

四月路过这里的人,都会忍不住赞叹海棠花开的盛景。簇拥的海棠花织成一片耀眼的天空,时不时还会飘落雪一样的花瓣。花前路窄,镜头盛不下海棠花开的全貌。若只拍摄局部,总是难以了却对全貌的念想。

我绕过草坪,找到一处能在镜头中容下全貌的位置。这是一处狭窄的栏杆,我颤颤巍巍地站上去,把镜头紧紧地拧到视角最广的那一端,担心因毫厘的偏差错失全貌。在最终的画面里,这几株海棠树一改印象里的拥挤,化作几团升空的焰火。树下有几位在拍照的行人,不多不少,刚刚好。

小编

还是第一次从这个角度,欣赏外国语学院院楼与海棠的共舞~

朱成轩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19级本科生

朱成轩获高赞的朋友圈分享

(左右滑动查看)

设备

索尼α7m3 + 70-200mm

心得

塔和满月的合影,一直是我心中“浪漫”最具像的体现,但更难得的是捕捉二者同时出现时的意境美。我坐在湖心岛树下的石凳上,清辉穿过枫叶映入眼帘,满月慢慢升起,掠过小兽、塔檐、塔尖,和着湖边《秋湖月夜》的竹笛乐声显得更加唯美。

我慢慢体会到,摄影时需要将自己置身于所拍摄的场景中,让这样的情绪去指导后续的调光、调色,所捕捉到的美才是让人感同身受的,而不是提供一个视角那么简单。

小编

小声感叹:成轩同学是驻守了多久,才等到满月正好在塔顶的这一刻!这大概就是理科生的浪漫吧。

黄玉梅

就职于留学生办公室

黄玉梅获高赞的朋友圈分享

(左右滑动查看)

设备

iPhone 11 Pro Max

心得

大美燕园,最美是未名,四时流转,风光无限,而湖畔最美又是在傍晚时分。云霞变幻,异彩纷呈,又不失温暖包容的底色。

小编

这色彩,这风景,这韵律……我真的不是在画里吗?

设备

iPhone 11 Pro Max

心得

仲夏的细雨浸润,园子褪去暑热,多了几许静谧美好。难得见百讲的倒影,恰巧近处有一把椅子,于是不顾形象地爬了上去,有了这张百讲全景正面照。

小编

人群散去,华灯初上。此刻的大讲堂,仿佛只属于我一个人。

朋友圈经典,包罗万象!

美景因凝视而鲜活

风物因记录而恒久

北大师生在时光中捕捉感动

用镜头延伸灵魂

让此刻流为隽永

李印白

北大1982级校友

设备

佳能5D4 + 24-70mm

心得

在计划拍摄秋天主题的时候,我选择了一个比较独特的视角,不是直接拍摄树下的落叶,而是将目光聚焦在古建筑的房顶上——房顶呈蓝调,树叶偏红黄,在带有韵律、线条和跃动感的色彩对比中,有一种更贴切的身临其境之感。

小编

斑驳的瓦片和红透的落叶,第一次以如此相得益彰的形式,被我们看见并铭记。

设备

佳能5D4 + 70-200mm

心得

有一年春天,到未名湖南岸进行拍摄,正好经过一小块鲜有人质的空地,走上去,正好离石舫最近。恰逢一位老师带着同学们在这里上课,这图景就像一幅画一般,让我心生动容,于是便有了这张自己非常喜欢的照片,它也被我放进了最新出的北大摄影年历里。

在我心里,北大校园是我走过的所有校园中,最美的一个。

小编

在风景中畅游书海、静观内心,这是北大学生独有的体验。

郭超

就职于房地产管理部

设备

iPhone xs max

心得

在学校里,遇到好的景致,我基本都靠手机随手拍照,基本不会蹲点。

这张照片拍摄于一个雨后放晴的傍晚。看到彩虹出现,我立刻一路小跑来到未名湖边,按下了手机快门。

小编

专注生活,留意观察,用心记录——身边最微小的美好,触手可及。

设备

iPhone 7 plus

心得

这是在一次工作中拍摄的照片。当时去调研博雅塔内部结构情况,有幸登上了塔顶。从小窗望出,未名湖园区与周边的园林连成一片,是一种从来没有看过的视角,借助博雅塔上的石雕,营造出一种坐观风景的景象。

小编

未曾登上过博雅塔的遗憾,在这里被满足了。

胡晓东

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设备

索尼α9 + 100-400mm

心得

2022年6月28日傍晚,拍摄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时逢北京大学2022年毕业季,作为每一位北大人心中的灯塔,博雅塔为毕业生点亮,热烈而温馨,动人而深刻。

长焦镜头压缩了空间,拉近了远处颐和园、西山与自己的距离。人文与自然在眼中辉映,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融。

小编

博雅塔的光亮,是北大学生心中最浪漫的期待。

设备

索尼α9 + 24-70mm

心得

2022年4月20日日落时分,拍摄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这张照片展现了我心中北京西郊最美的风景线:

近处是博雅塔,在繁花和绿树的簇拥下更显巍峨挺拔;中景的左边是游人罕至的玉泉山,右边是颐和园的佛香阁和智慧海;远景是绵延逶迤的西山。落日映红了天空,渲染出生机勃勃的春天气氛。

观风景,看世界,需要独特的角度。这里是北大独有的视角。

小编

换个角度再赏心中所爱,大气磅礴中流淌着温文尔雅。

谢凌璐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级硕士研究生

设备

佳能5D3 + 24-70mm

心得

拍摄于2021年9月22日下午五时左右。

秋日午后,我在未名湖边散步,偶遇了小橘子。它慵懒可爱的伸展,仿佛配合着镜头的注视一般,逐渐褪去的夕阳也让它的毛色更显亮丽。

小编

小橘子不愧是人见人爱的燕园网红!

设备

佳能5D3 + 24-70mm

心得

拍摄小tips:如果想偶遇小橘子,可以在下午四到六点,前往未名湖东岸附近的芦苇丛碰碰运气。

小编

偶遇小橘子可不是那么容易的,爱喵人士们一定要有耐心!

崔喆

就职于国际合作部

设备

华为P30 pro

心得

拍摄于2021年6月。

2021北大教职工篮球赛比赛首日。打完第一场比赛后准备离场休息前,偶一回头,发现夕阳有光,场上也有光。参赛老师们秉持北大“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优良传统,在五四操场上挥洒汗水。

小编

篮球场上永远不乏热血的呐喊和跃动的身影。嗯,是心动的感觉。

设备

华为P30 pro

心得

两张图分别拍摄于2020年1月和2019年4月。国关楼北侧的一片白桃。整理照片时候发现两张图几乎构图一样,色调相似,但是单独看只是景色,合在一起就有时光变化。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小编

崔老师说,也有人给这两张图起名叫“搏一搏,单车换摩托”。

王天天

就职于融媒体中心

设备

佳能5D4 + 70-200mm

心得

2020年5月,拍摄于北大西门。

无数次走过西门,大部分人都会关注头上的牌匾,但门上的小狮头在光影中熠熠生辉,让人心生静谧。这一刻值得记录。

小编

从来没有仔细看过门上的小狮子,下次一定好好去跟它们说说话!

设备

佳能5D4 + 70-400mm

心得

2020年5月,拍摄于北大西门内。

漫步燕园中,总会发现不少惊喜。一抬头,只见一只小鸟在夕阳下与华表来了个“亲密接触”。

小编

别总是低头走路,要记得经常往天空的方向望一望~温暖瞬间总是这样不经意地出现。

胡朝志

信息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设备

佳能5D3 + 24-105mm

心得

采用对称构图,强化中式风格校门的视觉符号。迎着朝霞奔向北大的这个人又打破了对称构图带来的沉闷,让画面有了活力。

小编

在晨光的沐浴中,健硕的身影与朝思暮想的西门就此相遇。这是我梦里的画面。

设备

佳能5D3 + 12-24mm

心得

超广角的使用,让画面有更宽广的视野,整个画面显得气势恢宏。蓝调时间的选择,也让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

小编

无论多少次俯瞰燕园,都还是一样心生震撼,久久难以平静。

宋宇昊

新闻与传播学院21级硕士研究生

设备

佳能5D4 + 24-70mm

心得

2021年中秋节,拍摄于二教高层的一间教室。当时刚入学不久,校园里的一切对我来说还都是全新的,所以想利用假期时间在校园里游玩拍摄。

透过窗户向下看,形成俯瞰视角,下午的阳光将树影投射在空旷的广场,恰好骑车经过的行人给原本静态的画面增加了些许动感。

小编

生活中的偶然,在有心人的创作中成为艺术。这大概就是摄影的魅力吧。

于衍斌

《北大印象》系列传播片导演

设备

索尼α7s3 + 100-400mm

心得

冬天的未名湖上,不仅有运动爱好者们的欢声笑语,也有小鸭子的一步步“如履薄冰”。

小编

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虚实互为补充,远近高低错落。这是要靠运气和专注才能抓到的珍贵画面。

设备

索尼α7s3 + 100-400mm

心得

在北大记录秋景时,这位专注于拍摄的女生引起了我的注意。她正在捕捉自己心里的美好,正如我的镜头正捕捉下她的倩影。

小编

潜心作画时,你也成为了画中人

曹毅

就职于国家发展研究院

设备

尼康D80 + 24-70mm

心得

拍摄于傍晚的未名湖边。夕阳的一道光刚好照射在冰面上,背光让打冰球的同学有剪影的效果。

小编

冰冷与火热,沉静与灵动,在此完美交融。

左右滑动,感受未名四季

设备

尼康D70 + 100-400mm

心得

未名湖的春夏秋冬,每一年观赏,都有不同的感受。

这些照片基本都拍摄于早晨或者傍晚。绕着未名湖散步时,偶尔会带着相机,看到中意的景色就会拍下来。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小编

沉醉四季之美,只在未名湖就够了。

杨紫雅

北大98级校友

设备

尼康D850 + 24-105mm

心得

拍摄于2019年11月。

北大的生态之美,总让人忍不住驻足流连。游走在未名湖边,不时会看见自在游动的鱼儿和怡然自得的小鸭子。这里也是它们最自由的家园。

小编

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在北大得以完美展现。但记得不要随便投喂小鱼哦~

设备

尼康D850 + 24-105mm

心得

拍摄于2019年11月。

清晨低角度的柔和阳光照亮红叶,与未名湖面博雅塔的倒影,交相辉映。

小编

岸边枫叶与博雅倒影的虚实相融,如电影一般,令人沉醉其中。偶尔尝试只拍倒影的视角,非常奇妙!

光影还在涌动

故事仍在上演

北大之美远不止如此

还有更多未知与丰富

亟待有心之人发现

策划: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图片|文字:谢凌璐、黄喆、靳戈、朱成轩、黄玉梅、李印白、郭超、胡晓东、崔喆、王天天、胡朝志、宋宇昊、于衍斌、曹毅、杨紫雅

原标题:《如何在北大拍出一张朋友圈高赞照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