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面具戏剧治疗简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好看跑鞋推荐男生穿吗 人格面具戏剧治疗简介

人格面具戏剧治疗简介

2024-06-21 09: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面具表演应该采用布莱希特体系,保持“审美距离”和“隔离效应”,使来访者在表演的时候保持理智,以免把表演变成发作。

莫雷诺也承认,“表现”只有宣泄的功能,没有整合的功能。所以,他引进了替身、镜观等技术制造审美距离,把表现变成“再现”,以增强整合的功能。

为了更好地表演,可以适当运用道具和面具。

当表演武士面具时,拿一件武器会更有利于表演。当表演乞丐面具时,拿一个破碗、拄一根拐杖、弄乱头发会更有利于表演。这是因为,道具和化妆可以帮助来访者更快地转换面具、进入“角色”。

Persona(人格面具)的本义就是面具(mask)。随着希腊文明的衰落,它被淡忘了。当荣格重新发现它时,它的本义已经丢失,荣格赋予它“人格面具”的新含义。人格面具是无形的,面具是有形的。如果让来访者戴上面具,可以更直观地展现人格面具。

在戏剧表演中,面具是一种很常用的道具。它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让演员更容易进入角色,另一方面又可以制造距离感,避免演员把自己与角色混淆。演员一旦戴上面具,等于宣布“我已经不是我了”,我变成了“他”(人格面具),我不再为我的所作所为负责。这种情况类似于网络世界(虚拟空间)的匿名性,人的一部分本性就解放出来了。这个时候很难说,到底戴上面具是真实的,还是摘了面具是真实的。

如果来访者入戏太深,表演变成了发作,咨询师要及时喊停。一般说来,如果来访者停得下来,说明入戏还不算太深,可以继续表演。从某种意义上讲,喊停可以起到抽离、隔离的作用,更有利于来访者驾驭面具和整合面具。如果停不下来,就要强制结束表演。

有的人表演结束了,却仍然沉浸在人格面具中,无法出来,甚至把人格面具带到生活中去,造成不良影响。遇到这种情况,咨询师要帮助表演者从人格面具中出来。如果是戴着面具表演的,从人格面具中出来会比较容易,摘下面具就可以了。如果不是戴着面具表演的,就要引导来访者做几个深呼吸,慢慢地从人格面具中出来。然后问来访者几个“现实问题”:你是谁?这是什么地方?现在是几月几日?看他是不是已经出来。如果还没出来,就要告诉他他是什么人,这是什么地方,现在是几月几日。

人格面具理论认为,在戏剧表演中,演员所扮演的“角色”其实就是他自己。即使他扮演的是别人,这个别人也不是真实的别人,而是他心中的别人(客体面具),是他对这个别人的诠释,是他的投射。换句话说,演员不是在扮演“角色”,而是在扮演自己的某个人格面具。用人格面具理论指导戏剧治疗,就叫人格面具戏剧疗法。

人格面具戏剧疗法有三种形式:

方案A

由咨询师指定来访者扮演某个角色,如母亲、迫害者、主人。然后,咨询师给学员“说戏”,指导他怎么演。也可以不指导,任由学员自由发挥。有的学员可能演得很逼真,有的学员可能演得很笨拙。虽然“角色”是咨询师指定的,如果学员能演,说明他内心有这个人格面具。表面看来他在演别人,其实是演自己的。在表演的过程中,他会有所领悟。

本方案适用于热身,可以单独表演,也可以一起表演(但各演各的),或“联合表演”(互相配合,如两个人分别演主人和奴隶,或三个人分别演迫害者、受害者、拯救者)。

本方案类似于约翰逊的发展转化法。

萨提亚模式有一种方法叫“部分个性舞台”,由学员分别扮演佛祖、撒旦、爱因斯坦、尼克松、梦露、史努比,与本方案相似。人格面具理论认为,学员表面上是扮演佛祖,实际上是表演自己的佛祖面具。

方案B

咨询师介绍一个个案(或由案主自己介绍),分析出个案的人格面具后,然后由学员自愿认领案主的人格面具。一个学员认领了某个人格面具,说明他知道自己有这个人格面具,会演这个人格面具。所以,当他扮演案主的这个人格面具时,他同时也是表演自己的人格面具。

方案B和方案A的区别在于,方案A的角色是咨询师指派的,方案B的角色是自己认领的。前者会让学员以为是演别人,所以往往没有戒心,表演得更自然。当然,后者也会让部分学员以为是在演别人。如果他知道实际上是演自己,他可能会出现心理防御,也可能更真诚、更投入地表演。

采用本方案时,案主可以在场,也可以不在场。如果案主不在场,就叫“无案主”面具治疗。无案主面具治疗的治疗对象是表演者,而不是案主。

既然个案不在场,是不是真实的个案也就不重要了,所以个案可以是虚构的。虚构一个个案,然后表演,就非常接近叙事疗法和兰德的角色法。

方案C

案主必须在场。

案主自我介绍,咨询师帮他分析面具,然后由案主在学员中挑选演员,扮演他的人格面具。

案主挑选某个学员扮演他的某个人格面具,是因为他从学员身上看到了她有这个人格面具。表面上学员在表演案主的这个人格面具,实际上是表演自己的这个人格面具。在表演的过程中,案主的人格面具得到了处理,学员的人格面具也得到了处理,一举两得。

本方案类似于莫雷诺的心理剧,同时也有本质的区别:心理剧的演员扮演案主生活中的他人(我称之为家庭剧或社会剧),面具治疗的学员扮演案主的人格面具(真正的心理剧)。

萨提亚的家庭治疗工作坊常常采用由其他学员扮演案主的家庭成员的方式(因为其他家庭成员不在场),其实就是心理剧,但不同的是,心理剧需要演员表演,萨提亚不用演员表演,只要摆个pose就可以了,称为“家庭雕塑”。

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也用其他学员代表案主的家庭成员,但比萨提亚更简单,pose也不用摆,站着就可以了,但所站的位置非常重要,可以展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面具治疗与萨提亚和海灵格的区别在于,他们的演员扮演案主的家庭成员,面具治疗的学员扮演案主的人格面具。

有一位家庭系统排列师说,家庭系统排列不仅仅排列家庭成员,也可以排列其它东西,如事业、命运、金钱(萨提亚也用演员扮演五脏六腑),以及内心活动。我说,如果海灵格发明出“内心”系统排列,我就把他收编了。

其实我一直认为,所谓家庭系统排列,实际上是“家庭面具”排列,学员扮演的不是案主的家庭成员,而是案主的家庭成员面具,不是真实的他人,而是案主心中的他人(内在的他人、他人的表象)。经过家庭系统排列,家庭成员不可能发生变化,但案主的家庭成员面具变化了,所以主观上觉得有效,而且很神奇。案主的家庭成员面具变化了,自然就会把新的家庭成员面具投射给家庭成员,对方投射性认同,也做出改变,家庭系统排列就真的产生效果了。

海灵格肯定不会同意我的解释,这就是面具治疗与家庭系统排列的分界线。

以上三个方案,其实是一个方案,方案C包含方案B和方案A,区别在于谁来挑选演员,由咨询师挑选演员就是方案A,由学员自己挑选就是方案B,由案主挑选就是方案C。

LM大学快毕业的时候遇到一位男士,他长相平平,年龄比她大十岁,她对他毫无感觉。但是,他很会献殷勤,经常给她送礼物,而且出手非常大方。第一年过生日,他送她三个LV包;第二年过生日,他送她一辆法拉利;第三年过生日,他打算送她一套房子,但条件是先订婚。订婚没多久,她发现他结过婚,而且还有一个女儿。她非常气愤。她天天跟他吵架,骂很难听的话。她还想解除婚约。但是,她的父母和亲戚朋友都已经被他收买,都帮他说话,劝她不要解除婚约。因为结婚酒已经订好了,她又怀孕了,所以她很无奈地跟他结了婚。婚后,她继续虐他,不许他见女儿,监视他的行踪,他忍气吞声、逆来顺受,有时候会忽悠她,但总是逃不过她的法眼。直到她生了孩子,他“原形毕露”。有一天她再次无理取闹,他把她狠狠地揍了一顿。

她从小经常被爸爸打。她是打大的,所以不怕打,继续跟老公找茬,导致老公暴力不断升级。最后,老公把她的腿打断了,她进了医院。这时候,家人才知道她的“遭遇”。家人开始批斗她的老公。他当着全家人的面向她赔礼道歉,并保证不再打她。但是,她对他不依不饶,弄得老公不敢回家。家人觉得她心理不正常,劝她来做咨询。

面具分析:

(1)虚荣者面具,对老公没有感觉,却抵挡不住糖衣炮弹;明明知道老公骗了她,却不解除婚约;被老公打了,却不告诉家人;

(2)被骗者面具,糊里糊涂被人骗了;

(3)冤屈者面具,心里非常冤屈;

(4)报复者面具,报复老公,虐待老公,让老公没好日子过;

(5)受虐者面具,小时候被父亲打,现在被老公打;明知道老公会打她,还不依不饶,故意刺激老公打她;

(6)侦探面具,监视老公的行踪,揭穿老公的伎俩;

(7)嫉妒者面具,她不许老公见女儿,是因为嫉妒;

(8)公主面具,LM否认自己有虚荣者面具,认为自己的“虚荣”属于正常范围,她身边的人都这样,因为他们的家庭条件都很好,从小养尊处优。

LM的困扰主要是报复者面具,家人劝她来做咨询也是因为她报复心太强,手段太狠。她为什么报复心这么强呢?因为她觉得冤屈。把冤屈者面具分化出来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冤屈者面具,她的报复行为就显得不可理喻;找出了冤屈者面具,报复行为就可以理解了。但是,她和她的家人都没有识别出冤屈者面具,没有充分尊重冤屈者面具,这是报复不止的原因所在。

在首届国际人格面具论坛上,八名学员自愿扮演LM的八个人格面具,挑选面具戴上,走到台上。

“虚荣者”自我介绍:我不认为自己虚荣,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恩爱夫妻为了金钱而吵架。有了物质才可以衣食无忧,过体面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一个男人是不是爱你,主要看他愿不愿意为你花钱。

“被骗者”自我介绍:我好冤啊,被那个挨千刀的骗了。你这个骗子,我跟你没完!

观众反映“被骗者”串戏了,她抢了冤屈者和报复者的戏。“被骗者”说,我不能喊冤,不能骂人,那怎么演啊?我告诉她,她可以说“我好傻,我被骗了,被骗得好惨啊。”

“冤屈者”自我介绍:我好冤啊,比窦娥还冤啊。

“报复者”说:姐妹们,你们被骗,你们冤屈,没关系,我给你们做主,我给你们报仇。我要天天折磨他,让他没好日子过,让他为此付出代价。对付这种人我有的是办法。我知道他的要害在哪里,我在他的伤口上撒盐。哈哈哈,好痛快!

“受虐者”对“报复者”说:求求你了,别折腾了,你痛快了,受苦的是我啊。你看看你看看,我已经遍体鳞伤,没剩下一块好肉了。没脸见人啊。

“侦探”自我介绍:我是一名侦探,我有一双鹰一样的眼睛,可以看透每一个人。谁要是想骗我,呵呵,休想。

“嫉妒者”说:他凭什么去看女儿,他干嘛对女儿那么好,他是不是跟前妻藕断丝连啊?我是他的老婆,我是他的一切,他必须只爱我一个。

“公主”说:是啊,我是公主,我是女王,他必须绝对服从我,把我的话当圣旨。

“受虐者”说:还女王呢,都被打得满地找牙了。

“报复者”说:你不会逃啊?他打你了,你还傻傻地站着不动。

“受虐者”说:都是你,你报什么仇啊?你不报仇,他就不会打我了。

“冤屈者”和“被骗者”说:不报仇这口气怎么咽得下!

“虚荣者”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对“侦探”)你就不能睁只眼闭只眼吗?家和万事兴啊。

“侦探”对“虚荣者”说:都是因为你虚荣,瞎了眼,才嫁给了他。

“虚荣者”说:瞎眼的是她(指“被骗者”)。

“被骗者”说:我运气怎么这么背啊,我好冤啊。

“冤屈者”说:你又抢我的戏了。

咨询师问:那还要不要报复呢?

“被骗者”、“冤屈者”、“报复者”、“侦探”、“嫉妒者”、“公主”说要,“虚荣者”、“受虐者”说不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