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从绿色奥运到绿色城市建设的探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什么时候建设的呢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从绿色奥运到绿色城市建设的探索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从绿色奥运到绿色城市建设的探索

2024-07-08 18: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从绿色奥运到绿色城市建设的探索

北京印迹inBeijing

|

2021-06-07 09:27:16

0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随着七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修编及实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不断探索和实践“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问题。70年来,伴随着伟大祖国的复兴之路,北京逐步发展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那么,北京城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长为如今的模样?面对新时期、新阶段,首都城市发展又面临哪些新挑战、新问题、新机遇?在纪念建党99周年和即将迎接建党10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思考未来。“北京城市故实”专题立足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从城乡规划、自然资源、建筑工程、市政交通、文化生活五个方面,按照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1949-1978)、改革开放后的30年(1979-2012)、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至今)三个阶段,讲述北京城市“故实”(注:“故实”指有历史意义的事实),带您重温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故事,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之路和辉煌成就。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680公顷,拥有辽阔的城区人工水系和城市绿化景观。地处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为迎接北京奥运会而建,是奥林匹克公园的终点配套建设项目之一。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网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网

建 设 背 景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建设规划与筹办2008北京奥运会的规划建设息息相关。

1999年3月31日,北京市政府与国家体育局成立“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规划工作协调小组”,开始研究奥运会主中心及场馆和相关设施布局的选址。

2000年由市规划委组织开展“北京国际展览体育中心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拟定形成奥林匹克公园综合方案,为日后奥运申办、举办奠定了基础。

同年,北京市政府开始规划申办奥运会的预留土地,在满足国际奥委会要求的同时,考虑到城市长远、综合的发展,最终将奥林匹克公园选址在北京中轴线的最北端。

奥林匹克公园是奥运主会场所在地,奥运会场馆设施最集中的区域,也是北京中心城北部的重要功能区和公共活动中心。绿色奥运是筹办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建设尤为重要。申奥成功后面向国内外征集奥林匹克公园规划方案,最终确定在由美国Sasaki公司和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的方案基础上进行深化,方案借鉴了北京旧城中轴线的设计理念,轴线北端融入山水自然,水系贯穿整个公园;山体、水系、中轴线以及不同功能用地之间,形成不同形态的景观。

2003年,市政府在《关于奥林匹克公园总体规划的批复》中,将处于奥林匹克公园北部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基本功能定位于永久性的城市公共绿地。同年,市发改委在《关于奥运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中明确,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主要建设大型公共绿地、100公顷水面和湿地等景观设施,同步建设其他服务性配套设施。

设 计 理 念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立意为“通往自然的轴线”,旨在将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运会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大森林、休憩的大自然作为规划设计的目标,以丰富的生态系统、壮丽的自然景观终结这条举世无双的城市中轴线,达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现代景观建造技术、环境生态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

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一个以自然山水、植被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地带,是北京市中心地区与外围边缘组团之间的绿色屏障,对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环境和气候具有举足轻重的生态战略意义。

图片来源: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官网

图片来源: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官网

作为奥林匹克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公园给予北京城中轴线新的延伸,使这条举世无双的城市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林之中,体现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实施总平面图(2005年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实施总平面图(2005年

(图片来源: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奥运会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奥运中心区重要的景观背景,其规划设计既要保证奥运赛时活动的需求,又要符合建设一个多功能生态区域长期目标的需要。奥运会期间,这里成为北京市带给各国代表团、运动员、奥委会官员的一份礼物——一个充满中国情调的山水休闲花园。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鸟瞰图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鸟瞰图

(图源: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创造出符合中国文化气质的景观格局,使该公园具有文化与历史代表性的人文景观、生态景观、自然景观。它秉承中华文明优秀而深厚的传统,以山水格局为特色,挖湖堆山,运用传统文化中水的灵气将全园联系在一起,形成开阔豁朗的宏观控制体系,兼具中国传统人文审美和现代公园活力,与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紧密结合,与世界先进文化发展遥相呼应。

市民的健康大森林

奥运会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作为北京最大的公共公园向公众免费开放,为北京留下一份珍贵的奥运遗产。

图源: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官网

图源: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官网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它不仅服务于奥运,还服务于市民,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市民喜爱的,集体育、文化、艺术、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公共活动区域,为城市居民提供内容丰富的休闲场所。因此,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在景观建筑、景观桥梁、综合交通、服务设施、休闲园地、体育设施、城市家具、标识导视、照明系统、智能化管理系统、声环境系统、应急避险系统等与人的活动息息相关的内容上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如今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早已成为北京市民健身休闲的森林公园氧吧、北京跑步健身运动者的打卡圣地、小朋友们接近自然的户外课堂,深受市民喜爱。

休憩的大自然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定位为生态森林公园,以大型自然山水景观的构建为主,山环水抱,创造自然、诗意、大气的空间意境,为市民百姓提供良好的生态休闲环境。

主山景区创造出极富自然情趣的生态山水环境,为中心区营造出优美如画的背景,使北京中轴线渐渐消融在自然山水之中。

奥林匹克公园的水系像一条巨龙,由南向北贯穿全园,而龙形水系的龙头部位则为森林公园的主湖景区。此景区位于森林公园南半部居中的位置,与主山景区共同构筑森林公园中最为壮美的自然山水景观画卷。

图源:图书《山水城市 梦想人居》

图源:图书《山水城市 梦想人居》

主要景点有“天境”——山顶观景平台、“林泉高致”叠瀑、景观湿地等,打造出具有和谐生态基础的自然环境。

而且,森林公园的山水形胜也为森林生物多样性的营造创造了良好的生境条件。

其中,生态廊道尤为亮眼。生态廊道是中国第一座城市内跨高速公路的人工模拟自然通道,在设计上尚属国内首例。生态廊道桥外形酷似大型过街天桥,长218米、最窄处为60米,横跨北五环路,开辟了立体的绿色生态空间。桥上种植北京地区各种乡土乔、灌、草、地被植物60余种,是野兔等野生小动物和昆虫们穿行南北两个园区间的唯一通道,将森林公园系统从岛屿式逐步过渡到网络式,为孤立的物种提供传播路径,有效的保障了公园内部生物物种的传播与迁徙,有利于城市的生态安全。

生态廊道设计图

生态廊道设计图

(图源: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官网)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林地、草地、湿地、水域等有助于恢复其动植物群落,最终实现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服务价值,并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图源: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官网

图源: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官网

价 值 与 意 义

从绿色奥运走向绿色城市,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微波荡漾,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将南方园林的风景秀美和北方山水的大气磅礴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中国数千年造园文化的传统理念,并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元素融入其中,形成一个有时代气息的中国式园林,展现了中华文化千变万化、包罗万象的魅力。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留给世人的绿色遗产,对北部地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生态改善和小气候调节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将成为北京人户外休闲和公共活动的中心,更多的为民众服务,使北京成为更适合居住的绿色城市。

而作为引人瞩目的城市园林,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展现着新的北京形象,这条通往自然的轴线一头连着历史,一头通向未来,将绿色奥运文化永远地传承下去。

参考资料[1] 胡洁. 吴宜夏. 吕璐珊. 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综述 [J]. 中国园林,2006(6).[2] 北京建设史书编辑委员会. 建国以来的北京城市建设 [M]. 1986 .[3]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官网 .

感谢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相关资料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到:

0

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