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为什么没能并入德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奥地利人和德国人是一个民族吗 奥地利为什么没能并入德国?

奥地利为什么没能并入德国?

2024-06-29 18: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本星君 读懂本星球 收录于话题#读懂西欧32个

作者▏关山月

出品▏本星君

今天以德语为官方语言的奥地利、卢森堡、列支敦士登,都与德国有很深的渊源。

而奥地利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个。因为它曾多次想放弃独立,加入德国,甚至国民也想成为“德国人”。至于“奥地利民族”,不过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概念。

▲奥地利现在的国土和主要城市

那么,奥地利都经历了哪些波折呢?奥地利为什么没能并入德国?

▲奥地利哈尔施塔特不同季节的风光

1.不彻底的德意志民族统一

德意志人是罗马帝国时代居住在莱茵河以东的一部分日耳曼“蛮族”的后裔,962年以后的德意志王国有“神圣罗马帝国”之称。

可惜这个帝国有名无实,境内各诸侯的自主性极大,王权反而迅速衰落,德意志民族陷入了长期分裂的境地。

奥地利最初只是神圣罗马帝国东部的一个军事边区,居民由西日耳曼人一支的巴伐利亚人,外加少量斯拉夫人和阿瓦尔人构成。他们信奉基督教,讲一种德语方言,后来统称“奥地利人”,属于德意志民族的一部分。

▲公元972年神圣罗马帝国疆域,奥地利在神圣罗马帝国的东部、巴伐利亚公国的东边

1278年,奥地利落入哈布斯堡家族之手,这个家族曾垄断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达三百年,期间奥地利逐渐成为德意志各邦国的“共主”。1804年,奥地利升格为帝国。人们普遍相信,只有奥地利才能带领德意志民族走向统一。

▲奥地利帝国第一任皇帝弗兰茨一世画像,他同时也是神圣罗马帝国最后一任皇帝弗兰茨二世

普鲁士的崛起打破了奥地利一枝独大的局面。1867年,奥地利在“七周战争”中惨败于普鲁士。

▲ 反映“七周战争”中决定性一战——柯尼希格雷茨战役的油画

普鲁士本可一举吞并奥地利,然而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一来担心引起国际干涉,二来厌恶奥地利的多民族纠纷,还想留着奥地利阻挡俄罗斯。在他的坚持下,奥地利免于亡国,并改组为奥匈帝国。

1871年,以普鲁士为核心的德意志帝国成立,从此德意志民族形成了并存于德奥两个帝国的局面。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奥同盟惨败。德意志帝国被魏玛共和国取代,奥匈帝国则冰消瓦解。

▲奥匈帝国的瓦解

原奥匈的德意志族成立了“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即奥地利第一共和国,这是个地道的内陆小国。为了摆脱战败造成的政治孤立、经济凋敝等困境,德奥两国走到了一起。

11月12日,即共和国成立当天,奥地利临时议会即表决赞成与德国合并。首任总理卡尔•伦纳说,在德奥合并实现之前,奥地利人民“没有自己的国家”。

▲奥地利第一共和国第一任总理、社会民主党人卡尔•伦纳。此人在1938年德奥合并后隐居民间。1945年奥地利解放后,又当选为第二共和国首任总统

德国因国内爆发了革命,直到三个月后的1919年2月,总统艾伯特才正式答复奥地利说:“愿意与德国统一的人绝不会被拒之门外。”一时间,两国民众群情激昂,呼吁尽快合并。

鉴于两国国力相差悬殊,合并实质是奥地利并入德国。为此德国议会专门在《魏玛宪法》第2条规定:“联邦领土,由德意志各邦构成之。其他地方,如其人民照自决原则愿归属者,得依联邦法律接受,使归入于联邦版图。”

第61条亦规定:“奥地利国,在合并于德国之后,其参加联邦参政会之权利,亦得按人民数目,得同等之票权。”

2月26日,奥地利外交部长鲍威尔秘密赴魏玛谈判。3月2日,德奥签署合并协议草案,德国为奥地利开出了不少优待条件。兴奋的奥地利政府迫不及待地在3月12日公开称“德意志奥地利是德意志共和国的一部分”。

正在召开巴黎和会的协约国获悉德奥密谋合并后,看法不一。英国不愿过分削弱德国,对此事态度模糊;法国必欲置德国于万劫不复而后快,总理克里孟梭扬言,他决不能坐视法国的敌人平添领土和人口。

一番外交折冲后,法国的意见占了上风。1919年5月6日,巴黎和会宣布德奥两国私下签订的合并协定无效。奥地利又一次被阻挡在德国大门之外。

2.德奥关税同盟

1919年9月10日,奥地利与协约国签署《圣日耳曼条约》,规定“奥地利之独立如非经国联行政院之许可不得变更”。

▲奥地利总理卡尔•伦纳(左)和法国的奥地利特使签署《圣日耳曼昂莱条约》时的照片

使用了十个月的“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也被勒令改为“奥地利共和国”,以免名称上与德国发生联系。

▲奥地利第一共和国成立时宣称的领土范围。红线内为《圣日耳曼条约》为奥地利规定的疆域。其中,南蒂罗尔划归意大利,苏台德划归捷克斯洛伐克,另有一些领土划归南斯拉夫等国。作为补偿,奥地利从匈牙利得到了布尔根兰

由于需要国际联盟(联合国的前身)的经济援助,1920年起执政的奥地利基督教社会党比较谨慎。1922年10月,奥地利总理塞佩尔与英、法、意、捷四国签订《日内瓦议定书》,承诺在1942年前不谋求与德国合并。

尽管国际联盟一再输血,奥地利经济却始终起色不大。

1924年“道威斯计划”实施后,德国经济突飞猛进,开始从经济上渗透奥地利,而奥地利也想分享一下“德意志兄弟”的经济成果。

随着法国在中欧的控制力下降,“合并”又成了德奥两国的热议话题。

1930年底,奥地利外交部长朔贝尔与德国外交部长库提乌斯秘密磋商成立德奥关税同盟,打算以经济联合推动政治合并。次年3月,两人拟定《统一德国和奥地利关税、政策和贸易条件》,计划5月对外公布。

不料,奥地利政府内部有人提前走漏了风声。法国总理白里安立即联合英、意等国,要求德奥两国必须终止谈判。

▲85后的现任奥地利人民党主席、奥地利总理库尔茨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谈,奥地利人民党的前身就是奥地利基督教社会党

朔贝尔和库提乌斯不服气,以德奥关税同盟是纯粹的经济活动为由,向国联提出申诉。但不久奥地利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法国趁机向奥地利施压。朔贝尔被迫屈服,库提乌斯见状也只得悻悻作罢。

9月3日,德奥两国共同声明放弃德奥关税同盟。两天后,国联的海牙国际常设法院以8:7的微弱票数,判决德奥关税同盟不违反《圣日耳曼条约》,但违反了《日内瓦议定书》。

这个耐人寻味的判决结果平息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奥合并的第二个高峰,也终结了德奥两国最后一次以和平方式实现合并的努力。

3.“德奥一体化”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这个土生土长的奥地利人对自己的祖国满心憎恨。他在《我的奋斗》中大肆咒骂奥地利,将其视为“统一”的叛逆,扬言要奥地利无条件回归“大德意志母国”的怀抱。

希特勒把以往德奥合并屡遭失败归咎于外交手段太软弱。他制订了一个名为“德奥一体化”的策略。即德国不再与奥地利对话,而是凭着优势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扶植奥地利纳粹党上台,组成一个听命于希特勒的奥地利新政府。这样既可以维持奥地利独立之名,又可以行德奥合并之实。

▲1934年初,正在发表演讲的陶尔斐斯,几个月后遇刺身亡

希特勒不断在广播和报纸中侮辱奥地利政府,致使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奥地利总理、基督教社会党人陶尔斐斯清楚,德奥合并的性质变了,这时候合并,他和基督教社会党的政治生命就算完了。因此,陶尔斐斯接连终止议会运作、停止全国选举、成立“祖国阵线”、强化政府权力,全力对付奥地利纳粹党、抵制德奥合并。

1934年7月,纳粹分子发动政变,杀害了陶尔斐斯。所幸,政变没有成功,因为这时的国际形势还不利于希特勒。

▲1938年3月21日美国《新闻周刊》杂志封面:戈林在德奥合并后检阅德军。下方引用了戈林的一句话:“俾斯麦想做的事情……现在由元首实现了”

然而奥地利也只坚持了四年。1938年3月11日,希特勒把“德奥一体化”抛到脑后,借口奥地利违反“德奥君子协定”,下令出兵奥地利。

德军两天后占领奥地利全境。14日,纳粹德国公布《关于奥地利和德国重新统一法》,独立的奥地利消失了。

这次德奥合并过程出乎意料地平静。德军未遇任何抵抗,一枪未发,一人不失,还总有受“德意志民族感情”鼓舞的奥地利人为他们加燃料和带路。

亨利•基辛格评价说,奥地利人觉得“孤立无援的奥地利与其做个中欧小国,不如成为德国的一省。”这证明之前对德奥合并的抵制只停留在政府层面,奥地利民众仍旧被德国的发展成就所吸引,渴望成为“德国人”。但是,他们真的得偿所愿了么?

▲现在德国和奥地利两国的国旗

4.共和国重生

合并初期,奥地利人确实捞到不少实惠。纳粹德国正忙于备战扩军,国内劳动力严重不足,这正好消除了奥地利居高不下的失业率。

例如,萨尔茨堡地区1937年12月的失业率为23.26%,到1938年12月就下降到3.83%。更重要的是,合并满足了奥地利人重温昔日帝国荣光的虚荣心。

▲与希特勒在一起的奥地利总理塞斯-英夸特。他出身律师,在德奥合并中扮演重要角色。1938年加入纳粹党,此后一路官运亨通。1946年被处以绞刑。

希特勒不歧视奥地利人,奥地利人也投桃报李。从1938年到1945年,共有130万奥地利人在德军中服役,其中24.7万人阵亡。

参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德国第六集团军有5万奥地利籍士兵。战后审判的奥地利籍战犯远高于奥地利占德国人口的比例。

形成反差的是,奥地利本土没有积极反抗纳粹政权,奥地利人对纳粹的忠诚度“高得惊人”。二战期间,在英军中作战的奥地利人仅3000名,南斯拉夫游击队中有一个奥地利营,自由法国军队直到1945年4月才组建起一支奥地利部队。

只是到了战争后期,当纳粹德国节节败退时,奥地利人才预感情况不妙。他们精明地重新拾起了“奥地利人”的身份,要为自己找一条出路。

1945年5月,奥地利全境解放,新成立的临时政府极力将奥地利描述成纳粹德国的受害者。幸运的是,盟国没有追究奥地利的战争罪责。

▲1945年以后奥地利国徽。鹰爪上挣断的铁链象征着奥地利被从纳粹德国的统治下解救出来

1955年5月,奥地利与英美法苏四大国签署《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的国家条约》。规定1938年纳粹德国合并奥地利的相关文件均系非法,今后奥地利也将不再谋求与德国任何政治和经济上的合并。

时隔十七年,奥地利再次独立。它留在了西方阵营,还得到了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借助二战后西欧经济腾飞和紧邻联邦德国的有利条件,奥地利一跃成为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联合国在奥地利维也纳的办事处,联合国四大办事处之一

奥地利前财政部长汉内斯•安德罗施说,高度发达的经济使“脆弱的奥地利认同感因此而获得了一个新的基石”。“德奥合并”的想法至此永远从奥地利人民脑海中消失了。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

签约账号【读懂本星球】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原标题:《奥地利为什么没能并入德国?》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