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校学子三下乡∶彝乡支教,续“彝海友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奇趣纪实 四川高校学子三下乡∶彝乡支教,续“彝海友谊”

四川高校学子三下乡∶彝乡支教,续“彝海友谊”

2024-07-17 12: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青年网凉山彝族自治州8月15日电(通讯员 周余顺)7月3日,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志远”科普爱心支教团队来到凉山州雷波县大杉坪村支教点,自7月3日至12日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支教活动,以扎染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和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美育等课程给予大杉坪村支教点儿童多元丰富的活动体验与陪伴。

在支教课程内容策划前期,团队对于当地的教育情况,自然地理,风土人情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并且针对于课程的设置展开了多次的讨论。所支教的地区从人文地理上看属于少数民族地区,团队成员决定设置普通话,红色文化课程,以及少数民族的非遗扎染体验课;从自然地理的角度上看,该地多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团队成员制作了相关地质灾害防护等系列课程。

在课程陆陆续续展开的过程中,团队针对较低年龄段儿童的特点,采用寓教于乐,积分问答游戏的方式,使课堂更加轻松有趣。小朋友们为了获得更多的积分兑换自己心仪的奖品都十分热情的参与到课程当中,例如在科普系列课程之一的植物科普课上团队成员采集当地常见的植被精心做成标本以供孩子们参观认识。并且团队成员通过提前制作好的植物涂鸦分发给每一组的小朋友并为他们准备好了相关画材,画完之后进行评选加分。在问答环节期间,小朋友们踊跃举手,气氛热烈,许多小朋友都能正确回答课堂所学的植物知识。最后进行积分兑换的环节,小朋友们排起长龙,脸上洋溢笑容,团队成员按照之前的分工,一部分成员维护秩序、一部分成员做好加分统计以及奖品分发。课后小朋友们反馈多样的授课方式让他们十分惊喜。

在红色课堂上团队成员精心准备了诸如“彝海结盟”“中国革命史上的第一个彝族红军连队——倮倮连”等一系列彝族文化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故事,将这些故事进行浓缩配上相关的图片、视频,以微课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孩子们能够体会到中国红色文化的精髓以及汉彝民族团结的友谊。在课堂上支教团成员们通过问答、“谈谈自己的感悟”等环节积极引导学生们参与其中。“这次支教活动恰好继续走着彝海结盟这条友谊之路。”团队成员在课后感慨道。

除此之外在非遗扎染文化体验的课程当中团队成员十分耐心手把手带着小朋友们学会基本的扎布方式,扎完之后在引导小朋友们统一把扎好的布放入植物颜料当中,经过浸泡晾晒,固色等流程后,小朋友们解开自己的染布,看到染布上各色各异的图样小朋友们兴奋的叫了出来,“我图案像一只小狗!”“我的图案像只水母!”孩子们十分高兴。个别小朋友有些沮丧,因为捆扎的方式出了点意外,没有得到理想的图案,但最终都在老师的耐心鼓励下勇敢再次创作并且成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图案。扎染非遗文化体验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发现的手作制作乐趣的机会,让小朋友们沉浸式体验扎染的乐趣。借此机会,团队成员深入了解彝族扎染文化、与孩子们互相交流,从他们口中团队成员了解到了彝族的扎染使用的服饰纹样的寓意以及制作方式,可谓教学相长。

在体育活动方面,团队到了学校之后设计了一系列趣味比赛,并且准备了大量的奖品。孩子们与团队成员一起参与有趣的体育游戏,孩子们都对这些比赛兴趣浓厚,比赛时保持了很高的专注度与竞争力。团队成员为孩子们加油呐喊,孩子们则通过自己的拼搏,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奖项,现场热闹非凡。

本次暑期支教活动得到了大杉坪村村委会、学校师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支持。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民族友谊之旅。彝族小朋友们对支教团成员十分热情,并且积极的参与每一堂的课程每一项活动。与此同时,“志远”科普爱心支教团的志愿者们精心筹备课程、耐心指导,为学生们提供了别出心裁的多元课堂与良好的学习氛围。

“你们来到彝区雷波大杉坪村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多姿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亲切感受到了汉彝之间美好情谊,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友谊的种子,希望你们能够继续坚持雷波定向公益支教活动,既能收获一段美好的回忆又能在基层教育的过程中不断锻炼自己,为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公益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成就。”当地的驻村干部祖立义老师告诉团队。

展开全文

图为课堂上展示小朋友的植物手绘作品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万煜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为彝族学生讲解地质灾害知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万煜 供图

图为此次活动所有参与者的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万煜 供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