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胥国到商都:泗水曾为十二古国之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奄国遗址 从华胥国到商都:泗水曾为十二古国之都

从华胥国到商都:泗水曾为十二古国之都

2024-06-14 22: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泗水是华夏文化、东夷文化、商奄文化、儒家文化、齐鲁文化的主要源头。

济宁市泗水县地处泰沂蒙山余脉低山丘陵地区,北拱泰岱,南峙凫峄,东望龟蒙,西瞻尼防,负山襟河,风水宜人。境内南北群山对峙,地势高耸,东部雷泽荡波,中部洙泗汇流,神皋沃壤,地殷物阜,远洪涛淹没之灾,有耕稼渔陶之利。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宜居宜业的生存条件,成为古代先民繁衍生息的上佳之地。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三代,留下了先民,们层层叠叠的历史足迹。勤劳智慧的泗地先民世世代代于此渔猎耕稼,繁衍部落,设都建国,肇基兴业。经过生生不息的奋斗,建立了永垂史册的烈烈功业,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上古文明,成为华夏文化、东夷文化、商奄文化、儒家文化、齐鲁文化的主要源头。上古以来,于泗地辟土定居、立都建国者络绎不绝,仅见之于史籍或有遗址遗迹可考的古国,就至少有以下十二个。

华胥国

位于县治东北50里大黄沟乡华村一带,为上古华胥、伏羲一族祖居之地。此地有古华渚,历久讹为黄沟;有华胥山,讹为黄粟山或黄山。在华胥山之阳与小安山之阴的环抱中,有一个东西宽五里、南北长八里的椭圆形盆地,即是古华渚的遗址。此地古为华地,故汉代于此设置泰山郡华县,县治即位于华村。后因兴建华村水库,原华村随之分为4个村落迁居岸上。附近有伏羲庙、女娲庙遗址,有伏羲庙碑、汉代古柏等遗迹。

华村水库一带为古华渚和古华胥国故址

古华渚地处泰山之阳,依山傍水,环境宜人,故被华胥、伏羲一族选作建国之地。《竹书纪年·伏羲氏》云:“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远之,因而始娠”。《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诗纬·含神雾》云:“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古雷泽即近在华渚东南十几公里处。著名历史学家王献唐先生在《炎黄氏族文化考》中云:“华胥即风莱,为二族合名,因以族名名地,地后为华胥国。华胥有女无名,亦以族地呼为华胥,生子姓当从母,因为华姓。华姓之子,因亦以华呼名。华音本出于风,故华胥生伏羲为风姓;华名之华,又署伏、署包,故为伏羲、包牺”。

因华胥国为华胥、伏羲祖居之地,故当地有华山、华渚,又有伏山、伏泽,亦名雷泽。王献唐先生云:“伏羲发源祖地,证以现存地名、山泽名,殆即泗水一带”。华胥、伏羲风姓,其后裔曾世代散居于泗水上游一带,直至春秋后期,其风姓后裔任、宿、须句、颛臾四国仍然活跃于汶泗流域,奉其先祖太皞伏羲之祀。其中的颛臾国,即都于华渚东南二十多公里雷泽湖东的平邑县,至今遗迹尚存。可见华、伏、风实为一族,华族即是风族,发迹于泗水上游古华渚一带。由于华胥被公认为华夏民族的始祖母,伏羲又是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故古华胥国实为华夏文明的源头,华夏民族的祖居之地。位于古华渚南2公里处的演马坡遗址,为大汶口文化早期遗址,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暴露遗物有红烧土、灰坑、陶片和石器等。其考古历史时期与史籍所载华胥、伏羲所居时代相对应。

风国

为太昊之风姓后裔所建,国都故址在今泗水县治西北中册乡丰(风)前庄、丰后庄一带。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言:“泗水治城西,踰泗有风后岭,岭上有风后庙。风后即伏羲之族裔后为后者。神农代有天下,其族裔仍据其国土,历代称后,以为风地、风族,且为风国,故称其国君曰风后”。又言:“泗水既为伏羲发源之乡,后裔为国君者,蹴居县西之岭,故得有风后岭。奕世族裔,崇祀祖先,故得有风后庙。《泗志钩沉》云:元末之乱,庙毁废封,民亦歼尽。明洪武时,新迁之户居此成聚,碎庙碑为墙基,初犹名其庄曰风后,渐改为丰后,更改为酆后。清初有书生至其地,见墙石有‘风后’字,欲据以改正庄名,以存旧迹。其户私将字刮去,反诬书生无稽生事,意图讹诈,讼之得理,并名其邻庄曰封前,而岭曰丰厚,是风后之名迹俱混矣”。

据王氏所述,似乎当时岭之附近尚有封姓之族。封即风。足见上古风姓后裔,直至元代尚有族居于泗地者。传说风国曾一度成为东方文化的中心。其君主风后,与黄帝同时期,曾为一代文化之代表人物。黄帝在泰山会盟后,曾到风国向风后问“道”,且招与治国,聘任为“三公”。与丰后庄相邻的柘沟乡小朱家庄北侧,有大汶口文化早期村落遗址,面积约4000平方米,地表散落大量罐、盆、壶、杯等器物残片,时代与风国存在的历史时期相吻合。

与丰(风)后庄相邻的柘沟乡小朱家庄,大汶口文化早期村落遗址

居龙国

泗水县治东南15里有居龙山,明代改称踞龙山。山之西南原有北孙徐村,即为古居龙国遗址,现已淹没于龙湾套水库中心。《春秋·左传》载:“鲁有大庭氏之墟,泗有居龙氏之宫”。刘道原《通鉴外纪》云:“太昊命大庭为居龙氏,造屋庐,又立五官,春官为青龙氏,又曰苍龙”。可见大庭氏就是居龙氏。《左传·昭公十八年》疏云:“炎帝号神农氏,一曰大庭氏”。大庭氏既为居龙氏,则居龙氏也就是炎帝神农氏。一说太皞族系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及黄龙氏十一分支,而居龙氏为其一。《春秋·左传》言“泗有居龙氏之宫”,即位于今泗水县东南居龙山。山下有苍龙溪,唐代泗水县丞蔡少霞晚年居此,买山筑室,深僻而居。唐代文人郑还古尝为蔡少霞记梦而书《苍龙溪新宫铭》。清末邑人学者王子襄《泗志钩沉》云:“《外纪》又云‘太昊复立九相,葛天氏居东’。葛天即居龙氏。曲阜有大庭氏之库,而泗有居龙山,其地属居龙国无疑”。居龙古国遗址附近有大城子村和小城子村,存有“堌堆”遗址。证明上古时代确有泗地先民于此处繁衍生息。

古居龙国故址在今龙湾套水库一带

姑蔑国

先夏方国,故址在泗治东南50里泗张镇天齐庙村北,梅鹿庄南。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云:“帝舜出于颛顼,颛顼封庶子穷蝉于姑幕,穷蝉生敬康,历句望、桥牛、瞽叟至舜。穷蝉以下,微为庶人。今泗水东南五十里有姑幕山,下有姑幕城”。姑幕山俗称谷垛山,山下之姑幕城即为穷蝉始封之姑幕国旧址。后“幕”音转为“蔑”。

姑蔑国历史长达千年以上,延至周初,周公东征践奄,姑蔑遗族作为被征服的东夷国族,随徐、奄、熊、盈等诸族南徙,辗转流徙于苏浙交界的太湖流域,后定居于今浙江龙游一带,曾对越国的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春秋时期姑蔑国故地变为蔑邑。姑蔑之称省姑为蔑是为了避鲁隐公名息姑之讳。《春秋·隐公元年》:“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杜预注:“蔑,姑蔑,鲁地。鲁国卞县南有姑蔑城”。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蔑,鲁地,即定公十二年之姑蔑,在今山东省泗水县四十五里之地”。姑蔑城附近有天齐庙遗址,位于泗张镇天齐庙村北。为一高出周围地表1.5至5米的台形高地,现有面积约4500平方米,是一处包括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及商周文化的古遗址。

天齐庙遗址位于姑幕古城一带,姑蔑国、白马国曾先后设都于此

崇国

先夏方国。史载,颛顼之子骆明生白马、白犬,尧封白马之子鲧为崇伯,建立崇国,封域涵盖今泗水、平邑一带,都于垞城,位于县治东北13公里处的大黄沟乡大崇义村、城子顶村一带。王子襄《泗志钩沉》云;“白马之子鲧,唐尧封为崇伯,兼有少典、姑幕及沮吾之地。《寰宇志》曰:‘垞城,古崇国,在泗上’。今治东北四十里有崇义,西有城子顶者,即垞城故址。又古史:鲧堙洪水,绩用弗成,得罪后退居于崇。闻舜居摄,有逆志。舜东巡岱,因讨之,舜率白马之族以拒,败奔羽山,即沮吾。舜遂执而殛之,投羽渊,化为黄熊。渊,一名墠渊”。考崇邑即今大黄沟乡大崇义村,垞城在今城子顶村,遗址位于大黄沟乡泗河北岸,为城子顶村的高台,残高约十一米,四周为平地。高台呈长方形,东西约三百米,南北约二百米,占地约六万平方米。

《寰宇志》:“垞城,古崇国,在泗上”。即今大崇义村、城子顶村,此为城子顶村

卞明国

先夏方国,为骆明次子鲧之叔父白犬之子卞明封国,都城遗址位于今县治东25公里处泗河南岸的泉林镇卞桥村。《泗志钩沉》云:“鲧殛后,帝封鲧叔父白犬之子卞明于其地,以奉颛顼之祀。历夏及商”。光绪《泗水县志》云:“汤伐有卞。按《路史》:‘少昊之裔有卞明者’。商之卞明国殆其遗封欤?”王献唐先生认为,卞明之名,起于风牟。因当地为古风族繁衍之区,又有牟族与风族羼居,以族名地,因有风牟。“风”音转“卞”“牟”音转“明”,故曰卞明。颛顼之裔孙封于卞明之地,以地呼之,亦曰卞明。延至夏末,汤伐有卞,存其祀,分其地,国虽改称,地仍其名。春秋为卞邑,鲁有卞庄子,为卞邑之人,以地为氏,故言卞庄。《春秋经·僖公十七年》记载:“秋,夫人姜氏会齐侯于卞”。《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还,及方城。季武子取卞,使公冶问,玺书追而与之,曰:‘闻守卞者将叛,臣帅徒以讨之,既得之矣,敢告’”。古卞城城址,位于泉林镇卞桥村东南泗河南岸。现在地面所见到的是周至汉代卞城遗址,仅存西北角城墙,残高8米。遗址呈不规则长方形,北、西、南三面边长约八百米,东面边长约五百米,总面积约四十余万平方米。

古卞明国、卞邑遗址

白马国

先夏方国,骆明子白马所封之国,都城故址位于泗治东南50里泗张镇天齐庙村北谷垛山下姑蔑古城。《泗志钩沉》云:“颛顼子骆明生白马、白犬。帝末年,姑幕传子敬康,至孙勾望浸衰。帝乃封白马于其地,而以一都之地封勾望于郚”。由此看来,白马所封之国亦都于姑幕。

郚国

先夏方国,姑幕之孙、舜之曾祖勾望所封之国。故址在县治东南泗张镇汉舒村。《泗志钩沉》云:“帝末年,姑幕传子敬康,至孙勾望浸衰。帝乃封白马于其地,而以一都之地封勾望于郚”。王子襄《泗志钩沉》云:“郚与虞通”。《尚书·舜典》正义曰:“颛顼已来,地为国号。而舜有天下,号曰‘有虞氏’,是地名也。王肃云:‘虞,地名也’”。宋罗泌《路史·卷二十一·有虞氏》云:“帝舜有虞氏姚姓,其先国于虞,始为虞氏”。王子襄《泗志钩沉》云:“郚与虞通”。舜之曾祖勾望所都之郚地当即虞地,为有虞氏之先。《春秋》文公七年:“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须句,遂城郚”。杜预注曰:“鲁邑也,卞县南有郚城,备邾难也”。“城郚”即在郚国旧址上筑城为郚邑,意在加强边防,以备邾难。西汉时于郚邑置郚乡县,隶属东海郡。汉成帝阳朔四年(公元前27年)四月,鲁顷王之子刘闵被封为郚乡侯,建郚乡侯国。建平三年(公元前4年)六月,刘闵晋封为鲁王,侯国废,复置郚乡县。东汉时省郚乡县并入卞县。郚邑后来改称为汉郚城,又演变出汉绪、汉禇、汉舒等名称。

汉舒村一角。这一带曾是古郚国、徐国、郚邑所在地

有施国

夏代有施氏所建方国。遗址在今县治东南泗张镇泗张村南。《辞海》释:“有施氏,亦称有喜氏”。相传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得姓者十二,其中僖姓后来演变为有施氏。《夏记》载:“夏诸侯有施氏,国亡,其后以国为氏”。《国语·晋语》称:“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妺喜女焉; 妺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太平御览·桀妃》亦云::“《列女传》曰:夏桀末喜者,夏桀之妃也。桀伐有施,有施女以末喜”。有施国历夏及商,后亡于商周之际,据《左传》载,周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为卫侯,分到了大路、少白、绪茷、旃旌、大吕等车服礼器和包括有施氏在内的殷民七族。先秦文献中屡见有施氏国族的记载,但一直不明其确切地点。1975年,在泗水县张庄公社姚(窑)堌堆村的古墓中出土了爵、尊、觚等商代铜器。铜尊上的族徽铸有“施”字,其为有施国铜器无疑,可证夏商有施国故地即在今泗水县东南部的泗张镇一带。

泗张镇张庄村南姚(窑)古墩一带,为古有施国故址

徐国

虞夏东夷方国,为东夷诸族中的徐戎所建。都城故址位于今泗水县治东南18公里处的泗张镇汉舒村西,城周长一公里许。徐戎是东夷诸族中的重要部族,虞夏时代就已存在,活跃于泰山至淮水间的广阔地域。唐虞十二州中就有徐州,乃以族名地。大禹定九州时,仍将这一区域设为徐州。《尚书·禹贡》云:“海岱及淮为徐州”。《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云:“泗上曰徐州,鲁也”。泗水县域隶属徐州,恰处泗上鲁地,至商代徐人设都于今泗张镇汉舒村一带。征之地名,古文中徐、舒、余阝音同通用。徐州之徐,《史记》“索隐”谓“徐音舒,其字从人”。《左传》作舒。《说文》作余阝。汉舒村至居龙山一带多以徐、余阝、舒为地名,如南、北孙徐、汉舒、鲁舒、尚舒、余阝山村、余阝山,俗名黍山、讹为鼠山。可证此处确曾为徐人集中居住地。王子襄云:“余阝与徐通,音舒。地属春秋邾之余阝邑,字亦作徐。《禹贡·徐州》固以‘海岱及淮’为域,然其州牧所居,或即居龙氏之旧部”。

汉舒村实即汉徐村,因汉代曾于此设邑置侯国,故前加汉字。再从地理位置看,《说文》谓:“余阝:邾下邑地。从邑余声。鲁东有余阝城”。《诗》毛传:“下邑曰都”。而此地恰好位于鲁东,紧邻邾之北鄙,故曰“邾下邑”。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云:邾国“初都今曲阜县东稍南,盖鲁之附庸,后都今邹县东南,春秋后八世楚灭之”。当时的邾国既位于曲阜县东稍南,应即近邻于汉舒村西南部一带。作为“邾下邑”的徐都位于汉舒村一带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西周鲁侯伯禽即位后,淮夷、徐戎并兴而反。伯禽率师伐之于费,作《费誓》。《书·费誓》开首便言:“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原因如《尚书正义》所言:“夷、戎在鲁之东,诸侯之制,于郊有门,恐其侵逼鲁境,故东郊不开”。

徐国既在鲁之东郊,应在鲁东不远处。由上述地名舒、余阝、徐音同通用且集中出现于泗地东南部,史载徐在鲁之东郊,且为邾下邑等三事判断,商周之际徐国都城应即位于汉舒村一带。后徐人因参加反对周王朝的叛乱失败,被迫举族南迁,徙至今徐州至淮河一带的洪泽湖畔,仍名徐国。留在原籍的徐国遗民,曾作为殷民六族之一接受鲁国统治。汉舒村以西的古城址,为河旁的高台地,依山面水,易守难攻,确是一处十分理想的设都之地。今城址残存周长一公里许,暴露有大量西周至汉代的遗物,其西北角还发现城墙基址的夯土层,附近有大面积的汉墓群。

由上可知,泗张镇汉舒村一带自上古以来,历代为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重镇。唐虞之世,该地曾是舜的曾祖勾望所居之郚国国都,夏商之时又成为徐国建都之地,鲁国中期为备邾难于原址建郚城,延至汉代,又于此地设郚乡县,置郚乡侯国。其地名也随之相继发生多次变化,先后使用过郚、余阝、徐、舒、绪、禇、黍这些音同或音近通用的字。巧的是郚、余阝、徐、舒四字,各含有表示第一人称的吾、余、予字,可见它们的变化也是有其内在的逻辑性的。

泗水县城古城路一角,上部为一大面积高台地

奄国

商代古方国。商初伯翳后裔费昌所建。国都位于今泗水县治。《泗志钩沉》云:“汤伐有卞,存其祀,分其地,封皋陶之子伯翳之裔费昌为奄国。兼有今县西及曲阜、邹、费之境,而卞明、颛臾、鄫、邾错处其间为附庸”。泗水县境早在虞夏时代即属偃地。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云:“《帝王世纪》:‘皋陶,曲阜之偃人也,故因之赐姓曰偃’。偃即奄,古之奄,即今泗水治南奄山一带”。言曲阜之偃人,因曲阜亦属偃地,然皋陶所居之地实在泗水。泗水县治东南12里有村庄曰东皋里、西皋里,相传为皋陶故里。皋陶之子伯翳佐禹有功,封于费,赐赢姓。伯翳次子若木的玄孙名费昌。《史记·秦本纪》记载,费昌佐汤伐夏,“为汤御”“败桀于鸣条”,于商朝的建立功绩卓著。汤伐有卞后便将卞地分封给费昌在奄地建国,为嬴姓。古代建国,常以地名国,《尚书·舜典》正义曰:“颛顼已来,地为国号”。

泗水地名多“奄”“安”二字,故费昌所建之国号奄国。泗地有奄山,讹为砚山、雁山,位于县治南10里,今县城即坐落于奄山北麓。县治东南30里有安山。安为奄之音转。以奄字作声符的字,有的读yan,如淹、腌、掩等字;有的读an,如庵、鵪、菴等字,据说“俺”字就源于古奄人自称。这些声符相同的字,古代发音应该相同或相通。因此安山实即奄山的又音或假借字。奄山西南近二十里处有鲁奄村,奄伯里冢。泗城西有西奄,城东15里有东奄,城东北40里有泗奄,字虽讹为岩、盐或源,而音犹相沿发奄音。山为奄山,地为奄地,所居之国故为奄国,所居之都为奄都。《泗志钩沉》云:“奄在商本大国,与费同为皋陶之裔。其方域西南抵尼,东北抵蒙,包颛臾、费、卞、郚、陬,而国则都于奄麓今治邑(泗水县城),亦形势所必然”。

县城北西洼村村北有新石器至商周汉代遗址,村民俗称“花山”

商都

商王南庚三年自庇迁奄,取原奄都而代之,奄都遂变为商都,仍位于今泗水县治。《竹书纪年》徐文靖笺云:“南庚迁奄,旧未有言奄地所在者”。论者多以奄在曲阜或曲阜东,但具体位置至今不明。王子襄根据史籍所载庚宗邑,推断南庚所居之王都即位于泗水县治。《左传·昭公四年》:“初,穆子去叔孙氏,及庚宗”。《孔子家语·正论解》:“叔孙穆子避难奔齐,宿于庚宗之邑”。《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载,“庚宗,春秋鲁地,在山东泗水县东,接费县界”。《读史方舆纪要》泗水县:“庚宗亭,在县东”。光绪《泗水县志·旧迹志》:“庚宗亭,左传昭公四年穆子去叔孙氏及耿宗。杜注:庚宗,鲁地”。庚宗邑者,庚宗之邑也。《新华字典》:“宗邑,宗庙所在的城邑”。庚者,庙号也。商朝自汤(天乙)至纣(帝辛)三十代帝王的庙号全部用10个日干表示。《左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古代帝王建都,必建宗庙。商王南庚自庇迁奄,历阳甲、盘庚三代居奄,所居王都必设宗庙。因南庚、盘庚的庙号都以日干庚字命名,故其宗庙名为庚宗。可见,庚宗邑实即南庚、阳甲、盘庚所居之商都,庚宗亭乃盘庚迁殷后邑人为纪念商王曾居此地而设。庚宗亭的位置,根据《左传·哀八年》所记吴师伐鲁的路线及行程判断,应即位于今泗水县治。所以王子襄说:“今治(泗水县城)即春秋之庚宗。《左传》叔孙豹奔齐舍于庚宗,吴伐鲁次于庚宗,杜预云泗水有庚宗亭,即此”。又说:“《通志》乃以宋之虚朾当之,误矣。其名庚宗者,因商南庚、盘庚相继都此二十二年。南庚崩,葬商山。盘庚十四年迁于北蒙,改号曰殷。奄地尚有南庚之宗庙在焉,故相沿统名其地曰商奄,而名其故都曰庚宗也”。《山东通志》以今之泗水县治当春秋之虚朾,显然是缺乏根据的。杜预《春秋经传集解》:“虚朾:地阙”。明张岱《夜航船·卷二·地理》:“虚朾,宋地”。然泗水与宋地相距遥远,诸侯会盟谋救宋之地不可能选择此处。商王南庚迁奄,奄都变为商都,原奄君必迁至境内他地。王子襄认为奄君迁入地即为县东之故安村。安通奄,故安者,旧奄也。他说:“商王都此,奄君徙治于今之地名故安者,安亦奄之假借音转也”。故安村位于县治东南30里苗馆镇南。

纵观上述十二古国所都之地,多处地势高耸、依山傍水之处。上古时有洪水肆虐,故选高处以避水患,遗址多呈堌堆,高台或缓坡地形。此外,泗水县境还曾处于少典氏之国、青阳氏之国、颛臾国的封域之内,但因资料阙如,无法确知其境域和国都位置。

今日泗水县城一角

相关链接:

历山、雷泽考

舜帝为山东泗水人考证

泗水为伏羲、舜发迹故乡八证

帝乡雷泽: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水脉·文脉·圣脉——邹鲁洙泗文化溯源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