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版导读 有效的报纸新闻"链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头版新闻什么意思 头版导读 有效的报纸新闻"链接"

头版导读 有效的报纸新闻"链接"

2024-06-13 04: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内容:

  【摘 要】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也带来了报纸头版新闻导读的繁荣。头版的新闻导读日益成为头版编辑的重要元素,更成为一种有效的新闻链接。恰似电子网络中的链接条,将重要新闻所在告知受众,既节省了宝贵的版面空间,又增大了头版的信息量,还起到了活跃美化版面的作用。

  【关键词】 头版导读; 版面编辑; 新闻链接

  ●导读愈显重要的原因

  报纸头版上形形色色的新闻导读,无疑是今天报纸版面的一大特色,也是报纸编辑花大力气想要做好的部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决定了导读在版面上的崛起与繁荣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一、“厚报时代”造就导读。1987年以前,中国的所有大报都是对开4版,版面少,内容也少。1987年,扩版之风自《广州日报》刮起,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据统计,被称为“扩版年”的1993年共有130多家报纸增扩了版面。中国的报纸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进入了“厚报时代”。

  扩版后的报纸,增至几十个版,为了不让精彩的新闻淹没于折叠起来的厚厚的版面之中,在头版安排重要新闻导读就成了告知和引导受众的有效手段。这样,无法在头版安排的重要新闻,既使被排在其他版面中,也不怕无人问津了。“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有芳醇的酒香,而头版导读便是重要新闻飘出巷口的“酒香”,引导读者循香而至。

  二、导读为头版扩容,为要闻开路。信息在今天日益成为一种资本,人们对掌握最新信息的热情也空前高涨。现代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大千世界新闻无处不在,每日要闻也往往不止一条两条。要闻多,而头版版面空间却有限,难以容纳所有的要闻,在难以取舍的情况下,导读便成为编辑的最佳选择。导读使头版空间极大的扩容,增加信息量,而且成为联系头版与其他版面的纽带,使报纸表里结合,形成新闻强势。

  三、导读成为活跃、美化版面的有效手段。头版是整张报纸的旗帜,在西方被称为“橱窗”。顾名思义,橱窗是用来陈列商品招徕顾客的,头版的作用便是吸引读者,推销自身。而此刻,导读便是“橱窗”里陈列的艳丽的“商品”。导读不仅丰富了头版的内容,而且极大地活跃美化了版面,使头版更加生动形象,充满活力。

  《广州日报》的导读位于报头下方,通栏排列4至5条导读,每条导读设置为一个“模块”,很像电脑触摸屏上的“触摸块”,让人忍不住想要用手指去点击;《北京青年报》的导读栏“今日看点”则直接用一个下拉列表框框起来,框内还有鼠标箭头,这样的导读极富网络时代气息,符合大众的视觉接受习惯。

  四、导读增强头版的视觉冲击力,成为吸引眼球的又一“亮点”。《新快报》报眼位置的夸张、不拘一格的导读就十分抢眼,如2005年5月13 日的导读《小飞机失魂 华盛顿吓破胆》,图片采用的是电脑处理过的一架失衡下坠状的飞机,飞机机尾甚至伸入了报头的一角,极度惊险而逼真。而“小飞机失魂”几个字也是斜着排布,题图搭配十分巧妙,吸引眼球自不待说。

  ●常见的几种导读类型及特点

  因为不同的报纸风格定位不同,导读也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但综观各个报纸的头版导读,基本可以归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标题导读――最普遍、最为实用的导读

  标题导读是最常见以及最为实用的一种导读类型,为很多报纸所采用。如《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民营经济报》、《深圳特区报》等都大量使用标题导读。这种导读所占版面空间小,一般是几条新闻标题加框并列排布,几条导读形式、字号一致,字数也基本相同,要么都是单行题,要么都是双行题。标题导读整齐划  一,干净利落,容易灵活地在版面上安排。

  如2005年6月17日《羊城晚报》的四条导读分别是:

  1、 主:双管齐下

  副:潮安积极应对封杀案

  2、 主:不受保护?

  副:日军签降地仍非文物

  3、 主:明年9月

  副:多哈亚运火炬传广州

  4、 主:真乃命大

  副:保姆21楼坠下未摔死

  二、图片导读――最流行的导读

  图片导读可以说是目前最为流行的导读,一般是配有图片说明的生动形象富有现场感的新闻图片或是一幅电脑制作的三维图画。当然,纯粹的图片导读是不存在的,在图片之中或之外总有一条新闻标题,但与标题相比,图片又明显占显著地位。所以将其归为图片导读一类。

  图片的显著优势就是直观形象,让读者一目了然。《21世纪经济报道》每天的第一条导读都是一幅电脑制作的三维图画,如2005年6月16日的导读《2005年世界顶尖公司排名榜》,其图片为一座高耸的山峰,埋在云端的峰顶有一位举着蛇形剑骑士。2005年6月20日的导读《二次试点程序变革 大型国企走“绿色通道”》,其图片即为一条蜿蜒远去的“绿色通道”。

  三、组合导读――最具信息量的导读

  组合导读指标题、图片、提要等要素适当组合的导读类型,包括标题+图片导读、标题+提要导读、标题+图片+提要导读等。

  标题+图片导读,指在一条导读中,同一主题的标题与图片,其地位平分秋色。例如,《金融时报》的导读几乎全部是标题+图片导读,《新快报》报眼位置的导读也属于这种导读,经过电脑处理的图片十分夸抢眼,并在差不多与图片所占相同的版面空间中用多变的字体字号颜色反白等要素来突出标题。2005年6月12 日《7月4日太空导弹撞彗星》这条导读,标题有黑棕黄三种颜色,“撞彗星”三字还以红色的爆炸状图形衬托。而6月7日的《女足惊见“球霸”》一条标题竟然有5种颜色。

  标题+图片+提要导读,用一幅约占一栏的小幅图片/漫画和一段概括性的文字或生动的直接引语做提要进行导读。如《民营经济报》和《第一财经日报》就常采用这种导读,2005年6月13日的《民营经济报》的一条导读是《中美纺织贸易战殃及出国展》,其提要部分为“‘今年3月份申请签证还比较容易,但到4月份就不行了,拿到签证的连20%都不到。这是中美纺织贸易战的结果。’被拒签的企业老板忿忿不平,但也无可奈何。”

  四、版面导读――最具视觉冲击力的导读

  版面导读指报纸的整个头版成为导读,头版即“导读版”。4开都市类报纸一般会采取这类型导读,如《南方都市报》和《信息时报》等就是版面导读的典型。版面导读实际是组合导读的极致,在头版上既有标题导读又有图片导读。版面导读常用大字号粗黑体标题和大幅彩色图片,这种导读类型色彩丰富,线条粗犷,气势磅礴,极富视觉冲击力。在这个“眼球时代”,对于以零售为主的都市类报纸,这样的头版足以将离报摊两三米之外的受众吸引过来。 如2005年6月11日的《南方都市报》头版共三条导读,其中两条是当天重大突发灾难性事件新闻《汕头市潮南区 宾馆大火30死15伤》和《黑龙江宁安市 水淹小学29学生死》。两条导读在约占头版四分之三的版面上横向对称排布,各有一条黑底反白的大字号标题,标题下方是两幅救灾人员抢险的大幅新闻图片。当天的导读可以说是标题导读和图片导读的极佳组合方式,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冲击力。

  不同类型的导读有各自的优势特点,应该根据不同的报纸定位以及版面的整体风格,采用相应的导读类型。不能只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内容,应合理运用,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使导读融于整个版面之中,而不是流于形式。

  今天,我们可以在报纸头版上看到形形色色的导读,有的导读在版面上的位置以及刊出时间都比较固定;有的则位置和时间比较灵活,时此时彼,时有时无。有的报纸在头版明确标有导读字样,如《今晚报》的“今晚导读”、《中山日报》的“今日导读”、《羊城晚报》的“今天导读”、《北京日报》的“为您导读”、《北京青年报》的“今日看点”、《珠海特区报》的“重点导读”、《光明日报》的“导读”等等。

  头版导读无疑已经是编辑们不能忽略的版面元素,但如何做好头版导读,并做出自己的特色,树立起报纸品牌,还有待研究和探讨。(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4级研究生)

  参考资料:

  1、《西方报纸编辑学》 赵鼎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把要闻版做成“封面版”》  黄灿  《岭南新闻探索》2004第5期

  3、《当代新闻编辑学》邝云妙 暨南大学出版社

  4、《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新快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民营经济报》、《深圳特区报》、《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金融时报》、《今晚报》、《中山日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珠海特区报》、《光明日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