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高温滞留,北京现史上最热6月?如何科学防暑是关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央视新闻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夏雯 40℃高温滞留,北京现史上最热6月?如何科学防暑是关键!

40℃高温滞留,北京现史上最热6月?如何科学防暑是关键!

2023-10-02 07: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针对今天的高温,北京市气象台今天(23日)早晨07时升级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中央气象台昨晚就将高温预警升级为橙色,今天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今天(23日)白天,华北、黄淮等地将继续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北部和东部等地最高气温有37~39℃,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此外,新疆吐鲁番和南疆盆地、内蒙古西部和中部偏北地区等地也有35~38℃的高温天气,吐鲁番局地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

明天(24日,假期最后一天),这些地方依然会被高温热浪席卷!京津冀鲁部分地方还是会有超40℃高温:

转机:

预计25~26日(周日~下周一),华北、黄淮一带受到高空槽影响,云量将会增多,因此太阳的辐射增温减弱,高温范围也将缩小(不过高温向东北地区扩展,东北地区西部将出现罕见的高温天气):

继续:

然而,高温短暂间歇后, 27日至30日,华北东部、黄淮大部将 再度出现高温天气:

仍然以北京为例:

截至到昨天 (22日),今年6月以来北京≥35℃的高温日数为9天,≥37℃的高温日数为6天!

从今后7天的城市预报来看,今年6月北京≥35℃的高温日数将有可能达到15天,≥37℃的日数将达到9天,双双打破纪录!

图/北京高温全勤

再加上昨天 (22日)41.1℃的破纪录高温,从多个指标来看, 这个6月,极有可能是北京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个6月!

历史数据:

自观象台建站以来(1951-2022年),北京6月 ≥35℃的高温日数最多为11天,分别出现在1952年、2000年; ≥37℃的高温日数最多为6天,出现在2023年。

高温危害健康:

高温天气对健康带来最直接的严重影响是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也有三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其中热射病也是最为严重的一种。

热射病是由于暴露于热环境和/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以核心温度升高(>40℃)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特征,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

热射病还可以分为2种类型:

一种是劳力型热射病,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导致。常见于夏季户外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比如在夏季参训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快递员等。

另一种是经典型热射病,主要由于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另外,闷热不通风的室内、未开空调的车内也是经常发生热射病的场所。

热射病造成的危害非常大,一般死亡率可达50-70%,但对年龄大于70岁以上的人群,死亡率可达80-90%。

常见防暑误区:

1、天气炎热,如果大量吃冷饮,容易导致血管收缩痉挛,可能诱发消化不良、肠胃炎等,严重的话还可能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2、绿豆汤能消暑,但是对于胃肠功能不良的人来说,还是要少喝,食用不当可能引发腹泻等不适症状。

3、冲凉水澡,虽然能一时解热,但有可能出现肢体抽筋等症状,长此以往还可能损伤健康。

4、吹空调,温度不宜设置过低,不要在空调房里待太久,同时要注意开窗通风,适当增加衣物,以保护易受凉的身体部位。

然而

科学有效的个体防护措施,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降低高温热浪的健康危害:

防范建议:

1.非必要不外出。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如果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暑防晒措施,不要将自己置于太阳的直晒之下,尽可能选择在阴凉处活动,外出时宜穿轻便、宽松、浅色的衣服,便于身体及时散热。

2.预防职业性中暑。减轻劳动强度,放慢劳动速度。户外运动以及户外工作者应尽量避开中午太阳直晒的最热时段,户外中等强度的作业活动中,每个人应该每15~20分钟喝一杯水 (约200mL~300mL)。户外作业人员应在阴凉处或有降温设备的场所定时休息。

3.敏感人群多休息。儿童、老人、孕妇以及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应尽量待在凉爽的室内,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热环境中造成身体不适,减少活动,充分休息。

4.保持联系,降低风险。与家人和邻里保持联系,及时获取他人的帮助与照顾。独居老人宜每天探望,并将联系方式留给邻居或社区。

5. 开车的司乘人员要注意:

6.随时补充水分。主动、多次、适量饮用含有盐和矿物质的饮品,及时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准备防暑降温饮品,避免饮用含酒精、咖啡因以及大量糖分的饮品,少食多餐,饮食清淡易消化。不宜过多吃冷饮,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

7.关注体温变化。及时测量体温,体温异常时可使用冷水、冰块、冰袋、冰毛巾等降温用品,对皮肤、衣服或颈后进行物理降温,条件允许时沐浴、冲凉。

8.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若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略高于正常等中暑先兆症状,应及时寻求帮助,尽快转移到阴凉处并及时补充水分;若出现肌肉痉挛,且不适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就医。

Jun.

23

更多天气信息 请收看《新闻联播天气预报》

今日主播:夏 雯

播出时间:19:31

播出平台:CCTV1 / CCTV新闻

Q & A

1

如何查询天气?

微信下边栏提供天气实况、天气预报、空气质量查询,您也可以手动输入地名查询。

2

在网上如何收看到《新闻联播天气预报》视频 ?

微信视频号;点开公众号下边栏点的“节目视频”;也可以微博搜索“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官方微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