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从“推己及人”到“内圣外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太极拳的寓意是什么 太极拳:从“推己及人”到“内圣外王”

太极拳:从“推己及人”到“内圣外王”

2024-02-10 07: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太极拳是一种内涵厚重且具有人文精神的拳种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和。人文精神既是一种形而上的追求,也是形而下的思考。它不仅仅是道德价值本身,而且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权利和责任。”“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产生和中国历史的演进是同步的”,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美德:积极进取、坚忍不拔、敬老养老、救济孤残、勤俭持家治国等。这些美德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古代‘人文’精神的精华”。‘人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不仅表现于观念文化,而且渗透于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文化载体之一的太极拳,在一定意义上讲,它的人文精神也一样是巨大的。“我们从《老子》、《周易》、禅宗的思想和中医的理论,以及太极拳、围棋等体育运动,可以看到中国人不仅有发明创造的才能,而且有一种顺应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人生智慧”那样,太极拳文化、精神价值的确如此。

太极拳文化中的种种要义,更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文化形态,它所折射出的人文精神长期以来一直和我们这个民族的人文精神所契合,它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一直和我们这个民族的人生追求相一致。著名文化学学者和武术理论家刘峻骧先生在谈及太极拳时指出,“有人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问统称为国学,武学是国学中的国学,太极拳则是武学中的武学……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半”。历代的哲学意识对于太极拳有明显的影响。如易学的阴阳二气、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崇尚自然,禅宗的顿悟精修等,都给太极拳的人文精神打下深深烙印。因此上,在学界很多人都将太极拳称之为“哲拳”。

我们可以从太极拳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太极拳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的理论源泉中,感受到中国人所具有的非凡的智慧;我们从太极拳的“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虚实、刚柔、进退、轻重”中,感受到中国人对整体哲学观的妙用;我们从太极拳的“自然而然、随曲就伸”,“凡身处处皆太极,一动一静,俱浑然”中,感受到中国人顺应自然追求和谐的人生理想;我们从太极拳的“立身中正,中正安舒、不偏不倚、不丢不顶”,“顺人之势,借人之力,舍己从人”中,感受到中国人的人格追求以及所尊崇的处世之道;我们从太极拳的“仰止则弥高,俯之则弥深”,“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中,感受到中国人的理想化艺术追求和飘逸的艺术心灵。

总之,对于太极拳而言,无论是太极拳的学习和演练,还是带有明显技击性推手的练习和较技,我们都不能给他冠以简单的运动。太极拳是一种大文化,也是一种大哲学。因为,“太极拳的一个式子,并不是简单的动作路线,关键之处在于有了意念,有了思维方式,使简单的招式变活,变得丰富,有了‘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层叠魅力。太极拳的式子是全息的,肢体语言蕴含了思想内容。通过‘拳是拳’的修炼,到达‘拳非拳’的境地。治大国若烹小鲜,习太极若诵经文,理同一贯。如此便能脉络归根。”

正因如此,对于太极拳的人文精神的探究,才更加具有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未来意义。

太极拳的技术要领,健身价值、技击价值等,这些是太极拳的表层价值,易于被人们认识和运用。而它的人文价值,即思想文化价值并不限于表层,它有更深层次的价值,而要认识这一点,就需要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由表及里,从现象深入到本质。

所以,对于太极拳文化的认识,我们绝不能仅仅地停留在物化的文化形态上展开探讨,而应该从更深的层次解释和解析它的文化价值和当代意义。因为,太极拳是一种借“技击”之体,来阐释一个关于“人”的命题,它是一种偏重于讲怎样做“人”的文化。

二、太极拳是儒家思想中“推己及人”的外现

“推己及人”是指用自己的心思来推想别人的心思,设身处地替别人想。费孝通先生在其“推己及人”一文中指出,“孔子的社会思想的关键,我认为是‘推己及人’。自己觉得对的才去做,自己感觉到不对的、不舒服的,就不要那样对待人家”,“要想找到自己,办法是要知道自己。不能知己,就无法‘推己’,不能推己,如何‘及人’?”所以,在费孝通先生看来,“推己及人”应该成为中国人追求做人品质好坏的一种评价标准,并且这种品质是一种做人的境界。

对于研究和传习太极拳的人们而言,做到“推己及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也是太极拳从理论到实践上的一种核心文化要义。

众所周知,不论是哪种太极拳,它的存在大体都有三种技术方式,一为单式,一为拳架,一为推手。尽管各种流派的太极拳都有其自身的个性化特征,但其对于不同流派的习练者而言,明了“怎么认识自己”、“怎么对待自己”是非常重要的。武禹襄先生的“以己依人,务要知己”就一语道破了“知己”对于太极拳家的重要性和价值。

因为,在太极拳的拳论歌诀中,“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字”。同时所有的拳论歌诀都是在不断地给“己(自己)”提出要求。进而在不断的学习、提高、升华中,认识自己。只有很好地认识了自己,才可在行拳和推手交流过程中,形成一个以“己”为核心的技术境界。太极拳对于实践者而言,不但要“知道自己”、“放弃自己”,甚至还要“舍得自己”。因为,在所有的太极拳习练者心目中,再好的单式操练、拳架演练都要直接进入两人的推手对抗之中来得到检验。所以,推手中单式和拳架技术的好坏评价,都是建立在与“他者”对抗的环境中进行的。

太极拳与人相较,其起点就应该是要有一个充分的“知道自己”作为基础的,正所谓自己首先能否做到,或是否做到的问题。太极拳大量的拳论和歌诀中指出,要学好、练好太极拳,实现“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其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既一定是建立在自我正确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正己”对于太极拳习练者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不论是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还是后来者的《打手歌》、武禹襄的《太极拳解》,一直到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等等,其核心的论点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阐释了单式和拳架练习过程中的要诀,另一方面则诠释着对抗推手中的要诀。尽管两者之间不是绝对的分离,但其中的偏差也是存在的。

我们认为,关于拳架练习过程中的要诀,则是对练习者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练习者“正己”的评价标准。就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的要诀建构体系而言。对“己”的要求应该说是《太极拳论》的最高价值所在。太极拳的实践者,只有按照拳论所提出的各种要求,做好自己,才可在进退、起落、转折、轻重的等等矛盾之中“得心应手”。被奉为陈氏太极拳最具权威的理论依据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中,陈鑫先生也明确指出,“打拳原为保身之计,故打拳之时,如对敌人,长进愈快。然又恐启人争斗之心,故前半套多言规矩不言其用”,“大约此拳,是个自耍之势……自己下功夫,遍数愈多愈好”,等等这些也应该是一个对“己”的要求。

对“己”的要求,是实现“正己”、“知己”的必然途径。“做好自己”,是实现“立身须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撑”的前提。

其次,一个真正的太极拳家,是要学会“放弃自己”,甚至是“舍得自己”,才可真正做到“舍己从人”。也只有这样,才可达到太极拳的最高境界。太极推手是检验太极拳练习者拳架是否正确,劲力是否顺达,虚实是否分明的方法,也是太极拳走进技击实战的重要手段。对于参与的双方而言,只有做到“舍己从人”,才可达到太极拳技击技术的高境界。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对于“舍己从人”的重要性更是一语中的地告诫后学者:太极拳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由“正己”到“知己”进而达到“舍己”的学问。所以,在他的拳论最后明确指出:“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武禹襄大师在他的《太极拳解》中就用了大量的篇幅和文字,诠释了“舍己从人”的重要性和技击作用。《拳解》中写道,“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须要从人,不要由己。从人则活,由己则滞”;“机由己发,力从人借”等等。所以我们认为,太极拳中的“舍己”,是太极推手中的一条重要法则。只有在推手较技的过程中,敢于舍己的人,才可获得更强大的力量。因为,只有舍己,才能“引进落空”;只有舍己,才能“蓄而后发”。

第三,在太极拳的理论和实践中,“随人”也是太极拳技术的一种境界追求。“舍己”的目的在于“随人”,“随人”是太极拳推手练习和对抗的一种很高境界。从费孝通先生对“推己及人”的理解来看,“随人”应该是一种“从‘己’里边推出来的一种做人境界。”

在很多太极拳大师的心里,击倒和发放对手都不应该成为他们显示自己修为的表现形式,而更多地是能够通过“随人”的技法,获得对手的认可和心灵深处的赞誉。“随人”是太极拳推手的很高境界,“随人”而不“拧滞”,“随人”而不“丢顶”;“随人”是“化”的技巧,“随人”是获得“机会”的前提。也正因为如此,“随”字早已成为太极拳大师拳论和实践中,最为常见的一个“字眼”。从只有四句话的《打手歌》中唯一出现两次的“随”字来看,“随”在太极拳推手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上下相随人难进”,“沾连粘随不丢顶”。

李亦畲的《五字诀》也指出,“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这里的“从人”就是“随人”的意思。

总之。对于太极拳家而言,“正己”是前提,“知己”是保障,“舍己”是理念,“随人”是境界。只有达到“有分寸”,才可实现“收发自然”,才能够“推己及人”。这是“大学问”,这是“大智慧”,也是“大道”。

三、“内圣外王”是太极拳赋予习练者的一种最高境界

“内圣外王”语出《庄子·天下篇》,而却最能表现儒家之学。内圣,是内而成就圣贤之德;外王,是外而推行仁政王道。“所谓‘内圣’是主体性修养方面的要求,以达到仁、圣境界为极限;‘外王’是社会政治教化方面的要求,以实现王道、仁政为目标。”作为儒家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内圣外王”始终未被放弃。不论是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还是陈王廷的《十三势行功歌》,还是武禹襄的《太极拳解》,以及后来者的理论和实践体认,追求“内圣外王”的人生理想,一直作为“太极人”的一种追求。在太极拳的习练中,“外示安逸,内存鼓荡”是一种最高境界,而惟其如此,才可实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达到“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的境界。

太极拳的修炼是一项艰难的旅途,其所导入的艰难是“内修自己”。只有通过“太极十年不出门”的内修,才可达到“内圣外王”的呈现。所以,对于修炼太极拳的人而言,沉下来,练内功,是每一个习练者都必须树立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的妙用,才可建构起自身的“内圣”之根基。也只有这样,才可实现“外王”的“不伤自己,不伤别人,不伤和气”的“王者风范”。

△2007年央视春晚节目太极表演《行云流水》

太极拳人的这种追求是无止境的,也是涵养每一个走进太极拳文化体系圈内个体的理想追求。因为,“太极拳更讲究先礼后兵、借力打力、后发制人,或者说更讲道理”。因为,太极拳深藏“拳虽小道,所谓即小以见大者”的哲学寓意。

所以,真正的太极拳家、大师都具有一种“内圣外王”的风范和气度。因此,“内圣外王”也就成为太极者的终身追求。

四、结语

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早就指出,“中国式底人生,最大特点莫过于他总是向里用力,与西洋人生总是向外用力者,恰恰相反”。“向里用力”是中国人的生存特征,这一点以太极文化为源头的太极拳文化亦是如此。因为,太极拳的单式操练、拳架演练以及推手对抗,在习练参与者获得外显的身体上的体认同时,获得人生价值观的感悟才是太极拳文化的最高追求。并且,这种感悟和追求,是直指“人”的生命态度和生命价值的。太极拳的精神内涵广博深邃,其核心的问题则是关乎“人”的一门学问。太极拳所阐释的“人对人”的学说,是一个“讲理”的学说。太极拳的思想精华,则表现的是“人对人”的法则,它承认“他”的存在,这种承认不是为外力所逼,而是出于“仁爱之情,是非之义”。对于“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太极拳的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如出一辙:“以强力加于物则可,加于人则不可”,“人与人之间,原是只该讲理,而不该讲力”。所以,我们可以说太极拳不仅是一种关于身体的学问,而更是一门关乎人文的学科。

“正己”、“知己”、“舍己”、“随人”成就着太极拳关于人生价值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思想,并在这些思想的相互联系中构成了统一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就是“推己及人”、“内圣外王”。

△《太极宗师》剧照

本文原载于《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1期

本期编辑:齐一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