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丨古诗词里的大美青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美阿克苏诗词 悦读丨古诗词里的大美青海

悦读丨古诗词里的大美青海

2024-07-17 14: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除了对青海整体风貌的观照,皇甫汸、胡彦、赵时春、包节、孙昭、詹理、高洪等明清时期的诗人对河湟农业区的景观亦有过细致描摹。清代诗人杨应琚对河湟山村的书写尤为出彩,试读《乐都山村》:

“巨石斜横碧水涯,石边松下有人家。

春风不早来空谷,四月深山见杏花。”

与壮阔悲凉的“边塞诗”不同,此诗清新秀丽、沁人心脾,颇有田园诗的隽永之美,深山、空谷、人家、杏花等意象的呈现毫无雕琢之痕,却有素雅之趣。

如果说青海整体风貌是面,河湟景致是线,那么一座山、一面湖和一座楼宇就是引人注目的点。“昆仑嶔崎出霄汉,泆荡阊阖吹回风”是清代诗人杨揆对巍峨昆仑的生动概括,诗中“阊阖”即指昆仑神话中的天门。杨揆当时所见的昆仑,实际上是今天的阿尼玛卿山,为昆仑山的支脉,高峻挺拔,常年积雪。诗人从军至此,以为眼前所见就是昆仑主脉,于是联想起昆仑神话中的天门,意在盛赞昆仑山的雄浑与神奇。又如现代诗人易君左的《青海歌》一诗:“横空一碧波光现,莽莽苍苍开画面。玉作轻屏翡翠娇,花为绣幔珊瑚艳”,则写出了青海湖苍茫开阔、碧波潋滟的美景。

对于那些风光绮丽的标志性风景,如“碾伯八景”“湟中八景”“河阴八景”等,清代诗人吴栻、张思宪和现代诗人姚钧分别写下了多首诗篇,使得“笔尖上的青海”极为生动秀美。

和睦的民族关系

《历代咏青诗选》(修订本)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不同以往的青海形象——地处边关而不至于荒芜,民族众多但和睦相处。早在唐代,中原王朝就非常重视与边远地区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唐代诗人李适《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一诗浓墨重彩地刻画了金城公主入蕃和亲时的仪仗规模和分别时的场景:

“绛河从远聘,青海赴和亲。月作临边晓,花为度陇春。主歌悲顾鹤,帝策重安人。独有琼箫去,悠悠思锦轮。”

据赵宗福释读,金城公主一行自长安出发时,唐中宗亲自到始平县设宴送行。宴会上,中宗向吐蕃使者说明公主孩幼、割慈远嫁的挚意,随后群臣赋诗饯行。这首诗意真词美,颇具盛名,故而流传至今。

相较于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一些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诗歌则真实记录了青海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生活日常。如“到处尽逢欢洽事,相看总是太平人”(唐代,高适《九曲词三首》)。这组诗作于唐天宝十三年的西平郡,也就是今天的乐都,流传至今的共有三首,内容涉及各民族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友爱互助的交融过程,诗中的“欢洽事”“太平人”,让各族人民其乐融融的生活氛围不言自明。

再读明代诗人石槚的《塞下曲》:“东风几度千崖静,绝岛羌声咏治平”,亦能证实边塞安宁、民族和睦的史实。石槚在任西宁布政司右布政使期间,所作的十首《塞下曲》皆温和明快,对边地风光和安定局面多有描述。这在清代诗人的诗作里也得到了进一步佐证:“寸心何以致拳拳,哈达双持羊一牵”(清代,朱绪曾《巴燕戎格竹枝词》)。作者朱绪曾时任巴燕戎格厅通判,对当地民族关系多有了解,诗中写到牵羊为礼、敬献哈达等待客礼仪,足见当时少数民族已将汉族视为同胞的拳拳之心。

“边城从此容羌马,可有香灯供万家”,这是清代诗人恭钊在《湟城感赋》中的写实,不难读出彼时各族人民和谐相处的生活情景。而“柳营不用严刁斗,门户于今任往还”的记录更加证实了战事偃息、民众自由往来的情况,这样的记录对于学者研究青海及其多民族关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丰富的民俗文化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世代繁衍生息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众多民族。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这种文化大多体现在民众的衣食住行、人生礼仪和传统节日方面。明代诗人胡彦《碾伯道中》云:

“塞外不受暑,入秋风飒然。

日高犹长绤,雨过却装绵。”

这首诗作于明嘉靖二十五年,时任朝廷御史的胡彦来青海视察茶马事务,途经碾伯时,深感秋风萧萧,寒气袭人。于是,诗人笔下出现了身穿棉衣和葛布长衣的普通民众。这样的着装习俗在当时并不特别,是由于明代大量汉族入驻河湟地区,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产生了一定影响。

明代诗人包节在西宁参加友人聚会时写下《九日宴西宁城楼》,其中后两联涉及重阳节的有关习俗:

“菊亦穷荒见,萸应故国遍。

何期流窜客,犹接岁时筵。”

从诗句中可以看到,当时的西宁民众与中原地区的民众一样,也是通过游园赏菊、手持茱萸登高和亲友聚会宴饮等方式来欢度重阳。而明代诗人龙膺在《塞上杂咏》中描绘的则是青海当地的美食,“湩酪饮如甘露,香秔粒比明珠”,其中的“湩酪”就是酸奶,“香秔”是指好吃的大麦青稞。龙膺曾担任西宁监司布政,熟悉农牧产品,此诗写出了当地人的饮食习俗,这种习俗至今未变。

阅读宗泐的《和苏平仲见寄》不难发现,诗人生动地记述了青海当地人在居住、交通和待客礼仪方面的习俗:

“西去诸峰千万层,帐房牛粪夜燃灯。马河只许皮船渡,戎地全凭驿骑乘。青盖赤幡迎汉使,茜衣红帽杂蕃僧。愧如玄奘新归路,欲学翻经独未能。”

从诗歌记录的内容来看,人们住的是帐篷,使用的燃料多为牛粪,过河的交通工具是皮筏,上岸后骑马互通信息,一旦贵客到来,人们的着装也会隆重起来……事实上,这样的生活习俗在青藏高原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人们使用牛皮或羊皮筏渡河的传统也保留了很久。

▲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当地县文化馆“花儿”艺术团部分成员用“花儿”吟唱民族风情,描绘美好生活。新华社记者 潘彬彬摄

西北地区的民众喜欢唱“花儿”,这种民间歌谣由汉、藏、回、土、撒拉等民族共创共享,劳作之余,老百姓们唱唱“花儿”,一身的困乏很快消散。这种传统习俗在明代诗人高洪的《古鄯行吟》中有着生动的描述:

“青柳垂丝夹野塘,农夫村女锄田忙。

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

当然,《历代咏青诗选》(修订本)对青海形象的描述不限于以上三个方面,历史建制和家国视域中的青海亦值得人们关注和研究。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

来源:中国民族报

监制/肖静芳 统筹/王珍 编辑/高新渝 制作/彭凤平

中国民族报微信期待您的关注

中国民族报社新媒体部

出 品

国内统一刊号:CN11-0192

邮发代号:1-236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