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生菜怎么种?大棚生菜的高效种植技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棚青椒种植技术与管理 大棚生菜怎么种?大棚生菜的高效种植技术

大棚生菜怎么种?大棚生菜的高效种植技术

2023-04-11 06: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当前位置:农经网 > 农业科技 > 种植技术 > 大棚生菜怎么种?大棚生菜的高效种植技术

点击: 时间:2017-12-12 17:26 作者:长风  来源:第一农经 

  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大棚蔬菜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生菜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食蔬菜,兼具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和保健价值,深受市场青睐。因而,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大棚生菜种植也越来越受到农户欢迎。那么,大棚生菜怎么种?现将大棚生菜的高效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大棚生菜怎么种?大棚生菜的高效种植技术 图:大棚生菜种植   一、栽培模式   采用大、中棚生产,冬季覆盖草帘或保温被保温,棚内也可增加第二层膜保温;夏季覆盖遮阳网,加大通风降温,春秋与外界光温基本一致,栽培时采取高密度育苗,分散稀植培养。育苗期:一般春秋15-20天,夏季20天,冬季20-25天。稀植培养:春秋季20-25天,夏季10-15天,冬季25-30天。   二、品种选择   选择美国大速生、荷兰结球生菜、玻璃生莱、结球生菜、花叶生菜和凯撒等品种。 大棚生菜怎么种?大棚生菜的高效种植技术 图:大棚生菜种植   三、育苗   采用平畦育苗或穴盘育苗。   1.平畦育苗:苗床苗畦整地要细,床土力求细碎、平整,1㎡施入腐熟细碎的农家有机肥10-20kg、磷肥0.025kg,撒匀,然后翻耕掺匀,整平畦面。播种前浇足底水,水流满畦后略停一下,待水渗下土层后,再在苗畦上撒一薄层过筛细土,厚约3-4mm左右,随即撒籽,播量2-3g/m2。   2.穴盘育苗:穴盘选择长52cm、宽28cm、高5.5cm,128孔型的黑色塑料穴盘。育苗基质选用蔬菜专用育苗基质或自己配制。自配基质可选用草炭、珍珠岩、蛭石以3∶2∶1比例混合,然后1m3加入腐熟粉碎的干鸡粪10-15kg、尿素500g、磷酸二铵600g、土壤杀菌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g、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g,稀释喷雾)搅拌均匀,基质含水量达到手握成团、松手即散时即可,及时填装穴盘。将填装好的穴盘平放在塑料大棚内,床面要求平整、土质疏松,专业育苗棚可铺一层砖或厚塑料膜,防止根透出穴盘底部往土里扎,利于秧苗盘根。棚架上用塑料薄膜和遮阳网覆盖,有防风、防夏季暴雨、防强光和降温作用。到出圃时,幼苗根系已长满穴孔并把基质裹住,很易拔出,不易受伤。   3.种子处理:播前对种子进行处理。气温适宜的季节,用干种子直播。在夏季高温季节播种,种子易发生热休眠现象,需用15-18℃的水浸泡催芽后播种,或把种子用纱布包住浸泡约半小时,捞起沥去余水,放在4-7℃的冰箱冷藏室中2天再播种,或把种子贮放在-5-0℃的冰箱里存放7-10天,都能顺利打破生菜种子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2-3天即可齐芽,80%种子露白时应及时播种。 大棚生菜怎么种?大棚生菜的高效种植技术 图:大棚生菜种植   4.播种深度:生菜种子发芽时喜光,在红光下发芽较快,所以播种不宜深,播深不超过1cm。播后上面盖薄薄一层蛭石,浇水后种子不露出即可。苗畦育苗撒籽后,覆盖过筛细土,厚约0.5cm。经低温催芽处理后的种子,播后在畦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约2-3天,见种子露白再撒一层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   5.苗期管理:在保护地用穴盘育苗,播种后把温度控制在15-20℃,约3-4天出齐苗。由于出苗率有时只有70%-80%,需抓紧时机将缺苗孔补齐。苗期温度白天控制在15-18℃,夜间10℃左右,不宜低于5℃。要经常喷水,保持苗盘湿润,小苗有3叶1心后,结合喷水喷施1-2次叶面肥(0.3%-0.5%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并要注意防治温室病虫害。气温较低季节育苗及夏季,防晒、防雨水冲刷,都宜覆盖塑料薄膜或草帘,小苗出土后先不忙撤掉覆盖物,等小苗的子叶变肥大,真叶开始吐心时,再撤去覆盖物,并在当天浇一次水。特别是在天热的季节,要在早晚没有太阳暴晒的时候撤除覆盖物,随即浇水,浇水后还需上一次过筛的细土,厚约3-4mm。夏季育苗要防止子苗徒长,采取适当的遮阴、降温和防雨涝的措施,苗出真叶后进行间苗、除草等工作。在2-3片真叶时进行分苗。分苗用的苗畦要和播种畦一样精细整地、施肥,分苗当天先把播种畦的小苗浇一次水,待畦土不泥泞时挖苗,移植到分苗畦,按6cm×8cm的株行距栽植,气温高时宜在午后阳光不太强时进行分苗,分苗移植后随即浇水,并在苗畦上盖上覆盖物,隔1天浇第2水,一般浇2-3次水后即能缓苗。 大棚生菜怎么种?大棚生菜的高效种植技术 图:大棚生菜种植   四、定植   1.定植时间:缓苗后撤去覆盖物,以后松土一次,适时浇水,苗有3-5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定植时间因季节不同而差异较大:4-9月育苗的,一般苗龄20天左右、3-4片叶时定植;10月至次年3月育苗,苗龄30-40天、4-5片叶时定植为宜。   2.茬口安排与地块选择:在年初制定种植计划时,即应安排好每一茬生菜前后茬的衔接和土地的选择。为保证产量和质量注意以下几点:生菜生长快速,怕干旱,也怕雨涝;土壤要选择肥沃、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透气性好、排灌方便的微酸性土地;生菜是菊科植物,前后茬应尽量与同科作物,如莴笋、菊苣等蔬菜错开,防止多茬连作。   3.整地、施肥:整地要求精细,基肥要用质量好并充分腐熟的畜禽粪,露地用量每亩2 000-3000kg,加复合肥20-30 kg。保护地需3000-5000kg。做畦按不同的栽培季节和土质而定。一般春秋栽培宜作平畦,夏季宜作小高畦,地势较凹的地宜做小高畦或瓦垄畦,如在排水良好的沙壤地块可作平畦。在地下水位高、土壤较粘重、排水不良的地块应作小高畦。畦宽一般为1.3-1.7m,定植4行。   4.起苗栽植:起苗前浇水切坨,多带些土。穴盘育的苗在种前喷透水,定植时易取苗,且成活率高。苗床育的苗挖苗时要带土坨起苗,随挖随栽,尽量少伤根。种植时按株行距定植整齐,苗要直,种植深度掌握在苗坨的土面与地面平齐即可。开沟或挖穴栽植,封沟平畦后浇足定植水。定植后温度,白天保持20-24℃,夜间保持10℃以上。   5.定植密度:不同的品种及在不同的季节,种植密度有所区别。一般行距40cm,株距30cm。大株型品种,秋季栽培时,行距33-40cm,株距27cm,每亩栽苗5800株;冬季栽培时,可稍密植,行距25cm,每亩栽6500株。株型较小的品种,如奥林、达亚、凯撒等在夏季生产,宜适当密植,行距30cm,株距20-25cm,每亩栽苗6200-8000株。 大棚生菜怎么种?大棚生菜的高效种植技术 图:大棚生菜种植   五、田间管理   1.浇水:浇透定植水后中耕保湿缓苗,保证植株不受旱。缓苗水后,要看土壤墒情和生长情况掌握浇水的次数,一般5-7天浇1次水,沙壤土3-5天浇1次水。春季气温较低时,土壤水分蒸发慢,水量宜小,浇水间隔的日期长;春末夏初气温升高,干旱风多,浇水宜勤,水量宜大;夏季多雨时少浇或不浇,无雨干热时又应浇水降低土温。生长盛期需水量多,浇水要足,使土壤经常保持潮润。叶球结成后,要控制浇水,防止水分不均造成裂球和烂心。保护地栽培,在开始结球时,田间已封垅,浇水应注意,既要保证植株对水分的需要,又不能过量,以免湿度过大。   2.施肥:以底肥为主,底肥足时生长期可不追肥。至结球初期,随水追1次氮素化肥促叶片生长;15-20天追第2次肥,以氮、磷、钾复合肥较好,每亩约施15-20 kg;心叶开始向内卷曲时,再追施一次复合肥,每亩施20 kg左右。   3.中耕除草:定植缓苗后,为促进根系的发育,宜进行中耕、除草,使土面疏松透气。封垅前可酌情再进行一次。   4.病虫害防治: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加强田间管理。蚜虫危害多在秋冬季和春季,可用乐果乳剂、一遍净(吡虫啉)等喷雾防治。若有地老虎危害,可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洒地面防治。菌核病多发生在2-3月,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软腐病在高温多雨月份易发生,可用浓度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及时喷雾,霜霉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采收前15天停药。   六、采收   生菜的采收宜早不宜迟,以保证其鲜嫩的品质。当植株长至具有15-25片叶、株重100-300g时,及时采收。亩可采收1500kg。采收时去除根部黄叶,散叶生菜用扎绳3-5株一捆,结球生菜可单独包装。   【小编结语】采用大棚技术种植生菜,是实现生菜种植优质高产的重要举措。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大棚生菜的高效种植技术,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农经整理)

分享:

tag: 种植大棚蔬菜生菜

上一篇:覆盆子怎么种植?覆盆子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下一篇:盆栽一叶兰怎么养?一叶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 大棚蔬菜的管理方法 这些要了解 生菜的种植施肥技巧 这些要做好 露地种植生菜 这些管理要做好 生菜的种植技巧 这些管理要做好 生菜的施肥管理要点 植物病虫害 种植生菜出现灰霉病该怎么去预防 生菜出现灰霉病的预防要点 生菜出现灰霉病要如何解决 生菜出现灰霉病要怎么预防 种植生菜出现灰霉病要如何去预防

农业资讯| 供求平台| 农业科技| 致富信息| 农资商情|

第一农经网推荐 种植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芹菜的种植管理 这些要知道 种植技术|胡萝卜的高产种植技巧 这些要知 植物病虫害|番茄出现死棵要怎么去预防 种植技术|茄子的种植管理要点 这些要知道 你了解睡莲的培养方法吗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