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德意志帝国理想版图 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帝国

2024-04-12 13: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帝国旗帜 德意志帝国三色旗 基本信息 全名 德意志帝国 通称 德国 国训 “Gott mit Uns” 国歌 万岁,胜利者的桂冠 首都 柏林 建立时间 1871年1月18日 政治 政府结构 联邦议会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威廉二世(1888- ) 政府首脑 赫伯特·冯·德克森 经济文化 面积(核心领土) 544,000 km² 人口(核心领土) 7400万 官方语言 德语 货币 帝国马克

德国,正式名称为德意志帝国(德语:Deutsches Reich),是中欧的一个国家。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议会君主立宪制国家,由普鲁士霍亨索伦王朝统治的二十七个组成邦组成,被许多人视为无可争议的欧洲霸主,对几乎所有大洲都有深远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德国控制着一个庞大的海外帝国,在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拥有广大的殖民地。柏林对欧洲大陆大部分地区的经济霸权由中欧关税同盟和一个强大的军事联盟(俗称“帝国公约”)提供保障。德国北临波罗的海和北海,南接阿尔卑斯山。帝国及其 27 个组成国北与丹麦接壤,东与波兰和立陶宛毗邻,南与奥匈帝国和瑞士接壤,西与法兰西公社、弗兰德斯-瓦隆和荷兰接壤。

从 1870-71 年决定性的普法战争后宣布成立,到 1914 年灾难性的大战爆发,德国因破坏微妙的全球力量平衡而声名鹊起。然而,1919 年同盟国的胜利让德国实现了帝国梦想,并获得了梦寐以求的“阳光下的土地”——尽管代价是进行了全面的内部改革。这些改革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将德国转变为议会君主制国家,这一颇具争议的转变至今仍是帝国内部政治辩论的焦点。

目录 1 历史 1.1 德意志统一 1.2 阳光下的土地 1.3 世界大战 1.4 鲁登道夫下台与民主改革 1.5 黑-红-金时代(1920-1923年) 1.6 保守派的复兴(1923-1924年) 1.7 三月联盟时代(1924-1931年) 1.8 三月联盟的衰落与地缘政治包围圈(1931年- ) 2 政治与政党 2.1 政治领导 2.2 政治制度 3 军事 3.1 陆军 3.1.1 老近卫军 3.1.2 改革派 3.1.3 反叛派 3.2 海军 3.3 空军 4 外交 5 邦国 6 殖民地 7 经济 8 文化 8.1 德国妇女 8.2 文学 8.3 音乐 8.4 电影 8.5 绘画、雕塑和建筑 历史[] 德意志统一[]

1871 年 1 月,在普鲁士首相奥托·冯·俾斯麦(“铁血宰相”)的努力下,德意志最终实现了统一: 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冲突,以及与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战争,普鲁士登上了中欧霸主的宝座,最终在路易十四宏伟的凡尔赛宫内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

在德皇威廉一世统治时期和帝国总理俾斯麦长达二十年的任期内,德国采取了和解的外交政策立场,在欧洲列强之间扮演了仁慈的制衡者和公正的调停者的角色。然而,1888 年,威廉一世的统治结束了,不幸的是,他的儿子和继承人腓特烈三世仅在 99 天后就死于无法治愈的喉癌。随后,腓特烈三世的儿子威廉二世登基。由于不满俾斯麦的温和方针,德皇于 1890 年解除了他的职务。威廉二世任命了更适合推行强硬外交政策的人担任帝国总理,这标志着德国外交战略的转变。

阳光下的土地 阳光下的土地[]

威廉二世的登基预示着威廉时代的开始,其标志是军国主义、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野心的迅速崛起。为了将德国转变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世界强国并确保其“阳光下的土地”,皇帝及其傀儡宰相们采取了更加反复无常的外交政策,与欧洲老牌强国疏远。根据海军大将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的建议,德国与英国展开了剑拔弩张的海军军备竞赛,并脱离了俾斯麦错综复杂的保护性联盟体系,尤其是与俄国的联盟。德国的孤立最终导致了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建立。

1911年的阿加迪尔危机是欧洲第一次接近战争,柏林拙劣地试图争夺法国对摩洛哥的统治权,以换取中非殖民地的让步。这场危机使德皇作为一个不负责任的挑衅者的名声更加响亮,但危机却在没有爆发战争的情况下被化解了——虽然战争的爆发仅仅被推迟了几年。紧张局势继续升级,导致现有的权力集团进一步巩固,它们变得越来越统一,而且彼此鲜明对立。1914 年 6 月 28 日,奥匈帝国继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成为将紧张局势推向顶点的导火索:仅一个月后,欧洲大陆就爆发了战争。

世界大战[]

1914 年 7 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以示报复,德国受同盟条约的约束,假定一场潜在的欧洲冲突可以迅速、轻松地解决,于是站到了奥匈帝国一边。然而,俄国和法国的介入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在出于战略目的入侵卢森堡和比利时并将英国卷入冲突之后,前景变得越来越暗淡。德军最初的进展在马恩河被阻断,标志着西线陷入僵局,这将影响整个冲突的进程。然而,在东线,保罗·冯·兴登堡和埃里希·鲁登道夫精明的战略规划避免了俄国对易北河东地区的入侵,并使德国得以在次年深入俄属波兰。

战争初期德国国内政策的特点是所谓的“城堡和平政策”(Burgfriedenspolitik),这是一种民族团结和跨党派合作的政治策略,类似于法国的神圣联盟。该政策由总理特奥博尔德·冯·贝特曼·霍尔韦格领导,旨在摒弃内部矛盾,以 1914 年八月的经验为精神,培养团结一致支持战争的共同意识。尽管一些社会民主党人坚持反对战争,但大多数社民党人还是被说服支持战争,从而弥合了政治左派与温和派之间的分歧。然而,政治左派越来越多地接受战争,却引起了政治右派的不满,最终使贝特曼·霍尔维格的政策受到长期质疑。这很快导致了紧张局势,尤其是在海战方面。贝特曼还优先考虑与中立国(尤其是美国)保持积极的关系,他反对恢复无限制潜艇战,这招致了海军和陆军内部的批评,尤其是提尔皮茨本人。

鲁登道夫与兴登堡

1916 年对德国的战争努力来说是毁灭性的一年: 俄国的布鲁西洛夫攻势、凡尔登的惨重挫折以及罗马尼亚的参战,都证明埃里希·冯·法尔肯海因的总参谋部无法克服这些困难。结果,兴登堡和他的亲密助手鲁登道夫取代了法尔肯海因担任德国总参谋长,他们在坦能堡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在东方取得了成功。他们几乎被尊为神话人物,在军事事务中拥有巨大的权威,甚至开始影响国内政策,并逐渐加强了对德国政府的控制,经常威胁说除非满足他们的要求,否则就辞职——由于他们作为战略天才的威名,文官政府总是会注意到这种威胁。这种态势在 1917 年 7 月表现得最为明显,当时最高陆军司令部公开支持反贝特曼阵线。当时,由于贝特曼坚持反对无限制潜艇战,并大力支持帝国议会中民主倾向政党倡导的改革举措,人们对他的信任度已经大大降低。他提出的改革普鲁士三等选举的建议颇具争议,这进一步孤立了他,鲁登道夫利用这种情况向德皇施压,迫使其解除贝特曼的职务。

然而,尽管军方加强了对国家的控制,民主派的影响力却在逐渐增强。早在 1916 年,“城堡和平”就已开始瓦解,由社会民主党、社会自由党和天主教保守派中央党组成的帝国议会民主多数派开始主张进行议会改革并迅速结束战争。最终,德皇威廉在 1917 年春发表了著名的复活节承诺。贝特曼的辞职促使各党派联合任命国务秘书进入政府,这在德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也是朝着议会化迈出的重要一步。三党最终成立了党际委员会(IFA),作为讨论国内民主改革与和平倡议的协调机构。1917 年的国会和平决议展示了三党在必要时反对战争的决心,有效地挫败了极右翼势力大肆扩大战争的野心。

整个 1917 年,俄国陷入革命并最终爆发内战,这让新兴的德国极左派更加激进,他们的目标是在后方复制类似的动乱。由于英国持续的海上封锁,德国的供应条件变得十分严峻,饥饿、匮乏和战时的挫折感促使左翼社民党代表于 1917 年 4 月脱离了自己的政党,最终成立了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USPD)。斯巴达克同盟、不来梅左翼激进组织和其他边缘组织的激进分子也松散地参与了这场运动。在整个 1918 年西线战事陷入无法改变的僵局后,这些派别于 1918 年 9 月发起了一场社会主义起义,起义迅速蔓延,前线部队不得不调回予以镇压。

布雷克多夫-兰曹画像

作为对公众情绪的让步,一个由无党派外交官乌尔里希·冯·布罗克多夫-兰曹领导的战时联合政府被任命,布罗克多夫-兰曹以其调解技巧和进步倾向而著称。布罗克多夫内阁标志着德国历史上第一个拥有真正议会基础的政府。然而,虽然立即进行了一系列临时性的民主改革,如普鲁士选举权改革,但军方的影响力依然存在,1918 年 11 月扩大的新闻检查制度和期待已久的无限制潜艇战的恢复就证明了这一点。不出所料,受这一政策影响最大的国家——美国——德国的关系几乎立即受到影响,在几艘美国军舰沉没后,美国与德国的外交关系很快中断。通过在内部允许有限的渐进式改革,德国对外维持了合法和民主的假象。这种表面现象为最高陆军指挥部扩大影响力提供了便利,并允许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向政府施加更大的压力。此外,鲁登道夫认为,如果德国在战争中战败——1918年末尚未确定战败——那么将战败归咎于进步改革派会很方便,从而为自己开脱责任。

直到 1919 年 8 月,濒临崩溃边缘的德国才最终取得胜利。由于法国在此之前陷入内乱,柏林的命运也发生了转变。1919年8月12日,双方在尚蒂伊达成停战协议,为随后的和谈铺平了道路。1919 年 11 月签订的《凡尔赛条约》解决了西部地区的问题,而其他战线的和平谈判则一直持续到 1920 年。

鲁登道夫下台与民主改革[]

即使在战争结束后,军方的控制力仍然根深蒂固,尽管所有的民主机构仍然像以前一样正常存在,德皇仍然拥有着最高权力;最高陆军指挥部的影响力完全建立在兴登堡和鲁登道夫的神化之上,缺乏任何宪法法律基础。这一复杂结构的幕后推手主要是大阴谋家鲁登道夫,而兴登堡则主要是总参谋部的对外宣传员。这种事实上的独裁政权岌岌可危,这也意味着它的生存取决于战争状态的持续,因为和平使军事领导变得可有可无。从根本上说,德皇的一个命令就可以随时终止它。

民间骚乱和要求进一步改革的呼声很高,但审查制度依然存在,公民自由仍然受到限制,复员工作也因“国家安全”的考虑而滞后。当时欧洲的局势极不稳定,尤其是法国和俄国内战持续不断,这些担忧是有道理的。普通人开始担心,德国可能会被东方的复兴主义白俄和西方的社会主义法国所包围,永远陷于战争,因此无论是的最高陆军指挥部独裁统治还是对德国士兵的持续屠杀都不会在短期内结束。

整个一月和二月,和平主义者和支持改革的示威游行遍布大多数德国城市,在帝国国会,由社会民主党人、自由主义者和天主教徒组成的支持改革联合阵线呼吁立即复员、进一步进行国内改革、选举和全面议会化。各党派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负责协商和起草宪法修正案,旨在将帝国转变为一个真正的议会君主制国家。这些努力不仅得到了帝国总理布罗克多夫的支持,而且出人意料地间接得到了德皇本人的支持。在整个战争期间一直被边缘化的威廉认为,支持反对陆军最高指挥部统治的改革运动是一个机会,他可以借此重新获得对内部事务的更多控制权,并有可能以军方为代价,将自己定位为“人民的皇帝”(Volkskaiser)。

鲁登道夫试图通过德皇来反击他的反对者,他建议德皇解除总理职务并解散帝国议会,必要时可以使用武力。如果德皇不服从,他就威胁要辞职。然而他并不知道,他最亲密的助手兴登堡背着他与改革派进行了谈判。兴登堡对既定的和平条件和改革议程基本满意,只要它们不损害军方权威,他默默地支持政府的举措。作为交换,他要求保证德意志帝国军队的自主权不受影响。兴登堡担心鲁登道夫毫不妥协的立场会使动乱升级,最终导致德国走向毁灭,因此选择了更加务实的做法。

结果,鲁登道夫发现自己在陆军最高指挥部内部孤立无援,当他像往常一样向德皇递交辞呈,期望德皇拒绝接受他的辞呈时,威廉二世识破了他的伎俩。结果,1920 年 2 月 13 日,这位德国曾经令人闻风丧胆的“独裁者”以一种非常平淡的方式下台了,只是在失去了任何重要的影响力和支持后被德皇解除了职务。几个月后,兴登堡本人从总参谋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作为一个著名的战争英雄再次回到了私人生活中。

鲁登道夫辞职后,帝国议会的多数派迅速召开会议,为俾斯麦宪法制定了全面的改革议程,即后来的“三月改革”或“三月宪法”。其中最重要的改革包括:彻底议会化,使帝国总理人选必须基于帝国议会中的固定多数;将阿尔萨斯-洛林转变为具有组成国地位的大公国;以及废除枢密院制度。党派对政府事务的控制大幅增加,战前无党派公务员管理的旧制度就此终结。实际上,通过与建制派的妥协,所认可的变革被淡化了,这体现在德皇保留了任命总理的权力,以及《布罗克多夫-兴登堡密约》所保证的军方的重大影响力等方面。

黑红金时代 黑-红-金时代(1920-1923年)[]

黑-红-金时代以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三个政党(中央党、社民党和进步人民党)的颜色命名,其灵感来源于 1848 年的民主理想,标志着旧战争时代的党际委员会达到了顶峰。在 1920 年 3 月的选举中(1912 年以来的首次选举),这些政党获得了决定性的多数席位。该联盟最初由无党派人士、前殖民大臣威廉·索尔夫(Wilhelm Solf,1920-1922 年)领导,由隶属于中央党的马蒂亚斯·埃茨贝格尔(Matthias Erzberger,1922 年)继任。他们为中欧同盟的形成奠定了初步基础,并开始与英国、公社和俄国和解,尽管在短期和长期内都只取得了有限的成功。然而,从一开始,内部矛盾,尤其是税收和劳工政策方面的矛盾,就给联合政府带来了压力。

索尔夫于 1922 年辞职,这反映了他在战前立宪时代的强硬作风与新的议会规范之间的冲突,在新的议会规范中,每一项政治决定都需要得到多数党的批准。他的继任者埃茨贝格尔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埃茨贝格尔是一位进步的左翼天主教徒,曾在1917年从坚定的兼并主义转向主张妥协和平,他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极右翼的谩骂,在起诉右翼对手诽谤后,他陷入了一场羞辱性的、部分是捏造的腐败和伪证审判。他于 1922 年 12 月下旬辞职,使他的政党陷入混乱,导致 1923 年提前举行大选。

事实证明,索尔夫政府和埃茨贝格尔政府的遗产是有争议的。虽然这两届政府象征着德国将迎来一个看似繁荣昌盛的新时代,但最终却未能如愿。他们备受争议的外交政策助长了这样一种观点,即自私自利的政客们浪费了德国来之不易的胜利,例如在1920年3月放弃了波兰边境地带计划,并且未能阻止对手恢复实力。在自己的选民中,三党因内部纷争,也因为他们竭力推行与三月宪法相一致的真正变革性改革而备受打击,其影响在 1923 年 1 月的选举中变得更加明显。

保守派时代 保守派的复兴(1923-1924年)[]

在埃茨贝格尔辞职后举行的 1923 年临时选举中,社民党、进步人民党和瘫痪的中央党实力削弱,维反对党(德国保守党、国家自由党和自由保守党)的崛起奠定了基础。这一转变导致了波萨多斯基-韦纳内阁的成立,这是一个得到中央政府容忍的少数派政府。然而,新的保守派政府迅速走上了一条与之前的进步议程相冲突的道路。他们重新征收战前保护主义谷物关税,这将在未来几年对德国农业产生深远影响。此外,他们还将中欧同盟重塑为一个经济上不平等的集团,优先考虑德国农业和重工业的利益。此外,他们还采取了更加强硬的外交政策,德国在 1923 年末卷入的里夫战争就是一个有争议的例子。

1924 年秋,英吉利海峡两岸的社会主义骚乱不断升级,最终爆发了不列颠革命,威尔士和苏格兰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保守派担心不列颠革命会引发一系列事件,破坏凡尔赛后脆弱的国际秩序,并有可能结束法国公社的孤立状态,给德国及其盟友带来灾难。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下,外交大臣兼副总理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匆忙发表声明,主张立即进行干预以支持英国合法政府,从而引发了另一场国内危机。尽管施特雷泽曼将这些言论视为个人观点,但由于他在波萨多斯基-韦纳政府中的地位,这些言论被视为官方立场,从而引发了媒体的广泛谴责。帝国各地爆发了大规模反战罢工,迫使政府重新考虑其立场。随后,1924 年 11 月再次举行了临时选举。

三月联盟 三月联盟时代(1924-1931年)[]

选举中,右翼党派和黑-红-金党派都拥有相当大的力量,导致选举结果难分伯仲。显然,一个包含多种意识形态的联合政府是不可避免的。德皇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候选人来接替波萨多斯基,最终再次选择了著名的乌尔里希·冯·布罗克多夫-兰曹。1924-1925 年,他主持了德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政府组建工作之一——一个从社民党到德国保守党的大联盟。然而,这一安排被证明是站不住脚的,在几个月内就解体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由社会自由党、国家自由党、中央党和保守党组成的联合政府,被称为“三月联盟”。这个广泛的联盟优先考虑维护《三月宪法》的成就,而不追求激进的改革,以抵御来自社会民主左翼和日益激进的右翼的压力。“三月联盟”持续了十年之久,在随后的几年里成为威廉·马克思、约翰·海因里希·冯·伯恩斯托夫和赫伯特·冯·德克森领导的政府的中坚力量,而社民党则毫无争议地成为反对党的领导力量。

布罗克多夫在任期间进行了重大的国内改革,1925 年的《鲍尔-吉斯贝茨计划》(Bauer-Giesberts Plan)就是一个例子,该计划引入了八小时工作制、失业保险和联邦就业机构等措施。然而,他最持久的遗产是在国际舞台上留下的。柏林施行布罗克多夫-马尔赞主义,放弃了施特雷泽曼提出的直接干预英国的计划,转而通过有限的军事介入,重点扩大在帝国周边的影响力。主要通过外交手段,德国成功地控制了大英帝国的大部分殖民地。1926 年,德国通过有争议的《维尔纽斯协定》对俄国采取了新的方针,1926年底和1928年中,柏林更直接地介入了中国内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轩然大波。

布罗克多夫于 1928 年底逝世,标志着一个经常被怀旧地美化为德国战后真正黄金时代的时代的结束。布罗克多夫的副总理威廉·马克思接替了他的职务——这种非正式的继任方式体现了议会化进程的成功——德国似乎重新回归其在国际舞台的地位。

三月联盟的瓦解 三月联盟的衰落与地缘政治包围圈(1931年- )[]

1931 年奥地利信贷银行危机给德国及其盟友带来了巨大冲击,使其黄金时代戛然而止。然而,经济扩张的停止和即将到来的衰退并不是唯一令人担忧的问题。20 世纪 20 年代初实施的保护主义政策导致德国农业部门的效率出现了巨大差距,难以跟上来自东欧的竞争步伐。这种差距在负债累累的易北河东容克集团中尤为明显,导致了后来的德国农业危机。

与此同时,深刻的政治改革也在进行。早在 1928 年,德国保守党和略显进步的自由保守党就在多年合作后正式合并。德国自由党也很快跟(1929年,进步人民党和民族自由党的大部分联合成立了自由人民党),旨在重振陷入困境的德国自由主义运动。民族自由党的残余派别依然存在,主要由与工业有关的右翼代表组成。然而,最重要的转变发生在极右翼范围内;1929 年的领导层更迭将德意志祖国党转变成了一个号召力更加广泛的群众运动,其革命性的保守议程从信贷抵押贷款后的动荡环境中获益匪浅。

信贷银行崩溃后,马克思政府辞职,为临时选举铺平了道路。在1931年的选举中,德意志祖国党取得了重大进展,成为仅次于社民党的第二大反对党。尽管如此,传统的“三月联盟”政党仍保持了其主导地位,成功应对来自左翼和右翼的挑战。他们组建了一个由约翰·海因里希·冯·伯恩斯托夫领导的新政府,伯恩斯托夫是两年前德国自由主义复兴的象征。然而,由于外交政策的原因,伯恩斯托夫政府的任期很短:1934 年俄罗斯支持的拉脱维亚森林兄弟部队与波罗的海陆军在拉特加尔的卢巴恩湖附近爆发了军事冲突。在随后的卢巴恩湖危机中,这一事件有可能升级为帝国公约与俄罗斯之间的公开战争。虽然全面冲突得以避免,但伯恩斯托夫的和解态度导致他被铁腕的俄国事务专家赫伯特·冯·德克森所取代。德克森以与皇室关系密切和无视议会规范而闻名,人们普遍认为他的任命是霍亨索伦家族为夺回 14 年前因三月改革而失去的政治影响力所做的最后努力。

然而,德克森面临着比他的前任更大的挑战。1935 年,自由人民党退出政府,使政府失去了多数席位。尽管帝国议会内部流传着可能举行临时选举或不信任投票的讨论,但当“永久反对党”——社民党和德意志祖国党——显然不会支持这样的举动时,推翻总理并重新开始选举的提议很快就烟消云散了。对两党来说,更有利的做法是让德克森内阁自行垮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损害其信誉。虽然温和派的三月联盟最初在布罗克多夫的领导下发展壮大,但近十年的长期执政已经削弱了它在民众中的声望。人们普遍认为,即将举行的选举将意味着德克森和联盟的倒台,为反对派最终夺取政权铺平道路。外交政策方面的形势也在不断恶化。自1925年以来,第三国际的实力不断增强,1935年挪威革命爆发后,他们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受制于国内僵局和反战情绪,德国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被动状态,没有采取果断行动。此外,反德运动在整个东欧日益壮大,1934 年罗马尼亚铁卫团的出现极大地破坏了巴尔干地区的平衡。

施莱歇尔图片

在这种紧张的政治气候下,一位年轻而雄心勃勃的军事家崭露头角:精明的战略家库尔特·冯·施莱歇尔,他以广泛的人脉和政治敏锐性著称。自 1931 年担任普鲁士陆军大臣以来,施莱歇尔不断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并在卢巴恩湖危机后控制了军事事务。对于许多重要的参谋人员来说,议会制度的弱点早已显现,他们普遍认为,要发动下一场不可避免的全面战争,就必须建立极权国家。施莱歇尔是“国防军”(Wehrstaat)概念的支持者——一个由军队领导的动员型国家,整合社会各阶层,使德国能够在下一次世界大战中发动全面战争——他设计了一个狡猾的计划,通过非常规的、表面上是“议会”的手段来实现这一愿景,与他的老一辈军事同僚们所青睐的传统战略背道而驰。

1935 年即将结束,赫伯特·冯·德克森的内阁只能从苦苦挣扎的少数派那里获得可靠的支持。他的支持率跌至历史最低点,未来将是一个艰难的时期,机会主义阴谋家正在暗中伺机而动,以利用德克森下一次可能的失误。越来越多的人担心,德国在地缘政治上会再次被各路敌对势力包围,这不禁让人想起 1914 年那场灾难之前的局势。德意志帝国的镀金时代已悄然逝去,留下的是一个在金碧辉煌的外表下笼罩着萎靡不振的国家,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就将出现在地平线上。

政治与政党[] 政治领导[]

赫伯特·冯·德克森的内阁在国会中领导着三月联盟的残余部分,由天主教保守派中央党、德国保守党和自由保守派经济党组成。自由人民党退出联盟后,内阁成为少数派政府,在推进立法和做出政治决策方面困难重重。

帝国宪政制度 政治制度[]

德国是一个联邦君主立宪制国家,由德意志皇帝统治,与普鲁士王国处于永久联盟地位。根据 1920 年 3 月颁布的宪法,帝国总理和政府由德皇任命,并由帝国议会确认。此外,立法还须经由男性普选按比例选出的帝国议会和由各邦国代表组成的联邦参议院批准。

德国的政治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多党联盟。多党联盟为德皇的首相争取到多数席位,从而对政府的政策产生相当大的影响。目前由“三月联盟”的中央党-自由人民党(后退出)-保守党组成。

军事[] 陆军[]

世界大战是对德意志帝国陆军的终极考验,它将德意志帝国陆军推入了一场全球冲突,对手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三支军队,而德意志帝国陆军只得到了少数几个能力较弱的盟国的支持。从那时起,很少有人质疑德意志帝国陆军——如今仅次于俄罗斯共和国陆军的世界第二大陆军——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军队这一事实,这也灌输了一种自满情绪。然而,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军队中的创新者和有远见的人仍然保持着警惕,积极起草了许多关于战后现代化改革的建议。然而,他们的努力遭到了军队高层中根深蒂固的传统主义者的抵制,文官政府也无动于衷,认为在战无不胜的观念面前,这种改革没有必要。实际上,德国陆军远非完美无瑕,其内部缺陷在战争结束后更是雪上加霜。除了缺乏改革动力外,它还面临着以下问题:

军种间严重的竞争和缺乏中央协调,尤其是在和平时期。德国军队的结构相当混乱——海军是一个由海军部长领导的全国性机构,而陆军实际上是由各邦国的军队组成的:普鲁士陆军是骨干力量,此外还有巴伐利亚陆军、萨克森陆军和符腾堡陆军等。因此,德国没有联邦一级的军队秘书处。德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争夺政府的关注和资金,而没有一个中央组织来促进各军种之间的合作。 贵族主导的军官团。贵族家庭出身的军官被优先考虑担任重要职位,而各种措施(例如,低级军官的经济条件非常差,这意味着他们必须依靠国内的津贴)则阻碍了下层阶级的参与。 忽视战争的战略层面。 军队内部拉帮结派,军队干预政治,导致军队高层与政府和帝国议会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

从理论上讲,德国陆军坚持机动作战原则,这一理念自 18 世纪以来就深深植根于普鲁士的军事哲学中。潜在的两线冲突或联盟联合对抗普鲁士,从而以优势资源压倒普鲁士的幽灵,在历史上培养了对进攻战略的狂热拥护。这意味着普鲁士必须通过由训练有素、组织严密的机动部队执行的果断、迅速的行动来确保胜利,避免持久的阵地战。在静态冲突中,德国以有限的资源对抗强大的联盟,这种前景令人极为担忧。这同样导致了对歼灭战的崇拜。长期以来,坎尼会战一直被认为是德国军事思想中的“基准”、完美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一支规模较小、专业化、机动性强的部队取得了惊人的胜利,而一支规模较大、机动性差的部队则被包围并被彻底歼灭。

陆军内部由如下派系组成:

老近卫军 老近卫军[]

“老近卫军”本身并不是一个派系,而是“守旧派”的统称——世界大战中的老将、普鲁士贵族或联邦军队的领导人,他们担心自己的自治结构和传统可能会被具有改革意识的同僚废除。因此,该派别也不需要“思想家”或“领袖”。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虽然承认有必要进行改革以纠正德国陆军内部结构上的不足,但他们普遍认为,总体而言,军队的运作是有效的——因此,他们不愿意对一个被认为运作顺畅的系统进行修补。

改革派 改革派[]

在德国政坛上对根深蒂固的当权派发起最激烈挑战的派系,自然会与那些试图挑战德国军队现状的人结盟。然而,由于这些人并不同情民主,他们之间的联盟仍有些不稳定。改革派是汉斯·冯·塞克特思想的追随者,汉斯·冯·塞克特在 20 世纪 20 年代曾担任德国总参谋长,后因对德国陆军提出激进的改革建议而被解职。现任总参谋长库尔特·冯·哈默斯坦·埃科沃德是在 1934 年卢巴恩湖危机后,在其亲密伙伴库尔特·冯·施莱歇尔的推荐下担任总参谋长一职的。

除塞克特外,该派系最重要的思想家是已故的瓦尔特·莱因哈特。塞克特和莱因哈特的思想仍在产生强烈反响,尤其是在恩斯特·沃尔克海姆、埃里希·冯·博宁和奥斯瓦尔德·卢茨等年轻的理论家中间,他们在老兵中也获得了相当大的支持。改革派试图对德国陆军进行彻底改造,使其成为一支专业化、纪律严明的部队,遵循机动作战的最新发展——建立在独立坦克师和地空合作基础上的联合作战方法。改革派试图废除联邦军队,建立统一的武装部队结构,同时向下层民众开放军官队伍。

反叛派[]

为了将德国重塑为一个军事化国家,充分利用国家资源来满足军队的需要,所谓的“反叛派”(Die Fronde,法文借词,指反对当权者的派别)是德国陆军中最激进的小集团。这个规模虽小但各具特色的团体包括两个因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的较小派系:心理学派和国民军思想家。他们坚信极右军国主义思想,主张加强德国士兵的“心理素质”,建立一支以强烈的民族主义和意识形态狂热为特征、渗透到德国社会各阶层的“国民军队”。他们中的关键人物包括路德维希·贝克、约阿希姆·冯·施蒂尔普纳格尔和维尔纳·冯·布隆贝格,而鲁登道夫伪政府的幕后策划者马克斯·鲍尔将军则是他们精神上的“祖父”。这些人都不推崇民主。和他们的同志们一样,他们也相信机动性的首要地位,在他们看来,应该不择手段地实现机动性——德国所掌握的一切武器都应该用来延缓敌人的推进速度,瓦解敌人的意志,然后在巨大的攻势中摧毁敌人。与改革派一样,他们的目标也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武装力量机构——国防军,但它不会像改革派那样彻底打破陈旧的体制。

海军[] 美因河号航空母舰

德意志帝国海军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海军,也可以说是最强大的海军。尽管如此,与同时代的其他海军相比,它的霸主地位与世界大战前的英国皇家海军不可同日而语。在战争期间,潜艇是德国战略的关键;然而,随着德国转变为一个全球帝国,潜艇的重要性已经减弱。现在,德国的任务是保卫其广袤的领土,因此特别依赖战列舰和巡洋舰,德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战列舰和巡洋舰。此外,德皇海军也是世界上少数拥有航空母舰的海军之一。海军的基地遍布世界各地,是德意志帝国在海外维护德国利益的主要手段,也是维护往返殖民地运输货物的脆弱海上通道安全的主要手段。

在海军内部,有两个派系主导着战略规划:

埃里希·雷德尔是德意志祖国党的著名盟友,他的设想是以航空母舰为中心,以速度、机动和联合特遣舰队为重点,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行动。 沃尔夫冈·魏格纳将第三国际的舰队,尤其是英国视为主要敌人,并计划在发生典型冲突时,通过威胁英国的海上补给线,在北海挑起一场决战。 空军[]

德国空军由著名王牌飞行员赫尔穆·威尔伯格领导,于 1927 年塞克特改革结束后不久被解职时作为一个独立的军种成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空军部队,德国空军以其庞大的战术轰炸机群为军队作战提供支持。该部队还在国外保持着存在,其中最突出的是在青岛,那里驻扎着一支庞大的空军特遣队。

空军内部存在如下派系:

以瓦尔特·韦弗为核心的一派提出了一种更加平衡但仍以轰炸为主的方法,并支持装甲作战,被称为“作战空战”。以沃尔夫拉姆·冯·里希特霍芬为核心的传统派则把重点放在大规模生产的近距离空中支援和战斗机上,而罗伯特·克瑙斯则是杜赫特战略轰炸理论的主要支持者。

外交[]

德意志帝国是“中欧同盟”的领导者,“中欧同盟”的正式名称是“中欧关税同盟”,该经济集团成立于 20 世纪 20 年代初,旨在巩固德国在整个欧洲大陆的经济霸权。不仅德国的直接东欧卫星国是这一经济合作组织的一部分,德国的前同盟国盟友以及战略贸易伙伴(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大部分国家、爱尔兰、荷兰或西班牙)也是这一组织的成员。由于关税方面的原因,德国自己的殖民地以及荷属东印度群岛都不在“中欧同盟”范围内。

帝国公约是德国与其东欧傀儡国(即波兰、立陶宛、乌克兰、白鲁塞尼亚、波罗的海联合公国和芬兰,所有这些国家在加强德国强大的“东墙”防御网络以抵御潜在的俄罗斯侵略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西部的弗兰德斯-瓦隆之间保持的庞大而复杂的军事联盟的非正式名称。

德国与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等前同盟国盟友保持着友好关系和密切的经济联系,但这些盟友并未主动表示有兴趣加入帝国公约。德国还将保加利亚视为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安全堡垒。

德国与一些盟国也有皇室关系。弗兰德斯-瓦隆国王和波兰国王都是德皇的儿子,另有三个德意志皇室的成员分别在立陶宛、芬兰和波罗的海联合公国统治:即符腾堡家族、黑森家族和梅克伦堡家族。

德国与美国、俄罗斯、奥匈帝国和加拿大同为中国使馆城市理事会成员,并根据 1928 年《使馆条约》的规定保证中国的国防。

尽管中国与整个第三国际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包括法国和意大利(1920 年建立)、英国(1930 年建立)和挪威(1935 年建立)。20 世纪 20 年代初,旨在遏制孤立的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同时使他们更紧密地与德国联系在一起的努力,在不列颠革命后摇摇欲坠。这一震撼性事件促使法国和意大利的外交政治影响力重新崛起,将它们重新推上世界舞台,成为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帝国的公众情绪强烈反对工团主义,这反映出人们普遍怀疑建制政党是否有能力遏制新兴的工团主义政权。许多德国人根深蒂固地怀疑传统政治结构能否有效遏制工团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

德俄关系相当复杂。自 1926 年签订《维尔纽斯协定》(又称《德俄贸易信贷协定》)以来,德国在经济上对俄罗斯的主导地位一直十分重要。该协定将俄罗斯的赔款(根据 1921 年《明斯克条约》的规定)调整为大量的金融投资举措,这也促进了俄罗斯的工业化进程。在 20 世纪 20 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一直比较密切,但在 1934 年鲍里斯·萨文科夫当选总统后,紧张局势升级。1934 年 10 月的卢巴恩湖危机就是这种紧张关系的缩影,当时莫斯科和柏林正在争夺在东欧的影响力。虽然双方避免了直接冲突,但俄罗斯的国家宣传仍在大力强调反德言论,并热衷于收回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条约》中失去的许多领土。

德国对其协约国老对手的看法并不友好,主要针对加拿大自治领和法兰西共和国,后者甚至不再被柏林正式承认为合法的国家。

阿塞拜疆是德国在高加索地区的一个傀儡国,它允许柏林在其领土上拥有石油特许权。

德国和日本虽然避免了战争,但过去也曾因在中国的影响力而发生过冲突。日本还支持奉天政府,而奉天政府坚决反对德国与北京政府结盟。

邦国[] 德意志帝国邦国图

与许多欧洲同类国家不同,德意志帝国是一个由法律上平等的邦国组成的联邦。但实际上,普鲁士是这些邦国中占主导地位和最具影响力的实体。根据德意志宪法,普鲁士君主拥有“德意志人的皇帝”的称号,但不使用“德意志皇帝”的称号,以免激怒其他德意志邦国。

统一前,德意志领土(不包括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分为 27 个邦国,包括王国、大公国、公国、领地和汉萨自由城市。值得注意的是,在帝国内部采取君主制的情况下,自由城市在邦一级采用并保留了共和政体。

德意志帝国的代表结构是,每个邦国通过单一议员区任命联邦参议院和帝国议会的代表。德意志皇帝的权力范围,尤其是在有争议或继承权不明确的情况下,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1895 年的利普-德特莫尔德继承权危机就是一个例子。

作为一个联邦国家,德意志各邦在外交事务上保留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权,相互之间以及与外国之间都有外交往来。俾斯麦在帝国历史的早期就制定了一项惯例,规定普鲁士只能以普鲁士国王的名义派遣和接待与其他德意志邦国的使节,而代表整个德意志的柏林使节则以德意志皇帝的身份接受君主的国书。因此,普鲁士外交部主要负责管理德意志各邦国间的关系,而帝国外交部则负责监督德国的对外事务。

殖民地[] 德意志帝国版图

在世界大战期间,新兴的德意志殖民帝国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事后诸葛亮,大部分殖民地和附属领土在整个战争期间都被协约国占领。随着 1919 年《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和大英帝国在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的崩溃,德意志帝国得以在世界大部分地区扩张。在非洲,德意志帝国的统治以高度分散的中非洲殖民地为中心,从南部的卡拉哈里沙漠一直延伸到北部的撒哈拉沙漠,从西部象牙海岸的大片可可种植园到东部桑给巴尔的白色海滩。此外,德国殖民部还在吉布提、马达加斯加和印度洋上其他几个前法国属岛设有海军前哨。柏林还通过摩洛哥王国(德国的一个自治保护国)对非洲西北部施加影响。

在东亚,总部设在青岛的东亚总督监事会(AOG)对中国东部的许多沿海城市拥有重大影响力。同时,德国还直接控制着胶州湾、广州湾和曾经的英国飞地威海卫等重要领土,巩固了其在该地区的权威。德国进军东南亚,牢牢控制着前法属印度支那。不列颠革命后,德国抓住机会将其势力范围扩大到马来亚、文莱、沙捞越和马来联邦等前英国保护国,前海峡殖民地和北婆罗洲等前皇家殖民地,现在都在新加坡新成立的海军管理机构的支持下运作,与德国的利益坚定地保持一致。在印度,德国的存在主要围绕着位于本地治里、开利开尔、亚南和马埃的主要贸易前哨站,这凸显了德国在印度洋地区的战略定位。

近几十年来,德国在大洋洲崛起为一支强大的力量,通过其对德属新几内亚和德属太平洋领土的殖民统治,在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的广袤土地上确立了统治地位。虽然这些岛屿的经济价值不高,但它们的战略意义对柏林来说却至关重要。它们是德国在太平洋地区海军实力的具体象征,对于对抗日本帝国在北方不断扩大的影响力尤为重要。

经济[]

德国仍然是欧洲乃至世界上经济最强大、最稳定和最繁荣的国家之一。德国拥有强大的民用工业和数量可观的军工厂。自从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胜利以来,德国经济就一直能够从其在世界各地的各种投资中获得丰厚的回报,在 20 世纪 20 年代,在乌尔里希·冯·布罗克多夫-兰曹总理的领导下,德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奇迹。此外,德国的生活水平是世界主要国家中最高,德国工人的平均工资是欧洲第一。此外,德国在中欧的投资、来自殖民地(尤其是非洲)的资源以及自由福利计划也进一步巩固了德国的经济地位,同时也巩固了其欧洲霸主的地位。

然而,德国经济仍有其自身的问题。20 世纪 20 年代的奇迹在 20 世纪 30 年代因信贷银行危机而嘎然而止,尽管经济依然繁荣,但金融业缺乏监管所导致的脆弱性有可能扰乱和瓦解强大的德国经济。尽管收入不平等在 20 世纪 20 年代有所减少,但西方工团主义敌人的继续存在以及国内工团主义代理人的宣传也导致工人罢工增加,有可能进一步阻碍经济发展。

文化[] 德国妇女[]

虽然经济和社会力量确保了妇女在大城市中担任许多工作,尤其是服务行业和文职工作,但保守的帝国体制至今仍阻止她们在国会选举中拥有投票权(尽管一些较为进步的邦国,如符腾堡和巴登,允许女性在地区议会中投票)。然而,女性政治家在公共生活中的长期存在使得女性选举权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政治话题。

雷马克 文学[]

德国当前最知名的作家是埃里希·保罗·雷马克。他的反战著作《突破》(1929年)和《战后》(1931年)尽管遭到了总参谋部和军国主义者的反对,但仍然广受欢迎。他目前正在创作第三部作品,故事发生在与英国最终停战之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是德皇著名的崇拜者,由于其个人威望,他经常被提名为潜在的外交部长。恩斯特·荣格开创“世界大战日记”(从士兵的视角描写战争)的时尚,目前是中欧同盟理事会的高级官员。德国作家也参与了极端政治:贝托尔·布莱希特的戏剧因颂扬工团主义价值观而勉强躲过了审查,不过在他与更为保守的合作者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共同创作的戏剧中,这种颂扬有所淡化;威尔·维斯帕的民族主义诗歌、小说和散文在学生和军官中颇受欢迎。

音乐[]

虽然德国官方认可古典音乐,特别是瓦格纳、巴赫、勃拉姆斯、莫扎特、亨德尔和所有德国作曲家的作品,但古典音乐已不像以前那么流行了。就连德皇也开始喜欢斯科特·乔普林。威廉皇帝的配偶塞西莉公主是当代音乐家的知名好友。齐格弗里德·阿尔坎、布罗尼斯拉夫·胡贝尔曼、威廉·肯普夫、埃利·奈伊、威尔海姆·富特文格勒和赫伯特·冯·卡拉扬等著名音乐家经常在西西里恩霍夫宫为皇室举办小型音乐会。

黛德丽电影 电影[]

位于柏林郊区的巴贝尔斯堡电影制片厂是欧洲最大的电影制片厂,其电影产量、质量和数量甚至超过了好莱坞。德国电影已成为一个世界性产业,吸引着全球各地的青年才俊。此外,在很大程度上,由于现已去世的弗里德里希·穆尔瑙的努力,德国电影已经成功地超越了其作为政府宣传工具的初衷,而采用了更具艺术性的方式。汉斯·阿伯斯、玛琳·黛德丽以及恩斯特·卢比奇的作品深受德国公众的喜爱,不过弗里茨·朗的作品往往被认为过于黑暗和现实,不符合观众的口味。

绘画、雕塑和建筑[]

达达浪潮也传播到了德国,这个分裂的国家一方面享受着世界大战的胜利成果,另一方面却饱受长期战争和封锁之苦:例如,马克斯·恩斯特和乔治·格罗斯的作品就充满了战争年代的创伤。在城市建设方面,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和他年轻的竞争对手阿尔伯特·施佩尔为争取德国政府的关注而争斗,他们都想建造雄伟的纪念碑来纪念世界大战。阿诺·布雷克的雕像最初是作为对德国人的赞美而设计的,但因其裸体而受到审查,并被德国当局判定为有伤风化。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