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废旧衣物回收利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学生闲置衣物处理 大学校园废旧衣物回收利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校园废旧衣物回收利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24-07-16 23: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朱佳瑞,金兆薇,娄立铭,张子奕,庞建峰

(淮阴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我国纺织业在改革开放的40 多年间,从先前凭布票购买供不应求的状况到如今已发展成为全球纺织品第一生产、出口和消费大国。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服装为代表的纺织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 年全国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1 289 元,同比增长4.1%;2019 年我国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积9 778.1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到2022 年,全国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1 365 元,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的5.6%。高频率新服装的购入导致旧服装的不断积压。此外,淘宝、天猫、唯品会、拼多多等多个电商平台的迅速崛起,使人们对各类服装的获取更加便捷,大量不适应时代潮流的、所谓过时的衣服被淘汰,大多被搁置或作为垃圾直接扔掉,再次导致大量废旧衣物的产生。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较为开放多元的审美取向和一定金额的可控支出使他们购入服装的频率更高,但尚未固定的穿衣风格同时也导致旧衣淘汰的频率大大增加[1]。根据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的统计数据,我国平均每年大约有2 600 万t 废旧衣物被抛弃,其中90%以上直接被填埋或焚烧,利用率不到10%,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2]。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来说,回收循环再利用废旧衣物意义重大。为此,以淮阴工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他们的生活消费水平,调查废旧衣物的产生现状、处理方式、学生对回收循环利用的支持程度等情况,探讨废旧衣物回收利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处理废旧衣物的社会化活动,从而实现我国社会资源的循环利用。

1 调查问卷方案1.1 样本描述

为了解大学校园废旧衣物的产生情况,笔者所在团队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295 份,年龄分布于18~23 岁,参与调查的男生比例为45.26%,女生比例为54.74%,基本保持男女比例均衡。

1.2 问卷设计

此调查问卷共设置15 道题目,其中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等。问卷内容从大学生消费水平、衣物购入量、淘汰量与原因、衣物处理途径、使用周期、对废旧衣物的处理方法以及对回收循环利用的态度等方面展开,根据调查结果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大学生对旧衣回收循环利用的环保意识及高校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提供理论参考。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平均每季度衣服的购入数量分布图(图1)可以看出,有超过七成(73.68%)的大学生每季度平均购买新衣服5 件以下,这种情况在大学生群体中较为普遍。大学生的审美日趋多样化与个性化,新颖的服装款式层出不穷,加之流行快时尚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这一群体淘汰旧衣的数量比较可观。有超过四成(43.16%)的大学生1 件衣服使用寿命为2 年,衣服使用超过3 年的群体仅占17.89%(图2),可见高频率购入新衣和短周期淘汰旧衣是大学生群体服装消费的基本特征。

图1 平均每季度衣服购入数量

图2 服装使用寿命

调查结果(图3)表明,平均每年淘汰衣服的数量集中在6 件以下,其中不足3 件的占比为42.11%,3~6 件占比37.89%,而导致衣服淘汰数量分布的客观因素(图4)中因衣服质量不过关而淘汰的占比为66.32%,因衣服款式老旧而淘汰的占比63.16%,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前网购盛行、衣服款式多样但品质良莠不齐导致大学生无法做出精准的判断有关。另外与之相对的主观感受中因衣服过时或不喜欢而淘汰的占比为42.11%,衣服不好搭配的占比为38.95%,这说明服装穿着对大学生群体审美的变化间接决定了衣服淘汰的数量和穿着周期。

图3 平均每年淘汰的衣服件数

图4 大学生服装淘汰的各因素占比

废旧衣物的回收是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重要措施,通过回收可将分散的废旧衣物收集,并通过分拣、打包运送到循环利用企业。目前,我国废旧衣物的回收模式主要包括生产商独立回收、第三方回收、“互联网+”回收和以衣换物4 种模式[3]。生产商独立回收模式是一种由服装生产商独立构建回收渠道、全面负责相关业务的运营模式,即由服装生产商直接从消费者手中回收衣物,构建自己废旧服装的回收、分类、运输、仓储、处理、翻新、再造等逆向物流体系。2016 年H&M 在全球同步举行了世界旧衣回收周的活动,在活动期间,一袋旧衣服(通常是3 件左右)可以换两张八五折的优惠券,既能让消费者参与到旧衣回收中来,又能刺激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同样,优衣库在线下门店也设置旧衣回收箱,消费者携带保存完好、还可再次穿着的旧衣物就可获得门店精美小礼物一份。由于这些礼物不对外销售并且精致小巧,获得了许多年轻人的喜爱,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衣物回收项目。第三方回收模式是一种由专业的第三方企业为服装生产商、回收处理商提供全面回收业务的运营模式。他们利用自身专业化优势,构建回收网络,与服装生产商、回收处理商合作,成为衔接消费者与正规回收企业的桥梁。大部分大学校园、小区内都设有爱心衣物回收箱,学生、市民可以将闲置的衣物投放进去,再由专业的回收商对废旧衣物进行回收处理,以期给予废旧衣物“第二生命”。“互联网+”回收模式是通过线上预约、线下上门回收的方式。用户通过手机预约收衣时,填写衣物类型、地址信息、预约时间及预约质量,确认后等待专人上门回收即可。常见的回收APP 有白鲸鱼、闲鱼、转转、飞蚂蚁等10 余家旧衣回收平台。“以衣换物”模式是以社区或公益组织为主体开展旧衣捐赠活动,根据居民捐出旧衣的质量获得积分或“兑换金”,达到一定额度就能换取相应的日常物品或者在旧衣回收平台上进行“等价换物”提现到支付宝余额中,十分便捷。

虽然大多数学生认为废旧衣物是可循环利用的再生资源,也非常支持废旧衣物回收企业的发展,然而通过调查数据发现,超过30%的学生表示对废旧衣物不做任何处理闲置在宿舍(图5);只有23.37%的学生愿意送给亲戚朋友,既避免了浪费又延长了衣物的生命周期;13.04%的学生愿意捐赠给慈善机构、灾区或希望工程。这主要表明学校对废旧衣物的回收利用宣传不够、旧衣回收箱设置不到位、学生环保意识不强,大学生群体中还未普及废旧衣物回收利用的意义(图6)。

图5 当前学生废旧衣物的处理途径占比

图6 对废旧衣物用途的了解程度占比

从旧衣服捐出途径统计图(图7)可以看出,其中有超七成(74.74%)的学生支持在宿舍楼下设置旧衣回收箱,反映出高校校园缺乏旧衣回收设施致使学生的废旧衣物不能得到集中处理,而个人处理成本过高且过程繁琐根本无法实现旧衣物的有效流通。

图7 废旧衣物捐出途径统计

3 废旧衣物的危害

目前,废旧衣物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和焚烧,填埋无法完全消解人造纤维,其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即使服装原材料中棉麻、莫代尔纤维、大豆纤维、竹纤维等这些可降解物也无法避免沼气的产生;焚烧在消耗煤炭、电力等能源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二恶英等,严重危害着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

3.1 资源浪费

空间浪费。许多大学生因为内心的愧疚感对于废旧衣服并未立即随垃圾一起扔掉而是选择闲置,不仅使宿舍可用空间狭小拥挤,甚至影响宿舍整体卫生环境,致使宿舍面貌脏乱不堪。

资源浪费。即便将衣物捐赠,也因能捐赠衣物的正规慈善机构为数不多且伴随捐赠渠道不畅、捐赠成本过高、捐赠信息不对等的阻碍,致使其中大多数属于盲目捐赠,反而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人力与物力浪费。废旧衣物随垃圾一起处理时需要专门人员对其进行分拣—装袋—运送,在最终的焚烧和填埋阶段,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高昂的处理成本仍有待改进。

3.2 污染环境

废旧衣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温室气体排放;二是由于填埋需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及填埋后产生的有害物质对大气环境及水环境的污染[4]。

随生活垃圾一起长期堆积,占用土地资源。

多种来源的衣物混合堆置在一起,自身会排放出一定量的温室气体而影响大气质量。

雨水冲刷或地面潮湿导致堆放处产生渗滤液,渗入土壤影响微生物的活动从而抑制植物根系的生长。

未经处理的各种衣物混合在一起,不仅滋生细菌,且广泛传播各种疾病影响环境卫生。

4 废旧衣物循环利用的途径

据相关数据显示,每少买一件衣服,就相当于节约2.5 kg 煤炭,减少大气中6.4 kg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5];废旧纺织品的综合利用率若能达到60%,每年可节约109 hm2耕地,可节约石油1 880 万t,相当于大庆油田年产量的一半[6]。可见废旧衣物的潜在价值远不是人们表面看到的“垃圾”,只需采用现代技术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便可让垃圾摇身变成“宝”,而经过有效循环利用的“垃圾”甚至会成为未来的“金山银山”。

4.1 直接使用

直接使用指废旧衣物处于生命周期的使用前期,几乎无损耗或者损耗较小,可直接进行二次使用,无需进行再加工等处理[7]。近几年各种小型回收组织利用网络微信小程序、公众号、朋友圈、微博、抖音等媒介向外界以各种途径回收废旧衣物,并以短视频的方式将“粉丝”捐赠过去的衣服进行拆封,经挑选、整理、入库、消毒等程序分拣出符合捐赠标准的衣物送往灾区或山区贫困家庭,做到衣物流通的去向公开透明,既延长了衣服的使用周期,也缓解了被捐赠对象的经济负担。

4.2 加工循环再利用

如果废旧衣服进行循环利用或是进行二次加工制造再生纤维,就可以节约耕地、人力、化肥、农药以及运输、加工等诸多成本,为纺织业发展带来可观的利润[8]。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利用化学法循环再生聚酯,将废旧服装、边角料等废旧聚酯材料作为原料,采用涤纶化学循环再生系统技术重新制作成新的具备高品质、多功能、可追溯、永久循环性的聚酯纤维,并将这些再生产品广泛用于高端运动装、学生校服、职场服装、家纺用品、汽车装饰等方面,实现了废旧衣物的真正循环再利用。

4.3 出口获取经济效益

二手物品贸易在市场上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其中旧衣服出口是旧衣回收产业链中能获得最大利润的环节。据了解,我国每年的废旧纺织品达到2 600 万t,能有效回收的不足100 万t,其中旧衣出口只有旧衣回收总量的20%~30%,而其产生的利润却占整个行业的70%。用于出口的衣服主要选择八成新以上的衣物,经过简单消毒、翻新及二次加工后可销售给非洲、印度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短袖、裙子这类衣物在非洲广受欢迎,通常价格在4 000 元/t。中国出口到非洲的旧衣占旧衣出口的90%,从中国到非洲或东南亚的旧衣出口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出口链条。

5 校园废旧衣物回收及循环利用的建议5.1 校园内设置旧衣回收箱

从“源头”考虑,无法控制学生减少衣物的购入量和淘汰频率,只有在“途径”中加强把控才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就目前的状况来看,高校学生淘汰的服装大部分不作任何处理随垃圾直接丢掉,这不仅是学生未形成低碳环保理念的原因,更是学校相关设施缺乏的体现。笔者认为大学是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应该加大力度宣传使学生形成低碳生活理念及循环经济的环保理念,积极提倡环保行动,为我国居民的环保意识起到引领作用。高校可以在校园生活区设置旧衣回收箱,并指定专门的学生组织进行管理,做好定期回收、维护、公示旧衣去向、公开捐赠信息等工作,再由校方联系当地的相关废旧衣物企业进行集体回收或再加工的专业化处理。

5.2 拓宽旧衣“传递”渠道

为弘扬勤俭节约的美德和提倡绿色低碳的环保行为,学校可定期举办旧衣交易或捐赠的活动,为广大师生处理闲置衣物提供渠道,让环保更加便利,让参与公益更加便捷。以淮阴工学院为例,笔者建议学生可以在校园举办跳蚤市场,探索新颖的创办模式,在充分保护买方与卖方个人隐私的基础上进行货物交换,主要提倡学生出手自己的闲置物品,不仅让闲置资源的价值得以实现,也给学生之间搭建了一个货物流通的渠道。对于闲置的废旧衣物可以经过系统消毒,挂在线上橱窗供需要者选购,待跳蚤模式成熟后也可以多所学校合作,避免撞衫几率,更大化地增加旧物流通,拓宽旧衣“传递”渠道。

5.3 提倡旧衣升级改造

旧衣升级改造已成为服装行业的一大常态,尤其现在身处大数据时代,各种类型的短视频层出不穷,人们的审美理念日益变化,各种新鲜的创意点子常常活跃于网络,尤其在大学校园,各专业人才更能方便利用自身资源和专业优势对废旧衣物进行手工改造,最后变废为宝。笔者建议校园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创建旧衣DIY 社团,加大宣传力度并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加入,利用自己专业知识改造成高质量成品用来二次售卖,延长衣物的使用时间且能满足年轻一代的求异心理,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6 结语

废旧衣物回收再利用,从资源再生、减少环境污染和有利于生态环境来说都是利国利民的举措。通过本次问卷调查,笔者发现大学生对废旧衣物的回收利用途径了解不透彻、学校缺乏相关回收设施以及学生环保意识不强,使目前校园废旧衣物的处理形式单一,回收成效不高;新衣物需求不断增加而旧衣物的流通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浪费资源的同时也危害到校园的环境卫生。在提倡绿色低碳生活的当下,利用网络媒介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定点设立废旧衣物回收箱,拓宽旧衣“传递”渠道及提倡旧衣升级改造,是改善校园废旧衣物回收利用现状的基本途径。

猜你喜欢 旧衣衣物衣服 Clothes Donation Box初中生学习指导·中考版(2023年9期)2023-09-30旧衣的旅途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2022年10期)2022-06-27复古时尚的兴起疯狂英语·新阅版(2022年3期)2022-04-03二手衣物在台“从黄金变垃圾”环球时报(2019-06-17)2019-06-17早起的衣服有舞跳学生天地·小学低年级版(2018年4期)2018-05-17保暖的衣物小太阳画报(2018年2期)2018-05-14动脑筋,仔细看小小艺术家(2018年12期)2018-01-08女人衣物寄存公司华人时刊(2017年23期)2017-04-18小衣服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2017年1期)2017-04-01放生衣服少年科学(2015年11期)2015-12-08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23年8期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的其它文章2023 年上半年再生资源行业发展情况分析及下半年展望“互联网+回收利用”对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及对策研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废弃物在土木工程的回收再利用现状含铬污泥制备氯化铬晶体的工艺研究玉米芯回收利用现状研究日本循环经济运作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对中国的启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