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和小的哲学关系图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2024-05-10 13: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无论是在心理学的专业领域,还是在面向大众的科普领域,我们在从学科意义上使用“心理”二字的时候,后面往往都紧跟着“科学”一词。似乎我们需要不断地向外界强调,也向我们自己暗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但这种过分的强调有时是有些滑稽的。首先,为心理学所崇拜的物理学、化学等学科很少使用诸如“物理科学”或“化学科学”这类的表述,因为它们就代表科学,无需强调。如果心理学是科学,这纯粹是同义反复。如果心理学不完全是科学,那么这种表述可能存在某种误导。其次,并不是所有心理学家在使用这个表述时都清楚他到底在何种意义上使用“科学”一词。因为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科学”一词,它表达着不同的含义。即便从知识产出的学问的视角来理解,依然有不同的含义。

  从广义上讲,或者德国人意义上的“科学”,其包含广泛。就如同冯特所理解的科学,包括神话、语言和艺术在内。胡塞尔甚至认为,只有哲学才是严格的科学。从狭义上讲,则是美国人意义上的“科学”,主要强调自然科学。但在没有进一步区分“科学”这个概念的情况下,实验心理学家一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科学一词足以给心理学的知识赋予某种不自觉的合法性;科学就意味着定量分析和操纵实验;科学就意味着远离哲学思辨。于是,在心理学的教科书中就有了这句经典的表述:“1879年,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束缚而成为一门独立科学。”这句话暗示了三点:“自从心理学与哲学一刀两断之后,这门学科就成长起来了;哲学曾经拖累了心理学;而且哲学将来随时还可能‘反扑’,将心理学‘拉回’到思辨水平。所以,这是当代心理学家们要警惕的。”

  其实,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并非如此。

  心理学独立与是否远离哲学无关

  当我们说“心理学因为脱离了哲学的束缚而成为独立的科学”的时候,潜意识中已经暗含着这样的假设:我们需要一门非哲学意义上的,而是现代经验意义上的心理学。其实,这里就暗含了盲目的“科学情结”(心理学的目标就是要成为物理学那样的科学)与“哲学禁忌”(心理学绝对不能“沦落”为哲学)。因为似乎只有“科学”才能赋予这门新兴学科以知识的合法性。

  那么,在人类社会中,有没有一些知识领域,它们从未追求“科学”地位,却依然对我们有着重要意义呢?当然有,比如诗歌、小说、神话、绘画、雕塑、音乐、古典文学……这些领域从未追求过“科学”地位,可它们存在的价值从未遭受质疑。事实上,心理学一开始本来面临着可以二者兼顾却被一些人视为只能选择其一的抉择:是要认识人类自身,还是要使其成为一门科学。假如这两个选择真的不可调和,我们到底应该何去何从?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只需要退一步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一门心理学?是为了认识我们自身?还是需要一门形式上的科学?少数人选择了前者,他们被视为“非主流”的心理学甚至是“伪心理学”;多数人选择了后者,他们自诩为“主流”的、实验的、科学的心理学。

  一百多年前心理学诞生时,对于科学的界定有两个标准:第一,经验主义的标准,科学的知识必须能经验证实或证伪,科学的概念要能下操作性定义;第二,理性主义的标准,科学的知识必须基于精确测量和数学推演。这两个标准至今依然被心理学奉为圭臬,于是心理实验、心理统计、心理测量方面的课程和技术被视为心理学的“核心”。崇尚这两个标准本来也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依据这两个标准发展的主流实验心理学成效甚微。国内新增的院士名单中,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相差悬殊;纵览历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名单,以“心理学成果”获奖者也寥寥无几。那我们不看结果,只看过程行不行?我们有没有形成属于心理学自身的理论体系、公理体系、方法体系、概念体系?翻开心理学的论著,除了大量的“心理效应”之外,能被称为“心理学定律”的都为数不多(而且基本都是半个世纪以前的),更别苛求建构理论体系了——因为在实验心理学家眼里,“理论”近似于“哲学”,而哲学是他们要远离的,要不然自己就不是“科学家”了。对某些心理学家而言,报告了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