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对短视频这么上瘾?一场多巴胺的狂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多巴胺上瘾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对短视频这么上瘾?一场多巴胺的狂欢

我们为什么对短视频这么上瘾?一场多巴胺的狂欢

2024-05-07 01: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们往往在结束了一天的忙碌之后,打开手机躺在床上想要看些什么休息一下。小说、电影都看不下去,最终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类似抖音和QQ看点这种短视频平台。自己明明知道这短短几十秒的内容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知识,但依然一个接一个的向下滑。本来想着只看15分钟,但不知不觉间就过去了2-3个小时。这种现象真的只是因为所谓的意志太差吗,还是能从别的角度去解释呢?

多巴胺何许物也?

在分析为什么对短视频上瘾之前,我们先了解下多巴胺是什么。多巴胺是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儿茶酚肽类神经递质,这种脑分泌物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它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多巴胺会因新颖的事物而急升,所有新事物的刺激感也都会随着多巴胺下降而消失。我们总是对新科技产品、新款包包、新的电影感到兴奋,而我们会对给我们带来兴奋感的事物上瘾。

从多巴胺的角度来说短视频成瘾

由于现在短视频平台众多,各类视频基本达到饱和,想要在一众视频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有新颖的、吸引眼球内容,于是各种博主在自己的视频中塑造对立、炫富、展示奇特的技能,于是我们能看到很多新奇的事物。当我们开刷短视频那一刻开始,大脑若干区域的多巴胺就开始疯狂分泌,和受体结合后使我们产生强烈的快感。

当多巴胺喷涌次数多了以后,大脑的自动识别将其视为一种错误,然后进行矫正,抑制相同刺激下的多巴胺分泌量。随着大脑产生耐受性,小幅度的快感便无法像之前那样让我们满足,为了享受快乐,我们变会追求更强烈的刺激。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短视频的时间在不断增加,但是每次不得不重回现实世界中时,会感到莫名的空虚和失落。

从不同学派的角度来说短视频成瘾

根据认知心理学,人们一般只需要15-20秒便可对事物产生深刻的短时记忆,这个时间正是当前短视频常见的时长。15秒的视频无法完整的播放一段配乐,视频内容也无法展示一段完整的故事,让人忍不住去看下一个视频。而在下一个视频中,你又发现不同用户间的短视频在相互呼应,都在玩一个梗,就产生了蒙太奇效应,便带来了更多的愉悦感。

从人本主义来说,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需求被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人们在满足了低水平的需求之后,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而短视频的出现恰好能满足人们对于实现更高层次需求的渴望。网络的匿名性为个体创造全新的个体形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网络中你可以是任何人,而他人难以得知你的真实身份。因此在短视频平台,人们可以在舒适、低压的环境中满足自己社交需求,找到自己的群体,满足自身的归属感,强化自身的成瘾行为。

再提一嘴

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在1931年出版的《美丽新世界》中,有一种叫“苏摩”的神奇药物,是人们逃避空虚、低落和悲伤等各种负面情绪的妙药。现实世界的苏摩已经出现,只是在智能手机这个载体上。

我们也经常会跟朋友打趣说自己对游戏、短视频、综艺或网购“上瘾了”,调侃自身的行为,但在心中我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成瘾有联系。正因为是没有正确认识成瘾,所以大量资本涌入,用这些产品侵袭和控制我们。不管在什么时候,易成瘾的都是暴利的最佳选择。

我们承认短视频有其合理性,但一定要谨慎的对待她。就像两千年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过:“在所有事情上,最要警惕那些令人愉悦的事物或快乐。因为对于快乐,我们不是公平的判断者。”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