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车企巨头为何集体放弃或推迟电动化转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外资车企为什么不独资 欧美车企巨头为何集体放弃或推迟电动化转型?

欧美车企巨头为何集体放弃或推迟电动化转型?

2024-04-12 10: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4年,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再生变数。

2月22日,梅赛德斯-奔驰首席执行官康林松宣布放弃2030年全面实现电动化的计划。在此之前,宝马、丰田、福特在内的多家跨国车企巨头对以电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都已经开始产生抵触情绪。

2月28日,苹果首席运营官Jeff Williams和分管造车项目的副总裁Kevin Lynch内部宣布,终止苹果汽车。

这就是世界汽车产业的现状,一方面是中国车企争先恐后转型电动化,一方面是欧美车企相继放弃或推迟电动化,东西方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战略方向。

玩不转,就不玩了?

奔驰曾在2021年定下相当激进的电动化目标,当时计划到2025年实现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销量占比50%,到2030年前在主要市场全面转为电动汽车销售。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欧洲市场,2030年电动汽车占奔驰总销量的比例仅11%,即便加上混合动力汽车也只有19%。换言之,奔驰有点玩不转新能源。

既然玩不转,干脆就不玩了。根据路透社的报道,康林松表示奔驰将继续更新燃油发动机,并计划在未来十年继续生产燃油动力汽车。不过奔驰也没有完全“躺平”,下一代混合动力与电动动力系统平台的研发并未停止,名为MMA,专为紧凑型汽车设计。

在奔驰之前,宝马、丰田、福特等跨国车企巨头也表现出了对电动汽车的抵触情绪。早在2020年,宝马就宣布不会研发电动汽车专属平台,事实证明宝马的决策相当正确。奔驰、奥迪花费大量成本研发了纯电平台,结果生产的电车照样卖不动,月销量只有三位数。而宝马“油改电”的i3、iX3等车型凭借大幅度的价格优惠获得了不错的销量,2023年甚至逼近10万辆大关。

去年拿下全球汽车销量冠军的丰田同样无心电动化。此前丰田汽车表现的还挺积极,给出了2030年新能源车型占比达75%、2030年前累计推出30款纯电动新车、雷克萨斯转型为纯电动品牌、2030年在欧洲、中国、北美实现100%纯电动等一系列转型计划。但是2022年,丰田突然改了主意,叫停了电动皇冠与电动FJ 酷路泽车型的生产计划,丰田汽车掌门人丰田章男更是在多个场合炮轰电动汽车,称电动汽车是“低级产品”,根本不环保。

福特汽车也在不久前宣布停产电动汽车,不过并非永久停产,而是暂时性的。原因除了销量不佳,还有安全性上的考量,毕竟之前发生过F-150Lightning在生产线上自燃的丑闻。另一方面,福特电车业务2023年亏损超过了40亿美元,是2022年的两倍,甚至不得不解雇数千名员工来节省开支。这些因素都削减了福特对于电动化转型的决心,也促使福特开始向油电混动方向靠拢。

再看苹果。自2014年公开推动,当时的苹果汽车项目,被认作是除iPhone之外,苹果持续高速发展的关键选项。

回顾苹果造车10年,造车路线来回横跳、高管频繁变动,投入数十亿美元,却颗粒无收。再加上外部社会环境、资本环境急剧变化,以ChatGPT、Sora为首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行其道,“劳民伤财”的苹果汽车被叫停,多少有些情理之中。

虽然很可惜,但也必须承认,哪怕强如苹果,也很难“玩转”汽车行业。

中国车企已掌握主动权?

关于欧美车企集体放弃或推迟电动化的选择,有不少疑问的声音:为什么中国如吉利、长安等传统车企的转型可以如火如荼?如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可以风生水起?

和奔驰、宝马、丰田等国外车企在电动化方面敷衍的态度不同的是,中国车企非常重视电动化转型,并且正在通过电动化车型对合资品牌燃油车发起反攻。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1月中国汽车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127.8万辆,同比增长68.6%,市场份额上升8.8个百分点,突破60%。

为了彻底打败合资燃油车,比亚迪还在前不久喊出了“油比电低”的口号,将旗下秦PLUS、驱逐舰05两款车型插电混动版本的入门价格降到了7.98万元,剑指日产轩逸、大众朗逸、丰田卡罗拉等合资品牌燃油轿车。长安启源、五菱汽车等也相继跟进,可以预料到,今年中国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还会进一步上升。

如此的背景下,基本让业内达成了一个共识:虽然曾经的汽车市场上,大多以外企、合资马首是瞻,但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汽车才是真正的行业标杆——汽车行业的发展创新,掌握在中国车企的手上。

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来临,将整个汽车行业的市场逻辑、发展逻辑、供应链体系进行了重塑。而当电动化、智能化的呼喊声,响彻大街小巷,没有人可以再小觑中国汽车的力量。

蔚来、小鹏、理想、华为、小米等企业的不断突破、持续创新。同时,也有宁德时代、汇川技术等供应商的技术加持。完善的新能源供应链,令中国新能源汽车,一路狂奔。

正如大家所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战争,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

这一点,国内车企已经内卷成疯,或在智能座舱方面拼命“卷体验”,或在智能驾驶方面拼命“卷开城”,还有几个拼命“卷智能底盘”。

这或许就是欧美车企不得不选择避开的原因,因为一个由中国汽车所主导的智能新能源汽车时代正在慢慢到来,而且繁华多样、五彩缤纷。相信在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割裂的情况会继续维持,中国车企也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可以发挥,汽车产业的国际格局也已走到十字路口。

采写

 | 火焱

编辑 

| 敬远之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