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道院教堂到城市教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外国建筑史西欧中世纪建筑 从修道院教堂到城市教堂

从修道院教堂到城市教堂

2024-06-14 17: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世纪早期,西欧各地教堂的形制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是继承了古罗马末年的初期基督教教堂的形制,即古罗马的巴西利卡形制。

2.1拉丁十字式巴西利卡

古罗马晚期,4世纪,基督教公开以后会依照巴西利卡的样子建造教堂。

巴西利卡形制:长方形的大厅,纵向的几排柱子把它分为几条长条形空间,中央宽为中厅,两侧窄为侧廊,中厅比侧廊高很多利用这部分高差开侧窗。

拉丁十字式:在巴西利卡之前造一所内柱廊式的院子,又在内部祭坛前增建一道横向的空间,给圣人专用,也分中厅和侧廊,宽度和高度都同中厅对应相等。纵横两个中厅高出形成十字形平面竖道比横道长的多,信徒们所在的大厅比祭坛、圣坛又长的多。

圣坛是半圆形的,圣堂之前是祭坛,祭坛之前是歌坛。

早期典型的例子:罗马城的圣约翰教堂(316年)(图2-1)与圣保罗教堂(386年,罗马)(图2-2)。

2.2修道院和它们的教堂

基督教在中世纪盛行修道院制度,沿着朝圣大道,教会建设教堂和修道院,拱香客们食宿和举行宗教仪式(图2-3)。

法国去西班牙的圣康伯斯代拉主教堂(1078,西班牙)(除圣彼得大教堂外最大的教堂)朝圣路上的克吕尼修道院第三次重建教堂(1088)和圣塞南主教堂(1075)。(图2-4)

小礼拜室:圣坛外侧,放射形建造的凸起的小空间,与圣坛以弧形墙相隔。

钟塔:起初在教堂旁边。

采光亭:纵横中厅交叉点的上方。

2.3专业工匠推动教堂结构的发展

法国城市兴起,市民们产生用宏伟建筑炫耀自己城市的愿望。从11世纪开始,教堂在城市中的重要性增长。成为当时建筑成就的主要的代表。

结构发展:

中世纪之初。西欧地区拱券技术普遍消失,教堂使用木屋架。

10世纪起罗马风时代开始使用券拱技术。起初,由于技术不熟练,拱顶(图2-5)只敢用在狭而低的侧廊上,外墙因而加厚,引起开窗困难。后来意大利北部使用十字拱(源于古罗马)。

10世纪末大教堂的中厅采用筒形拱。因为结构的问题,使用了双圆心尖拱(奥登的主教堂首先使用1090年)。

11世纪下半叶,在中厅使用十字拱。

拱顶重新代替木屋架后,骨架券也使用了(源于古罗马晚期)。

做法:筒形拱被骨架券横分成段落。

11世纪末-12世纪初,十字拱上面也使用了骨架券(图2-5)。

绘图技术:早在中世纪,已经有了正投影的建筑设计图,哥特时期制图更加详密。

德国科隆主教堂(1248-1880)羊皮纸设计图总厚4m。

 

图2-1圣约翰教堂                      图2-2圣保罗教堂

图2-3瑞士圣迦尔修道院平面布局    图2-4圣塞南主教堂

2.4两种风格的对立

10-12世纪,各地教堂的形式和风格的差别很大,一面由于自然经济造成的地区的封闭性一时尚未完全克服,一方面由于教会内部派林立,各有顽固的门户之见。

9-10世纪建造教堂,教士为主要工匠的早期罗马风教堂,体型比较简单,墙垣和支柱十分厚重,砌筑粗糙,教堂不事装饰,,也不讲求比例的和谐,从东端的圣坛开始建造,再建大厅。

10世纪之后世俗工匠增多,世俗工匠建造的教堂,表现出追求感性美的强烈愿望。城市教堂由“向彼岸”转向“向现世”。削弱教堂封闭笨重的性格,增多装饰,整体和局部均匀和谐,外观轻快,砌工精致。教堂内部构图统一。

做法:正门很富有装饰性,厚厚的门洞两侧抹成八字形的墙面排成小柱子,每颗柱子前雕一个圣徒像,左右相对的柱子上跨着发券,一层套着一层,发券上刻着成串的圣徒像,最重要的是镶在正门券洞上部半圆形的主题性大浮雕。

最杰出的作品是法国的圣塞南主教堂和维兹雷圣抹大拉教堂。

12世纪,柱头退化,出现集束柱(中厅和侧廊的骨架券作为造型因素一直延伸下来。增加了内部的垂直感。)

案例:美因兹主教堂(图2-6)(11世纪,轮廓活泼轻快,装饰增加,砌筑工艺精细,用各种手法减轻墙体的沉重感,同修道院教堂在艺术风格上的对立是很鲜明的。)

市民文化一天天增长着,酝酿着教堂建筑的新的历史阶段。

图2-5拱顶与骨架券

图2-6美因兹主教堂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