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获茅盾文学奖,57岁当选作协主席,毕飞宇说不着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外国优秀短篇小说推荐 41岁获茅盾文学奖,57岁当选作协主席,毕飞宇说不着急。

41岁获茅盾文学奖,57岁当选作协主席,毕飞宇说不着急。

#41岁获茅盾文学奖,57岁当选作协主席,毕飞宇说不着急。|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作者丨羽羽

你能过没有手机的生活吗?这个男人可以。

“我非常不喜欢用手机,总有一天,我会把它扔掉。”

在一次采访中,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明确表达了对手机的排斥。

你能想象,在这个手机不离手的年代,毕飞宇竟然一直没有用手机。是没有钱买吗?不,他可是有所成就的小说家,经济肯定不是问题。

但他真的一直没有用手机,如果不是因为前几年儿子去留学了,担心儿子有事找不到他,他可能现在依然不用手机。

曾有网友还因此感觉很疑惑:“连手机都不用的人,为什么还能写出这么精彩的作品呢?”

是的,这个中年男人,看似脱离了社会的前端,却创作了很多底蕴深厚的作品,还被称为“写作的天才”、“特立独行的作家”。

那么,裹着一层层神秘面纱的底下,这究竟又是个怎样的男人呢?

毕飞宇曾说:“小时候,我最羡慕的一件事,是看我的小伙伴上坟。”

“上坟”这样的伤心事,为什么会是梦想的事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毕飞宇家没有“根”。

毕飞宇的父亲陆承渊,原生家庭很复杂,亲生父母不详,他从小跟着养父生活。

可是,因为养父把大米卖给日本人,遭到举报后,就被以“汉奸”罪被当时的某个“组织”在私家祠堂处死了。

养父死后,年少的陆承渊不得不放弃学业,为三餐奔波。即使他勤勤勉勉,依然逃不过养父的“坏名声”的影响,被“劝退”回到了江苏兴化。

他甚至连名字都不能用了,改名“毕明”,还被打成“右派”,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1964年,毕飞宇降生到了这个满是磨难的家庭。小时候的毕飞宇很贪玩,爬树、抓蚱蜢、逗狗、玩泥巴、下河摸鱼……乡村里所能看到的,几乎都可以成为他的玩具。

但纵使少年不识愁滋味,毕飞宇还是感觉到了自家的与众不同。

他回忆道:“大家都是一个姓,唯一一个姓毕的人就是我们家。”

因为跟着父母不停地搬迁,这个孩子的安全感日渐被削弱,随之而来的是敏感和自卑。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终于意识到,他们家是没有根的。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祖先可祭拜,没有相同的姓氏,也没有可以一直相伴很多年的玩伴。

所以,清明节看别人上坟成了他小时候最羡慕的事。

记得毕飞宇曾说:“我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故乡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作为一个作家,为什么不能在虚拟的世界里,回过头来写写那块土地,写写我的祖辈呢?”

正因为遗憾太深,所以毕飞宇的作品里,处处是故乡。

无论是《平原》,还是《地球上的王家庄》、《玉米》、《青衣》……里面的人物都是从苏北水乡里长出来的。无论后来他们走到了哪里,他们每个人都是有根的,而作品里数次出现的苏北农村生活场景也成了毕飞宇作品的重要风景。

有人说,人生应该有三次叛逆才完整,一次是少年时期,一次是成年,一次是中年。

回顾毕飞宇走过的路,似乎也经历了三次叛逆。

少年时期的毕飞宇,他的叛逆是固执。

那时候,老师都是用方言上课,同学们也是讲方言的。可叛逆的毕飞宇,却想与众不同。而他的与众不同就是固执地不讲方言。

上课时,面对老师的提问,当他用五音不全的普通话回答时,大家哄堂大笑。那一刻,羞涩、丢脸等情绪涌上心头,可固执如他,咬咬牙,还是坚持继续说。

就连平时和同学交流,他也讲普通话。但那半吊子的普通话,着实让人笑到肚子疼。

也曾有同学劝他不要说了,可他还是固执地坚持说。这是一个少年的叛逆,是固执,却也是韧性。

而成年后的毕飞宇,他的叛逆更多的是坚持。

当年,父亲希望毕飞宇学理科,但他选了文科,并在1983年考入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那时候,盛行诗歌,毕飞宇也开始尝试写诗。他时常和学校文学社的几个人混在一起,研究诗歌。

时间长了,毕飞宇做起诗来倒也有一番意境,还成了学校的“大诗人”。不过,他的诗歌之路随着毕业而停滞不前。

1987年,毕飞宇毕业后被分配到南京市特殊教育示范学校任教,是盲人的老师的老师。

刚参加工作时,其实毕飞宇挺迷茫的,有很多事想去做,却又不知道为什么而去做。

而那时候,母亲是希望毕飞宇继续读研读博,然后像精英人士一样,找一份好的工作。

但是,毕飞宇却又“叛逆”了,他没有听从母亲的意愿,而是选择了写小说。也许,这个年轻诗人的内心深处,依然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文学梦”。

也正是他的这一个并不深思熟虑的决定,却改变了他的下半生。

1991年,在写小说的第四年,毕飞宇的处女作《孤岛》在《花城》杂志发表了。

接着,他的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获1988年“鲁迅文学奖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0年,小说《青衣》位居中国小说学会“2000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中篇小说榜首。

2003年,毕飞宇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小说《玉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

鲜花和掌声接踵而来,而此时,毕飞宇40岁,已是中年而立。但他没有被名和钱模糊了初心。

他说:“一个作家,如果他心中只是洋溢着数票子的激情,是不可能把作品写好的。”

所以,中年后的毕飞宇,他的叛逆是坚守。

他坚持继续创作,先后写出了《平原》、《推拿》等多部小说,获奖无数,还凭借《推拿》成为了江苏第一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他的多部小说被拍成影视剧,受到一致好评。小说还被译成外文,扩散到美、法、英等二十多个国家,成为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中坚力量。

但一路走来,其实毕飞宇是忐忑的,他表示,每次开始新的创作,还是会焦虑的,不知道写不写得下去,不知道写出来的效果好不好。

只是,无论如何忐忑,他依然认为:“勇敢和胆怯总是并存,真正的勇敢是豁出一切、倾尽所有,当你将自己彻底抛开,这就是勇敢。”

他就是靠着这一腔孤勇,一路坚守了下来。这是一个普通人对梦想的坚守,也是一个文人的傲骨。

如果说,叛逆和坚守让毕飞宇的人生开了挂,那么,情感细腻,便是他屹立不倒的法宝。

看过毕飞宇作品的人,会发现,其语言优美,情感非常细腻,对于细节的刻画,非常精准和深刻。特别是对于女性和人性的解读,更加细腻。毕飞宇甚至被人称为“最了解女性心理的男作家”。

比如《青衣》中的筱艳秋,她对于戏剧的痴迷和疯狂,毕飞宇把她的状态和情感描写出一种癫狂的状态,让人看了都感觉心惊。

还有其他作品中的女性,惠嫂的母性光辉、玉米的争权逐利、玉秀的躁动不安、玉秧的狡黯堕落、阿来的追求本能快乐、吴蔓玲的疯癫等等,每位女性的心理特征,都被毕飞宇描写得淋漓尽致。

而他刻画的这些女性心理,其实都是在向外展示女性各种无声的疼痛和对生活不公的控诉。

毕竟无论在哪个年代,相对男人而言,女性都是弱的一方,她们面临的压力、不公、伤害会更多。而毕飞宇表面是在描写女性的心理,实则是在引导人去思考和关注弱势女性群体,不要让这群人再陷入自我伤害中。

记得在《玉米》这部小说中,其实含有大量的性描写,但是没有人会觉得低俗。为什么呢?

其实人本身就有七情六欲,性也是一部分。

优秀的作家,懂得正视它,而不是在作品中避而不谈。

性的本质其实是爱情、权利、对抗。而毕飞宇并不是开黄腔的“老司机”,他是想通过描写性,做进一步的延伸,将那个时代下,官僚滥用权力、女人的悲情、朦胧的青春爱情、教师对学生的猥亵等等具体化,引起读者的思考。

所以,书中大量关于不幸女性的细腻的心理描写,实则是在为不幸者发声。

这是文学作品的意义所在,也应是每个作者创作的目的。

除了细腻的描写,每一部优秀的作品,都倾注了作者深厚的感情。毕竟,没有感情的作品,是没有灵魂的,只会让人读起来索然无味。

毕飞宇曾提起自己写《平原》的经历。当时,这部小说他整整写了三年七个月。当写完把稿子发出去的那一刻,他兴奋极了,整个人都是飘的。

但过了几天,他又习惯性地打开电脑,打算继续写《平原》。触摸到键盘的那一刻,他忽然想起来,稿子已经发出去了。

他回忆道:“那一刻,忽然发现,《平原》已和我彻底无关了。我的眼睛顿时就湿润了,心里难受极了。我没有女儿,但那个瞬间我体会到了父亲嫁女儿的心情。”

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竟然为了一部小说哭了?是情深,还是情深呢?

整整三年七个月,他倾尽心力喝情感“哺育”的“孩子”,终究是离开了,怎能不难过呢?

因为专注,所以情深。不过,如果可以一辈子专注喜欢的事,并且可以做到极致,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曾有人问毕飞宇:“怎样才能成为作家?”

当时,他很认真地回答:“坚持写30年,不要停止。”

这其实不仅是给别人的建议,更是他一直让自己去践行的信念。

正如他在《推拿》里写的:

“任何事情都要把时间拉长了来看,拉长了,人生就好看了,不能急。”

无论是当初写诗歌,还是后来选择了写小说;无论是置身落后的年代,还是如今资讯发达的年代,他从来没有去张扬,而是沉淀在自己的乌托邦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笔一划地写下了他所理解的世界,也让大家看到了这个世界不同的疼痛。

也许,所谓成功,就是有梦想,有热爱;有取舍,亦有追求;不疾不徐,去追寻真正的自己。

作者丨羽羽©️投稿指南

编辑丨夏夜飞行

——投稿指南©️转载说明——

转载、商务、作者招募合作丨联系微信: XYFX_XX,凡本平台显示“原创”标识的文章均可联系编辑转载,未经授权转载视为抄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