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声现象计算题及答案 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卷

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卷

2023-05-07 17: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取材于王向峰《青年审美手册》)

材料二

声音如何表现,怎样对声音事件进行逼真的摹写,这是让故事讲述者挠头的大问题。听觉信号旋生即灭,看不见摸不着,对视觉信号我们可以勾勒其整体轮廓,描绘其局部细节,这些在听觉信号那里通常都难以实现。更何况对于人类日益迟钝的听觉来说,声音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刘姥姥没见过自鸣钟,在她听来它的响声就像是农村常有的“打箩柜筛面”,这种经验主义的错误是任何人都难以避免的。

因此,表现声音的最便捷的手段就是用象声词模拟。象声词在世界各民族语言中都有不同存在,其功能主要为表音,即《文心雕龙》所说的“‘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汉语中有些象声词还有表意作用,如古人常把杜鹃、鹧鸪的啼鸣听成“不如归去”“行不得也哥哥”。英语中也有许多诗歌因鸟鸣而发,如雪莱《致云雀》以四短一长的诗行模仿四短一长的云雀啼鸣,这已属于上升到艺术层面的模仿。

用语言表现声音的手段有限,要想“如实”反映转瞬即逝的声音事件,运用模仿性的声音“听声类声”也是文学创作常用的方法,如李白《听蜀僧濬弹琴》的“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韩愈《听颖师弹琴》的“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等。

然而,仔细琢磨这些听琴诗,其中可供驱驭的听觉意象实在不多。一旦改变思路将“类声”调整为“类形”,挥笔的自由度骤然间增大,这时叙述对象已由无形的声音事件变为有形的视觉联想,更有利于故事讲述人“施之藻绘,扩其波澜”。如《老残游记》第二回“白妞说书”:

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声,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作者明明写的是声音的盘旋缠绕与低昂起伏,展示在读者眼前的却是登山者不断向峰顶攀登的情景,让人惊叹作者的“听声类形”与白妞说书一样神奇莫测。再如雨果《巴黎圣母院》中对钟声的摹写:

你突然会看见——有时耳朵似乎也有视觉——你会看见各个钟楼仿佛同时升起了一股声音的圆柱,一团和声的烟雾……你可以看见每组音符从钟楼飘出,独立地在和声的海洋里蜿蜒游动……你可以看见八度音符从一个钟楼跳到另一个钟楼,银钟的声音像是长了翅膀,轻灵,尖利,直冲云霄;木钟的声音微弱,蹒跚,像断了腿似地往下坠落。

文学世界多姿多彩,有声有色。它的丰富性体现着作者对世界的感知和创作的功力,也考验着读者的感知力与想象力。从听的角度关注文学叙事中的声音可以唤醒人们遗忘或忽略的感知,并激发人们对感知新的理解。

(取材于傅修延《听觉叙事研究》)

1.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自然声响均具有天然的和谐节奏,这与人展现生命力量的要求相适应。

B. 音乐的声音不直接塑造形象,但表达情感的功能较其他艺术有优越性。

C.声音具有色彩感,所以生活中人们会用灰暗、明亮等词语来形容声音。

D. 听觉意象的生成是对声音综合创造的结果,其中有主体的想象和移情。

2. 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表现声音手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汉语中部分象声词具有表音、表意的双重功能。

B.“听声类声”通过视觉形象生动地描绘听觉感受。

C.“听声类形”提升了文学创作的自由度与表现力。

D.“听声类形”是东西方作家摹写声音的有效手段。

3. 根据材料二,下列诗句运用了“听声类形”手法描写声音的一项是(3分)

A. 飞湍瀑流争喧逐,砂崖转石万壑雷。

B.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D.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4.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呦呦”“喈喈”等象声词,是对自然声响的模拟,音韵和谐,富有韵味,能激发人们的审美感受。

B.心境不同,诗人会对声响有不同感受。“渌水荡漾清猿啼”“杜鹃啼血猿哀鸣”同写猿啼,但情绪意义不同。

C. 由于声音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声音描写困难,所以作家在描墓声音时难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D. 无论是作者对声音进行摹写,还是读者对作品中声音的内涵进行理解,感知力与想象力都十分重要。

5.“纸上有声”是前人对《红楼梦》中大量声音描写的形象概括。请结合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这处声音描写使用的方法和产生的效果。(5分)

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众人彼此都不禁有凄凉寂寞之意,半日,方知贾母伤感,才忙转身陪笑,发语解释。

——第七十六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1题。

平山在丰陵之北三里,今杭郡守杨君温甫蚤岁尝读书其下。丰人之举进士者,自温甫之父佥宪公始,而温甫承之。温甫既贵,建以为书院。曰:“使吾乡之秀与吾杨氏之子弟诵读其间,翘翘焉相继而兴,以无亡吾先君之泽。”于是其乡多文士,而温甫之子晋,复学成有器识,将绍温甫而起,盖书院为有力焉。

温甫始为秋官郎,予时实为僚佐,相怀甚得也。温甫时时为予言:“平山之胜,耸秀奇特,比于峨嵋。望之严厉壁削,若无所容,而其上乃宽衍平博,有老氏宫焉。殿阁魁桀伟丽,闻于天下;俯览大江,烟云杳霭;暇辄从朋侪往游,其间鸣湍绝壑,拂云千仞之木,阴翳亏蔽。书院当其麓,其高可以眺,其邃可以隐,其芳可以采,其清可以濯,其幽可以栖。吾因而望之以‘含远’之楼,蛰之以‘寒香’之坞,揭之以‘秋芳’之亭,澄之以‘洗月’之池,息之以‘栖云’之窝。四时交变,风雪晦暝之朝,花月澄芬之夕,光景超忽,千态万状。而吾诵读于其间,盖冥然与世相忘;若将终身焉,而不知其他也。今吾汩没于簿书案牍,思平山之胜,而庶几梦寐焉,何可得耶!”

既而某以病告归阳明,温甫寻亦出守杭郡。钱塘波涛之汹怪,西湖山水之秀丽,天下之言名胜者无过焉。噫!温甫之居是地,当无憾于平山耳矣。今年与温甫相见于杭,而亹亹【1】于平山者犹昔也。吁,亦异矣! 岂其沉溺于兹山,果有不能忘情也哉?温甫好学不倦,其为文章,追古人而并之。方其读书于平山也,优游自得,固将发为事业以显于世。及其施诸政事,沛然有余矣,则又益思致力于问学,而其间又自有不暇者,则其眷恋于兹山也,有以哉!温甫既已成己,则不能忘于成物,而建为书院以倡其乡人。处行义之时,则不能忘其隐居之地,而拳拳于求其志者无穷已也。古人有言:“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温甫其仁且知者欤!又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温甫殆其人也,非欤?

温南属予记,予未尝一至平山,而平山岩岩之气象,斩然壁立而不可犯者,固可想而知。其不异于温甫之为人也。以温甫之语予者记之。

(取材于王守仁《平山书院记》)

注释:【1】亹(wěi)亹:谈论动人,不知疲倦。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温甫既贵 贵:显贵

B. 将绍温甫而起 绍:继承

C. 风雪晦瞑之朝 晦:月末

D. 而建为书院以倡其乡人 倡:激励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丰人之举进士者 温甫之居是地

B.翘翘焉相继而兴 有老氏宫焉

C.温甫时时为予言 其为文章

D.岂其沉溺于兹山 则又益思致力于问学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以无亡吾先君之泽

从而不丢弃我们先辈的恩泽

B.望之严厉壁削

平山看上去悬崖峭壁,势如刀削

C.吾因而望之以“含远”之楼

我于是能够在“含远”楼远望

D. 予未尝一至平山

我不止一次到过平山

9.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家三代人读书成名,他们的成功都有赖于平山书院的荫庇。

B.平山自然人文之美兼具,在此间读书可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

C. 在作者看来,钱塘和西湖之美当可慰藉杨温甫对平山的思念。

D. 作者在文末借写平山巍峨的气象,表达对杨温甫为人的赞美。

10.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今吾汩没于簿书案牍,思平山之胜,而庶几梦寐焉,何可得耶!

11.第三段画线句“温甫其仁且知者欤”是作者对杨温甫的评价。请用自己的话具体说明作者这样评价的依据。(5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陆游的两首诗歌,完成12-14题。(共12分)

北窗【1】

白首微官只自囚,青灯明灭北窗幽。

五更风雨梦千里,半世江湖身百忧。

壮志已孤金锁甲,倦游空揽黑貂裘。

灞亭夜猎【2】犹堪乐,敢恨将军老不侯。

野饮夜归戏作【3】

青海天山战未鏖,即今尘暗旧戎袍。

风高乍觉弓声劲,霜冷初增酒兴豪。

未办大名垂宇宙,空成恸哭向蓬蒿。

灞亭老将归常夜,无奈人间儿女曹!

注释:

【1】《北窗》作于淳熙七年(1180),作者时任朝请郎(正七品)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

【2】《史记·李广列传》记载:“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灞)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

【3】《野饮夜归戏作》作于淳熙九年(1182),作者当时闲居浙江山阴县。

12.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窗”诗首联写白首伴青灯,营造了凄清的氛围,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B.“野饮”诗首联写眼前旧时的戎袍依然带有边关鏖战的征尘,虚实结合。

C. 两诗均写“风”,第一首写风雨相袭,人生多艰;第二首写风高霜冷,语势低沉。

D.第一首以“北窗”入题,点明抒情对象;第二首题目中“戏作”二字,意味深长。

1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窗”诗颔联中的“五”“千”“半”“百”,写出了诗人牵念之远、忧愁之重。

B.“北窗”诗颈联中“已孤”“空揽”相对,写出了诗人孤独落寞、贫苦无依的处境。

C.“野饮”诗颔联中的“乍觉”和“初增”,写出深埋于心底的壮志豪情瞬间被激发。

D.“野饮”诗颈联中的“未办”“空成”,写出高远的理想与失意的现实的巨大落差。

14.两首诗的尾联都用了“灞亭夜猎”的典故来抒情。请根据诗歌内容,分析其所表达情感的异同。(6分)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1)漫漫人生路触动诗人几多感慨:涉江采芙蓉,诗人情有所系,写道“采之欲遗谁,① ”;对酒当歌,鲍照心有所感,写道“酌酒以自宽,② ”。

(2)《论语》中说“狂者进取,猜者有所不为也”。李白以“ ③ ,④ ”表白心志,面对权贵不卑不亢,是中国文学史上猬介之士的杰出代表。

(3)“独坐书斋自吟啸”是古今读书人的乐事,归有光居于窄小的“项脊轩”,“借书满架,⑤ , ⑥ ,万籁有声”。

(4)卒章显志是史论的常用手法。贾谊的《过秦论》以“ ⑦ ”总结全文,指出秦亡原因,暗示统治者应施行“仁政”;苏洵的《六国论》以“苟以天下之大,⑧ ,是又在六国下矣”收束全篇,表明对屈辱赂敌的不满。16.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

(1)有学者认为:贾宝玉是一个身陷重围的孤独者,一个热闹环境中的寂寞人,一个痛苦灵魂的流浪者。请从中任选一种评价,并结合小说中的相关情节,谈谈你的理解。(6分)

(2)背面敷粉法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常用技法。周汝昌先生认为,该方法“是一种从反面来烘染人物的奇招”,《红楼梦》中“拿宝玉作例最是醒目”。请从评价贾宝玉的《西江月》中任选一处画线句,题写批语,对这一手法的运用加以解说。(4分)

①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②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③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流年似水

度若飞做梦都没想到,刹那间他就年满六十了,脱下沾满油泥和铁屑的工装,领取了一个大红封皮的退休证,从城北的轨道交通研究所,回到城南的流年巷度家小院。

流年巷弯弯曲曲,像是一条窄窄的湍急的溪河,流走了无数个春朝秋夕。当度若飞的目光触摸到“流年巷”的巷牌,他真切地听到“流年似水”的哗哗声。他呱呱坠地时,在一家铁道工厂当工程师的父亲,从乐府诗“关山度若飞”一句中,取出“度若飞”三个字作了他的名。这似乎成了一种预言,下一辈也和上一辈一样,干上了铁道工业。

退休了的度若飞,常会想到“时间度若飞”,一去不复返。他如今步入花甲之境,兀地发觉街坊邻居已经称他“爷”了。

度若飞尴尬地笑了笑,心说:“我难道是突然老的?”

度若飞回到家里,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想一些陈年旧事。三十多年前,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分配到老家的轨道交通研究所,参加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动车的研究,画不完的图纸,做不完的试验,哪里有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的区别?连谈情说爱的过程都简省。当度若飞和教中学语文的计小耕经人牵线认识,彼此有好印象,就赶快结了婚。

流年巷在城南,度若飞供职的轨道交通研究所却在城北,坐公交车来回需要两个多小时。于是,度若飞向单位要了间单人宿舍,即便有时回流年巷,也是夜归晓出,度家小院倒成了他的驿站。

这时计小耕走了过来。度若飞站起来,说:“刚才邻居说这些年他们很少见到我,让我很愧疚。你上班忙,下班教养孩子还是忙,我却成了个甩手掌柜,想的只是所里的事,苦了你一个人!”

计小耕笑了,巧妙地把话题转到儿子身上。可惜儿子快速地跳过了童年、少年,进入了青年时代,真是倍速人生。如今在上海,与几个同学办起一家精密机床制造厂,闹得热气冲天的。度若飞听后叹了口气,惆怅地说:“挺羡慕儿子的忙。我这个有一身本事的高工,闲得老骨头发酸发软。”

葡萄架上的藤叶,窸窸索索地响,一对翠羽红喙的小鸟,你一声我一声地叫,很好听。计小耕说:“既然退休了,就该让时间慢下来。”

退休了的度若飞,觉得白天很悠长,长夜更难熬。难以入眠,脑子里呈现着一张一张的图纸、一个一个铮亮的零部件,直到院子里下起了小雨,沙、沙、沙……度若飞打一个愣噤,说:“听,有杂音,车轮在磨擦钢轨。”

计小耕醒了,说:“是雨点落在芭蕉叶上的声音,快睡吧。”

天刚亮,度若飞与妻子双双出门,到南湖公园去散步。度若飞的步子迈得又急又大,好像是赶着去上班,总把妻子丢在后面。走了一段路后,度若飞见身后无人,只好停下来焦急地等候。

散完步,两人再去公园边的农贸市场买菜,妻子一个摊位一个摊位地细看,度若飞忍不住催促说:“快点儿,耽误了多少时间!”

计小耕说:“你还陷在自己的心理时间里,想慢都慢不下来。你得找到一个客观标示时间行进的物件,来矫正思维模式的惯性。”

“钟表还是手机?我们都有。”

计小耕眨了眨眼,说:“不,是古代计时用的‘铜壶滴漏’,滴水之声便是时间之志。”“那物件只博物馆有。”

“你是高工,可以仿制。制作可以磨慢你的性子。”

度若飞的精气神忽地火旺起来,到器材市场购回了材料,又翻出各种工具:小钳工桌、椰头、老虎钳、铁砧、扳手、锉刀、钢凿、钢剪、小焊枪……收拾出一间空房,作为他的“车间”。白天,画图、计算、制作,一遍遍地测试、改装。一落黑,下班——怕钢鸣铁响惊扰了左邻右舍。洗罢澡,吃罢晚饭,他对妻子说:“今晚有老电影《庐山恋》,我们再去看一遍。”妻子微微一笑,说:“好。”

三个月后,“铜壶滴漏”制作成功,就安放在他们卧室的窗子边。两个长圆形的白铁无盖圆壶,依次立在两层梯形的红漆木架上,上层的壶底伸出一个黄铜管滴嘴,一滴一滴的水漏入下面的壶中,叮咚,叮咚,声音很清亮。上层的壶里固定着长竹条的刻箭,刻箭上面刻着二十四格,一格代表一个小时。

计小耕左看右看,然后对着手表听水的滴落声,大声说:“不愧是大匠神工!儿子回来,就让他睡这间房,听听时间之声。”

“你把这‘铜壶滴漏’的视频发给儿子,顺便问问他什么时候可以回家来住几天。”

在“铜壶滴漏”声中,度若飞走路放慢了步子,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早晨和妻子一起并肩散步,挺直弯惯了的腰,双手悠闲地摆动,一边还说些闲话。进市场购物,任妻子去挑选、砍价、他站在旁边看和听,觉得很有意思。

长长的白天,度若飞侍弄一会儿花草,然后坐在书房里,安静地读一阵书。他从妻子给他找好的各种文学范本中,先挑出一本细读。他读到王沂孙《锁窗寒》中的“趁酒梨花,催诗柳絮,一窗春怨”,“春怨”怎么是“一窗”呢?应该是“一怀”才准确。他便去问妻子。

计小耕听着问题,睁大眼睛看丈夫的面相,说:“你脸上的肌肉,褪去了紧张感,有光泽有喜气,显得年轻了。”

“夫人可以上街摆摊看相了。”

叮咚——叮咚——

在“铜壶滴漏”的声音中,床头柜上的座机忽然响起了铃声。

度若飞立刻醒了过来,抓起话筒,问:“哪位?”

“爸,是我。妈发来‘铜壶滴漏’的视频,又古典又现代,有形有色有声,好玩意儿!爸能把设计图纸、工艺流程说明快递过来吗?”

“当然行!你要这个做什么?”

“这是个好玩意儿,让我突然想起一种微型均速高效铳床的设计。我还想在老家办个分厂,聘您这位老将当技术顾问,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度若飞兴奋起来,大声说:“这个美差我应了!”

计小耕在旁边尖着耳朵听他们父子说话。她见丈夫搁下了话筒,忙道:“你这急性子,也不问儿子什么时候回家。”

叮咚——叮咚——

“铜壶滴漏”的声音,在度若飞的耳鼓上敲打,变得高亢、宏重,像铺天盖地的钢鸣铁响……

(取材于聂鑫森的同名作品)

17.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却成了个甩手掌柜 甩手掌柜:什么事都不做的当家人

B.寒窸索索地响 窸窸索索:叶片纷纷落下

C. 精气神忽地火旺起来 火旺:高涨,昂扬

D. 度若飞侍弄一会儿花草 侍弄:照料,摆弄

18.下列对人物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写度若飞在葡萄架下回忆过往,以简省的笔墨交代其三十多年的经历,与题目“流年似水”相呼应。

B.听到丈夫表达愧疚,“计小耕笑了”,这“笑”中既有对丈夫愧疚的抚慰,也有对丈夫的理解和包容。

C. 度若飞把雨打芭蕉的声音听成车轮磨擦钢轨的声音,这是他在难熬的长夜中寻求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

D.文章以“尖着耳朵听”写计小耕关注父子通话内容,用“忙道”突出她对儿子的关心,流露出对丈夫的嗔怪。

19.请分析小说第二自然段画线句的内涵及表达效果。(6分)

20.制作“铜壶滴漏”的情节设计,体现出小说在构思上的匠心,请加以赏析。(6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1. 语言基础运用(共5分)

①清河,在海淀占据特殊的地理位置,它曾经是永定河的一条古河道,如今是联通城市河湖的山水廊道。②日前,海淀区清河两岸综合整治提升工作方案获批。③该方案计划增加铺设园路,衔接清河之源公园,建设滨水骑行线路,完善范围内慢行系统串联,补充区域内绿道系统,形成通达的带状游园路线。④同时,该方案还计划充分利用景观资源,挖掘历史及文化要素。⑤此次改造不单整治河岸环境问题,更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增强地区文化吸引力的关键举措。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句中的“占据”应改为“具有”。

B.②句中的“获批”不能改成“被获批”。

C.③句中画线的两个逗号改成分号,句间关系更清晰。

D.④句中的“该方案”可以删去。

(2)第⑤句有语病,请在不改变句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3分)

22.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1)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向来不乏“洞见”者,他们对历史、现实或未来看得透彻,看得深远。请推荐一位这样的人物,为其撰写短评,向校刊“洞见·人物”微专栏投稿。

要求:对象明确,理由充分。

(2)作为学校的“中华成语推广员”,请你设计一个小活动,向到学校友好交流的外国同学介绍一个或几个成语,让他们对成语之趣、成语之用或成语之美有一些体验和感受。请简要说明活动方案,并解说理由。

要求:设计有特色,理由充分。

(3)请以“脚印”为题目,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23.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把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1)理性,相对于感性而言,它意味着人有判断和推理的能力。拥有理性,便能以更加冷静、客观的态度进行思考和决策。奥地利哲学家哈耶克说:“理性是一种力量,它超越了每一种感情,使我们能够把握自己,把握每一刻的价值。”但理性的力量有时候也令人惧怕,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全是理性的人,恰如一把全是锋刃的刀,叫使用它的人手上流血。”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理性的力量”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请以“这一次,没有标准答案”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