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男神”唐缨老师的台前幕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声声慢mtv “天一男神”唐缨老师的台前幕后

“天一男神”唐缨老师的台前幕后

2023-05-12 07: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天一中学唐缨老师

  参加山东卫视

  大语文公开课节目《超级语文课》

  在朋友圈火爆了

  经过四轮比赛

  唐老师最终获得全国总决赛6强

  一位学生发“小作文”

  为唐缨老师点赞👍

  ⬇️⬇️

  你是不是和小编一样

  对唐缨老师的语文课

  充满了喜爱?

  《超级语文课》

  是什么?

  《超级语文课》在去年刚播出时就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节目深耕语文教育,刷新了大众对于语文课的传统认知,最终获评总局2022年第三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而今,《超级语文课》第二季归来,更是从内容到理念完成了全面升级。

  作为国内首档大语文公开课节目,《超级语文课》节目旨在带领观众一窥当下大语文教育的全新风貌,用新视角重构经典课堂,为优秀的语文老师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展示舞台。节目中,老师们运用毕生所学,呈现了丰富多彩且生动有趣的课堂,生动诠释了“大语文”的文化内涵。

  打破套路

  激荡共鸣

  唐缨老师在节目中前后录制了四堂课,例如第一堂课《声声慢》一经播出就收获了众多好评。他讲解的《声声慢》摒弃了套路化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识繁用简”,感悟《声声慢》的音韵美,通过朗读完成自我研习,为来自各地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音韵课”,获得了课评员的一致赞扬。

  “唐缨老师选择用音韵的角度进行古诗词讲解,包括一直到决赛,他的课程都贯穿了他喜爱吴语研究的特点,我们听上去感觉难度很大,但实际发现孩子的接受程度都很高。这正是我所说的,每一个中国孩子骨子里都有着对于母语汉语天然的亲近感,关键在于如何去唤醒它。”

  ——“课评员”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

  拆除课堂围墙

  助力“大语文”

  “大语文时代”是提升国人对于中华文化深度认知的时代,是用中华文化修身的时代,是中华民族更有凝聚力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语文教学不应该拘泥于课本知识点的圈定与分数的考核,而是应该更加注重“素养本位”,培养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综合素养。唐缨老师在四堂课的教学中充分贯彻落实了这一理念,将天一中学没有“围墙”的语文课堂呈现给了各地学生与广大观众。

  山

  那

  唐老师在录制过程中有哪些小故事?每堂妙趣横生的语文课后又有哪些奇思呢?

  让我们来看看男神唐缨老师

  录制节目的心得体会吧

  那些有的课

  有趣的人

  唐缨

  《超级语文课》参赛零扎

  2021年下半年,疫情起伏不定时期,接到了一通令人莫名的电话。看号码,是广东的,但电话里的女生却自称是山东卫视的,然后又在无锡录节目,叫什么《超级语文课》。至于我的电话号码,则是参与节目录制的一位非本班学生,向节目组提供了他自己任课教师的电话,经由该老师再辗转得到的。

  于是我和同事一致判定,诈骗集团!这事就这么丢在了脑后。

  转眼来年开春,这个叫彭琳的女孩子,又一次打来电话,发来有关《超级语文课》的节目情况,我想,这年头搞诈骗也是蛮下功夫的,挺认真。不过随后她就提到了之前在网上看过的我关于小说群文阅读的一堂课,她和组里同事觉得很契合这个节目的宗旨,所以再次来联系。看了她发来的文稿,这才恍然,冤枉了人家。时间是2022年2月15日的傍晚。

  从这天起,一直到2023年的3月26日,我完整参与了山东卫视《超级语文课》第二季的全过程,前后录制了四堂课,认识了很多人,交了几个朋友。非常辛苦,很累,但是很开心。

  先得说说我为什么会参加这个节目。毕竟,参加这个节目,除了自己耗费精力与时间外,并无一毛钱的报酬外,也不可能借此评个职称啥。我愿意参加的原因,第一,是我这个人不论参加什么赛事,几乎从来都没有什么胜负心,赢了固然不太会激动,输了也不太会觉得失落。人生在世,无非空空,何必挂怀。第二,我这人好玩,当然不是旅游等的耍子,而是喜欢把玩语文,希望每一堂语文课,该好玩的都能好玩起来(当然不该好玩的绝不可玩),有这等场子供洒家一玩,何乐而不为?

  于是就去玩了一趟。

  首轮

  第一堂,自定选题,决定上李清照的《声声慢》。据说第一季也有老师成功地开设了这堂课,但是因为我没有看过,所以也不会有什么争胜的想法,更不会有什么负担,唯一的想法是,我在天一中学怎么给我的学生上的,我就在这个舞台上同等展示。课一上完,点评的嘉宾和我之间、嘉宾之间,就展开了热情洋溢的讨论。本课播出之后,也收到了许多人的私信联系,同样是热情洋溢的讨论。热情洋溢,本来就是语文学科天生的基因,可是,它正在我们的课堂里面逐渐消失,原因是基于以应试作答训练为导向的所谓理性思维,总是喜欢把课文条分缕析,总是喜欢给文章定下一二三的归纳,我不否认这是语文教学理当包含的成分,但我不能接受这种模式成了一统天下的教条,尤其是对那些本该热情洋溢的汉语写就的诗歌!

  李清照自己在她的《词论》中说过:“诗文分平侧(仄),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这在古人看来理所当然,却在今人看来近乎茫然。不就是bpmf,不就是āáǎà么,哪来的这些穷讲究!可古人写词,就是这么“穷讲究”的,不能因为我们今天不懂了,就厚诬古人不当如此写。

  从什么地方入手呢?我想最佳的方式,就是汉语中的“活化石”——方言。中国人说话,占比最大的是“北方方言”,位居第二的就是“吴方言”,作为土生土长的无锡人,就是其中的一分子。吴方言相较于北方方言,相当程度地保留了音韵学中所谓的中古音,而李清照的时代正属于中古音时代。我想,我是无锡人,参加上课的则多数是上海地区的学生,那么,发掘并利用好吴方言中的某些能为当代学生所接受的成分,用来建构品读古诗词的新视角,可能是一种相当好的策略。新课标中对于乡土文化有关表述,就是这种策略的法理保障。当然,我很清楚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不是大学中文系的音韵训诂课,重要的不是教师展示多高的修为,而是要多大程度才能贴近中学生,让他们真正理解一首古诗词不仅仅有思想主题,有各种手法,还有“声腔节律”中别样情怀。

  因此,我设计了如下两个环节。

  第一步,借用梁启超先生的评价:“此词最得咽字诀”,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此前几乎不关注的古诗词典型声韵现象之一:入声字。在多次尝试之后,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告诉我们,只要利用好学生的生活,他们其实是能弄懂的。

  第二部,借用夏承焘先生等的评价,总结为:“怨伤凄厉,啮齿痛心。”引导学生再次关注音韵本身,不过这次不是韵母,而是声母——《声声慢》中大量出现的“齿头音”。普通话中的zh、ch、sh,j、q、x,在吴语中大量发z、c、s,这同样是我和学生们的共有生活基础,施教时其实难度并不大,关键是怎们设计,怎么引导。

  有人说,我的学生不是吴方言区域的,那你这个教学模式不是没价值了么?我说不是,每一种方言,以及通用的普通话,内部都存在着极为丰富的“声腔节律”的资源,在教师自己所处的区域之中,都能找到同样丰富的直接直观的生活经验,关键在教师自己想不想发掘这种资源。想,就有。

  这堂课是我每届都上的“老把戏”,没想到激起了这么多的讨论,这说明语文教学可资发掘的资源,真的多得很,不应该那么贫乏狭窄的。说个题外话,我2006年获得江苏省高中语文评优课一等奖的课,就是用“声腔节律”来品读杜甫的《登高》,所以说,这是“老把戏”了,不是什么突发奇想的标新立异。我也很感谢评课的郦波教授,他对于这样的教学,始终是给与肯定和鼓励的,虽然尖锐的批评其实也不少,只不过观看节目的朋友未曾见到那些被“删节”的幕后戏罢了。

  促织

  这堂课上完,自我感觉良好。但紧接着第二堂课,却是当头一棒!也怪我对第一季了解不够,原来出于“超级”的考量,节目方竟然设计了“双师课”这样的上课形式!两位教师同一时空教授一篇课文,诚可谓闻所未闻,况且是两个素昧平生、临时组合的教师?

  我觉得我是幸运的,因为选到了来自山东省实验中学的马婷婷老师。

  从我的本意来说,我不希望和搭档的老师去选一篇难度相对较低,而课堂表演度却可能更高的课文。作为高中教师,我们的本业是从事高中语文教学,我们的教学生态决定了表演性的教学方式不应该成为首选。感谢马老师的宽容,同时基于她自己更喜欢上小说的考量,最终商定教学蒲松龄的《促织》。

  我和马老师,和节目组都开玩笑说过,假如是我一个人上,那闭着眼都能上完。可麻烦是两人共教一课,这里面有教学理念的不同,有审美趋向的差异,更重要的还有年龄差距可能带来的代沟。令人高兴的是,性格温婉却又极其投入认真的马老师,和我之间始终保持了最大程度的交集,使得两个人在同一篇课文中能形成合力,而不是造成相互拉扯的尴尬局面。

  这堂课的设计,基于两个根本性的考量。第一个,我觉得要上出高中语文课堂该有的高度。蒲松龄的故事,老幼咸宜,放在小学、初中、高中三种课堂中,则应该切近于学生的成长阶段,焕发出不同的光彩来。高中生课堂里的《聊斋志异》,就应该在趣味之上,追求思想的力量。因此,这堂课最终托出了“媚上巨链”(这是借鉴了诺夫乔伊的“存在巨链”而来),“文学之真与生活之真辩证”等关键性思考,同样引起了较多的反响。

  第二个考量,是授课形式。按照一般的构想,无非是如下几种。一人负责半堂课,“攒”成一堂课;一人负责讲授内容,一人负责表演以活跃气氛;两人之间通过辩论队等方式形成某种张力。我在想,还能不能有第四种。最后确定,由马老师拉主线,我则“隐退”为第41位学生,同步参与课堂,但是作为一个“专业托儿”,我会不时用或赞同、或反对,或回答、或要求学生回答等不同形式,在课堂进程中我认为的“节点”处,不露痕迹地穿插进来,由此起到某种推进课堂讨论、推进群体思考的作用。这样做一方面我觉得形式上会新颖些,对得起“超级语文课”这样个节目,同时也觉得假如能让马老师更为学生和观众所熟悉、所认可,那作为痴长几岁的老教师,也算尽到了自己的本分。

  详细内容,各位可自行参考山东卫视播出的相关内容,兹不赘述。这里附带要提一句的是,诸如山东实验的马婷婷老师,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刘从良老师等好多位,都是班主任工作和学科教学重任一肩挑、双丰收的老师,我对这样的老师尤其的看重。

  童年

  第三堂课,由节目组聘请的评课专家组,商定出既契合新课标精神,又来源于新教材内容的若干“主题”,由参赛选手自行选择。我选了“童年”这个主题。这是四堂课里我付出最多思考的一堂课。

  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上什么。假如就“童年”这个关键词就事论事地去加以落实,那么课文中自然尽有可挑之处。但一则我觉得这样太实太板了,不够“超级”;二则觉得和初中组小学组老师pk起来,场面上肯定不占优,这就更不“超级”了。反复权衡之下,定下两个基本策略:第一,无中生有。第二,回归生活。

  所谓无中生有,即教材并没有具体的课文,但的确能从教材给出的架构中提炼而生成,本质上其实就是对教材的自主开发。那我想统编本必修上册第四单元的“家乡文化生活”,是最佳的入手处。

  所谓回归生活,那就是以“家乡文化生活”为指向,以“童年”为切入点,以语文的学科特性为标志,通过这堂课,让学生经由“童年”而进入“家乡文化”,从“家乡文化”中咂摸“童年”的培根铸魂的力量。

  但“童年”所涉及的范围,实在太过宽泛,从哪里找到抓手呢?这时我重新想起了从方言音韵入手的第一课《声声慢》。我一直认为,有四样东西是从小就形塑一个人基本精神样貌的:语言、饮食、游戏、建筑。于是,我决定选择“童年与饮食”作为抓手,来开展这一次的“家乡文化生活”之旅。

  电视或网络前的观众未必了解,在这堂课之前,我是设计了一个前置作业的。这个前置作业,我觉得第一,必须是语文学科的。自主开发教学内容,最大的弊端就是把语文教学搞得不伦不类,试问中学生所学的任何学科,哪一门不能关联上“家乡文化生活”这面大旗?假如我的这堂课由非语文学科教师同样能完成,那我认为这样的开发是违背学科本位的。第二,必须保有足够的思想性、文化性,因为我是高中语文教师。第三,必须能保证这个前置作业能够有效引出课堂上的相关讨论。这个前置作业是这样构成的,公布于此,希望同好者能给与批评指正。

  阅读任务1:汪曾祺《豆腐》。这篇文章选自汪氏《故乡的食物》一书。豆腐是全中国的,《豆腐》则是汪曾祺的。

  阅读任务2:《五味调和》,选自《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6集。高中学习任务群中有一个重要的项目,“跨媒介学习”。从文字到超文字,到文本到跨文本,这是“双新”理念下的重要一环。

  阅读任务3:《饮食·礼制·族群》,节选自美国学者尤金·安德森的汉学名著《中国食物》,标题为我自拟。前面两堂课,不但都来自我日常的课堂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的来源,那就是我在天一中学开设了20多年的国学校本课程,尤其是2013年参与的“中国大学先修课程”(AC)。饮食是日常的,背后却可能藏着深远的文化信息,这是需要专门的阅读才能获知的。也可以认为,第三个阅读任务,是对前两个任务的思想性、文化性的提升。

  第四个任务,则是水到渠成的“我的活动”:完成规定的写作任务,揭示童年家乡饮食给自己打下的深刻烙印。

  课堂上只就第四个任务展开讨论、交流,但课堂本质是前三个任务制造的“包袱”,在课堂上抖响而已。所以说这堂课是我最费思量的一次。

  课后,来自山东淄博的蒲松龄老乡任锋老师给以我好评,这让我有知音得觅的欣悦,更让我有了继续前行的勇气。真诚感谢参与第二季《超级语文课》的同行们。小学组何捷老师的调动学生深度参与课堂的能力,初中组刘胜男老师的细密娴雅、女而胜男的气度,高中组王浩老师的诚恳真实,每每让我觉得自叹弗如,也让我觉得山外山、人外人的意义所在!

  离骚

  最后一课终于来临。还是自选,不过得从节目组海选的篇目中选,海选的名目叫“最难一课”。由学生、网友等投票,投出自己学生时代印象中最难的一篇课文,供决赛阶段的6位教师选择,这倒真的有“超级”的味道了,很好玩!我的本意是选鲁迅,毕竟,我对鲁迅,很熟,会讲,极度热爱。不过已经有老师先选了,那就选《离骚》吧。第一季时勾文君老师也上过《离骚》,可惜我没有学习过,彩排时勾老师来到现场,从头到尾听完了试讲,给了我肯定与好评,感谢勾老师!

  还是那句话,不走寻常路,要有“超级”感。《离骚》教学可选的策略也非常多,从哪里着墨呢?于是又想起了我那“国学校本课程”、“大学先修课程”。我不是历史专业的,但是始终保持着对考古学、对美术史、对文学人类学、对地域文化研究等的热情与关注,上述范畴也是我日常阅读的重头,对学术界业已取得的成绩,当前的研究热点等等,也算基本了解。我想,不妨就从我的这个阅读背景中去寻找着墨处。最后确定的策略是,上一堂“不像语文课的《离骚》”,怕引起误会乃至批判,后面跟一句,“归根结底是语文课的《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身世之歌、生命之歌,其迷茫难以确证的人生信息,基本都潜藏于其中,连掌握史料并不多的刘安、司马迁等大咖,也是首先通过这样的作品来理解、把握屈原其人的。难度在于,这毕竟是文学作品,是史实的诗性表达,仅凭文学鉴赏,是很难完整把握屈原其人其作的。这时我想到,民国时代传统学术的研究,在王国维那里发生了“二重证据法”的革命,也就是研究古史,既要注重对传世文献的解读,也要注重对地下出土文献(诸如甲骨文、简牍)等的利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学术研究,就是从这里发端的。我想,假如殷墟卜辞、流沙坠简等出土之物能成为“证据”,那么那些同样是出土的却无文字的文物,也该属于这第二重“证据”的范围。基于这样的考虑,我给这堂《离骚》课定下的脉络是——

  1.“何谓楚辞”:指向宋代黄伯思大名鼎鼎的“书楚语,作楚声”。这是作为“语文课”的《离骚》题中应有之意。

  2.“谁是屈原”:指向黄伯思的后半段“记楚地,名楚物”。这是从“语文”的《离骚》跨出去,走向“综合性”的《离骚》的关键一步。

  这一步,就像走钢丝,因为屈原是谁,谁也说不清楚,现存的记载基本都是猜测性的。而面对诗性文学文本的《离骚》,要作出深度的且符合逻辑的猜度,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新批评”的大师燕卜逊(William Empson)才会总结出 “含混”(Ambiguity,一译朦胧)这样的经典概念。

  我要做的工作,就是从课文的《离骚》跨出去,在“第二重证据”中,为“谁是屈原”,寻找并构建出一条“证据链”来,这条“证据链”的发端,则是“奇装异服”的屈原与背后的“香草美人”象征世界,进一步解构这个象征世界的文化因子,考据第一步,“朕皇考曰伯庸”:伯庸——祝融——火神——凤鸟崇拜——日神精神,构建主证据链一。复次,考据第二步:“摄提贞于孟陬兮”,三寅重叠——虎崇拜,构建辅佐证据链二。落脚点在“来吾道夫先路”。

  我们教学生学语文,仅仅是为了欣赏文学吗?不是,在欣赏之外,我们还负责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构建理性精神,掌握学术基本逻辑与规范,为他们的高校深造生涯、成人生活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上述所谓的证据链,其实是一种思维的演示,它本身成不成立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只有这样,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才能真正落实在我们的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评课的李强特级调侃说,为什么要刻意强调“不像语文课”咧,整堂课其实就在语文课之下。华东师大的倪文尖教授说,我一贯强调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但是我不反对这样上《离骚》。真诚感谢两位前辈的肯定,也感谢他们的苛评和锐评,我知道,这是真正能促进教师成长的金玉良言!

  言说总是不如直观的,详情也请诸位参观《超级语文课》的决赛课堂。

  节目组访谈中有个问题,你觉得自己会是本季的总冠军么?我的回答是:我不可能是冠军,但我肯定是第一。假如现在再次采访我,我还是这个答案,因为我从教26年来,一直就是这么个想法。这和什么狂傲、自夸,没关系。

  最后,诚挚感谢这些良师益友:

  评课嘉宾:郦波博士,李强特级,倪文尖教授,窦昕先生,房琪小姐,罗继卫(Давид Колосов)先生。

  导演组成员:精气神十足的韩金媛总导演,戴导演帽的嘉兴人卢盐导演,美丽的茂名小姐姐彭琳,好玩的河南小哥哥孙涛。

  我会记得你们!

  来源:唐缨、天一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雪静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