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墨池记》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墨池记的启示 曾巩《墨池记》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曾巩《墨池记》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2024-07-08 21: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临川之城东①,有地隐然而高②,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 池洼然而方以长③,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④。羲之 尝慕张芝⑤,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 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 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 则学固岂可以少哉! 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⑥,书“晋王右军 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 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 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 思⑦,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注释】①临川:宋抚 州临川郡,即今江西临川。 ②隐然:高起的样子。③洼 然:低而深。④荀伯子:南朝 宋人,曾任临川内史,有《临 川记》。⑤张芝:字伯英,东 汉著名书法家,善草书,人称 “草圣”。⑥教授:宋朝路学、 州学主管学政和教育的官 员。章:同“彰”,显扬。⑦遗 风余思:留下来的风范,传下 来的思想。

【鉴赏】墨池在江西临川,相传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洗涤笔砚处。 曾巩钦慕王羲之的盛名,于庆历八年(1048)九月,专程来临川凭吊墨池遗 迹。州学教授王盛请他为“晋王右军墨池”作记,于是曾巩写下了这篇著 名的散文《墨池记》。本文虽以“记”名篇,但实际上重在说理。记墨池 少,而论学习多,记事、议论交错进行,浑然一体,而最终归结到议,不仅揭 示勤苦学习的道理,而且引申说明“深造道德”的要义。

作者以墨池作为媒介,借事立言,托物明理,将题旨确立在勉学上。 这既关合“墨池”本身的含义,又切合应王君之请为州学而写的这一特定 环境。写墨池,记其方位、形状、传闻,追述了王羲之的一段生活经历,这 是“记”的内容。而勉励后学,就需要说理,这是“议”的文字。本文以记 为发端,以议为主体,重点在于议。议论立足于墨池,揭示了王羲之成功 的原因:“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肯定了后天勤学苦练的重要。 而且,作者进一步发掘道:学习书法须如此,提高道德修养也须如此。这 样,大大增加了“墨池”精神的内涵。正如清人孙琮《山晓阁曾南丰文选》 所论:“右军之书,以精力自致,此题中所有也;因右军学书,而勉人以深造 道德,此题中所无也。既发本题所有,又补本题所无,尺幅之间,云霞百 变,熟此无窘笔。”

本文多用设问句和感叹句。全文十四句,其中设问句五句:“岂信然 邪?”“而又尝自休于此邪?”“况欲深造道德者邪?”“而因以及乎其迹邪?” “以勉其学者邪?”“也”字句两句:“荀伯子《临川记》云也”“非天成也”。 最后又以一个感叹句作结:“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 哉。”这些句式的大量运用,使这篇说理短文平添了一唱三叹的情韵。特 别是五个设问句,兼收停顿、舒展之功,避免一泻无余之弊,低徊吟诵,玩 索不尽。  

陈曼妍,汤克勤 汤克勤 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308-310页.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