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赵荣)知识点整理(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地域结构模式 人文地理学(赵荣)知识点整理(六)

人文地理学(赵荣)知识点整理(六)

#人文地理学(赵荣)知识点整理(六)|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四、聚落与城市化

章节提要: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佳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聚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可以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对聚落的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皇要内容,本章从介绍聚落的各种存在形式及其演变规律开始。介绍了城镇标准,对城市化及逆城市化做了深入的机制探讨,认为逆城巿化是城市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和发展阶段;复点对城市及其城市地域结构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与分析,包括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城市与自然环境和城巿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分析。最后分析了城市体系等级规律并介绍了城市景观的重要构成因素。

(一)聚落起源与发展1、定义

聚落是指的是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聚落不仅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2、城市与乡村

(1)城市定义

城市作为人口的集中地,是物质、能量、信息交流与转化的场所,是复杂的社会经济产物,因而不同学科对城市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地理学家认为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集中地。

(2)城市职能分类

①奥隆索的城市职能分类

将城市分为六类:行政城市、防御城市、文化城市、生产城市、交通运输城市、娱乐城市。

②我国城市职能分类

工业城市、交通城市、省和地区的中心城市、县城、特殊职能城市

(3)集镇

集镇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性聚落。既无行政上的含义也没有确定的人口标准。一般是对建制镇以外的服务中心的统称。另外,集镇、集市、具有工业生产或商业活动的乡村三者在形成和发展上有一定的联系。

①具有工业生产活动的乡村

这种乡村一般是在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生产效率较高,有富于劳动力的地区出现。这种乡村中的工业活动一般多为利用当地的农副产品进行生产加工,或者利用当地的矿产进行生产工业制品,规模都比较小,技术含量低。由于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技术薄弱。有的工业产品质量差,效益不高,资源浪费严重,对环境的污染也十分严重。

②集市

集市是为周围乡村地区服务的,具有中心地的职能。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规模小,达不到产生集镇的门槛人口,所以具有交易物资的档次较低、技术含量少、附加值低的特点,多为一些农副产品和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机具、农药及日常生活用品。

集市最大的特点是:不定期或定期的交易活动,这种特征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经济水平低,消费人口少和消费能力有限,所以只能采取以时间上的间隔来换取市场空间(即最低销售半径)的办法。

③乡村

1)一般类型的乡村

密集型农村聚落(不规则密集型村落):村落格局大而紧凑,各户住房排列杂乱无章毫无条理,村中道路弯弯曲曲,发展缺乏指导,大方块形团聚状。      

分散型农村聚落:分布在地形条件不好的地方,如山区,相对集中,特殊出现独家村,形成排列松散的不规则村落。分布于特殊的生产地区,最典型是水稻种植区的村落,若干农家住在地势较高之处。西方殖民地区孤立的家庭农场。政府调整地块、合并土地使村落趋于分散。

半集聚型农村聚落:最典型的是山区小村,各家排列不太靠近、村落小。法国式村落(类似街道式村落)属于此类型,村落沿着一条交通线排列,每户彼此保持距离,相互不联结,长条式松散村落。

2)活动型村落:出现在草原半干旱地区、牧区、少数山区。牧区房屋为帐篷式,可拆迁。少数以农、猎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山区,住房多为茅草棚,极易搭建。上述两种村落规模很小,甚至单户成村。    

3)特殊类型

美国单户型:非自然形成,单户构成一个聚落,出现分散型单户型聚落形态,有完善的设施。聚落出现社会基础是土地私有制。

集体农场型:非自然形成,建立聚落时做了规划,各种设施齐全,俨然一个小集镇。

经营性农场:非自然形成,生活服务设施较差,农场的经营性较强,居民的社会组织程度较低。

3、起源与发展

在人文地理学当中,人类最早的城市起源于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进入奴隶社会之后出现了专门从事交换的商人)

①西方城市、中国城市的发展(P196)

②村落的发展

原始的居住地:穴居、巢居

古代村落:这一时期有的村落规模相当大。如约6 000年以前的西安半坡村氏族公社的聚落规模就很大,每个聚落都是氏族或胞族的居住地,内部包括居住区、制陶工厂和公共墓葬区三部分。居住区已发现40余座房基紧排在一起,大的房屋有60 ~150 m2,中等的有30 ~ 40 m2,小的有12~20 m2,房屋中央有一个火塘,供取暖、煮饭、照明用。

城市兴起之后的农村发展:为了满足城市大量食物的需要,需在郊外、甚至海外加工食品,从而形成了花卉、蔬菜、水果、乳制品的专门化村落,以生产工业原料(麻类、生丝、棉花、橡胶、皮革等)、食品(甘蔗、咖啡、茶等)供给城市。产业革命以后,为了供应工业国的消费,在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建设了大量种植园,其中有生产品处理加工中心以及劳动者的住宅,形成了特殊型的农村聚落。

现代村落的发展:现代化的面貌、机械化农业。

4、城镇标准(P202\203)

①按照居民点达到一定的人口数作为城镇的标准

②规定各级行政中心为城镇

③规定首都或某几个居民点为城镇,其余为乡村

④按照居民点的人口数量及其农业人口比例规定城镇标准

⑤按照居民点的人口数量及职业构成规定城镇标准

 

(二)城市化及其动力1、城市化概念

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非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的体现。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

城市化概念涉及四个方面的含义:

①城市化是城市对乡村施加影响的过程;

②城市化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③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集中点的增大;

④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例占全社会人口比例增加的过程。

根据这几个方面的含义可将城市化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形式(外延)城市化和功能(内涵)城市化。

形式城市化是人口与非农业活动向城市集中、非农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直接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多与城市规模的扩大;

功能城市化则是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也是城市特征强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过程。

城市化的进程首先从形式城市化开始,人口与经济活动集中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产生城市本身的自我优化过程与城市特征的传播过程,即功能城市化过程。

2、城市化进程

①内部市区的城市化

城心地区的城市化,主要是向心型的城市化。向心型城市化的不断进行使得城心地区地价飞涨,土地利用因此十分经济节约。

中间市区的城市化。这一区域在城市化过程中极为稳定,地域变动幅度较小,速度和缓,是传递城市各种“流”的过渡地带。中间市区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动态性特点,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发展政策的变动使中间地带有可能成为城市中心。城市化在这个地区的主要形式是充分利用和初步改造,即见缝插针地建起住宅、小型工厂和小面积的改造等。

 

②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外围市区也称为城乡结合部或者城市边缘区,这里是城市生长最为明显、最迅速的区域。

体现为:对外交通设施的延申与城市化、工业的扩展与城市化、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

 

③郊区的城市化

随着城市人口激增和交通方式的变革,城市迅速向四周扩展,城市与郊区的联系日益密切,郊区成为广大农村中受城市影响最为密切的地域,郊区城市化开始显现,当前,郊区城市化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土地利用集约化

2、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3、城市网络化

所谓城市网络化,是指以各种现代交通手段、通信手段、管理和绿地等为载体,以各类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城市为基础形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能量交换的城乡系统。

 

④逆城市化阶段

概念: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

特征: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增加速度超过大城市,出现人口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乡村扩散。

原因:

第一,为了脱离大城市的居住不舒适性,追求纯粹的田园式居住环境;

第二,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工业选址的限制因素减少,工业企业为了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低廉的土地价格,把企业布局在中小城镇,许多大企业分别在中小城镇开设子公司和分厂,形成新的企业布局空间;

第三,中心城市化发展到后期,往往带来城市核心区人口稠密、用地紧张、交通堵塞、失业率上升、环境污染、投资环境恶化,经济发展由集聚规模经济转向规模不经济。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市区出现“空心化”,人口呈现负增长,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

 

(三)城市化的机制1、城市化的机制

①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②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

③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④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⑤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2、当代世界城市化特征

(1)城市化进程加快

(2)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

(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

(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将表现出以下趋势:

①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速;

②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形成全球城市多极结构;

③大都市连绵区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与活力的地区;

④首位城市将主宰世界经济;

⑤国际性城市内部社会极化现象突出;

⑥全球开始掀起建设生态城市浪潮;

⑦世界城市网络体系逐步完成。

3、当代中国的城市化

1、有计划地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正在形成

4、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四)城市与城市地域结构1、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1)从防卫出发而选择的区位

①在利用河流方面 ②在利用海洋方面 ③制高点和隘口

(2)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

①城市与水运的关系 ②城市与陆运的关系 ③海上交通与城市的关系

2、城市与自然环境关系

(1)地质环境:特别突出的是地震;

(2)地形: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设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3)气候: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候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在这个地带内沿海地区的条件一般比内陆地区优越;

(4)水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数量充足、质量符合要求的水,还要注意排除污水;

(5)城市的生物环境:城市绿地建设。

3、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

城市地域是指城市在地表上的实际范围,由两个大的部分组成:一是已经成为市区的里侧建成区;二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联系频繁的外侧郊区。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城市地域内部,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系列上的投影。

(1)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

①集聚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是提供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首先是交通方便、其次是城市中心是商业最好的区位。二是市中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优势。主要是知名度对人们的心理的引导作用。

②离散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是经济条件方面,原城市中心的商业区因商业区周围原高级住宅区的富有阶级转移,营业额下降,其经济效益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原集聚力形成繁荣的中心带来该地区的高地价、高工资、高消费给中心地区造成高的成本与负担。二是社会条件方面。郊区声望提高,吸引力增强加速城市分散化过程。

③摩擦力:是指阻碍产业、家庭生产集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如自然地理、技术设施、城市结构等。

④三种力的循环相互作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力的作用此消彼长,占优势的力量决定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2)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①同心圆模型:1929年由芝加哥大学伯吉斯提出,分5个同心圆地带:中心商务区、过渡带、工人住宅带、中产阶级住宅带、通勤带。

同心圆模型尽管因过于理想及对其他因素考虑较少而受到批评,但是仍基本上反映了20世纪初西方城市的带状现象。特别是过渡带,今天仍可以在某些地方看到其以某种方式存在着。此理论其成功之处在于:动态分析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反映了一元结构城市的特点,为城市地域结构研究提出了新的方法。

②扇形模型:美国霍伊特于1939年提出高租金住宅区从市中心商业区开始,沿方便的交通线向另一远处高租金住宅区延伸,最后彼此相联成一个扇形。

③多核模型:美国哈里斯和乌尔曼于1945年提出,城市不断向外扩大,并出现新的郊区有自己的核心。原因是城市的多样化功能不断出现。

4、城市体系与城市景观

(1)城市体系的概念

在一定地区之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在体系内部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人员、信息的交换,这种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就是城市系统(城市体系)。

(2)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①位序规模法则

1913年奥尔巴哈(F.Auerbach)指出地域城市人口规模组合呈一定规则。通常人口规模居第二位的城市其人口为居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2,第三位城市为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3,以次类推。这种人口规模规律,称为等级规模法则( ran-size rule )。1949年济普夫(C.K.Zipf)更明确了这一规律,因此称之为奥尔巴哈–济普夫法则。其公式如下:

在公式中:Pr 为r等级城市的人口数量;r为人口规模的等级;p1  为最大城市人口数

Q为常数。

他们认为发达国家城市系统中此种法则明显,个别发展中国家也有符合法则者,但发达国家也有不适用者。例如,1992年法国巴黎(第一位城市)人口851万,而第二位城市里昂人口仅117万,就不适合此法则。

②城市首位律(首位城市法则)

杰佛逊(Jefferson) 1939年提出他观察到一些国家的首都比全国城市系统中重要城市大许多倍。如伦敦是利物浦的7倍,哥本哈根是奥尔胡斯的9倍,等等。认为--个国家在首位城市下存在众多中小城市系统。后又经人修改,认为有些国家的首都不一定是首位城市,如华盛顿等。因此,法则修改为不一定国家首都都是首位城市;地区中心也可以成为首都城市;一国也可有两个首位城市;发展中国家首位城市法则作用明显。亚洲和新大陆人口在300万以下的小国首位城市人口比率相当高。

③农村聚落体系

农村聚落体系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村庄和集镇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农村聚落数量众多,规格不一,分布地域不同,职能和特点各异,根据其人口规模、经济职能、服务范围等因素可将一定范围内的村镇划分为若干等级,等级越高,规模越大,其影响地区越广,数量则越少,不同等级的村镇间往往存在着紧密联系,从而在空间上构成一个具有-定特点的村镇体系。分析研究村镇体系的合理结构与空间布局,对村镇规划有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3)城市景观与感知

①城市景观的特征

1)最明显的是城市建筑高度:帝国大厦102层381米,国际贸易中心110层411米;

2)与著名建筑物相联系,成为该城市的象征和标志,如伦敦的塔桥、巴黎的铁塔和凯旋门、莫斯科的红场与克里姆林宫、悉尼的歌剧院;

3)是城市的格局,如华盛顿体现了美国的国家意识即民主和法制;

4)是城市与环境协调所形成的风格:如杭州西湖、威尼斯的小桥。

②城市感知

城市景观给人的感知留下的印象是路、界、节点、区和路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