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起,所有老年人建筑设施设计都要以这个标准为准!(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地下室坡道坡度规范要求多少度以下的 10月1日起,所有老年人建筑设施设计都要以这个标准为准!(中)

10月1日起,所有老年人建筑设施设计都要以这个标准为准!(中)

2024-02-18 07: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5.3 文娱与健身用房

5.3.1

老年人照料设施的文娱与健身用房总使用面积不应小于2.00㎡/床(人)。

5.3.2

文娱与健身用房的位置应避免对老年人居室、休息室产生干扰。

解读

动静分区。

5.3.3

大型文娱与健身用房宜设置在建筑首层,地面应平整,且应邻近设置公用卫生间及储藏间。

解读

老年人集散以及紧急情况下的疏散需要,不设台阶及大坡度。卫生间方便老人就近使用,储藏间方便收藏家具设备。

延伸

无障碍通道、台阶和坡度的设置,无障碍规范的部分要求:

3.5.1

无障碍通道的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内走道不应小于1.20m,人流较多或较集中的大型公共建筑的室内走道宽度不宜小于1.80m;

2.

室外通道不宜小于1.50m;

3.

检票口、结算口轮椅通道不应小于900mm。

3.6.2

台阶的无障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公共建筑的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300m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150mm,并不应小于100mm;

2.

踏步应防滑;

3.

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台阶应在两侧设置扶手;

4.

台阶上行及下行的第一阶宜在颜色或材质上与其他阶有明显区别。

5.3.4

严寒、寒冷、多风沙、多雾霾地区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宜设置阳光厅,湿热、多雨地区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宜设置风雨廊。

解读

老人需要阳光但非直晒,风雨廊应考虑避免飘雨、排水、防滑等措施。

5.4 康复与医疗用房

5.4.1

医务室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平面空间形式应满足开展基本医疗服务与救治的需求,且应有较好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

解读

老规范,医务室要求按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执行。新规范考虑成本因素、行业细分等原因不做要求。笔者认为以人为本原则,有条件应按老规范设置医务室、观察室、治疗室、检验室、药械室、处置室等(综合考虑投资、管理、利润等因素)。

5.4.2

当设置康复用房时,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解读

条文解释康复用房功能为非治疗性的保健恢复类理疗锻炼等项目,其设置可按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如净高2.6m,窗地比1/4,门窗,地面、床位、卫生间、设施设备等作出要求。

1.

室内地面应平整,表面材料应具有防护性,房间平面布局应适应不同康复设施的使用要求。

解读

地面应考虑不起尘、易清洁、防滑,笔者认为可考虑地胶等不易引起老人摔倒后引起二次伤害的材料。

2.

宜附设盥洗盆或盥洗槽。

解读

消洗。

5.4.3

当设置临床、预防保健、医技等医疗服务用房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解读

条文根据建设规模,照顾老人身体的全面性、专业性,指出可参考《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来确定医疗用房的设置。

延伸

条文解释中“建设过程中必须为未来的使用和发展作出有预见性和有针对性的发展计划,以达到建筑的全寿命可持续使用。”该句值得商榷,现在条件和科技日新月异,例如:40年前谁能想到经济市场化?20年前拨号上网时代谁能想到4G智能化的改变?现在谁能遇见未来5G时代智能化时代的差异?普遍建筑设计寿命周期50年,笔者认为可按投资定位、运营需求,有条件预留基础性准备工作即可。

5.5 管理服务用房

5.5.1

直接为老年人服务的入住登记、接待等窗口部门,其用房位置应明显易找并设置醒目标识。

解读

老年人功能退化,行动迟缓、可辨识度降低。设计时应考虑标识标牌位置明显、图像化、大字体,颜色区分等。

延伸

在中国,入住登记、接待时普遍都有亲朋陪伴,对用户而言,外区主要是给老人亲朋留下好的印象,笔者认为设计主要方向在内区。

5.5.2

办公管理用房应为电子办公设备的安装、使用及维护预留条件。

解读

笔者认为此点亦重要。除了设施设备控制系统、呼叫报警系统、监控门禁系统等。如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会改变人们以后生活方式,包括管理、工作方式。在设计时,根据条件就近预留设备房间、预留接口为以后升级换代做基础性准备。

5.5.3

厨房应满足卫生防疫等要求,且应避免厨房工作时对老年人用房的干扰。

解读

厨房包括生冷熟药、洁污、排烟、消防、卸爆等因素都应考虑,根据规模可请专业设计、厂家配合或二次设计。

延伸

厨房设计需考虑,

1.

在选选址时,应在下风口或全年最小风频上风口。

2.

从物流交通角度,应设专门出入口和独立流线。

3.

从工艺角度, 有加工生产、生冷熟热,供配消洗、储存运输。

4.

从消防安全角度,防火防爆。

5.

5、从排污角度,应考虑尾气处理、隔油池。

6.

从隔热隔气、防水防滑角度,应做技术处理。

7.

从味觉视线角度,应在下风向且远离老人居住活动区。

5.5.4

洗衣房平面布置应洁污分区,并应满足洗衣、消毒、叠衣、存放等需求;墙面、地面应易于清洁、不渗漏;宜附设晾晒场地。

解读

洁污分区,避免二次污染;

工序

洗、消、叠、存、派;

技术

防水防滑,易于清洁。

5.6 交通空间

5.6.1

老年人使用的交通空间应清晰、明确、易于识别,且有规范、系统的提示标识;失智老年人使用的交通空间,线路组织应便捷、连贯。

延伸

Finding a way:long-term care homes to support dementia.Urban Design and Planning(2015),Volume 168 Issue DP4:204-217

以下根据条文所述参考资料2015年《城市设计与规划》第168期第4部分之:“寻找一种方法:长期护理之家来支持痴呆症”(Verity Faith博士、Cathy Craig博士、Karim Hadjri博士、Keith McAllister讲师、 Cliona Rooney博士)论文所述,做翻译、节选、整理如下:(特别申明:为避免潜在不良影响,在此继续阅读者被视为同意如下申明:仅供个人研究用,不发布扩散。)

关键词:找路困难、视觉空间感知、物理环境作用,促进痴呆症患者的健康。

1

背景

老年人问题身体动作幅度和强度降低、视觉和听觉丧失。

痴呆症状 失忆、语言和沟通能力、个性和行为、执行力、时间和空间定位、视觉空间感知、空间定位问题。

现象

疾病早期阶段,视觉空间感知和空间定位问题导致持续的寻路困难,带来找路困难,引起焦虑,降低老人自信。解决办法是在长期更大、更复杂的环境中与患者熟悉的家庭规模的房子相匹配。由痴呆患者参与,工作人员评估哪些路线是可以独立找到的,哪些路线是需要帮助的。用专门筛查表来进行照明、噪音和楼层平面设计。

2

方法

2.1

通过与痴呆患者一起散步,让痴呆患者有意义的参与研究。在北爱尔兰44所老年住宅和75所养老院中选择了4个建筑来研究。

2.2

观察寻路散步方法:使用行为图谱来记录行走的细节,用以收集定性和定量的数据。包括:距离、时间、单位速度、对话、观察行为、穿戴式摄像头。通过半结构化的访谈方式,了解参与者对建筑的看法。

2.3

参与者的选择,标准如下:

①至少在另外建筑里居住3个月

②有能力提供持续的知情同意书

③有完成短距离步行的身体能力(可使用助行器)

④是老年人,年龄与性别无偏好

⑤考虑到疾病及心理状态,早中期患者为合适候选人。

2.4

程序:三次散步,第一次由研究人员带领,展示最佳路线,第二三次由痴呆症患者带领工作人员进行。第二次隔一天,第三次隔一周,可鉴别记忆的保留性的能力。

3

统计结果:三步法的表现(略)

4

分析(略)与结果

4.1

与建筑平面和空间配置有关

4.2

与室内设计特点有关,包括饰面和家具

4.3

个性化领域:个人体验,一个设计良好的环境是有社会关怀性的。

5

结论和建议

5.1

建筑领域

5.1.1

中心区可创建一个可用于监视的中心

5.1.2

节点问题:

多交叉口带来混乱选择;

感觉上的封闭式端头带来负面影响;

不同空间用同一材质带来负面影响;

提高灯光亮度带来正面影响;

透明内门窗有助于识别性;

响亮电视带来负面影响;

镜像对称带来负面影响;

座位布局决定了运动方式;

标识太高无助于识别。

5.1.3

避免长而窄的走廊,避免所有房间门都一样,识别性降低。

5.1.4

建筑空间中对于创造一种运动自由感是很重要的。

5.1.5

避免死角,扭曲的效果。

5.1.6

景观的渗透和延续是很重要的。

5.1.7

花园不应被忽视,免费开放室外空间的权利应纳入长期护理的设计中,是从一开始就考虑的,还包括避难空间、照明、座位、微气候都需要解决。

5.2

室内设计领域:物体、家具、椅子的布置,若位置不当,会减少、阻碍行走路径。

5.2.1

标志:标识为提供信息,而不应该是主要的提示。建筑设计在空间支配上是主要的。成功的标志使用象形、图案、文字、颜色,更易识别和解释。

5.2.2

装饰、家具、物品、壁画和艺术品可提供区域功能信息,可以帮助找到和创建地标。

5.3

个性化领域

5.3.1

对于生活在不同感官世界的个体来说,感知是一种独特的体验。与之相关的是不同感官信息如何触发对地点的记忆,这对于找路的过程中是很明显的。比如说烘烤的味道、家具的古董的外观。

5.3.2

对感官刺激超负荷的敏感性被认为是一种分心的方式。例如大屏大音量电视节目。

5.4

管理和护理领域

5.4.1

应设计一个具有支持性的环境:物理环境应该支持团体和个体的活动,建筑的设计和布局应便于护理和管理。

5.4.2

建立一套程序来帮助使用者对周围环境的越来越熟悉,这有可能帮助他们发现道路。

5.4.3

规划问题和考虑:物理环境设计可以提高体验及居住感。对现有服务融入社区也很重要,包括公车、药房、商店、初级保健手术的保障。

6

结束讨论

有关长期护理环境下的痴呆症患者寻找路径的研究一直被忽略。本文通过提供建筑和室内相关经验证据来为知识库提供帮助。此外,需要考虑个人经验和护理方法的相关方面。

空间体验感应该吸引观感,创造难忘的互动。对于老年痴呆症患者来说,感官信息可能在寻找路径方面很重要。听力和视力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受损,所以有必要通过包括触觉、演讲、听觉和视觉来考虑整体体验感。

需要创造丰富的空间体验感来创造更难忘的旅程,但强调的是需要提供一个平静的环境和减少感官混乱。噪音会引起混乱和焦虑,从而降低找路能力。建筑设计往往重视视觉而忽略其它观感。研究表明,随着患者的认知能力降低,环境沟通和空间组织就显得尤为重要,强调建筑要提供清晰环境流线、良好的标志和视觉通道。必须仔细考虑建筑布局中的层次性空间。且建筑有针对性设计与良好的护理相结合同样重要。

5.6.2

老年人使用的出入口和门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采用平坡出入口,平坡出入口的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20,有条件时不宜大于1/30。

解读

正常情况下残疾人能够使用的坡道坡度为1/10~1/16,对于处在机能衰退中的老年人是不便使用的,因此有条件时首选平坡出入口,坡度放缓。次选台阶结合坡道的方式。

2.

出入口严禁采用旋转门。

解读

旋转门对老年人来说是极易发生事故,故严禁采用。

3.

出入口的地面、台阶、踏步、坡道等均应采用防滑材料铺装,应有防止积水的措施,严寒、寒冷地区宜采取防结冰措施。

解读

出入口防滑参见表6.1.6-1,要求防滑值BPN≥ 80;出入口防止积水可设0.5%-1%缓坡;出入口防止结冰可采用喷洒融雪剂、撒盐、甚至安装地暖,笔者认为主要是防止入口地面积水。

4.

出入口附近应设助行器和轮椅停放区。

解读

方便老年人使用。

5.6.3

老年人使用的走廊,通行净宽不应小于1.80m,确有困难时不应小于1.40m(改建情况);当走廊的通行净宽大于1.40m且小于1.80m时,走廊中应设通行净宽不小于1.80m的轮椅错车空间,错车空间的间距不宜大于15.00m。

延伸

走廊的宽度要求如下:轮椅宽度由0.55m到0.69m不等,轮椅通行净宽为0.80m,担架通行净宽不超过0.80m;其他各类助行器最大宽度0.52m,其通行净宽按0.60m计;正常人流宽度0.50m~0.55m,其通行净宽按0.60m计;员工的推车通行净宽按0.60m计;则,走廊最小宽度按0.80m(轮椅及担架通行净宽)+0.60m(员工推车通行净宽或单股人流通行净宽)=1.40m。

考虑老年人对距离和方向等的把握能力较弱,轮椅错车宽度应比两辆轮椅并排的1.60m适当留有余地,轮椅间留0.10m,轮椅同墙间留0.05m,则,轮椅错车最小通行净宽确定1.80m。

5.6.4

(强条)二层及以上楼层、地下室、半地下室设置老年人用房时应设电梯,电梯应为无障碍电梯,且至少1台能容纳担架。

解读

本条目的是为方便老年人日常使用并在紧急情况下的方便救助。老规范要求医用电梯,新规范放宽至担架电梯是考虑到有改建情况;新规范设置电梯要求扩大至地下室。

5.6.5

电梯应作为楼层间供老年人使用的主要垂直交通工具,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梯的数量应综合设施类型、层数、每层面积、设计床位数或老年人数、用房功能与规模、电梯主要技术参数等因素确定。为老年人居室使用的电梯,每台电梯服务的设计床位数不应大于120床。

解读

电梯服务的床位数,首层可不计入。

2.

电梯的位置应明显易找,且宜结合老年人用房和建筑出入口位置均衡设置。

解读

电梯设置应--位置明显、均衡布置、使用便捷、流线分散,避免拥堵。

5.6.6

(强条)老年人使用的楼梯严禁采用弧形楼梯和螺旋楼梯。

解读

老年人动作不灵活,弧形楼梯和螺旋楼梯容易造成眩晕和跌倒事故。

5.6.7

老年人使用的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梯段通行净宽不应小于1.20m,各级踏步应均匀一致,楼梯缓步平台内不应设置踏步。

解读

梯段净宽1.2米为两股通行人流宽度,楼梯平台设置踏步老年人易发生事故。

2.

踏步前缘不应突出,踏面下方不应透空。

解读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拄杖老年人,容易造成牵绊、打滑失控以至引起摔伤。

3.

应采用防滑材料饰面,所有踏步上的防滑条、警示条等附着物均不应突出踏面。

解读

老年人楼梯的防滑参见表6.1.6-2,防滑值COF≥ 0.70;防滑条若突出踏面易引起老人磕绊引起事故。

5.7 建筑细部

5.7.1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的主要老年人用房采光窗宜符合表5.7.1的窗地面积比规定。

表5.7.1 主要老年人用房的窗地面积比

注:Ac—窗洞口面积;Ad—地面面积。

解读

相比较老规范,新规对老年人用房活动室窗地比做了压缩。

延伸

窗地比为房间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

1.

侧窗采光口离地面高度在0.80m以下的部分不应计入有效采光面积;

2.

侧窗采光口上部有效宽度超过1m以上的外廊、阳台等外挑遮挡物,其有效采光面积可按采光口面积的70%计算;

3.

平天窗采光时,其有效采光面积可按侧面采光口面积的2.5倍计算。

5.7.2

老年人用房东西向开窗时,宜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

5.7.3

老年人使用的门,开启净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老年人用房的门不应小于0.80m,有条件时,不宜小于0.90m。

2.

护理型床位居室的门不应小于1.10m。

3.

建筑主要出入口的门不应小于1.10m。

4.

含有2个或多个门扇的门,至少应有1个门扇的开启净宽不小于0.80m。

解读

门净宽不小于0.80m,是方便轮椅进出;不小于1.10m是方便推床进出。

延伸

需要注意的是,若选用图集防火门,1200mm宽的洞口,门的宽度实际只有1090mm。如下图所示:

5.7.4

老年人用房的阳台、上人平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相邻居室的阳台宜相连通。

解读

紧急情况下便于施救并形成辅助疏散通道。

2.

严寒及寒冷地区、多风沙地区的老年人用房阳台宜封闭,其有效通风换气面积不应小于窗面积的30%。

延伸

有效通风换气面积:

3.

阳台、上人平台宜设衣物晾晒装置。

4.

开敞式阳台、上人平台的栏杆、栏板应采取防坠落措施,且距地面0.35m高度范围内不宜留空。

解读

距地面0.35m高不留空,是为防止轮椅脚踏板插入。老规范为0.3m。

6.6 专门要求

6.1 无障碍设计

6.1.1

老年人照料设施内供老年人使用的场地及用房均应进行无障碍设计,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无障碍设计具体部位应符合表6.1.1的规定。

表6.1.1 老年人照料设施场地及建筑无障碍

设计的具体部位

解读

无障碍设计按现行《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执行,无障碍设计应满足老年人步行、使用助行器和轮椅,及视力障碍老年人行动的安全性与可达性要求。

6.1.2

经过无障碍设计的场地和建筑空间均应满足轮椅进入的要求,通行净宽不应小于0.80m,且应留有轮椅回转空间。

解读

参见5.6.3条解读。

6.1.3

老年人使用的室内外交通空间,当地面有高差时,应设轮椅坡道连接,且坡度不应大于1/12。当轮椅坡道的高度大于0.10m时,应同时设无障碍台阶。

解读

参见3.6.2条解读,为老人设置,坡道坡度要求更严格。

6.1.4

交通空间的主要位置两侧应设连续扶手。

解读

交通空间的主要位置:台阶、走廊、楼梯、无障碍电梯,均应设连续扶手。

延伸

《无障碍设计规范》规定,扶手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3.6.1.4

无障碍楼梯宜在两侧均做扶手。

3.6.2.3

台阶的无障碍设计: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台阶应在两侧设置扶手。

3.8.1

无障碍单层扶手的高度应为850mm~900mm,无障碍双层扶手的上层扶手高度应为850mm~900mm,下层扶手高度应为650mm~700mm。

3.8.2

扶手应保持连贯,靠墙面的扶手的起点和终点处应水平延伸不小于300mm的长度。

3.8.3

扶手末端应向内拐到墙面或向下延伸不小于100mm,栏杆式扶手应向下成弧形或延伸到地面上固定。

3.8.4

扶手内侧与墙面的距离不应小于40mm。

3.8.5

扶手应安装坚固,形状易于抓握。圆形扶手的直径应为35mm~50mm,矩形扶手的截面尺寸应为35mm~50mm。

3.8.6

扶手的材质宜选用防滑、热惰性指标好的材料。

3.7.2.3

无障碍电梯轿厢的三面壁上应设高850mm~900mm扶手。

6.1.5

卫生间、盥洗室、浴室,以及其他用房中供老年人使用的盥洗设施,应选用方便无障碍使用的洁具。

解读

盥洗设施、洁具周围,应设置无障碍设施。

6.1.6

无障碍设施的地面防滑等级及防滑安全程度应符合表6.1.6-1和表6.1.6-2的规定。

表6.1.6-1

室外及室内潮湿地面工程防滑性能要求

注:Aw、Bw分别表示潮湿地面防滑安全程度为高级、中高级。

表6.1.6-2

室内干态地面工程防滑性能要求

注:Ad、Bd分别表示干态地面防滑安全程度为高级、中高级。

解读

老年人最大的危险是摔跤,为保障老人行走安全,对地面防滑等级做了要求,目前人行地面使用的材料主要为混凝土、地板、地砖、石材和橡塑类材料。

未完待续……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