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京大学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在日本考东京大学3年未入学 在东京大学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在东京大学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2024-07-05 02: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教授印象

至于对于教授们的印象,人生百相,无法概括。当然人人都是大牛这点不必多说。我自己的老师是中央防灾会议的委员,隔壁研究室的老师是在联合国多个机构担任过要务的,被老师带出去吃饭也都是制定了这个法那个法的学者们。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的,有放羊派的自然也就有push派的。除了指导学生之外,教授们的外务也都十分繁忙。一般工作日从早到晚都有络绎不绝的访客,多的时候一天能有七八批客人。每次我去帮忙倒咖啡的时候,都有种大学教授这职务就跟花魁差不多的错觉⋯⋯

我自己的老师除了本行,还关心各种弱势群体。曾经在会议桌上看到过某NPO单亲家庭支援会会长的感谢信,形容老师是『透明的仙人感』厄…日本人文艺起来挡不住…此人颇为传奇,幼年遭受家庭暴力,后母亲离家出走再未出现,DV父在其高中时过世留下数十亿遗产,于是常年混迹银座高级会所。某天遇到我们老师指点一二之后,忽然开始思考生死观就去读了个大学建了个NPO…直到现在他都对老师心存感激。

我总觉得,东大的教授们,除了学术权威之外,其实也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扩大积极的社会影响。他们该是最明白的,大学不只是象牙塔,而是没有门槛的社会。就好像我们的校园也是一样的,你总能在午后的校园里看到散步的主妇与画画的老人们,大学之大,自当包容万象。东大工学科研究系有很多研究所,也很注重与实际运用相结合。我所在的研究所每个月都有面向普通市民的演讲会,普通市民也可以自由来旁听参与的。我们研究室也会参加很多与防灾减灾有关的社会活动,所以与NHK社会部的记者也很熟悉。图为某次NHK来研究室取材simulation软件的研发过程。坐在电脑前面演示软件操作的是我,后面是研究室的副教授。我们与其他媒体的关系也很友好,毕竟,如果研究出来的东西无法得到宣传应用而被尘封在大学里,是非常可悲的事情。也常会被小学校邀请去帮孩子们作职业生涯相谈。日本从小学六年级就开始职业生涯相谈了⋯⋯主要就是向孩子们介绍我们的专业特点与以后可能工作的方向。每次有小孩子表示想跟我们一样成为研究者的时候都觉得很开心呢。同样的,我们的校园也是完全没有门槛的,经常会见到成群结队来参观的孩子们,为这校园带来生气。图为某日暴雨后的校园。东大的校园之美,在于每时每刻风景都有不同。学校里有博物馆,某日偶尔迷路了进去吓一大跳。就算待足了5年仍有许多惊喜呢。

不过,这一批老师在我看来最有趣之处其实在于他们大多参加了60年代的学生运动,都是跟警察们扔过火把的呀。关于他们的热血历史,我曾经在如何看待日本60年代的学生运动提过。反正,自从了解了这段历史之后,每次看到教授们,都觉得我们当年都一样嘛,所谓「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丑女与笨蛋

其实无论教授或是学生,你能在东大校园里遇到有趣之人的概率总是挺大的。说起来我当年上东大是起意于一部名为『龙樱』的热血日剧。2005年夏天的片儿了。三流律师樱木建二说「笨蛋和丑女更要上东大」,可是剧中的角色明明是长泽雅美和新垣结衣这种大美女好不好。于是我就来东大了。

好吧,不修边幅的「丑女」确实不少,热血「笨蛋」更有许多。同学中有休学一两年去骑自行车横跨欧亚大陆的,也有因为漫画截稿日到了于是逃掉论文答辩去给出版社交稿的。隔壁的异装癖大师兄每次合宿都爱女装,某次车祸骨折后在东大病院火速勾搭上护士结了婚,办婚礼时还要求研究室所有后辈穿七星瓢虫服装戴上小翅膀跳瓢虫舞助兴什么的。真都是一群奇葩。天皇御医的儿子在我们楼下研究室,不继承父业热衷建筑,跑去面试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事务所(设计鸟巢的那个)因为英语口语太差被拒,于是发奋图强用一个月时候请私教练口语练到母语水平又面试成功什么的。励志故事实在太多,而与这些因为梦想而闪闪发光的人在一起的时候,自己也都常觉得好像被照耀了。

学术交流

说到学会,东大对于学生参加学术交流也是非常鼓励的态度。每年都有两次可以申请学术交流经费的机会。想去哪里的学会无论是日本国外还是国内都可以与教授商量之后申请,机票与住宿都可以报销。因为是学校出钱所以教授也不会拦着,我在国内的时候本科生是由研究室老师出钱的,不知道研究生怎么样。但总的来说,东大在这方面挺慷慨的。

作者 | 何库 ,材料研究者/PhD在读/体验过中日美教育

来东工大已经快两年了,我想谈一谈我个人的看法。

1. 东工大绝大多数都是理工科,文科很少。理工科各学科的科研水平应该在世界前列,部分学科可能在世界top20。东工大的世界排名根据不同的版本估计在50-150之间(个人觉得排名不靠谱,实验室的水平才是王道)。在日本国内的话,综合实力top3,次于东大和京大,当然国际排名,一般也次于京大和东大,理工科实力应该和他们一档(个人感觉),只是优势在不同的小领域。至于知名度,可能对于一般的民众来说,不太清楚,但是只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肯定是知道东工大的水平的。(个人认为知名度这个东西很虚,而很多人也就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屁股所在的位置来非理性判断,好像没有一个具体关于这个的调查)

2. 相对于国内来说,科研设备和资金是非常充足的,其它的专业我不清楚,材料专业的各实验室设备非常齐全,而且实验室之间相互借用仪器也非常方便,没有不借或者勾心斗角,其他实验室学生也会很认真地把你教会,这点我觉得很好。

3. 东工大在日本工业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本上进大企业没什么问题(比如丰田,本田,日立)。根据我毕业的前辈情况,他们同期录用的全是日本顶级高校的,东大,京大,东北大学等。进入企业后,也大都在企业的研发中心从事研究工作。按照日本企业的习惯,只要自己不作死,他们这辈子好好干,肯定是在中上层。

4. 东工大的师生比很高,老板一般都比较nice,感觉没有美国老板那么push,那我们老板为例,平时他不会主动找你聊课题,但是你要是去找他,他只要没有特别紧急的事或者客人在,一般就可以进行讨论。科研上,一般的具体的实验问题,大多助教负责。以下是亚洲几所高水平理工大学的学生老师的基本情况(ASPIRE League|About ASPIRE|Member Universities)

5. 从招收国际学生的渠道来看,东工大自己建立了一个International Graduate Program, 不需要考日语,直接递交申请书和一系列材料,就可以直接录取,不需要再参加入学考试,十月份入学很方便。

6. 在对留学生的经济资助上也很大方,可以每个学期申请学费减免,据我所认识的朋友里,申请了都全免了,而我在东大的朋友运气好也只能半免。除此之外,有很多留学生奖学金,RA,可以申请,我认识的朋友里,每个月都有经济资助,JSPS,国费,企业奖学金,RA或者学习奖励金,最少的也有六万日元每个月。

7. 新的校长很有魄力,非常重视国际交流,据说申请到文部省20年的每年20亿日元的经费专门用于国际交流,而且建立了很多国际交流友校,全是最顶级了,一个留学项目叫Tirop (有兴趣可以看:Introduction),去年我很幸运得去了以为一辈子也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之校MIT交换了四个月,非常幸运。而且每年也有很多外校的学生来东工大交流,上面几位答主便是。个人认为中国留学生在东工大争取留学机会的时候,很大的优势就是语言和动机,一是很多日本学生英语不好,二是很多日本学生没有那么强的留学欲望,所以机会就会倾斜。要是放在国内,有去MIT,斯坦福,加州理工的交换机会,那大家不得使出浑身解数挤破头去抢啊。说到日本学生的英语水平,不说东工大吧,其它学校也一样,包括东大,京大,坂大,去开会的时候,碰到他们的poster,上去用英语问几个问题,他们完全无法表达出来(个人的经历,不代表全部,不想口水)。说完新校长的国际交流,校长还很有魄力地进行了彻底的教育改革,具体将于2016年实施,计划和设想确实非常不错,但具体会怎么发展,效果如何,得到时候再看。有兴趣的可以看:http://www.titech.ac.jp/english/education/reform/。

以下吐槽不好的:

1. 体育馆太小,而且竟然没有个人使用的时间,一般是上下午有体育课,晚上就各体育club的时间,就是说对于没有参加club的硕士和博士生来说,就没有使用的时间,除了中午的一个小时,可那时候不得吃饭么,真心不爽这一点!!!相比之下,MIT那体育设施真是太土豪了,不说了。

2. 健身房,竟然不到六点就关门,真尼玛大爷啊,无法理解这么早关门,而且很小,人很多,还有很重的汗味,虽然免费,但非常不像话!!!

3. 食堂虽然还算不错的,就不吐槽了,虽然种类很少,但味道还不错。

4. 学校的无线网不稳定,有时候能连上,有时候不能,简直了,不能忍啊。

最后想说,其实学校与自己也是一种缘分,在这个学校了,了解的就多一些,就会发现好的不好的,不需要比较那么多。人一辈子也就只会去几所高校,只会了解几所高校的具体情况,对其它的学校也只是听说,报道或者想象,少一些无谓的口舌比较,多一些踏实合作。学校厉不厉害其实和自己关系不大,学校取得的成就又不是自己的,自己的水平得靠自己去学习去钻研。

其实,在别人眼里,你的水平就代表着学校的水平。

先说这些吧

作者 | 韦嵥

说一下一理科博士的看法

1、研究环境

东大的公共研究环境非常好,特别是有数个横跨学科和学校的平台类项目,只要申请就可以使用里面的仪器。由于得到了日本政府的巨额资金支持,因此仪器的设备条件也几乎是当今最顶级的,例如整个关东唯一一个可以公开使用的无尘间,以及日本唯一一台可以画圆形和三角形的 EB 刻蚀装置等等。这也是东大和其他日本知名大学相比最大的优势——虽然在其他大学也有很好的研究室,但由于公共研究设施不足,导致实验受限的情况比比皆是。

和国内相比的话,国内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即使是北大清华也很难比得上这种实验条件,还是经费投入不够所致。当然,除了经费投入总量的问题,也和国家的工业水平有一定的关系。这边的仪器多数都由日本的厂商制造,在维护和定制需求上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而单纯进口的仪器则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需求不匹配和维护困难,一些实验阶段中不太稳定的先进仪器就很难在大学付诸实用。

就个别研究室的情况来说,一般的东大教授研究资金普遍还算充裕,和国内的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中混得还不错的教授情况差不多。因此实验室的运营问题并不是很大,只是外部硬件条件……理学科和工学科存在着贫富差距,工学科的大楼条件要好一些,理学科嘛,除了物理以外很多都是三四十年的老楼……

2、研究体制

日本的科研组普遍很大,大大大大大。由于日本的理工科学生普遍都要读到硕士才出来就业,就我所在的专攻而言,一年四个学生从大学四年级到硕士二年级毕业是要呆在实验室的。再加上读博士的学生和从外校外专业弄进来的学生,一个组二三十人很正常,小一点的十好几个学生也是有的,更大的超级大组五六十人也见过。而教授只有一个或者两个,他们还要跑经费和合作项目以维持实验室运作,还要参加教授委员会的会议主持本专攻的行政事务,根本管不过来。

于是就普遍存在着 大老板 - 小老板 - 学生 的体制。嗯,和国内差不多……大老板普遍很少直接过问学生和博士后的工作,导致一些认知上的脱节比比皆是。庞大的课题组算是东京大学的一个特色,人多力量大可以理解,但体量巨大导致内部管理僵化和低效率也是普遍存在的。

由于人多,课题肯定不可能每时都有新玩意儿,于是许多课题组采取的办法就是试。往往一年照进来的本科生也不怎么明白实验室到底在做什么,就拿着前辈的课题改一改试一试。一旦实验室找到一个可以突破的口,那么就会有海量的人来试错——试错失败的多数硕士毕业就业去了,试错成功的,据我观察读博士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是否允许学生尝试其他的方向,各课题组是有自己的风格,但多数大型课题组很难尊重低年级学生的意愿。

3、学生

本科生给人的印象就是在玩……这个和日本现在完全不看学业只讲故事的奇葩就业体系有一些关系,要毕业也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去学习还不如多搞搞社会实践以增加就业时的故事筹码。据我认识的一位曾在野村证券工作的老前辈所言,三十多年前他就业的时候还不是这个样子的,不知为何会变成这样。

本科生玩乐的直接后果就是四年级进实验室直接抓瞎。就拿我们实验室最最基础的晶体结构知识而言,相信国内 985 大学学化学的本科生学结构化学和物理化学的时候都会涉及到这方面的知识,大概印象是有的,定波长的单晶衍射无非就是个几何旋转问题,倒格子 k 空间布拉格衍射之类的都是基础中的基础。但最近几年进来的四年级日本学生很少有人能明白这些玩意儿,有的做了两年实验到了硕士二年级还在抓瞎,大概就是这种放纵的所谓通识教育的后果。

不过,由于之前提到的研究体制,事实上也是在筛选适合做研究的人。多数日本的实验室的成果具有延续性,且多数是在学生博士期间发表。学生的水平总体来说在筛选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此相对来说博士的学术水平要比硕士要高出许许多多。

4、教授

日本的教授普遍还是比较绅士的(不要想歪),对学生也不会太过苛求。普遍而言,在东大,或者在日本做到教授,是需要一定的资历的。尽管学术派阀的现象在全球都存在,但日本的学阀很厉害,通常自己的准教授和助教等多数是从自己的实验室毕业的,或者是从和自己有合作关系、自己的学生的实验室等地方毕业的。在学会上常见两派大牛老死不相往来,在人事上和资金问题上自然也是如此。而年轻的学术人就很难有机会独立出来直接拿到很好的教职。

由于资历的存在,日本的教授普遍需要 45~50 岁以上才可以评上,40 岁左右评上教授的已经是天才中的天才了。而教授的坑又是有限的,不像国内最近扩张以后建个什么研究中心就有坑了,所以多数助教和准教授还得熬着,多数博士出来还得再弄博士后熬着,熬的年限平均来看比国内要多得多。

5、就业

东大对就业的支持非常不积极,远逊于早稻田等几家私立大学,也远逊于东京工业大学等几家国立大学。日本的雇主对东大学生的印象普遍也不理想,而东大的学生就职也并不一定如想象中那么好。在东大,就职不成考公务员是一种退路,而考公务员中东大学生的优势又特别大,所谓东大是日本的东大,日本是东大的日本就是这么来的。

因此在东大读书要就业,基本都是单打独斗靠自己,要想靠早大的校友会那样的组织基本是指不上的,就业指导中心的大妈早就落后几个时代了。尽管如此,东大的就业去向也能和早大比肩,可见东大学生的实力在横向比较中还是比较强的。当然,个人实力突出也是不讨日本雇主喜欢的要素之一吧。

6、国际化

国际化包括国际学生和国际教员。外国教员很少,外国教员在日本能站稳脚跟的极少,多数还是日本本土毕业的。就连在美国毕业的日本人也很难在日本搞到教员,究其原因还是之前提到的学阀问题。其实从教员的问题上来讲,东大的国际化水平并不高。从学生来看,还是有比较多国籍的学生混杂在校园里面,当然以中韩两国为多数。本科生的外国人比例极少,而硕士博士和研究员很多。

东大最近国际化有些急促,略显盲目。日本教员的英语水平虽然笔头不差,但口头的确是略堪忧。举两个比较严肃的例子:

a、化学科曾有老师上课之前用日语问了一句:有人不会日语么?于是准备接着用日语上课。嗯,请用 WinRAR 解压 setup.rar 文件。

b、上物理科的某科,老师上课一开始用日语,勉强能听懂。结果第二节课有国际学生表示自己不会日语,而课程要求中表示可以用英语上课,请老师用英语。于是之后就完全听不懂了。

以上两个例子大概是目前东大国际化教育的现状。日本学生多数也不愿意和外国人进行更深入的交流,语言障碍是难以克服的。而日本学生的英语水平近几年因为小泉时代推行的所谓宽松教育,变得越来越堪忧,导致我现在基本不再用英语跟他们讨论日常的科研问题。这一点,恐怕比不上国内北大清华的水平。

作者 | 范子沛

本人东大修士(相当于硕士)二年级,社会基磐(相当于土木工程)专业。

1 学校的特点

东大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国际化程度高。感觉即使刨去最大的留学生主体,中国留学生,东大的外国人还是比国内清华北大要高(凭感觉而已,没有用真实数据验证)。尤其是我们专业,留学生比日本学生要多,课基本上都是英语的。

东大对于留学生很友好,有各种各样针对留学生的活动,比如 international lunch table,大家自带便当坐在一起聊天,也有不少想练英语或者想交外国朋友的日本学生参加。

东大的校园很美。四月的樱花,十一月的银杏,经常会看到来东大写生的老人,和成群来参观的中学生。

2 老师或教授给我的印象

首先,要分上课和在研究室两种情况来说。

上课:我觉得日本教授对课程准备得很充分,每堂课大部分教授会打印好 ppt 上课发给你,有的老师甚至会彩打。第一次上课还会给出详细的课程安排,包括这学期每次上课他会讲的内容,哪天会考试在学期初都已经计划好了,然后基本上严格按照计划来。

但是,这并不代表课上得很好。总体感觉这边会讲课的老师不多,有些老师虽然很牛,但是把课讲得生动有趣,条理清楚的至少在我们系真心不多。

研究:我觉得从我个人经历和朋友的经历来看,东大的教授分成两种,比较传统和比较开放的。比较传统的日本人其实内心会有排外的思想,即使看他招了不少外国学生,但实际外国学生的日子不好过。传统还表现在研究思路上,可能会纠结在一个很小的问题上不能自拔,而缺少一个宏观的把握,很容易走进死胡同。有过留学经历的教授想法会比较西化,一般会比较开放一些,但是要求可能又会比较高,你要做就做最顶尖的世界上没有人敢去做的研究,而不是灌水做些缝缝补补的工作。有朋友对次痛苦不堪。

教授的研究经费一般很足,硬件条件感觉甩国内几条街。所以客观条件比国内科研环境要好很多。而且这边的教授和企业的合作很多,能够做出一些真正对工业界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来。

另外,教授 push 的 push 得极凶,天天得来研究室,不来给你打电话的这种也有,放养式的你只要能定期能有些成果不管你每天干什么的也有。个人比较喜欢后者,我教授大概就是后者的极端。

3 同学们的状态

首先,给我第一印象是,日本学生很少有打成一片的那种感觉。这大概是他们租房或者跟父母住的比较多,即使住宿舍,也是一人一间,所以没有国内的宿舍文化。但是,与之相悖的是大家过得貌似很集体,放假之前大家甚至要商量哪天一起返校,如果有人想提前两天回来都会让大家觉得很不舒服。吃饭也很讲究大家一起去吃,很少能看到一个人去吃饭的日本学生(据说是会被认为没有朋友)。

日本学生的精神状态总让我有种说不出来的矛盾感,大部分时间给我的感觉都有点没朝气,感觉每天在混日子。但是又总会时常有些颠覆我的认识的人和事情。比如我的入学时候帮我办手续的一个日本学生,他自己去学了开飞机。比如研究室一个大四学生,在一个卫星开源的项目里是一个骨干,参与发射过卫星。总让你觉得,他们还是挺牛的。但是看他们平时状态,又觉得不象那么牛的人啊。另外,东大的留学生,尤其是我身边的印度人,孟加拉人,巴基斯坦人,斯里兰卡人和东南亚人,大多感觉很有朝气,很热情,很有想法,打起交道来也更舒服。

4 学校的实力

从日本国内来说,东大的地位就像国内清华北大一样。曾经和社会上的日本人聊过天,感觉一说自己是东大的,对方眼神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国际上的影响力来说,东大各方面排名也很高,基本上稳坐亚洲第一把交椅。所以实力上虽然和欧美一流名校还有差距,但绝对实力不俗。

作者 | Julie ,心理学 日语 烹饪

2015年4月开始进来做研究生,9月院试合格,明年4月正式入学。本科阶段在立教大学交换过一年,所以想从比较的角度说说这两个学校带给我的不同感受。

日本人提起东大生的时候感情应该是很复杂的,能考进这所学校的一般脑子都很聪明,学习也都比较刻苦。但是,有时候说起“东大生”这三个字也稍微有一点讽刺的意思,即:书呆子。据说进了公司一般也会被要求比较高,“你明明是东大生,应该能做到更好。”这种感觉吧。

学习方面:

我个人所在的专业是教育心理学,本科生考进来的时候难度比文科一类的法学专攻什么的容易一些,但是偏差值也比较高。因为旁听学部(本科)的课程,发现三年级学生里有两个中国人,其中一个妹子就是东北育才毕业的。(其实东大大部分学部生都是东北育才毕业的)学部生上课跟国内差不多,睡觉玩手机的也有很多,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是听课非常认真的。学部生的话专业知识应该要比私立的立教要扎实,也不比国内差。他们对于讨论课题(即自己总结知识内容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表)的准备很认真,很充分。最有意思的一点可能是选课,我本科的时候选课,特别是一些全校公共选修课,都是选上课不点名,考试开卷,能拿到高分这三点作为主要参考的,但是这边学生主要是出自于自己的兴趣,也不像我们在国内总结出了最好逃的课和最不好逃的课。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对于毕业论文(设计)的态度很值得佩服,这边毕业论文写的不好是真的不让毕业的,几乎所有日本学生写毕业论文都会掉一层皮的感觉。晚交了也不让(我们博士一个学长当年因为晚交了15分钟,晚毕业一年)。比较一下我自己两周复制粘贴把字句改成被字句,觉得特别惭愧。

我有一个学弟在化学的一个研究室做院生,他说他来了之后发现同研究室的日本人专业知识和英语都太好了(不过因为理科的课都是英语上的,相对好一点,文科这边基本还是口语不太好),然后从大学四年级就开始接触院生阶段的研究,准备非常充分。觉得当初老师觉得中国学生本科基础扎实才招自己进来的,特别怕自己给祖国丢脸,每天都拼命学习。

学校氛围:

因为在私立待过一年,所以我觉得东大整体的感觉仍然是有点沉闷的。大家学园祭什么的玩的也还算开心,但是走在学校里仍然有一种geek很多的感觉。据我们京大和其他名校升上来的日本学生说,东大还是比较闷的。

立教则因为是基督教大学,很注重英语和国际化,学生整体也都外向活泼,更有元气一些。校园虽然远远没有东大的面积大,但是确实是很轻松的感觉。校友可能因为经商比较多,所以校友会对留学生出手相当大方,经常有活动抽选迪士尼情侣券,我还收到过和服。

老师:

能在东大有一席之地那肯定也是业界顶尖了。老师们整体都非常优秀认真,对学生也都很没有架子。然后大多数老师本身也是东大的毕业生,或者是名校海归。

最后,帅哥美女基本都集中在文科院系,很多人堪比爱豆。工科那边跟国内工科大学没有太大区别,特别是男生都不是很注重打扮。还有个很老的笑话据说日本女生考大学时,能考上东大也不会上,回去庆应这种,就是为了以后好找老公,最近我也彻底明白了这个道理。

明天给大家分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是什么样的体验,敬请关注留学指南微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